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明春土断

“这……”

萧鎋眉头一皱,颇觉棘手。

其实他有八成把握可以断定,萧巧娘就是他的遗腹女,可那滴血认亲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居然不准了,回家后,他还特意找了不相干的人滴血认亲,结果如出一辙。

毕竟除了滴血认亲,他没法提供别的有力证据,而且萧巧娘不认他这个当父亲的,宁可给个寒门小子为婢,也不愿归宗!

渐渐地,他绝了对萧巧娘的心思,唯盼杨彦能善待巧娘,再观杨彦之才,哪怕是寒素,也必有出头之日。

“呼~~”

萧鎋无奈的吁了口气:“事已至此,如之奈何,莫非还能封了乡人之嘴,说到底,是为兄思虑不周,小看了那个杨彦之,方有今日之苦果。“

萧绩摆摆手道:“大兄不必颓丧,弟有一法,可扭转不利乡议。”

“哦?说来听听?”

萧鎋眉眼一动,看了过去。

萧绩道:“可把巧娘掠来,调教一段时间,示之以众,介时水落石出,还有谁再妄作议论?”

萧鎋浑身一震!

讲真,在这世道,邻里乡间互相攻杀,多不胜数,地方官员也不理会,更别提掠一民女,萧绩的提议真不过份,而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掠来之后,找族中几个可靠老妪调教,不出数月,就能把萧巧娘调教的服服贴贴,再示之以人,谁敢说这不是萧家的女儿?

萧巧娘的面容与萧鎋还是有几分相似的。

只是……他对杨彦有些忌惮。

这时,他的一名侄子萧义拱手道:“大伯,隔壁丹阳李氏乃当地豪强,家大业大,已耕耘数代,虽不入百谱,却是土生土长吴人,于乡里颇有名望,与我侨人相洽甚欢,其嫡子明年当议婚嫁,若是予巧娘嫡女名份,许与李氏,可与我萧家互为姻亲,既可挽回名望,又得一强亲支援,此乃两全其美之举啊!“

萧鎋有些动心了,萧家虽入百谱,可实际上比之当地的豪强大户差之甚远,李氏他也曾有耳闻,拥有上田近万顷,每年产出不计其数,虽与丹阳大族张氏不能比,配他落魄萧氏却绰绰有余,如能真与李氏结亲,有利于萧氏融入当地,并可仰仗李氏的乡望钱粮,一解家中窘困。

同时他认为,萧巧娘嫁入李氏,显然千百倍于跟在杨彦身边当个小婢女。

不过萧鎋仍是迟疑道:“那杨彦之非是寻常人,于盐市街头颇有名望,当日去往五兵尚书府,有数百人相随,掠他婢女岂能干休?况且葛稚川颇为器重他,此事不可鲁莽。“

萧鎋的大侄子萧仁哈哈笑道:”好教大伯得知,那杨彦之曾受台省刁公征辟不至,致使触怒刁公,早于月前就把巧娘托付给了葛稚川照料,自行往北地避难,至今未归,要照侄看,北上乃是自寻死路,此人多半已埋骨荒山,而巧娘归宗合乎情理,葛稚川就算找上门来,又怕他作甚?“

萧鎋三子萧谦也道:“阿翁,儿倒是纳闷的很,这杨彦之也是个奇葩,台省以秩比三百石之记室掾征辟不至,却偏偏沉溺于街头卖弄口舌,莫非是患了失心疯不成?“

萧仁惋惜的叹了口气:”此等好事怎不落我萧氏头上,刁公亦是尘障迷眼,识人不明啊。“

“诶~~莫要妄议!”

坐上首的萧整摆了摆手,便问道:”书文(萧业表字),你意下如何?“

萧鎋沉吟道:”自是可行,不过须小心谨慎,莫要仓促,也莫要让人认出是我萧家所为!“

萧绩拱了拱手:”请大兄放心,此事由弟操办,必滴水不漏!“

……

建康宫室本为吴宫,名太初宫,晋灭吴时,因吴主孙皓出降,未受破坏,但是在晋太安二年,张昌起兵称汉,以石冰攻掠扬州,太初宫亦遭焚毁,而后虽有重建,却不成规模,因此晋室沿用旧吴苑城,即带有宫室性质的皇家园林,复名太初。

在裴妃于瓜步耐心等待的第三日,苑城西苑乐贤堂,晋主司马睿招见刁协、荀崧、散骑常侍卞壶,另有太子司马绍作陪。

虽然号称王与马,共天下,不过司马睿明显对琅琊王氏怀有忌惮,委重任于刁协、戴渊与刘隗,其中刁协居内朝,戴刘二人一镇合肥,一镇淮阴,呈内外相倚之势。

荀崧与卞壶则是经学传家,素来忠义,不尚清谈,与琅琊王氏、陈留阮氏、泰山羊氏,琅琊诸葛氏及江左八达等一干士人没有共同语言,不是同路人,故也得司马睿父子的信任。

刁协奏道:“若思(戴渊表字)与大连(刘隗表字)日前来函,唯盼陛下早作定夺,明年开春之前于扬州土断,臣等也好放手施为,若所料不差,可得数万丁壮,以其半数征发为兵,当可为陛下左膀右臂!“

”哦?“

父子二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读出了一丝渴望之色。

在为琅琊王的时候,司马睿还有一点点专断之权,但是称了帝之后,反而愈发受到掣肘,这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归根结底,是手里没有钱粮,也没有可用之兵,因此大为心动。

不过司马睿仍道:“民情如何,可有议论?”

