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路向西

“你们两个,竟敢私闯民宅,还敢胁迫他们签下文书,跟我们回衙门走一趟罢。”为首的那个捕头吞了一下口水,将脸转了过来,对着方庆福大喝了一句,顺手将那枷锁摇得哗啦哗啦响。

“私闯民宅?”方庆福笑了笑,指着明媚道:“这位姑娘可是两位周老爷请回来的,何来私闯之说?”

“竟然是这样?”捕头困惑的望了一眼两个周老爷:“他说的,是不是实话?”

胖胖的周大老爷皱着眉头,刚刚想否认,见着方庆福一双眼睛盯着他,似乎闪动着寒意,忽然间不敢说谎,点头呐呐道:“是。”

周大夫人在一旁拍着腿喊了起来:“你这个没眼力的,引狼入室!瞧瞧这贼子都做了些什么?”她圆胖的身子滚着往前边过来:“官差大人,你瞧瞧,我都被他抽成什么样子了?”

几个官差抬眼一看,周大夫人全身上下被抽了好几道口子,绸缎衣裳已经被抽得裂开,露出了里边红色的中衣,有的地方甚至连中衣都抽破了,不由得也吃了一惊,望着方庆福道:“大胆贼人!”

方庆福傲然一笑:“若是你的妻子将你的妹妹卖给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做填房,你会不会允许?这般黑心的兄嫂,谁见了不气愤?我这么做,只不过是在替他们不能起床的父亲教训他们罢了。”

几个官差听了这话,也有几分犹豫,这样一说,确实是周家那几个不地道,可这毕竟是周家的家事,外人怎么能插手?那捕头有些为难的看着方庆福道:“这位公子,你再怎样也不能闯进别人家中打人,还是跟我们走一趟罢。”

明媚在旁边见着有几分着急,这方庆福虽然是在替周小姐挣福利,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确实是触犯刑法了。她犹豫了一下,想着该怎么样才能让那些官差们撒手不管这件事情,却见方庆福从怀里拿出了一样东西来,朝那几个官差晃了一晃:“你们要我跟着你们走?你们且看看这个。”

几个官差好奇的将那东西接了过去,明媚瞄了一眼,似乎是一个信封,捕头将一张信笺从信封里抽了出来,才看了两眼,脸上便变了颜色,朝方庆福抱拳道:“原来是镇国将军的侄儿,我们眼拙,失敬失敬。”

方庆福笑着摆了摆手:“无妨,我本不欲声张,可现在是迫不得已,我这才将这证明的文书拿出来。”

明媚有些迷惑,方庆福竟然是镇国将军的侄儿?那边是郭庆云的表兄了?可没听她说起过自己有这样一位表兄。镇国将军姓郭,夫人姓高,怎么样与姓方的人都联系不起来。明媚站在一旁,心中微微好笑,这文书定然是方庆福伪造的,他是商队老板,经常要在外奔波,身上带着这么一张东西自然要方便一些。

那几个官差见方庆福与镇国将军能扯得上关系,自然不敢为了一个小小的周家来得罪镇国将军,那捕头朝周家两位老爷与夫人呵斥道:“良心都被狗吃了不成?竟然为了银子便将自己的妹子卖掉!我瞧这位方公子教训得是!你们周家算起来也是这镇上的大户了,给妹子两千两银子做嫁妆不算多,若是我来看,总怕要五千两才合适呢!”

“五千两!”周大夫人只觉得自己快喘不过气来,抓住喉咙口子,好一阵咯吱咯吱作响,就像拉着那风箱响个不停一般。

“夫人,夫人。”几个丫鬟赶紧将摇摇欲坠的周大夫人扶住:“官差老爷是说他觉得五千两合适,不是说要夫人拿五千两银子,夫人不用着急。”

周大夫人的头猛的竖起来,斜着眼睛望了望那捕头,忽然像想起什么来似的,一手抓过周大老爷人手中的文书,气势汹汹的奔到捕头面前,拿着文书拍了拍:“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两千两银子!多一毫我都不会出!官差大人,你可不能管到我们周家的事情来!”

