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战车洪流,无坚不摧!

炮兵营的统领自然是云奇风。对炸龘药包的使用,最出色的就是他了。他对炸龘药包的钻研,也的确是到了入迷的地步。黑色火龘药到了他的手里,所的潜力,都被逐渐的开发出来了。炮兵营的副统领,则是一个叫做彭当的年轻木匠,他是刘广梁的关门弟。炮兵营的战斗力要充分的发挥出来,关键还在于投石机的各项维修保养工作。

白衣军炮兵营的初步编制,是二十五门的投石机,每个投石机配备十个士兵,总共是二百五十名的士兵,刚好是一个中队的人数。当然,这是炮兵营全部的架构。由于投石机的生产数量限,不可能这么快就全部装备起来。在炮兵营组建的时候,只两个小队,总共是十架的投石机,编制人数刚好一百人。

L轰隆隆!”

L轰隆隆!”

L轰隆隆!”

在炮兵营成立以后,进行了一次齐射。

十个炸龘药包,被同时抛射出去,落点分散在方圆五十丈的范围内,顿时引发了连串的爆炸,整个试验场,都是蕊片的滚滚黑烟,地动山摇,气势惊人。从爆炸的范围来看,十个炸龘药包一次齐射,基本上可以控制足球场大小的一块区域。

如果处在这个区域范围内,非死即伤。这样的效果,让徐兴夏感觉很满意。如果鞋靶骑兵下次再发起人海战术的话,他们一定死定了。

炮兵营的组建没太大的难度。对于炮兵来说,最主要是要心细如发,见微知著,不允许一点点的错漏。否则,炸龘药包在投石机上爆炸了,周围的人,都要全部完蛋。这意味着,每个炮兵战士,都必须是老实人。喜欢耍滑头的,喜欢搞点小聪明的,喜欢花哨的,都不适合去做炮兵。

和炮兵营相比,战车营的组建,就点难度了。关战车营的组建,绝对不是徐兴夏的心血来潮。事实上,当时的明军部队,大部分精锐,都拥自己的战车部队。特别是在辽东地区,无论是熊廷弼,还是孙承宗,又或者是袁崇焕主政,麾下部队,都拥大量的战车。当然,这里提到的战车,和后世的坦克、装甲车之类的相比,基本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明朝自从建立以后,就十分重视火器的发展。朱元璋建国的时候,明军的火器就相当可观了。到明成祖朱棣的时候,明军队伍里面的火器数量,已经相当的普及。三段式的射击,早就发明了。大炮先轰,骑兵两翼插上,步兵正面突破的战术,也被明军使用得十分的娴熟。要不然,蒙古人也不会被打得一败涂地,一溃千里了。

战车,就是火器发展的产物。火器的强大火力和威慑力让当时的一些识之士意识到,以火器的威力配合战车使用,在战场上或许会相得益彰,使二者的特长都展露无疑。于是,一些发明家开始构思一种加载大炮和火饶的新型的战车。L正统十二年,始从总兵官朱冕议,用火车备战。自是言车战者相继。”一时成为热门议题。

据《明史志68含,正统十四年,给事中李侃设计的一种这样的战车首先被采纳制造并用于边防,这种战车L用七马驾……以车载枪二十,箭六百,车首置五枪蒂,一人推,二人扶,一人执爨。试可,乃造。”

此战车服役于宁夏边境,因宁夏当地多沟壑,所以并未在实战中使用过。至于其他未曾被采纳而用于军中的发明更多,例如弘治十五年,L陵西总制秦鲸请用只轮车,名曰全胜,长丈四尺,上下共六人,可冲敌阵。”十六年,L闲住知府范吉献先锋霹雳车。”

