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哀兵必胜

当纪灵进入空无一人的曹军营寨的时候,曹操已经身处数十里外了。

天色微明,经历一战且又急行军大半夜的曹军安全脱离了纪灵军所能追击的范围。当然,曹军们的体力也都因为持续高强度的运动而消耗殆尽。

眼看天色渐明,黑夜的逼迫感正逐渐消失,曹操便令将士们就地埋锅做饭。

命令一下,当即便有一半曹兵急冲冲扑进了路边的原林收集柴火,另一半则就地构造简单的锅灶。

所有人一起动手,进度自然很快。到最后埋锅找柴所用的时间,还没有等水烧开的时间长。

曹军也没啥粮食,随身带的都是一些从怀里拿出来就能吃的干粮。之所以需要大费周章地埋锅造饭,就是因为这在寒冬腊月里,尤其是这后半夜清晨这会儿,人体流失热量很快。只吃仅有体温温度的干粮,绝对难以支撑长久行军。要想保持人的体力和健康程度长久在一个正常水平,必须吃热饭喝热水来直接性补充热量和增强身体活性。

露天要等水烧开的时间不短,加上构造的简易炉灶还都是业余水平的,四处漏火。好在淮南遭逢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旱,柴火都是干燥的。不然烧水时间更长。

等烧水的时间,不少曹军已经忍不住困意,三三两两依靠着或席地而睡,或靠在兵器上打盹。

见到大部分士卒甚至几个大将脸上困意显现,荀攸适时向曹操劝道:“明公,还是让军队稍加休息再继续行军吧。将士们都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荀攸这话不带一丝夸张的成分。事实上从除夕那天那夜的疯狂作乐开始,曹军便没有好好休息过。

兵变那夜不说。兵变后的第一天也都没休息,各部士卒都忙着找自己的牙将校尉都尉,都尉校尉又找自己的统兵大将,统兵大将们更是忙着听曹仁的安排,交替撤到北岸固守。

当夜便要应对张绣军的袭营。说是袭击,其实和强攻差不多,只是没带攻坚器械,只用重骑冲营而已。立营时间紧促的曹军营寨根本没有啥防护,没有造出拒马鹿角自然难以有效抵御张绣军骑兵。所以只能集中步兵力量防守。

第二天曹操终于回来了,大家见了曹操先是兴奋,接着却又传出曹操哭昏犯病人事不省的消息,曹军的心情瞬间不大好了,那还睡得着觉。

结果晚上曹操又活蹦乱跳在各营巡视了一圈,并直接开口直言只是为了骗过张绣。情绪低沉到极点的曹军这一听,很多经历过濮阳之战的曹军瞬间感觉此情此景像极了在当年的濮阳:曹操也是先被骗进城内,接着被瓮中捉鳖。最后都侥幸逃脱了,再接着便装死装病引诱吕布张绣这些有勇无谋急功近利之辈来攻,再接着一举翻盘!

于是所有曹军心里便有重新填满了信心,当年便是靠着诈死埋伏那一战,曹吕扭转了力量对比。这一次,也一定一样会!

只是最后的战果不是太理想,张绣这厮在冒进这方面比吕布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吕布还懂得步骑配合。张绣这厮仗着自己有天下装备最精良的西凉铁骑和飞熊兵,便敢直接只率领骑兵冲营。

最后的战果不是曹军所预期的。在大多数曹军心里,此战至少啃掉三四万张绣军的。

当然,只是普通士卒对战果的预期是这样的,在曹操荀攸等人心里,却是已经达到了心理预期。

濮阳之战之所以一波反杀得吕布很惨,在于当时曹操军队的组成大部分还都是青州兵。死在城内的也大都是青州兵,在城外幸存的青州兵自然嗷嗷想着为同乡报仇,加上自己当时还有能与吕布匹敌的典韦在,自然杀得吕布心惊胆战。