这周大夫人倒也上路,明媚心中只觉好笑,赶紧将文书递给了那捕头:“既然周家的老爷夫人都赞成这文书说的,那还请官差大人带了这文书会官府,也好替周小姐存个案底。”她从荷包里摸出一块小银子来:“这么晚了还麻烦官差大人来这里跑了一趟,真是过意不去,这块银子几位大人拿了去打酒喝罢。”

见着有银子得,捕头心中大快,朝明媚点了点头:“多谢姑娘。”伸手将文书与银子都接了过来,招呼了几个官差拿着枷锁镣铐又走了出去。

官差才一退身,两位周老爷与周夫人立刻觉得全身有几分不自在,他们溜了方庆福一眼,几个人都有些惊恐神色,这位方公子竟然有这么大来头,自己却去寻他的麻烦,真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周大老爷走上前一步,一揖到地,口中小声说道:“这位公子,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公子原谅。”

方庆福轻蔑的一笑,朝周家的老爷夫人道:“人活在世上最要讲求良心,你们这般苛待你妹子,难道活得心安?我也不想与你们说多话,你们自己好好照顾老父亲,不要亏待你们的妹妹。跟你说实话,我每年要从你们这镇子过好几次呢,不要让我再听见什么不好的事情!”

“是,是,我们知道了。”周大老爷战战兢兢的将方庆福与明媚送了出去。站在门口瞧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刚刚想出一口长气,就见方庆福转过脸来,唬得一双腿都软了几分,那口长气卡在喉咙口里,出不去也进不来,刹那间便脸红脖子粗了。

“快些将老爷扶进去!”周大夫人瞧着自家老爷变成这模样,也慌了神,喊着长随们将周大老爷弄进院子里边去,立刻周家大院又热闹了起来。

明媚听着身后一阵吵闹,回头瞧了瞧,就见那边慌慌乱乱一片,不由得感叹了一声:“方公子,你可真是厉害,人虽然走了,余威依旧。”

方庆福笑了笑:“那是他自己心虚,被吓的。”

明媚停住脚步,侧脸望了望方庆福,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来。方庆福感觉到明媚在看他,转过脸来时,只见到她唇边的那丝微笑,就如春日里盛放的花朵一般,让他一颗心忽然乱跳了几分,赶紧将眼睛抬了起来,望了望天空。此时夜色已经有些深了,天幕一片乌蓝,有一种深沉的神秘。

明媚见方庆福一脸尴尬的神色,不由得心中暗自好笑,这方庆福瞧着是个老成的,可却还是有些羞涩。她清清脆脆问道:“方公子,你是不是准备找我去帮你的家人看诊?”

方庆福一惊,转过身来,直视明媚的双眸:“这位姑娘,你怎么知道?”

“我见你你在徐记饭庄出手相助,只是怜惜那周老爹,大抵是出于你一片侠义之心。可后来你听我说能治周老爹的病,要周姑娘带我来周府看诊,脸上就有了兴奋的神色。那阵子我便在想,是否你家里有人也生病寻不着良医。若不是你想看看我的本事,为何你还一直跟着来周府?而且还认真的呆在一旁,一直在看我如何给那周老爹看病。周大夫人冲进屋子来打骂我,你出手相助制住那个泼妇,却是想要我承了你这份人情,然后你才好开口相求。你说,是也不是?”明媚瞧着方庆福的脸色越来越惊奇,微微一笑:“方公子,你不要以为我只是那无知妇孺。”

方庆福听着明媚如此说,张大了嘴,半天合不拢来:“姑娘,你看得实在太清楚了,方某敬佩。”他伸手摸了摸头,脖子一直,大声说道:“你也说错了一点,我制住那泼妇,可不是想让你承我的人情,只是我着实气不过她满嘴喷粪,你别把我想成那样势利的人!”

明媚看他实诚得紧,微微一笑:“好啦,我说错了,给你赔不是了。你的家人在哪里?究竟得了什么病?”

方庆福摇摇头道:“姑娘,你知道我是过路的行商,所以心中忐忑,不知道能不能请得动姑娘跟我去玉门关。”

玉门关?明媚眼睛一亮,那不就是镇国将军在西北边境驻扎的地方吗?“你家在玉门?”明媚两颊有了些红晕:“我也正要去玉门关呢!”