还一些装甲车雏形的发明,如,L兰州守备李进请造独轮小车,上施皮屋,前用木板,画兽面,凿口,置碗口饶四,枪四,神机箭十四,树旗一。行为阵,止为营。”又如,L吏部郎中李贤请造战车,长丈五尺,高六尺四寸,四围箱板,穴孔置统,上辟小窗,每车前后占地五步。以千辆计,四方可十六里,刍粮、器械辎重咸取给焉。”

另外一个曾经服役的战车是定襄伯郭登所创。景泰元年,L定襄伯郭登请仿古制为偏箱车。辕长丈三尺,阔九尺,高七尺五寸,箱用薄板,置必……每车枪炮、弓龘弩、刀牌甲士共十人,无事轮番推挽。外以长车二十,载大小将军饶,每方五辆,转输樵采,皆在围中。”不过考察之后结论是,L此可以守,难于攻战,命登酌行。”

郭登这种L移动城堡”式的战车后来经过改造,L前锐后方,上置七枪,为橹三层,各置九牛神弩,傍翼以卒。行载甲兵,止为营阵。”在嘉靖时终于派上了用场,L四十三年,司奏准,京营教演兵车,共四千辆,每辆步卒五人,神枪、夹靶枪各二。”从数据来判断,这些都是轻型战车。

一些边镇将领对此类构思也颇兴趣。成化时,大同总督余俊甚至曾组建过这样一支L坦克”部队,L以车五百辆为一军,每辆卒十人,车隙补以鹿角。既成,而迟重不可用时人谓之鹞鸩军……”。从数据来说,这些依然是轻型战车。

隆庆年戚继光出任蓟门总兵时,曾做过骑车结合的尝试,L每营重车百五十六,轻车加百,步兵四千,骑兵三千。十二路二千里间,车骑相兼,可御敌数万。穆宗韪之,命给造费。”这些战车就牛叉了,基本上算得上是L重型坦克”。除了张居正这样的牛人,别人都没足够的财力来折腾这样的战车。

万历年熊廷弼出任辽东巡抚,也L请造双轮战车,每车火炮二,翼以十卒,皆持火枪。”这里面提到的火炮,其实都是虎蹲炮。虎蹲炮的威力,前面已经提过,基本上就是吓唬吓唬敌人,没什么实质性的杀伤效果。因此,这些战车的杀待力,的确很限。

这些发明虽不错的构思,但基本上都过于笨重,行动不便,只适用于防守,大都毫无机动性和灵活性可言,很难适应变化无常的战场。天启年迹嗜过强化了机动性的钢轮车、小冲车等设计,均未曾经历过实战检验。L自正统以来,言车战者如此,然未尝一当敌。”

尽管如此,明代对于新型战车的构思热,并不是一种复古倒退。明代的对手多为来去如风的游牧骑兵,当时的大炮很笨重,火枪需要填充火龘药,效率也很低,将火器与战车结合,确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构想。当然,总体来说,都是从防御的角度出发的。

徐兴夏需要的,暂时也是防御性的战车。他倒是想弄几种进攻性的战车,一声令下,就横扫大漠,将鞋靶人全部都灭掉。只可惜,这样的想法,根本不现实。战车的使用,是需要火枪、火炮以及大量骑兵的配合的,单独出击,只悲剧。

其实,这些前辈的尝试,还是很效果的。最起码,他现在就现成的图纸,可以根据图纸直接仿制。比如说,偏厢车就是一种简单的战车。在偏厢车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善的设计,然后装备一个战车营,是完全可能的。

为什么说明军设计的这么多战车,实用性都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火器,的确无法效的阻挡游牧民族骑兵的突击。明军普遍使用的滑膛枪,射程只五十米左右,还不如游牧民族的弓箭。在这么短的距离上,游牧民族骑兵一个冲锋,就能杀到战车的前面来。双方一旦近距离肉搏,战车就失去作用了。

但是,在了线膛枪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线膛枪和滑膛枪相比,是历史性的大进步。线膛枪的超远射程,强大的杀伤力,足可以将游牧民族的骑兵,打死在两三百米的距离之外。这对于战车的杀伤力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在骑兵的掩护下,战车洪流滚滚前进,几乎可以无坚不摧。

