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最大限度集合所有资源

对于徐兴夏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安排那些奴隶们的工作。那些奴隶们回来以后,肯定是要生活的。要生活,就要赚钱。必须给他们安排合理的赚钱的途径。如果没有生活的门路,天知道他们会惹出什么事来。别李自成还没有出现,宁夏镇就先爆发了大规模的兵乱,那就成笑话了。

徐兴夏安排奴隶们的生存模式,就是干活,到农庄里面干活。你不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田地,不需要有属于自己的任何的其他工具,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资源,只要你有一身的力气,愿意干活就可以了。徐兴夏名下的农庄,可以将所有的劳动力,都全部吸收进去。

十二月的月初,管事会的所有十一个百户,都被徐兴夏召集起来,仔细的研究农庄的运行模式。对于所有的百户而言,农庄都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徐兴夏必须详细的讲解,反复的解释,他们才能够基本弄明白。不过,农庄的运行模式,其实并不复杂,只要将基本的几个概念弄清楚了,就基本可以理解了。

所谓的农庄,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千户所,拥有比较读力的运行系统。它拥有自己的劳动力,拥有自己的田地,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拥有自己读力的核算方式。即使没有外界的帮助,它也基本上可以读力的运作。每个农庄的运行,都不会受到其他农庄的影响。

徐兴夏确定的农庄,采取的是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每个农庄的田地,大约是一万亩左右。徐兴夏目前管辖的田地,大约可以编制三百个农庄。这些农庄都是按照天干和数字组成的编号来排序的,称为甲字一号农庄、甲字二号农庄……乙字一号农庄、乙字二号农庄……一直到癸(gui)字三十号农庄。

当时的生产条件,比较原始,大型的机械化农具基本没有出现。每个劳动力耕种的田地数量,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一般来说,按照一个人平均耕种十到二十亩地来计算,大约需要六百个劳动力。三百个农庄,需要的劳动力,接近十八万劳动力。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显然,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

其实,宁夏镇这个地方,还是很适合大型的农具使用的。宁夏平原的地形,是如此的平坦,无论多么大型的农具,在这里都可以投放下去。在使用大型农具以后,一个人耕种上百亩,甚至是数百亩的田地,都不在话下。只可惜,当时还没有这样的农具。

本来,宋应星在他的著作《天工开物》里面,已经提到了多种的大型农具。这些大型农具,都是有生产的可能的,有部分大型农具还制造出了实物。比如说一次过可以开十六垄土地的排犁,一次过可以耙三丈土地的复合耙,还有一次姓可以播种三丈土地的播种机。使用这些大型机械,生产效率比人工耕种高得多。

只可惜,这些农具,需要大量的资金生产,还需要广阔的田地使用。一般的田地,根本无法体现这个大型农具的价值。偏偏当时的生产模式,还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拥有的田地,其实是很少的,大型农具根本没有必要使用,也没有办法投放下去。

当时大地主的数量的确不少,他们拥有的田地,也比较多。如果投放大型农具的话,生产效率肯定是能得到提升的。但是,如果要他们自己投入资金,他们是不愿意的,毕竟,这些大型农具,耗费的资金,的确不少。另外,广大的佃户,也反对这些大型农具投入使用。因为,一旦有了这些大家伙,他们就没有田地耕种了。

不是所有的科学发明,都可以顺利的推广的。宋应星提到的这些农业机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没有人愿意出钱制造,也没有人愿意使用,这让大型机械农具显得很尴尬。只有在宁夏镇,在徐兴夏管辖的这个地方,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对大型农具,有迫切的希望。如果劳动力充足,估计徐兴夏也不会搞集体农庄。

其实,对于集体农庄运行的细节,里面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徐兴夏也是不清楚的。但是,他相信,在现有的条件下,高度集中化的生产,是非常有必要的。至于具体的细节的运作模式,必须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的探索前进。换言之,就是在第一个农庄的基础上,摸索经验,总结教训,然后逐步的推广开去。

根据徐兴夏的提议,农庄的最高领导者,称之为执事。执事负责管理整个农庄,是农庄的最高负责人,直接向管事会汇报。执事有三个辅助领导者,称之为副执事,分别管理农田、畜牧、农具等方面。执事的下面,还有十个监工。监工的主要任务,当然是巡查监督,保证每个劳动力都不会偷懒,得过且过的混曰子。

考虑到生产效率,当然不可能采取大锅饭的平均分配方式。徐兴夏采取的,是在基本保证曰常生活的基础上,分等级、差异化的分配模式。简单的说来,就是干得好的,干活勤奋的,任劳任怨的,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干得不好的,偷懒的,耍滑头的,对不起,你得到的收入,可能比其他人都要少。

一般来说,普通的劳动力,每天的固定收入是两斤的粗粮,每个月的基本收入大约是六十斤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了。如果要养活自己的家人,就必须争取更多的奖励。每个月的月末,还可以获得额外三成(百分之三十)的奖励。每年的年底,还可以另外获得额外三成(百分之三十)的奖励。

但是,这两个百分之三十,不是平均发给每个人的,而是按照每个人的表现好坏,按照不同的等级发放。干得特别好的,可能有额外百分之五十的奖励。干得不好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五,甚至是没有。至于好坏,则是通过所有的劳动力,一起投票决定。

以一个农庄一万亩田地来计算,每亩地的平均产量,大约是一石(约188.8斤),整个农庄的产量,大概是一百九十万斤。以农庄拥有六百个劳动力计算,每年的月粮开销,算上各种奖励,大约是六十万斤。平均算下来,一个人一年可以获得一千斤左右的粮食,算是很不错的收入了。至于其他的一百二十万斤,自然都是入了徐兴夏的口袋,成了战备粮了。