“这么巧?”方庆福也兴奋起来:“那真是太好了!刚好可以结伴而行!”

明媚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她与刘叔两人这般往玉门关过去,也怕路上遇着什么意外,方庆福有个车队,车队里有保镖护卫,跟着车队走自然更安全。

她笑盈盈的看了方庆福一眼,想起他拿那伪造的信笺吓唬捕头的事情来:“方公子,我真佩服你胆子大,竟然拿这假信去压那些官差,偏偏还那般面不改色心不跳,镇定从容。”

方庆福愕然的望了明媚一眼:“这位姑娘,我没有用假信,那信真是镇国将军写的。”

明媚一愣:“方公子,你不必再骗我了。我对于镇国将军府也略知一二。镇国老将军虽说有五个儿子,可承继了他这个镇国将军头衔的是他大儿子,镇国将军姓郭,他夫人姓高,如何来个姓方的侄子?若是那些官差听得多的,自然知道你这信乃是伪造的。”

见明媚说起镇国将军府家事,方庆福也愣住了:“姑娘是谁家的小姐?竟然对镇国将军府这般熟悉!”

明媚不想将自己的真名告诉方庆福,只是笑道:“到了玉门关你自然便知道了,现在你且喊我二姑娘罢。”

“二姑娘,你所说不假,但我所说也不假,我是镇国将军认的侄子,你若是不相信,到玉门关也就知道了。”方庆福的脸涨得有些发红,显得一副憨厚模样,由不得让明媚也信了他的话几分:“那好,我就不问了,咱们明日一道动身出发。”

回到客栈问了下,刘叔已经睡下了。店小二领她去了房间,屋子里收拾得很整洁,连八哥都已经喂食了,正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站在横杆上边不住的转动着小脑袋,见明媚回来了,清脆的说了一句:“太后娘娘安好!”

明媚大惊,伸出手一巴掌扇了过去,那八哥见势不妙,早就带着链子往上飞窜,可惜没飞多高又被扯了回来,只得用那小黑豆般的眼睛哀怨的看着明媚。

明媚回头看了看身后,还好,店小二没有跟着进来,只送到门口便折身走了,她吁了一口气道:“你这只笨鸟,若是皇上想缉拿我,你这不是在给别人报信吗?以后不许再说这句话!”

那八哥偏着头,似乎在问:我该说什么?明媚看它那样子只觉好玩,又逗着它说:“喊我,二姑娘!”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乔景铉!”

“乔景铉,乔景铉!”那八哥欢快的叫了起来,明媚听着笑了笑,突然之间又觉得有些伤心,想念如藤曼般攀延了上来,瞬间就满满的占据了她的脑海,压迫着她,似乎不能呼吸。乔景铉,你在做什么?是否也想到了我?

第二日清晨起来,外边一片碧蓝,刘叔正在后院里边喂马,见着明媚走进来,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二姑娘,昨晚可顺当?”

明媚笑着将昨晚的事情说了一遍,刘叔不住的摇头叹气:“那周姑娘也可怜,摊上这般兄嫂,还不知道以后她会遇着什么事情呢,虽说得了文书,可她那兄嫂又怎么会乖乖的听话?总怕过了些平安日子又会打主意了。”

刘叔说得没错,明媚心中一凛,看来这周姑娘是不是能过得好,不是一张文书能保证的,还要看她兄嫂会不会彻底改过。她微微沉默了片刻,心中想着今年回来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来看看周姑娘,看她过得怎么样,若是她那兄嫂还是这般刻薄,她非得插手将这件事情管定了不可。

“二姑娘。”身后传来方庆福的声音,明媚转过脸去,就见方庆福穿着一件棉布夹袍站在那里,笑得很是憨厚:“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刘叔有些迷惑的看了看明媚:“二姑娘,咱们要跟方老板一起走?”

明媚点了点头:“刘叔,你觉得如何?是不是更稳妥一些?”

