第三百零三章 许攸投曹

许攸颇有智谋,且不是善茬,平时里也颇得袁绍欢心,本是不至于落到叛逃的下场,但是这许攸品行为人却很有问题,很是自私好利,在袁氏集团中颇不受众人待见。

袁术便曾评价过许攸: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

其实别看袁公路荒淫无术,但人家袁术对于下属的招聘还是有许多要求与条件的,不是什么人都要的。麾下干将纪灵张勋陆勉等无不是忠义之辈,文臣谋士中也不乏袁涣阎象这样的清流名士。

而许攸本是南阳人,而袁术曾做过南阳太守。对于许攸,袁术便是极其瞧不上眼,而许攸偏偏还就想倚靠袁氏这颗大树乘凉,最后便是跟了说两句好话耳朵根就软的袁绍袁本初。

许攸自私好利的品行素来为其他人不喜,其南阳人的身份也为袁氏集团中人排挤。

众所周知,袁氏一门四世三公,世人皆知汝南汝阳袁氏。而汝南颍川一带名士贤才颇多,跟随袁绍的也不少,因而在袁氏集团的早期,汝颖派士人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话语权。

而等到袁绍在郭图、荀湛、辛评为首的汝颖派士人帮助下夺取了冀州乃至整个河北,汝颖派的地位愈发巩固,并且成为了袁绍长子袁谭的坚定拥趸。

而此时,随着河北四州纳入袁氏集团的版图,河北本土士人集团也逐渐崛起,以审配、沮授为首的河北本土士人也逐渐得到袁绍的信任,并且因为袁绍三子袁尚的长大成人,拥立起袁尚与汝颖派对抗。

而许攸呢,素来为袁绍亲近,也颇有一些奇谋诡计,本来是袁谭袁尚两兄弟都想拉拢的对象。

虽然说我们的许攸许子远大人品行上不怎么过得去,但是为了争夺大统之位,袁谭和袁尚两兄弟早已是水火不容,自然不会计较什么品行问题。

再者,品行刚直如田丰田元皓,好说歹说都不肯屈身侍奉的,这种人在袁尚袁谭眼中还不如许攸好拉拢呢。

但是谁知道,许攸此人太过自私贪婪,拿了袁谭的礼物还想收袁尚的礼物,却从不表态站队,如此却是把袁谭和袁尚都惹恼了,最后是哪方阵营都没加入。

许攸如此品性,却是自掘坟墓之举。他的同乡逢纪还知道站队以保全身家性命,他却依旧恃才恣意。

此番许攸随袁绍南下出征,本来都好好的,但是时间一长,却是有了问题。

许攸在邺城的家人,也是和许攸差不多的品性,恃权放纵,骄横贪婪,最终是因为与人争利惹出了事端还犯了法。

留守邺城的审配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当即是逮捕了许攸的家人。消息传到许攸这儿,头脑过人的许攸顿时察觉到了异样。

袁氏的监牢进去了可不是那么好出来的,看田丰田大人,进去一年多了还没要放出来的迹象呢。

田丰在去年官渡之战前劝袁绍不要出兵而获罪,于是被关入邺城监牢。后来袁绍在官渡与曹操没分出胜负,各自退兵。回到邺城之后袁绍并未释放田丰,也未将其惩治,只是让人继续关着田丰。

众人不解,有敬佩田丰气节的狱卒问田丰:主公未听你建言,结果南下损兵折将徒废粮草未见寸功,主公回来怕是要重用你了。

田丰却摇头苦笑道:“主公表面宽厚但内心猜忌多疑,并不相信我的忠诚。而且我多次因为说真话冒犯他,经常惹其不快。如果主公得胜,一高兴,一定能赦免我;若是打的是败仗,心中怨恨,内心的猜忌就会发作,那我将大祸临头。”

“要是主公出师得胜,我或许将得的保全甚至重用,但现在不胜不败,也算不差,至少比主公打了败仗恼羞成怒下要杀我来得强。我还是做好继续在监牢里长久住下去的打算吧!”