最先生产出来的十辆偏厢车,被徐兴夏组合在一起,进行初步的试验。这些偏厢车,外表都相当的简陋,木板的表面,都没刨光滑。的木板上甚至连木皮都还没全部刨掉。这都是赶工的恶果。匠作坊承担的生产任务太重,新手又多,一些没必要的细节,就被自动的忽略了。幸好,粗糙的外表是不会影响到偏厢车的性能的。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偏厢车的技术关键,就是车轮和车轴。在没橡胶的年代,偏厢车使用的,都是宽阔的木轮。徐兴夏测算了一下,轮的表面宽度,足足十厘米,比一个巳掌还大。这样的宽度,利于偏厢车的平稳行驶,即使遇到比较松软的泥土,也不会立刻陷进去。然而,由于缺乏橡胶,木轮的表面都是刚硬的,走起来的时候,颠簸是难免的。这种颠簸,对人体固然是折磨,对车体其实也是折磨。

为了强化偏厢车的承重能力,偏厢车采用了铁棒作为车轴。这样做的好处,是偏厢车更加的坚固,不会轻易被重物压断。

_ ttKan_ ¢ o

粗大的铁棒,怎么也比木棒坚韧。坏处是铁棒对车轮轴心的磨损很大。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是没润滑油,也没滚珠的。使用的时间久了,车轮的轴心,肯定会被铁棒磨坏的。从测试的结果来看,很不乐观。基本上走一百里左右,车轮就报废了。

针对这样的技术难题,徐兴夏习惯性的祭出了重赏之下必勇夫的法宝。他将一众的木匠,都召集起来,高调的宣布,谁能解决车轴的磨损问题,谁就能获得三百两白银的奖赏。结果,大量的工匠,都积极的进行探讨和研究。虽然暂时没什么实质性的突破,一些小技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会人解决这个难题的。

技术上没问题了,剩下的,就是战术上的问题了。明军的各个部队,装备的偏厢车数量,其实不少。可是,真正战斗经验的偏厢车,数量并不多。因此,到底要如何能将偏厢车的威力,都全部发挥出来,是一个值得严肃探讨的问题。

徐兴夏最开始的意思,是单纯的将偏厢车组成圆圈型的堡垒,抗拒鞋骑兵的攻击。但是,随着试验的不断进行,经验的不断积累,他忽然发现,偏厢车在进攻的时候,其实也是蛮不错的。特别是两军对垒,不相上下的时候,偏厢车比重骑兵还好用。

如果能够将偏厢车的形状,变成正方形的,每个方向都可以活动的挡板,挡板上都射击孔的话。那么,只需要在后面安排几个人推车,前面五个士兵不断的开枪射击,就可以直接冲击敌人的队列了。以日月饶的威力,没谁能阻挡。攻城略地的时候,一定会非常的好用。

什么?用来对付游牧民族的骑兵,大材小用?可能根本用不上?那是鼠目寸光!说实在的,徐兴夏一点都不觉得,鞋靶人什么大的威胁!只要明军自己强大起来,鞋靶人自己就会龟缩到一边去。只要南下抢掠的成果,还不如自已付出的代价,鞋靶人就懒得南下了。明军真正的敌人,是西方的奥斯曼帝国!

在明朝最衰弱的时候,西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实力却是越来越强大。并且,在数十年以后,它的国力,会达到巅峰的状态。如果东西方两个大国互相碰撞的话,动辄就是数万大军的会战,甚至,可能是数十万大军的会战。在那样的战场,战车营的突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话说,奥斯曼帝国的火枪兵,也是相当犀利的啊!

至于辽东的鞋……需要理会他们吗?只要明朝廷自己不是那么**堕落的话,后金鞋,根本就没任珂的机会。大金国,其实是太多的运气使然。徐兴夏自信,自己穿越到来,后金鞋一定不会有崛起的机会。

战车洪流,无坚不摧!