刘叔咧嘴笑了笑:“自然是这样好,跟着商队走,总好过咱们独自赶路。”

方庆福的商队有十多辆车,四十多号人,他是专做皮毛买卖的,将西北的皮毛卖到京城,又从京城倒腾丝绸瓷器香料胭脂回玉门关。这些东西都是紧俏货色,两边买卖都做得开,每年要在玉门关与京城来回十多趟。

商队已经整装待发,见着明媚跟了方庆福过来,方庆福的手下眼睛都直了:“老板,这是哪里来的美貌小娘子?你昨晚拐来的?”

方庆福有几分窘迫,看了看明媚,却见她落落大方的笑着,没有一分忸怩生气的模样,这才放下心来,冲手下喝道:“不要乱说,这位是二姑娘,也是要去玉门关的,想跟咱们搭伙一道去玉门关。”

商队里的人立刻骚动了起来,有几个年轻小伙子忍不住喊了起来:“好哇好哇,二姑娘,你可会唱曲儿?路上唱曲儿给我们听!”

方庆福与刘叔听了都觉尴尬,这唱曲儿的,不都是青楼里的姐儿?正准备开口责骂手下,就见明媚微微一笑道:“唱曲儿我不会,可看病扎针我还是拿手,若你们有个三病两痛的,可以来找我。”

她手中倏忽便出现了一把银针,映着秋日的阳光闪闪儿的发亮:“瞧见没有?本姑娘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方庆福的手下见明媚虽然长得美貌,却没有那妖艳的气质,又自己说是大夫,还拿了针灸的银针出来,顷刻间也收起了轻慢的心思,有人大声朝明媚喊道:“二姑娘,你莫要理那几个嘴贱的,下次他们再胡说,我们替你把他的牙齿给敲了!”

明媚微微一笑,那洁白的牙齿就如珍珠一般细致,看得商队里的男人都直了眼睛,这二姑娘长得天仙一般,又这般和善,真是人间难得的姝色。

商队一路向西而去,路上不少人借着要看病来找明媚,方庆福瞧着心中不是滋味,索性将手下喊到一处训斥了一番:“以前不见你们这般病得勤快,这次如何就这般体弱多病了?要是再去找二姑娘看病,那下回也不用跟着我出来了,我可没闲钱养药罐子!”

手下见着方庆福板着脸训话,知道他是真动气了,一个个如霜打的茄子,蔫头蔫脑的走到一旁嘀咕:“方老板看上人家二姑娘了,咱们还是消停些,免得真丢了饭碗。”

明媚觉得有几分奇怪,先前每日里还有三四个说生病了要她来诊脉的,忽然间就一个也不见了。一个晚上商队在一家客栈住了下来,明媚喊住一个匆匆过去的保镖:“王大头,你不是有些咳嗽?怎么不来拿药?”

来看病的人十有八九都没病,可这王大头却真有病,明媚把了他的脉,发现他带了些风寒,一定要吃药才行。那王大头原来答应得好好的,说过一会问她来拿药方到前边镇子里的药堂去抓药,可挨了两日都不见他过来接方子,明媚不由得心中疑惑,这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没病装病的人一大堆,现在有病的人都不来找她了。

王大头站住身子望了望明媚,咧嘴笑了笑:“二姑娘,不用了不用了,咳嗽几日自己就会好了,不用抓药。”

“哎哎哎,这样可不行!”明媚正色道:“若你都不把自己的身子当一回事,那谁还会关心你?咳嗽虽然是小病,但咳得久了就会转成大病,例如痨病……”

王大头听着明媚这般说,一张脸垮了下来,他胆战心惊的望了望周围,见旁边没别人,这才走近明媚几分,低声道:“二姑娘,是我们家老板不许我们来打扰你,还说没病跑去找你看病,以后就不用跟他跑生意了。”

明媚不由得失笑:“没病装病不好,你是真有病,别管他说的话,我来给你开方子。”

王大头感激的搓了搓手,又重重的咳嗽了两声:“二姑娘,你可真好心。”

明媚进了屋子将早已写好的药方交给了王大头:“你拿着,赶紧去药堂里抓药来熬着,今晚喝一碗,明天早晨起来喝一次药。”