之后事情的发展果如田丰所言,袁绍对其处境不闻不问,这一年半多时间田丰一直呆在监牢中。

田丰身为袁氏集团顶层谋臣,因一时不当之言便有如此处境,就别提他许攸的家人了。

袁氏集团中还有一个怪毛病,那就是很少有求情的。这个和袁绍本人痛恨其他人求情说清的个性有关。久而久之袁氏集团中文臣武将互相很少说好话,能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就别提互相关照了,出事了人人往往见而避之。

与之相对的,袁绍此人耳根子还软,告状诬陷的话袁绍却偏偏爱听,比如郭图郭公则大人,屁大的本事没有,但就是靠着能言善辩之嘴和三寸不烂之舌,在袁营中混的如鱼得水一般。袁绍性情如此,因此袁氏集团党争愈演愈烈。

现在事情终于摊许攸身上了,许攸琢磨着首先不能贸然直接去见袁绍求情,不说袁绍的反应,若是被郭图等人得知,再被扣一顶高帽子那就把自己扯进去了。

但是袁绍也有软肋,那便是膝下三子袁尚。一般的话要是别人说袁绍会勃然大怒,但若是经袁尚之口说出的话,袁绍往往不会加以责怪。

但是偏偏这抓了许攸家人的审配正是袁尚的人,那这其中的意味就很深重了。大战之际公开抓捕重要的谋臣的至亲,许攸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事跟袁尚本人脱不开关系。就算不是袁三公子的意思,那也肯定是得到袁尚的默许的。

摆在许攸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先拜见袁三公子,服软效忠。可是袁尚对许攸之前的贪得无厌和摇摆不定心怀不满,短时间不肯接见许攸。而许攸求情不成,又怕郭图闻讯找袁绍告状,最后便是下定决心,先跑出袁营保命再说。

于是许攸投曹的戏码正式上演,随后上演的还有曹操忘履相迎的戏码。一代当世第一奸雄,与一个当世可能品性最烂的谋士的历史性见面就如此上演。

许攸见了曹操,当即一针见血指出魏军早已兵疲粮尽。而曹操并不以为意,面不改色仍以诚接待许攸,许攸感怀,当即是献计给曹操,授以大破晋军之法。

曹操毫不怀疑,当夜便是出兵,亲率虎豹骑等精锐骑兵星夜突袭邺城。

次日袁绍便是得知了许攸投曹的消息,正在恼怒,探子便是急报曹操率魏军精骑直奔邺城而去。

袁绍忙升起帅帐议事,谋士沮授和逢纪皆是认为魏军已是强弩之末,突袭邺城之举不过是濒死一搏,此时不宜动用主力。而邺城有审配率精兵镇守,要派援军的话只需派吕旷吕翔率部救援便好。

但郭图却明显对沮授和逢纪的说法嗤之以鼻,更是大贬审配,说邺城至关重要,而审配素无大战经验,用兵上定然不敌曹操,理应派两员以上大将率精兵去驰援。

沮授和逢纪据理力争,言明邺城城坚池深,审配虽在军事上尚无建树,但却是兢兢业业守成有余,邺城一时无危。且邺城距仓亭并不近,就算曹操日夜兼程,也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攻城。我军应趁曹操离营之际,全力攻打魏军大营。只要攻破魏军大营,则曹操麾下的骑兵就算再能征善战,也不过一群丧家之犬。

辛评此时站出声援郭图,提醒袁绍斥候只是探明了魏军所出为虎豹骑等精骑,虽然曹操的魏王大纛在其中,但并不能探查清楚清曹操是否真的在其中。若是曹操只是虚晃一枪,贸然出兵攻打魏营则恐中曹操奸计。

郭图更进一步进言:许攸投曹不过是因为家人在邺城被捕,而之所以曹操突然冒险向邺城用兵,则应该是许攸怂恿的结果。所以邺城必须救,许攸家人也应派人传讯问斩!

袁绍心底还是更担忧邺城有失。且不说邺城是袁军的大本营和晋国的国都,袁绍的一家老小全在邺城里,心里忧虑妻妾和幼子有失的袁绍总怕有个闪失。

于是袁绍决定采用郭图辛评之言,而且袁绍自己也在想不论曹操是否亲率虎豹骑出击,魏营中精骑尽出已是事实。此时的稳妥之法便是派大将率一半精兵从背后包抄魏军精骑,另一半精兵留守大营防备曹军突袭,则万无一失!