但是今天的状况和当年相差太远了,现今曹军的构成已经有大半数是非青州籍的士兵。而这些非青州兵的普通曹兵和青州兵集团之间的关系是相当不融洽的。

青州兵集团作为曹操的起家和成名部队,自创始便带有一股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加上青州兵统领都是曹氏夏侯氏的亲贵统领,更是养成了青州兵作为曹操私人嫡系部队的骄横风格,对其他友军那是鸟都不鸟的。平时抢好的粮饷,战时强占好的驻营地,处处都拿最好的。甚至于作战时青州兵们都不愿意第一个上,总是以老兵应该处二线中坚而拒绝第一个上阵。

平时走在大街上,青州兵们更是横行无忌。遇见普通的曹兵都是用鼻孔看着他们走过去的。更别说一般的地方郡县守备乡兵,一个普通的青州兵敢对着一个乡兵的校尉指手画脚甚至痛殴,最后乡兵校尉还不敢找事,因为青州兵们可是出了名的护短,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夏侯氏的第一将——夏侯惇将军了。

青州兵们看不起普通曹军,普通的曹兵也看不惯这些外乡人。

就拿豫州兖州兵来说,这两个州籍的士兵占了普通曹军的相当一部分。他们参军之前,看到的是青州兵的前身青州黄巾侵略他们田地,劫掠他们的粮食妻女,杀害他们的亲人。

但是这百万青州黄巾军瞬间摇身一变,成为了朝廷招安的顺民良民。曹操挑选了三十多万的青州兵精壮以后,将这三四十万青州兵的七八十万家属都分配了田地,或充为屯田军户,或者直接成为当地农民。

分配的田地是谁的,是原本属于豫州和兖州人民的!

好在天下大乱,十户存二三,被青州外乡分了一部分,还有很多无主田地。所以豫州兖州人也参军了,为的也是给家里分得田地。但是进了军营之后谁都没想到还要受青州兵的轻视和欺负。

青州兵们最常对豫州兵兖州兵或者最后来的司州徐州兵说这么一句话:“老子拿刀当兵的时候,你们还在家玩泥巴呢!”

每到这个时候,兖州籍的士兵总想起了当年惨被蹂躏的家乡和亲人,一两句“你们当年那也算当兵?”“黄巾贼也算兵?”火药便被点燃了。

两伙人一开架,不管谁先挑事谁输谁赢,最后却总是青州兵不被责罚,而他们却被上面的统兵大将责骂。

事情闹大了总会牵扯到上层武将出手,而在博弈中,曹氏亲贵武将们自然比外姓将领更先一步接触到曹操本人或者其他裁决者。

倒打一耙恶人先告状的本事青州兵们说第二,还没人敢说第二。

自己也清楚自己始终是外乡人的青州兵们自然很抱团和护短。尤其是在吕布为祸兖州,青州被袁绍出兵占据,而曹袁之间因为种种问题,不能立即开战夺回,青州兵们更是遇事抱成一团。

好了,貌似扯得有点远,说回正题。

曹操这一招,其实不禁是一招诈计,还运用了从古至今各位兵法大家屡试不爽的哀兵必胜的兵道。

先是因为敌方的原因,导致己方士气大跌。就好像张绣除夕突然发难,打残了曹军。再接着,有由己方故意制造更低落的情绪,使得己方所有人的斗志和希望低落到极点!

对,就是低沉到极端,只有到了一个极端,才能物极必反到另一个极端。

既然所有曹军都认为没有他曹操他们什么都不是,没有曹操统领他们绝对打不赢这场仗,那曹操就直接制造自己病重人事不省的假象。先是夺掉所有人仅存的希望,然后便突然以无事状出现,以一种一切都在我掌握的姿态出现,在一瞬间将曹军的深深的绝望,转化为被突然的惊喜放大了的满怀希望!

这就是哀兵必胜的道理!在一瞬间将士气和斗志恢复甚至比正常情况还更胜一筹的兵道!士气和斗志恢复了,又何愁不可一战?