“多谢二姑娘。”王大头拿着药方喜滋滋的往外边走了去,刚刚跨过门槛,就见方庆福冷着一张脸站在那里,不由得哆嗦了一下,重重的咳了两声,表示他真的是生病了。

“你在装病!”方庆福有些生气的望着王大头,都警告过他们了,可还是有这般胆大的,总是想往二姑娘那边凑,让他瞧了火大。方庆福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一见着有人接近明媚,心中就不是滋味,总希望她能如仙女一般,不食人间烟火,不要与这些粗鲁的汉子混到一处。

“方老板,我真是病了。”王大头瞬间变成了委委屈屈的小绵羊,耷拉着脑袋站在那里:“不相信你可以去问二姑娘。”

明媚听着屋子外边争执,笑着走了出来:“方公子,王大头真是病了,是我我叫他来拿药方的,开始他见着我还一直往旁边躲呢。”

方庆福听着明媚这般说,才收敛了那冷峻的神色,朝王大头瞟了一眼:“对不住,兄弟,我错怪你了,赶紧抓了药去熬着。”

王大头松了一口气,朝方庆福道了声谢,拿着那药方飞快的跑了出去,明媚见着他那火急火燎的身影,不由得微微一笑:“方公子,你对手下也太紧张了些。”

方庆福站在那里,看了明媚一眼,没有说话,只觉得她容光艳艳,不可直视,一颗心忽高忽低的,漂浮在空中,落不到实处。

跟着商队向西走,日子过得似乎很快,差不多行走了半个月,就已经到了目的地玉门关。方庆福让手下将货物送到店铺里边去,自己陪了明媚直往镇国将军府。

镇国将军府门口有两只石狮子,威风凛凛,牌匾也很是气派,红底金字,大门也是朱红颜色,配着金黄色的黄铜梅花钉,瞧上去很是大气。听说振国将府府在西北声名赫赫,瞧着这大门,也能窥探里边的一貌了。

本是京中显贵,可是为了能保护自己,自请来西北边塞,连先帝封的王爷称号都弃之不用,只用皇上赐的镇国将军为府名。若是挂上“某某王府”的匾牌,恐怕这府邸该不是这一点点气势了,但同时也会充满重重杀机,在气派与生命中间选择,老镇国将军的选择是后者,不仅仅是为他自己,也是为了整个镇国将军府上老老小小这么多人口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大门口坐着两个门房,正在说着闲话,见着一辆马车驶了过来,前边车辕上坐着方庆福,都笑着喊道:“方公子回来了。”

明媚将马车的侧帘放了下来,心中暗道看来这方庆福没有说谎话,他真与镇国将军府有些渊源,只不过其中究竟有什么曲折,自己便不知道了。

方庆福跳下车,朝那两位门房点了点头:“刚刚回来,还给府上带来了一位贵客。”

门房看着眼前的这辆马车,很是寒酸,看不出这位客人尊贵在哪里,两人等着眼睛瞧了瞧,就见帘幕掀起,一位天仙般的姑娘从车上走了下来。

西北这边风沙大,这边的姑娘都做惯了粗活,皆是粗手粗脚的,即便是府里头的丫鬟,也鲜少有好看的,忽然间面前就出现了一个这般美貌的姑娘,肌肤细致得如白瓷一般,眼睛水汪汪,看得两个门房都呆住了。

明媚笑了笑,走上前来道:“我是从京城来的,与镇国将军府家的九小姐郭庆云是手帕交,劳烦大哥进去向镇国将军通报一下,就说柳太傅府家的十小姐前来拜府。”

方庆福听着明媚自报身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他原以为明媚的父亲不过是京城的富商而已,否则如何会放着她独自在外边闯荡,可没想到她竟然是太傅府的千金,心中暗道侥幸,一路上没有出什么乱子,她要是出了事,自己可担待不起。

听到明媚自述身份甚是金贵,门房也不敢怠慢,看了明媚一眼,飞奔着进去通传了,不多时就出来了一个管事婆子模样的人,笑着对明媚道:“柳小姐,请跟我进来。”