不得不说袁绍偶尔脑子还是会闪光的,这一回若是如此用计,让颜良文丑或是张郃高览率一半精兵去包抄夹击曹操的话,则曹操十有八九会败于袁绍之手,但是最后,袁绍却是决定让三子袁尚为主将,大将颜良为副将,率部去追击曹操。

战场的情势便因袁绍这回的临时择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袁绍也是没有多想。三子袁尚平日最像自己,又颇有勇力智谋。而回救邺城于公是保国都不失,袁尚这个自己身边的唯一一子便是理应身先士卒作为表率。于私,袁尚的弟弟妹妹母亲亲族都在邺城,由他去救也更省心一些。

而文丑颜良二人武冠全军,单论勇武袁曹两军还没人能胜过文、颜二人的,有文丑作为副将,再怎么也能保证三子袁尚无虞。

于是当日,袁尚与文丑率万余晋军精骑,浩浩荡荡出营,直奔邺城方向而去。

走到半路,袁尚便是觉得文丑资历太老,指挥起来多有不便,便是让文丑率五千精骑走别路去追魏军。分兵之后也好相互照应,若有魏军埋伏,则派信骑联络。

又是行了一日,文丑那边便是率先发现了魏军骑兵。这一部骑兵不是虎豹骑,大多是重骑,也许是落在最后面的魏军骑兵,为首魏将是夏侯惇。文丑二话不多说,直接率轻骑上去干,夏侯惇打不过文丑,麾下重骑人马又少,也没逃掉,被晋军骑兵包了了饺子。

此时徐晃率一部骑兵冲入阵中,救出夏侯惇,但兵马损失惨重。徐晃负责殿后,却仍然是打不过文丑,是真的打不过,可不是诈败,于是也是败逃。

文丑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便是穷追不舍,徐晃和夏侯惇两人轮番殿后,也是没能挡住文丑,被杀得节节败退。

此时另一边袁尚的情况,却是和文丑这边正好相反。

曹操亲率虎豹骑当道迎住袁尚,袁尚果真是继承了其父之风,正对一代雄主曹操在气势上丝毫不落下风。面对骁勇之名传遍中原南北的虎豹骑也是并不畏惧,便是派部将吕翔出马挑战。

袁尚是有底气的,他麾下有五千精骑,胯下战马全是二兄袁熙从幽燕之地送来的良马,武器盔甲也俱是精铁打造,且全数由自己亲手训练,用训练有素四字形容绝不为过。而这边曹操的虎豹骑近几年历经数次大战,已是减员到了不到两千之数,且战马良莠不齐,盔甲也久未休整。

吕翔打不过曹洪,这点袁尚早已料到。但是曹洪并不算魏军中的一流猛将,袁尚有信心在吕翔消耗曹洪三四十回合之后,自己上阵击败曹洪。

吕翔不敌曹洪,终于是败下阵来,曹操抓住机会,挥军掩杀过去。这边袁尚亦是针尖对麦芒,亲自率部向前冲杀。临冲锋之前还留了心眼,派出信骑去联络文丑部。

袁尚麾下这五千精骑训练有素是没问题的,但是袁尚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在战场上并不是训练得越好就越有战斗力,战场经验和斗志往往是更重要的因素。而恰恰在这两点上,袁尚这五千精骑拍马也是赶不上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虎豹骑。

所以尽管数量是魏军的两倍,尽管袁尚自己身先士卒,也是难以接受双方骑兵触碰之后的战果。

本来应对气力不足的曹洪,袁尚有很大希望取胜,但瞥到吕翔吕旷两人也是没能干掉曹操的虎豹骑督统曹纯,自己身边的己方骑兵也越战越少,全军尽显颓势,袁尚心里便是沉不住气了,出招稍显混乱,堪堪和曹洪打了个平手。

曹操亦是没有想到袁尚及其麾下骑兵如此耐打,旁边许攸及时建言要曹操速战速决,曹操便是亲自出马,直入战团。

晋军骑兵还是人众,两军混成一团厮杀开来,也有不少晋军骑兵想趁乱袭击曹操,却都被许褚当场格杀。袁尚也是觉得不对劲了,一看曹操身边一粗壮大汉直冲自己而来,当即是料想到了虎痴儿许褚,便是急忙闪身退出战团。

战场上不进则败。袁尚抽身退避,许褚便是大喊袁尚败了,袁尚败了,偏偏袁尚不敢一人跟曹洪许褚二人对打,只是退往己方人多的地方。于是虎豹骑士气愈盛,晋军渐渐吃不住,袁尚见占不到便宜,只好率部撤退。

曹操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袁尚,哪里能让袁尚轻松跑掉,率领虎豹骑穷追不舍。而这边袁尚也自恃有文丑为援军,不肯派兵殿后摆脱魏军,让魏军一直跟在屁股后面。