刁协冷冷一笑:“自是有所议论,但自陛下称制以来,扬州大户隐匿人口之风愈盛,若不加裁制,天下钱粮丁户将尽入豪强之手,朝庭再无尺寸收入,亦无可用之兵,尤其是……王氏之势愈壮,大将军于大江上游随时可聚兵甲十万,故晚断不如早断,臣以决死之心行土断,望陛下勿要犹豫。“

司马睿又望向了荀崧与卞壶。

这两个也认同刁协之议,只是土断等同于与全扬州的豪强大户为敌,若是激起义愤,该如何是好?

荀崧拱手道:“臣以为,因朝庭根基未稳,当徐图缓进,否则天下鼎沸,事有不妙。”

刁协转头道:“景猷啊,形势已迫在眉睫,正如汉景削潘,早削是叛,晚削亦是叛,然愈拖,敌势愈大,愈于我不利,今若思与大连各拥兵万余,足以抵住上游来兵,陛下再下诏勤王,自有忠义之士助剿叛逆,如今切不可迟疑,当一鼓作气,否则气势一失,人心浮动,事再不可为。“

荀崧问道:“京口流民聚集,若是陛下选一腹心之臣坐镇京口,收纳流民,开垦屯田,操演精兵,不出数年自有精兵钱粮在手,介时再行土断会否更加稳妥?”

卞壶摇了摇头:“流民皆由流民帅统领,桀骜不驯,怕是无人能制,景猷此议并非不可行,而是耗时太久,变数太多,时不我待啊。“

司马绍也道:”阿翁,儿认同刁公之议,土断宜早不宜迟。“

”也罢!“

司马睿把心一横,向刁协道:”便依你,年后朕下诏于扬州土断,你须多做准备,讲明厉害,尽力安抚,务必将祸乱控制在最小范围。“

”臣领命!“

刁协出列,一躬到底。

荀崧暗暗叹了口气,他清楚,皇帝太子均是决心已下,无法改变了,于是伸手入袖,正准备把荀灌的书信奉上,为杨彦请功之时,门外却有宦人施礼道:”禀陛下,黄门侍郎虞仡并太常博士傅纯求见!“

第五八二章 回洛阳第一九七章 山后包抄第九十五章 鲍靓闭关第八四二章 晋军来攻第八四八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第三零九章 颠倒黑白第七九七章 高句丽史第六七五章 家业难撑第二七五章 太子暗棋第八二二章 晾他两天第四八二章 将作大匠第六三七章 皆大欢喜第一三五章 刘遐奏章第四五二章 再拜司马冲第二六四章 三观被毁第一九三章 兵至梁父第六六零章 黄河封冻第一九一章 曲终人散第四四一章 冰垒杀机第三零四章 趁夜作战第二零六章 问计杨彦第五九五章 我也蒙眼摸妻第六一五章 钱凤归降第八零六章 闻声作战第一五二章 借沈氏之刀第二一六章 柔然精骑第八十九章 啐一脸第十七章 陆纳再来第六七七章 修碉堡第七二五章 钱币流通第八十章 父女夜话第四零零章 四管齐下第七四三章 三公九卿第四零五章 赴建康第一七七章 为沈充掾第六零四章 打响头炮第三一九章 大破联军第九十二章 接回巧娘第二零一章 沈充退军第二六二章 惊天豪赌第五二九章 去留第五一八章 强攻破敌第二一零章 偷梁换柱第三六五章 大获全胜第六六二章 荀灌到来第三十七章 军营生活第三七六章 徐光献策第五七一章 凄凉生活第六章 字该给谁第七五七章 穷追歼敌第五六零章 无人出战第七六九章 杀入宫城第五三六章 柳兰子的未婚夫第七六八章 佛法难渡第六六三章 一家一半第二三七章 东海水晶矿第九十六章 鲍氏道兵第五八二章 回洛阳第六八三章 韦家劳军第一三八章 纨绔淮北行第二九七章 得偿夙愿第七零零章 索要饥民第四四五章 不为孤家寡人第四八八章 再赴郯城第一二七章 郯城现状第九十四章 不为祖逖第五四九章 攻克宛城第二一九章 休兵止戈第八三七章 女为悦己者容第一六六章 唇枪舌剑第六九九章 画风突变第四十四章 鸡蛋面膜第八一二章 兵围平壤第三一六章 先登郗鉴第五二三章 裴妃的担心第一六一章 颠倒黑白第四四八章 与民同乐第六五九章 关中韦氏第三三八章 任让再谋第五一四章 冲天大火第二六五章 葛洪登门第三八五章 大破石虎第八一三章 允你自尽第四八三章 不甘寂寞第一九二章 扼守两山第七四七章 朝会再议第三十二章 分头行事第六四九章 姚弋仲献女第七五五章 兵临壶关第二九一章 荀灌织布机第二十七章 滴血验亲第五六八章 合纵联横第三五四章 手帕交第七四零章 慧眼如炬第八四六章 盖棺定论第一九三章 兵至梁父第一五三章 撒网下饵第二零七章 杨彦献策第一三一章 期货概述第三九六章 杀出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