第308章 白衣军最后的一把刀第524章 京察,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第573章 有史以来最悲催的驸马爷第657章 要大婚了第181章 不平凡的对手!第802章 马赫穆德要偷袭!第855章 我洗个澡,我容易吗?第78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506章 左光斗,录事参军第437章 相约,决战归化城!第316章 严格控制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第536章 莫日根吐血了第591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531章 米尼弹与弓箭齐飞,戈壁滩共鲜血一色第312章 我们愿意做白衣军的奴隶第87章 你是要造反吗?第504章 差点被憋死的左光斗第85章 这是赤裸裸的克扣!第805章 祈祷,一般都是好的不灵坏的灵第144章 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队伍可靠第759章 不要客气,统统干掉!第201章 偷鸡不着蚀把米第726章 朝鲜人的使者疯掉了第403章 西北震动!朝廷震动!天下震动!第800章 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第42章 一天之内,从小卒到百户!第152章 我外号徐老魔!第373章 小子,算你识趣!第697章 这才是最可怕的第671章 亲爱的小舅子,你还是做木匠吧!第476章 有了他的存在,这里就是决战之地!第609章 通婚,迁徙,融合,同化第825章 白衣军和西班牙人的协议第246章 粮食!房屋!一样都不能少!第639章 日进斗金,压力很大第3章 打猎?不要被猎物吃掉!第406章 入城,约法三章第522章 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第691章 亲自前往广宁城!对峙野猪皮!第179章 南瓜没有了,吃花生米吧第255章 十万雪花银第240章 徐老魔的名头,越发的响亮!第263章 鞑靼人要夜战!要步战!第330章 美丽女祭司争夺战第621章 这是陛下的家事?第683章 妹妹将崇祯皇帝给打哭了第839章 印度姑娘的露脐装第547章 怎么看都是陷阱啊!第272章 花瓶赛箭第598章 “日”久生情第50章 匠户有匠户的差事第799章 105毫米榴弹炮第129章 鞑子这次是来攻坚的……第767章 一不小心,抢得了先机第792章 西域,九月鹰飞第796章 咱们在战场上见!第608章 天翔军,山地部队的野望第544章 再忍,再忍,再忍第363章 目见社的秘密!第366章 抢回去,做几天的压寨夫人!第68章 烙印代表的是自己人第856章 拿冲锋枪当狙击步枪用第531章 米尼弹与弓箭齐飞,戈壁滩共鲜血一色第767章 一不小心,抢得了先机第97章 到牛角墩来撒野?去死吧!第329章 华丽丽的擦身而过第585章 鱼和老鼠第81章 战斗来得快,结束也快第140章 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第545章 如何才能致命一击呢?第176章 不是打雷,是鞑子来了!第750章 不愿意回去赫图阿拉第531章 米尼弹与弓箭齐飞,戈壁滩共鲜血一色第272章 花瓶赛箭第616章 “走,咱们入城!”第515章 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3)第319章 豆腐掉灰里,打不得,拍不得(上)第125章 突如其来的横财第668章 把最后一个铜板交出来!第87章 你是要造反吗?第757章 让他们都去献身吧!第757章 让他们都去献身吧!第342章 家里有更加不好的消息……第686章 缔造白衣军海军!第337章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第178章 请鞑子吃个大南瓜第590章 这个捷报太吓人了!第347章 哥是专门来捣乱的……第755章 哈密卫,战火再次点燃!第83章 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第412章 林丹汗果然出动了!第446章 要带头为民族大融合做贡献第384章 生一百个孩子……第795章 苏丹亲兵第220章 你给我站住!这里是大明国的地盘!第246章 粮食!房屋!一样都不能少!第552章 主动出击,给莫日根找点麻烦第804章 铁丝网的作用第345章 幼稚得可怕的某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