只是此战,相比在濮阳反杀吕布那一战缺失了军队的一股凝聚力和复仇感。所以曹操也心知肚明是不可能一口气吃下更多的张绣军了。已经逐渐蜕变的青州兵虽然仍然喜欢遇事抱团,但其内部已经渐渐因为各种利益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团体,再也激不起当年为同乡亲人报仇的血性。相当多的普通曹军经历此战不去怨恨张绣军不忠,反而更多抱怨在北城的青州兵败的那么快,导致南城的局势也崩坏了。

要是你们当时坚持作战,只要拖到主公主持大事,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

曹操不知道的是,张绣对他也用了哀兵必胜的驭兵之道!

张绣本就不是真心投降的,因为熟知历史的张绣清楚历史上张绣投降以后的下场——英年早逝!

张绣确实打心底承认曹操的胸怀极为广阔。就拿那个被陈宫用来骗曹操进濮阳的富户田氏来说。田氏一番配合吕布的表演使得曹操也折损了数万兵马。但是后来田氏又想真正向曹操献城投降,条件是保他的性命和家族安全无虞,曹操答应了,甚至做到了。

这样以德报怨的事,“敢恨敢爱”的曹操一生都在做。历史上张绣使得曹操折了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曹操痛苦典韦的时候,便发誓要取张绣狗命。但到了后来张绣投降,曹操却又既往不咎了。

再好比刘备,曹操对刘备的才能是清楚的,最重要的是他觉得刘备不笨,能看清天下大势。所以尽管他不清楚刘备志向,却还是三番两次帮助甚至收留刘备。在荀攸等人劝做掉刘备的时候,曹操仍然不肯下无名黑手。这样一位敢爱敢恨的真豪杰,张绣是极为佩服的。

但是佩服不代表心服。张绣清楚自己再曹操心中的位置,自己在曹营能发挥的只是武将之能,而曹操最不缺的就是武将,而自己的武技又不高不出众,想赢还得靠阴招损招,而战场刀剑无眼,那天被那个悍将一招秒杀就不好了。

比如赵云,关羽,马超那可都是著名的一刀流一枪流大神,张绣保不准自己不会被派出去斗将。

好在历史上张绣降曹以后,基本再没出场过。所以张绣倒也不必担心这些问题。但是曹操既然既往不咎了,那为什么又说历史上张绣“英年早逝”四十来岁正值壮年却死了呢?各种缘由是说不清的,因为史料对此记载不一,有的说是曹操在位张绣病死的,有的说是曹丕继位逼死张绣的。

不管事实到底是什么,总之现在的张绣将心比心,倘若别人杀了自己的爱将儿子或者亲兄弟,自己心里肯定不舒坦。

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安心啊!

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将第十二章 细阳会盟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八十七章 查无此人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动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鲜出炉第一百四十八章 后果很严重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泽水战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风无衣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无悬念第一百一十章 你来我往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七十九章 一时豪杰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征曹操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马之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将第一百零八章 铁骑vs狼骑第五十二章 重回历史轨道?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将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战(中)第五十四章 高顺其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进退两难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书达理第三十三章 围魏救赵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战二第三百一十六章 汉王刘协第二百五十八章 军法森严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鸽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八十七章 查无此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片白帆第四十五章 绝对实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战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七十七章 位极人臣第一百四十章 宋宪大败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凿凿第一百七十六章 过河杂事第二百八十二章 陈宫献谋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县第二百五十八章 军法森严第二十三章 淮南刘晔第一百八十章 平乱山越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赔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只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军功爵与廉政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诺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战(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第一百六十二章 乱世奸雄第三十章 一梦惊魂第五章 贾诩谋心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牺牲品第二百九十四章 万劫不复第七十七章 位极人臣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叠子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声响第一百零五章 泾县双雄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六章 守门之犬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线作战第六十七章 攻其不备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二百五十章 甘宁相投第四章 另有隐情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机?第一百四十四章 铤而走险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吴第一百四十四章 铤而走险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鲜出炉第一百四十章 宋宪大败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坏消息第一百零六章 即兴演练第四十一章 声东击西第三百零三章 许攸投曹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欢喜第四章 另有隐情第三章 文和乱武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寿春留守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二百零五章 泰山之战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袁夫人第一百五十章 丝毫不惧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书达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