方庆福也跟着走了进来,见明媚有几分惊愕的模样,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住在镇国将军府中。”

那婆子点了点头:“方公子与方小姐是将军的故旧,他们家长辈都故去了,将军为了照顾遗孤,将他们接到镇国将军府住着呢。”

“柳小姐,我明日再来请你去替舍妹看病,今日便送到此处了。”站在垂花门前,方庆福与明媚作别:“还请柳小姐千万要将这件事情放在心里。”

明媚朝方庆福笑了笑:“我记得的,你只管放心去将你那些货物入库罢。”方庆福是商人,哪里能不记挂着他从京城运回来的宝贝,有镇国将军府的婆子领路,自己自然也不要拖着他了。

方庆福深深作了一揖,这才转过身子走开了去。

那婆子望着方庆福的背影,叹了一口气:“方公子是个好的,可那方小姐,唉……”

明媚有几分好奇:“那方小姐怎么了?”

那婆子瞅了明媚一眼,忽然惊觉她是刚刚来府上的贵客,自己也不能在客人面前说太多牢骚话儿,只是尴尬的笑了笑:“没什么,没什么。”自此闭了嘴巴带着明媚穿过前庭往后院走去。

从园中的石板路穿了过去,明媚瞧着这将军府修得果然和寻常人家不同,都很少看到什么花儿朵儿的,只有那高大的白桦树静静的站在那里,成片的长着,那笔直的躯干显得格外孤傲,枝桠都有力的耸向蓝天,似乎要刺破那天宇似的。

镇国将军府的结构也和京城里旁的人家不同。京城里边分外院和内院,外院是男子居所,内院是女眷住的地方,老爷们白天在外院,晚上回内院,去各自的园子里歇息,而镇国将军府,明媚却弄不懂有没有内院和外院的分别,因为那婆子带着她走了几个园子进了一个院子,看着过了一道垂花门,也该是内院了,可镇国将军却在内院里接待了她。

“我们边关这里没那么多讲究,内院里也住了男子,外院只是老太爷老爷务公之处,另外便是接待官员的正厅,还有一个院子是演武厅。”那婆子见着明媚迷惑不解的模样,笑了笑:“这与京城自然有些不一样了。”

原来如此,明媚暗自点头,只听说边关民风淳朴,不大讲究男女大防,经常有男女骑马同游,或是比试骑射或是相约黄昏,看起来这一切还都是真的。

镇国老将军也在,听说是孙女郭庆云的手帕交,笑得花白胡须都抖了起来:“我那九丫头只喜欢舞枪弄棒的,所以跟那些小姐们合不来,这次她回来说在京城结识了一个好友,是太傅府家的小姐,我起先还不相信,这会子总算是信了。”

能独自一人跑到玉门关来的,自然是大胆之至了,镇国老将军摸着胡须望着明媚只是笑,孙女儿总算交了个好朋友,看来自己也不担心她没有手帕交了。

与镇国老将军不同,镇国将军却是有着忧愁,京城里的变故已经传到玉门关,他也知道明媚来这边是避难的,就是怕皇上若是知道柳小姐藏匿在镇国将军府,会涉及到自己府里周全。他沉吟了一声:“柳小姐,我听庆云提到过你……”本来还想着是说得生疏一些,可没想到镇国老将军毫不客气的打断了他的话:“不是提到过,是经常提到!”

镇国将军脸上一窘,咳嗽了一声:“唔,是经常提到,你……”说到这里,他停住了话头,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如何暗示这柳小姐住两日便走呢?这可真是一个难题。

正在为难间,镇国老将军又开口了:“老大,你怎么就如此吞吞吐吐的了?九丫头出去打猎了,要过会子才能回来,你赶紧让你媳妇给柳小姐腾出房间来,好好的在这边关住上几个月……”

镇国将军一口气都差不多没提上来,赶紧摆着手道:“父亲,柳小姐还不知道能不能住得习惯呢,指不定住几天便厌烦了,如何能住几个月?再说今年庆云还要回京城去,她眼见着就十七了,还不将亲事定下来就晚了!”