无奈曹操这回是吃了秤砣一般,就是死死咬着袁尚不放。袁尚到底还是年轻沉不住气,便是率军调转马头与魏军大战,仍是不能取胜,自己还差点被许褚一刀劈中。

袁尚也不气馁,率败军找了处山头据守。曹操在山下也不急于进攻,只是围住山包,另派人去收拢马匹。

袁尚在山上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文丑,急的是团团转。骑兵不比步卒,需要大量的清水供战马引用,不然隔一天就只能当步卒用了。晋军骑兵所携的清水今天一个下午便是用光了,好歹夜色降临,魏军也是骑兵,不便上山进攻,袁尚便想挨过今晚等明早文丑来援。

这边曹操却是拿捏不住那边徐晃夏侯惇是否拖得住文丑,便是不计代价,命许褚半夜率虎豹骑骑兵步行上山偷袭晋军。

袁尚早听自己爹天天骂曹操诡计多端,但是自己却是头次碰上。半夜并未有太多防备,等魏军杀上山来袁尚顿时慌乱不已,晋军不敌魏军被杀散,袁尚糊里糊涂杀出一条路,率数十亲骑往北奔逃。

其实晋军损失并不多,能骑上马的人大多都杀出包围,而大多数虎豹骑骑兵没骑马,根本拦不住。只有最后许攸辨认出袁尚来,曹操便是命亲将曹仁率一百虎豹骑,一名骑兵配三匹战马,死追袁尚。

天亮的时候,文丑终于是率部赶到,找到了吕翔吕旷率领的败兵,却偏偏找不到袁尚。而且曹操及麾下的虎豹骑也没了踪影。

文丑和吕翔吕旷私下一合计,魏军精骑加起来不过三四千之数,文丑已是把夏侯惇和徐晃部杀的不剩百骑,袁尚也至少拼掉了不下四五百虎豹骑,那曹操现在手下所剩不过千八百骑兵,这点人马哪里够去偷袭邺城。于是也不往邺城追了,先派信骑去通报袁绍,接着便是分兵三路去寻袁尚。

袁尚此时被曹纯追的没了脾气,怎么也甩不掉这一百骑兵,打吧人数不占优,自己也没把握干掉曹纯。跑吧人家一人三匹马,自己只有一人一匹。

虽说袁尚及其亲骑所乘战马都是乌丸鲜卑进献来的上等好马,但是也架不住曹纯那边死命鞭抽战马狂追的追法,累死一匹战马就换一匹,就是加速开到最大,根本不顾战马死活。

期间袁尚还想派人去找附近援兵,但是曹纯麾下不乏骑射能手,敢跑出去一个晋军骑兵便有两个虎豹骑去追,基本不用多大功夫自己派出的信骑就被射死了。

眼看再徒劳派人不过是徒给曹纯增加可换的马匹,袁尚也就只好老老实实一路狂奔逃命了。反正这片儿都是袁家的地盘,只要找到城池躲避就没事儿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胆俱裂第七十七章 位极人臣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战五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领军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战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泽水战第六十章 早有预谋第六十七章 攻其不备第八十六章 无名侍卫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谁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来了第三百零八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乱世奸雄第五章 贾诩谋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权欲熏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气急败坏第一百四十三章 铤而走险第六十二章 古之恶来的决死一战第二百一十章 许都事变第二百七十七章 回家喽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生可畏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三十七章 无言侍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凿凿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战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县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叠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坏消息第三百一十四章第八十章 远交近攻第五十九章 于禁变节?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二十一章 人祸天灾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军的疯狂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汉栋梁第五章 贾诩谋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虚松懈第九十七章 吕布之女第六十一章 终极对决第一百四十章 宋宪大败第二十一章 人祸天灾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殇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风波第二百七十四章 废儒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战(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鲜出炉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气第十八章 丧家之犬第二百一十六章 尽人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风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颠龙倒凤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过你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战(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一百七十五章 寿春首恶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六十八章 攻其不备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风波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为主第六十七章 攻其不备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二百三十二章 张纮归来第五十五章 吕布之死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战二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战第三章 文和乱武第一百零一章 吕布之殇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风无衣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传业授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县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吴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第三百整章 李异事败第一百零六章 即兴演练第二百九十章 锦官城第二十三章 淮南刘晔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举第一百零一章 吕布之殇第一百七十二章 挟持人质第一百四十八章 后果很严重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