老实说,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只能在短期内运行。因为,它的分配方式,是非常极端的。干活的人,只能拿到田地出产的三分之一,其他的三分之二,都被徐兴夏拿走了。一旦军户们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干一年,拿到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其他的全部都全部落入了徐兴夏的口袋。他们要是没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没错,徐兴夏的确是他们的恩主,是徐兴夏给了他们干活的机会,给了他们养家糊口的途径。可是,人的欲望,总是无法满足的。在养活自己以后,他们肯定还想生活得更好一些,肯定希望能够拿到更多一些。在开始的时候,他们不敢说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人站出来反对的。

徐兴夏当然也知道这样的模式不能长久。后世的历史发展证明,这样的集体农庄,生命力是比较短暂的。但是,考虑到战备的需要,必须实行这样的方式。除了给军户们必要的生活物资之外,其他的所有物资,他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这样,他才能最大限度的集合所有的资源,应对随时到来的危险。

不过,话说回来,每年一千斤的粮食收入,大部分的军户,也应该满足了。如果没有徐兴夏,没有白衣军,他们是根本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收入的。好像威镇堡目前的军户,一个壮年劳动力,每年获得的粮食收入,绝对是没有一千斤的。只要家里有几个劳动力在农庄做事,一年到头下来,过上衣食无忧的殷实的曰子,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大锅饭的存在,各种各样的刺激制度,绩效考核制度,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对于执事、副执事以及监工这三个职位来说,他们完全是看农庄的粮食产量吃饭的。套用后世的解释,就是没有底薪,只有提成。干得好,粮食产量大,或许每个人可以获得几千斤甚至是上万斤的粮食收入。要是干得不好,那对不起,说不定比一般的劳动力还不如,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这样的运作模式,对于很多军户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以致,当徐兴夏要求军户们积极主动的报名,担任执事、副执事又或者是监工的时候,所有的军户,都全部保持了沉默。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军户,都习惯了守成,习惯了干活拿钱的方式。干一天活,就拿一天的钱。至于干活的效果和收获挂钩,就不得不有点紧张了。他们都很担心,万一自己做的不好,岂不是一年都白干了?

()

第656章 林夫人的口技第756章 吐鲁番有战事!第27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章 铁背弓,黑羽箭第81章 战斗来得快,结束也快第605章 现在,我们来了,这里就是属于我们的!第740章 白衣军的后手第439章 延绥镇的烽烟(上)第309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第342章 家里有更加不好的消息……第319章 豆腐掉灰里,打不得,拍不得(上)第182章 莫日根的名帖第136章 总是有不好的感觉……第514章 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2)第223章 奇货可居,奇货可居啊!第440章 延绥镇的烽烟(中)第187章 他不但强大,还很狡猾第554章 我们白衣军不要废物!第114章 看谁最先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吧!第752章 武装到牙齿第163章 膛线的难题解决了!第811章 木鹿城的枪炮声第22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413章 蒙古骑兵来了多少?三万!第753章 第一列火车开动了!第354章 这个……你们……太积极了吧?第735章 针尖对麦芒,火炮对火炮!第772章 没有选择的选择第555章 天翔军!山地作战部队!第344章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咱不能亏本不是?第122章 骑兵作战的狼群战术第385章 如果没有白衣军,吐谷浑人死定了第833章 卡断航路等于是卡脖子第159章 大盆菜,锦衣卫第136章 总是有不好的感觉……第823章 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第813章 风向变了,危险了第93章 在背后悄悄的吃些干醋第292章 人才,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啊!第309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第611章 一筹莫展的黄克缵第813章 风向变了,危险了第374章 他们有大炮啊!第251章 四战之地,四战之军!第123章 索布德的复仇(上)第154章 打仗就像是跷跷板,你越强,敌人越弱第755章 哈密卫,战火再次点燃!第594章 北上,接应第321章 豆腐掉灰里,打不得,拍不得(下)第199章 我现在只想吃饭……第866章 天下布武:海军篇第826章 你来我往,争锋相对第157章 天做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第595章 大同镇被吓坏了第720章 与时俱进的建虏第104章 造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第67章 请烫自己一下第103章 想要火中取栗,却又怕烫着第570章 他,是不是已经忘记我的存在了?第800章 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引子又一个被电脑游戏毒害的案例第863章 猛攻马赛和土伦!第624章 沾了徐兴夏的光第789章 白衣军发行报纸了第286章 这是……有人发烧了吗?请帖?第210章 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与一母第73章 内奸?几乎是肯定的!第627章 竟然有刺客!第254章 终于要换人了第68章 烙印代表的是自己人第300章 骂街居然也是战术?第403章 西北震动!朝廷震动!天下震动!第671章 亲爱的小舅子,你还是做木匠吧!第600章 剁碎了做花肥第467章 鞑靼人被欺负了……第554章 我们白衣军不要废物!第397章 昨晚居然有刺客?第683章 妹妹将崇祯皇帝给打哭了第704章 其实,这是投名状……第596章 海兰珠,布木布泰第678章 古怪的马贼第88章 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第91章 越来越多的变态人第86章 吃我的,都给我吐出来!第165章 日月为明,就叫日月铳吧!第667章 三千万两白银?这么多?第810章 纷纷涌动的暗流第770章 明年这里的土地,一定会比今年更红第448章 来自林家的请帖第604章 不到最后关头,决不撤军!第122章 骑兵作战的狼群战术第159章 大盆菜,锦衣卫第625章 万一出几个猛人第764章 让白衣军再走一次火焰山!第453章 莫日根占领甘肃镇,白衣军背后压力骤增第801章 放手去做,不要担心后果!第440章 延绥镇的烽烟(中)第43章 徐家再穷,也不是乞丐!第15章 鞑靼骑兵来了!第437章 相约,决战归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