镇国老将军听着儿子说得也有道理,嘟囔了一句:“十七岁哪里算大……不过也是可以定亲了,派人去和你媳妇说了没有?赶紧腾屋子出来!”

“父亲,我已经得了信儿呢。”门口传来说话声,明媚抬眼望过去,就见一位夫人带着一位小姐,并着几个丫鬟婆子正站在那里。

那位夫人该就是郭大夫人了,明媚暗自想着,因为实在太好认了,她有一张鹅蛋脸儿,郭庆云的五官长得和她十分相似,只是气质却截然不同罢了。只是她身边那位小姐却不知道是什么身份,她穿着银蓝色的衣裳,身材十分纤弱,仿佛那林黛玉一般,大概十七岁左右的模样,长得一副好皮相,眉眼弯弯,唇红齿白的,看着她梳的发式还是待字闺中的少女,这可让明媚有些疑惑。

大陈的习俗,女子一般在及笄以后便开始议亲,最多不过十六岁便可出嫁了,出嫁得早的,十五岁甚至十四岁便嫁了,即便是丫鬟,到了十八岁也会被指着配人了。看这位少女穿着应该是镇国将军府的小姐,可又没有贴身的丫鬟服侍,年纪应该已经到了出嫁的时候,可这么一副花容月貌却还是待字闺中,她究竟是什么人,倒让人难以决断了。

郭大夫人带着那魏小姐走了进来,朝镇国老将军行了一礼:“父亲可真是个热络人,见着来了客人便这般高兴。”

镇国老将军指着椅子道:“老大媳妇,你快些坐着,这是九丫头的手帕交柳小姐,你看看可认识?”

郭大夫人见了明媚倒也不陌生,在京城呆了半年,也曾见到过明媚几次,知道女儿和她交好,她笑着道:“如何不认识,那会子在英王府的赏梅会上见着柳小姐便十分惊艳,真是天仙般的人儿。”

她一边说着话,一边坐了下来,丫鬟奉上茶,郭大夫人伸手接了过来。明媚坐在一旁仔细打量着她,郭大夫人一看就是那种安静温柔的人,坐在那里便是一副当家主妇贤淑的模样,连喝茶都是中规中矩,一板一眼,连握茶杯的手势都和顾姑姑教她们的如出一辙。

明媚见着这样的郭大夫人,不由觉得有趣,郭庆云生在这样的家里,可为何却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性子,跟她母亲截然不同,根本没有被培养成了一个典型的王府贵女。抬头望了望镇国老将军,见他一副精神矍铄的模样,满脸红光,一直在乐呵呵的说话,心中暗道或许郭庆云是受了她祖父影响。

郭大夫人捧着茶盏喝了一口茶,从缝隙里抽看望了望自己的夫君,见他坐在那里没有怎么说话,心中颇为诧异,看来这里边还有什么曲折。她将茶盏放了下来,笑着朝明媚道:“柳小姐不远千里来了西北,真是太看得起我家云儿了,只是我那云儿今日出去打猎还未回来,我且先安排柳小姐住下,只盼柳小姐不要嫌弃屋舍粗陋。”

郭大夫人朝身边的妈妈吩咐了几句,那妈妈笑着领命下去,明媚便知郭大夫人是叫人帮她去腾屋子了,于是笑着道谢了一声:“多谢郭大夫人了。”

这时坐在郭大夫人身边的那位小姐忽然间开口了,真是莺语娇啼,喺喺沥沥:“夫人,这位柳小姐我虽不认识,可瞧着便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不由得有几分亲近之心。”

这话说得文绉绉的,看起来不似粗使丫鬟婆子,明媚又打量了那位小姐一眼,听着她喊郭大夫人叫“夫人”,那便不是镇国将军府的小姐了,可她又能跟着郭大夫人到处走,这身份真是让人难猜。

郭大夫人看着明媚那疑惑的样子,笑着对明媚道:“这是我们府里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女儿,父母早逝,就留了他和哥哥在府里住着,姓方,名庆薇,方才她陪我在屋子里说闲话耍子,听说来了贵客,便跟着过来了。”郭大夫人瞧了瞧方庆薇,又看了看明媚,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你们都是年轻女子,这些天可以一起攀谈玩耍。”

一听到“方庆薇”这个名字,明媚心中豁然开朗,和她结伴同行回来的那位叫方庆福的公子,就该是这位姑娘的兄长了。她赶紧站了起来向方庆薇行了一礼:“原来是方小姐,明媚倒也听说过你的名字。”

方庆薇惊讶的张口看着明媚道:“我与姑娘素昧平生,不知姑娘从哪里听说了我?”

