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高顺其人

这也就是说,吕布的部下成分复杂,相互之间不协调不统属,现在兵变也不知道谁领头,谁同谋。

关键时刻,吕布朝着一座军营去了。

因为吕布自己心里清楚,哪怕张辽叛变了,陈宫叛变了。但是,有一个人,吕布却是坚信他绝对不会叛变的。

哪怕自己给这个人的官职甚至不上一般的将领,让他统领的兵马也是最少的,吕布仍是坚信不疑这个人对他保持绝对的忠诚。

这个人就是陷阵营统领——高顺。

老实说,高顺之能,不在张辽之下。可能在个人武技方面稍逊张辽一筹,但其统兵、练兵之能,绝对高出张辽许多。

高顺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毅。接吕布入营之后,高顺便冷静询问吕布叛乱的士兵喊的是哪个地方的方言。

吕布努力回想之后,便断定叛军士兵多喊的是河内方言。

这并不是因为吕布走南闯北识辨的方言众多,而是因为他吕布本来就是并州人,对并州本地的方言还是熟悉的。只是因为太过熟悉家乡话,倒是没有立即反应过来就是自己的老乡——河内籍将士在进行叛变。

事情到了这儿已经很清楚了。在河内籍士兵中有影响的只有两员大将,一个是郝萌,另一个是高顺。

高顺当机立断,立刻统领自己的部队去平叛。

其实高顺手下只有七八百人,号称千人营。而郝萌统领了其他所有河内籍将士,部众至少数千!

但是高顺由自己的打算。一方面不清楚八健将其他大将对于郝萌叛乱的态度,贸然联系反而有可能暴露吕布所在。另一方面趁着郝萌拿下下邳城池,自以为得逞的松懈时机反杀他个措手不及。

高顺的果敢勇毅在这里体现无遗。

再说一说这八健将排名还靠前的郝萌郝将军,原本是张杨部下,只是见张杨太过窝囊,便想跟着天下无双的吕布干出一番事业。哪知道吕布只想着为自己打算,从不想改善自己部下的生存状况。

郝萌一见吕布这货只顾着自己享受温柔乡,却让我们这群河内人倍受思乡煎熬之苦,这说不过去吧。好歹他能走到这一步,我们河内兵可是出过大力的。

于是郝萌抓住吕布外紧内松的特点,果断反了。

但是郝萌的想法只代表一部分河内籍兵士的心声。另一部分河内籍将士还是觉得在吕布手下比在窝囊的张杨或者不恤士卒的袁术手下好。郝萌麾下大将曹性,便是这部分士卒的代表人物。

等看到高顺统领本部不到一千士卒来平叛,自负已经控制了下邳城池的郝萌当即决定出城迎战,以数倍兵力直接碾压保吕军!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同样看到是高顺统军来平乱的曹性毅然反水了!

偏爱施放暗箭,打仗不计手段的曹性曹将军背后出刀,劈向郝萌。

前面已经说过了,郝萌是吕布八健将排名靠前的,武技不低。不然他也没资格独自统领一部数千士卒。

武技反应极高的郝萌倒是夺过了曹性的夺命大刀,不过他的武技比曹性高不了多少,还是被曹性斩断一只臂膀。但是身为八健将上将的郝萌还是单手举枪刺伤了曹性。

高顺统领麾下七百人杀入郝萌数千兵马中,乱战中愤怒的吕布一戟挑死了负伤的郝萌,河内兵没怎么打便投降了。

河内兵愿意迅速投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郝萌身死,反吕派失去了领袖。另一方面平乱的主将是并州籍的高顺,七百高顺的部卒也大都是河内兵出身。这便意味着吕布不会对河内兵采取惩罚措施。

整件事情完全展现了高顺的忠毅果敢、严密周谨的优良品质,以及他在军中的信誉威望。其他八健将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兵变以及后续问题便被高顺一人完全处理掉。