明媚见她那讶异的神色,笑了笑道:“我这次来玉门关,路上遇着一位叫方庆福的公子,他说有个妹妹叫方庆薇,也不知是不是姑娘?”

听到明媚提及自己兄长,方庆薇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我哥哥可回府了?”见着明媚点了点头,她朝郭大夫人行了个礼儿道:“夫人,我去看看我哥哥。”

郭大夫人笑着说:“快去罢,你兄妹也一个月没见着面了,该有不少的话要说呢。”看着方庆薇远去的背影,郭大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倒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这一声轻轻的叹息让明媚心里也是一凛,如果没有猜错,这方庆福与方庆薇便是十五年前死去的明妃的侄子侄女。听说当时方知府一案颇为轰动,方知府全家被发配西北,听柳老太太说过,本是要判满门抄斩,因为皇上在明妃下葬一事上做了妥协,这才改判了流放。现儿在镇国将军府看到方庆福与方庆薇兄妹,想来是皇上授意让镇国将军照顾方家了。

“柳小姐,你打算在玉门关住多久?”镇国将军在一旁思前想后好一阵子,始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他是武人,没有那些太多的弯弯道道,索性开口直接问了起来。

明媚楞了一下,望着镇国将军那双戒备的眼睛,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第93章 针尖对麦芒第99章 水中鸳鸯鸟第80章 平妻第31章 看诊(三)第103章 反手大清算第56章 游宴(六)第106章 三喜临门第8章 凶案第1章 猛猛哒郭小九(一)第166章 乍生变故第104章 废了你的武功第110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24章 共骑第203章 岁月静好第17章 小包子为师记(四)第165章 冰雁传情第60章 对症第57章 游宴(七)第118章 母子交锋第6章 月夜谈心第5章 猛猛哒郭小九(五)第14章 收服(二)第32章 换装第16章 大牢探险第10章 辞行第67章 小白莲第104章 废了你的武功第203章 岁月静好第40章 送行第150章 推心置腹第177章 釜底抽薪第197章 新妇敬茶第158章 北疆探秘第16章 大牢探险第37章 表白第54章 游宴(四)第34章 贺生(二)第196章 洞房花烛第166章 乍生变故第5章 小包子进宫记(二)第53章 游宴(三)第197章 新妇敬茶第185章 逃过一劫第125章 最云离别苦第39章 诬陷第181章 当众发誓第27章 夜宴(一)第60章 对症第65章 暗流第17章 出谋(二)第13章 鸡翅的野心第190章 突生变故第160章 夜探指挥府第14章 收服(二)第25章 公堂第4章 出生第20章 请安(三)第8章 凶案第157章 火龙珠第21章 开业第38章 拒绝第10章 栽赃第109章 动手捉内鬼第22章 把脉第4章 出生第144章 父女重逢第21章 开业第116章 反转第128章 打错算盘第177章 釜底抽薪第13章 小包子审案记(四)第145章 皇上的心思你别猜第79章 公主府的烂桃花第126章 深宫凶险第86章 上元夜第148章 乱入大理寺第45章 秘辛(一)第193章 谁是皇后第47章 秘辛(三)第71章 算计第58章 游宴(八)第94章 拈酸吃醋第118章 东窗事发第5章 密谋第54章 游宴(四)第16章 出谋(一)第一白六十五章 深宫夜变第50章 嫡庶第182章 疑神疑鬼第11章 小包子审案记(三)第186章 计上心来第14章 小包子为师记(一)第95章 提前培训第162章 亲上加亲第83章 去母留子第6章 避害第124章 捅破窗户纸第8章 小包子逛庙会记(二)第10章 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