但是高顺真正出彩的地方并不在这一块,而在他以德报怨任劳任怨的优良品质上。

平定兵变之后,谁都以为大功臣高顺从此会成为吕布倚重的一号大将。但是吕布的处理方式,却令人大跌眼镜。

猜想中的河内兵的重新归属问题,不仅出身并州的高顺没有拿到这数千人的兵权,反倒是交给了曹性统领。

这倒罢了,谁让人家曹性阵前反戈一击,还斩断郝萌一条肩膀呢?但是吕布接下来的调配却是令众人更是摸不着头脑。

高顺赖以成名的七百“陷阵营”,被吕布剥夺了指挥权,交由和吕布有外内之亲的魏续掌控。

高顺自此成为一个闲人,不统领一兵一卒的大闲人。

也许,从曹性口中得知自己最敬重依赖的谋士陈宫,居然与这场叛乱有牵连!吕布对亲人以外的人都产生了不安的戒心吧。

或许还是因为另一个原因让吕布疏远高顺吧。

早在兵变之前,高顺便曾劝过吕布:“凡破家亡国的人,不是因为没有忠臣和明智的部下,而是因为他们不被重用啊。将军做事情,不肯慎重考虑,时常出现失误,说话做事总是有差错。失误的事情难道可以一再发生吗?”

这些话出自史料考记。暂且不论高顺的原话到底是不是上述这些,总之可以确定的是,高顺劝阻过吕布注意用人问题,以及个人性格问题。

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明显吕布没有听进去高顺的谏言。

高顺作为一个武将真正的过人之处,或许在这儿。他的智谋,在吕布麾下其实只在陈宫之下。作为跟随吕布最早的元老级别人物,高顺对吕布的指导作用是极大的。

十余年之前出身塞外蛮荒之地,只有一腔血勇的吕布,十余年后便会指挥千军万马,与诸侯争锋,其实少不了高顺的功劳。只是吕布生性不耐烦,对养父丁原亦此,对干爹董卓亦此,对恩人刘备亦此,现今对这位时常指导自己应该做什么的老部将亦是如此。

他吕布已经是个顶天立地的一方诸侯了,已经不需要别人对他说应该做什么!

于是,尽管明知道高顺绝对忠心,但是吕布却仍然不重用这个完美的部将!

对,他太完美了,完美到永远挑不出任何过错!

不管是武技、谋略、智谋、识人用人、练兵、甚至个人生活习惯,都令人无可挑剔。

于是,高顺所说的吕布不会用人,便变相的在高顺身上得到了验证。

直到需要作战的时候,吕布才将陷阵营的指挥权还给高顺。比如,在处理琅邪相萧建和臧霸的问题上,高顺重返吕布中军大帐,并妥善解决了问题,稳固了臧霸与吕布的关系。

整个过程高顺没有任何任劳任怨,没有任何因为吕布剥夺他兵权的不爽言行。总是尽心尽力,做自己职责所在的事情。

而现在,曹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第一个对高顺敬酒。

尽管高顺在蕲阳坚守、以及最后的反身一战,导致曹操中军十万人马损失惨重,是为整个蕲阳之战曹军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曹操对高顺的招揽之心。

曹操有时候甚至感激张绣,感激他救了吕布,顺便继承了吕布麾下的这批高素质文武人才。接着再向自己投降,让自己名正言顺拥有这些极为珍贵的人才。

要不然,曹操想象的出来,自己生擒吕布之后,高顺是怎样的宁死不屈。而现在,自己避免了一切不必要的麻烦,免除了坐看忠义人才被自己手刃的遗憾之感。

但是高顺的反应很简洁直接:“多谢曹公相待。平寇将军既降曹公,顺为平寇将军标下,自当为曹公之臣。但是顺曾为温侯麾下,一人事二主已是极限,不便一生侍奉三主,为世人所侧目!”

高顺这话说的很简单,意思是自己不可能为曹操直接所用。更深的意思就是:要想用我可以,得保证张绣和吕布都活生生都在。

曹操楞了一下,不禁对高顺的评价更深一层。虽然这话让他心里不爽,但此刻更多的是对高顺的重新评价。

忠义之于武将,是于职责和使命所然。但是不是所有武将在具备忠义的同时,还兼有极高的智谋,并将忠义之道诠释到如此境地。

这番话的实质是说,我高顺和张绣吕布一条命,我必须对自己的主公保持绝对的忠诚,不管是曾经的还是现在的。同样,你有幸做我的主公,或许不是直接的,但我也会对你保持绝对的忠诚。只要这份忠诚,与对张绣和吕布的不冲突。

曾经的忠诚不与现在的忠诚冲突!

张绣做到了这些,他好好安顿了丧失了争雄之心的吕布。曹操,你能做到这些吗?

下一刻,曹操就要回答,自己能做到!

这并不是他开口说空话,实质上,昨夜放过张绣一命,多多少少曹操便是考虑到了今天这种状况的出现。

张绣的文武班底虽然不顶尖殷实,但是质量也算过关,班底也齐备充分。若是能将这批人全心全意地收降,自己的文武集团就又上一个台阶。

就在曹操张嘴的一瞬间,帐外便一阵吵嚷声,接着便是一个不似曹军打扮的人冲进中军大帐,手捧一个匣子。

高顺倒是认得那人的衣甲,正是张绣军的衣甲样式。

冲进大帐的这人一脸邀功似的欣喜,献媚似的当众打开了匣子,对帐内众人高声喊道:“大喜啊,曹公!我们家将军给你送喜来了!”

曹操眉头很皱。守备辕门的校尉死了吗,怎么会放一个不是曹军样式和口音的人进军营?中军轮值的虎卫营将士难道偷懒了,怎么会放一个没经批准的陌生人进入中军主帅营帐?

看向帐门处,轮值的虎卫营将士居然把头探进大帐内了。自己不是已经下令,这场宴席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不许任何人靠近大帐的吗?

正在思虑怎么回事的时候,那人已经快速打开了匣子,露出了一块黑白红夹杂的东西什物。

当曹操看清那东西是什么的时候,举在手中的酒樽突然松手掉落,天子御酒被倾洒在黄土地上。刚要张开说话的嘴张的老大,脸上的表情更是变到了一副说不出来的模样。

不光是曹操,所有大帐的人看清那什物到底是什么后,都露出了惊骇恐惧喜悦兴奋悲愤等等一种或者是几种夹杂在一起的表情。

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窝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赔一第一百零五章 泾县双雄第七十七章 位极人臣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后立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战六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凉第二百六十六章 风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带诏第一百四十八章 后果很严重第三十五章 抉择抉择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国太子第六十二章 古之恶来的决死一战第二百一十四章 赔了天子又折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六十五章 轻功冒进第三十九章 兵不厌诈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线作战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许都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谁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过你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凿凿第二百五十八章 军法森严第一百一十七章 浩荡粮船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联合第二十一章 人祸天灾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迈昏聩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嵩之死第六十章 早有预谋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为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凿凿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三百零八章第三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十章 收无赖耍流氓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业第六十二章 古之恶来的决死一战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无悬念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战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与肃穆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举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赔了天子又折兵第三十章 一梦惊魂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战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枪矛对杀第二百八十六章 张武陈孙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声响第十三章 唯有死战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战第一百九十一章 犯蠢了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七十七章 回家喽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战第二百七十三章 废乡老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三百零四章 许攸献策第五十四章 高顺其人第七十四章 张绣施政第六十一章 终极对决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风波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泽水战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门失守第六十一章 终极对决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迈昏聩第三百零八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一百五十章 丝毫不惧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闹洞房第七十章 淮南将春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三百一十章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无战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领军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举第九十一章 丹阳小山贼第三十八章 蕲阳会战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只手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气第六十八章 攻其不备第二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零一章 吕布之殇第一百一十一章 猿臂神射第三十九章 兵不厌诈第一百五十三章 注定的战局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战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过你第十八章 丧家之犬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