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朝廷的驸马爷

比如说这本《数学基础》,就只涉及到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等日常应用,就连四则混合运算都没有。因为,在当时,根本不需要四则混合运算。遇到复杂的问题,大家分开计算就是了。除了专门的会计之外,一般人只要掌握加减乘除,基本上就够用。

《数学基础》的出现,让民众们的计算方法,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原来,计算只限于账房先生、店铺老板等专业的人士掌握,其他人基本都不懂。现在,一般人都懂得计算了。特别是那些小孩,可以更加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当时的计算,要么是筹码,要么是算盘,好像阿拉伯数字这样的纸面计算,还是第一次出现。

上了年纪的人,或许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有些困难。

那些小孩子,却是不太困难的。小孩子的悟性,本来就是很强的。十个阿拉伯数字,九九乘法口诀,这些都是很基本的内容。只需要反复的教诲,他们就能学会。除了上课之外,他们平时玩耍的时候,也是可以轻松用到的。哪怕是最笨的小孩,用两三年的时间,也能掌握。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只有绝大部分人都懂得基本的数学常识,其他的学科,才有继续推动的可能。举个例子,那些负责研究雷汞的工匠,也是在掌握了这些数学知识以后,才能更好的进行研究的。大炮的研究也是如此。就连日月铳的制造在应用了数学方面,性能上也有一定质量的提升。

为了更好的学习语文,徐兴夏还特别推行了标点符号作为断句使用。以防止出现歧义。当时的文章,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一般都是依靠之乎者也之类的词语断句。不同的人,讲读不同的文章,可能有不同的断句,甚至可能导致意思出现误差。徐兴夏当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如果一篇文章,因为断句的问题,意思大相径庭,甚至是完全相反。那是很容易出事的。只有使用标点符号断句以后,才能尽可能的避免歧义的出现大家学习起来也更加的容易。以前,是条件不成熟,无法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现在条件成熟了,他就要断句了。毛笔不好写,那就推广鹅毛笔。鹅毛笔的使用,其实是和标点符号的应用捆绑在一起的。因为使用毛笔来书写标点符号的话,需要很高的技巧,否则,就是一团黑。比如说,写一个句号用毛笔就有点难度。要么占据的空间很大,要么是误认为一点。但是,鹅毛笔就不同了。鹅毛笔的宇体,要比毛笔细小的多。

当然,从成本来讲鹅毛笔的成本也更低,一般的家禽之类的羽毛,都能用来制作鹅毛笔。此外,掌握鹅毛笔的技术难度也更低,它的姿势基本上和抓筷子是一样的。这对于普遍推广读书写字,是很有好处的。一般的读书人,光是为了练习抓毛笔的姿势,就得花费好长的时间呢。一般的民众,哪里有这么多的时间?不要以为鹅毛笔只是一根鹅毛,很难看很难用。其实,工匠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出了不少外观漂亮,又经济实用的鹅毛笔,投放市场。徐兴夏现在批阅公文,使用的就是鹅毛笔。虽然没有后世的钢笔和圆珠笔方便,但是和毛笔比起来,还是舒服多了。

当然,某些人在背后也抨击徐兴夏不使用毛笔,是在对古老的中华文化不敬。制作鹅毛笔这样的东西,简直是在亵渎祖圌宗的传家圌宝。对于这些话,徐兴夏也听到了,只能是一笑置之。他现在要学毛笔,太难了。装作没有听到吧。

“阿爹呢?”徐兴夏随口问道。他本来以为自己很忙。没想到,回来以后却发现,最忙的居然是自己的老爹。老爹掌管着玻璃和汉白玉瓷的生产,一个月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在家。好像他这样的年纪,老夫老妻了,长久不见面,好像也没有什么事情。如果换了他和苔丝娜,只怕不行。

“他啊,一个月都不着家,你去找他吧。”王氏随口说道。

对于徐福庆的忙碌,王氏也的确没有怎么放在心上。既然要干活,那就忙活呗。儿子回来了,自然是要热闹热闹的。只是现在的徐家,什么都不缺,饺子、猪肉之类的,都是现成的,无论做什么菜,都不需要折腾。王氏就下厨弄了几个菜,招待自己的儿子。席间,三个女娃嘻嘻哈哈的,不知道说起什么,王氏忽然说道:“对了,你和京城来的那位姑娘,还有联系吗?”

徐兴夏内心一惊。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他和阿朱姑娘,其实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他现在的身份,其实是很尴尬的。从朝廷的角度来说,他绝对是叛逆啊,是必须抄家灭族的。有这样的背景,阿朱姑娘怎么可能和他联系?说不定,她都恨上自己了。

王氏叹息着说道:“你的事情,我也想开了,你在怎么着就怎么着吧,爹娘也不催你了。不过,我倒是听谁说起,说朝廷要安抚你。还准备让你兼任三镇总兵官什么的。要不,你就提一个要求,让他们将阿朱姑娘许配给你算了。你也不算是辱没了她。”徐兴夏摇摇头,笑着说道:“那可不行,朝廷不会答应了。”

王氏不以为然的说道:“怎么就不答应呢?我家的孩子,难道配不上她吗?说真的,这个驸马爷,我还真不稀罕。”徐兴夏笑着说道:“你不懂,朝廷的驸马爷,是不能掌管权力的,只能是养猪一样的养着。我现在掌握着军政大权对他们的威胁很大,他们怎么可能还招我做驸马爷?这件事,明面上是绝对不行的。就算要做也只能是暗地里偷偷的商量,不能公开。”

王氏瞅着他半晌,忽然笑道:“敢情是你有计划了?那就好!那就好!娘也不问你怎么做。反正,到时候,你带着她回来就是了。不过,我先跟你说了,我可不兴三跪九叩的大礼。没有做爹娘的给儿圌媳圌妇跪拜的道理。这样的儿圌媳圌妇,我宁愿不要。”徐兴夏笑着说道:“娘,你放心,肯定是她给你行礼!”

王氏这才放心笑着往徐兴夏的碗里夹菜,一家人其乐融融。

和家人团聚了一个晚上以后,徐兴夏又要开始忙碌了。事情多,没办法,想偷懒都不行。早上起来,徐兴夏简单的漱洗一番,就走到前面的衙门来,审阅相关的各项报告。在他离开宁夏城的这段时间,一些不是很重要的报告,都被积累起来现在才有时间处理。

大部分的报告,都和战事无关。但是,这绝不是说,这些报告不重要。相反的,这些报告也是很重要的。除了打仗最重要的,当然是生产了。白衣军的战斗力,是建立在强大的生产力之上的。如果忽略了生产,部队的战斗力也要受到影响。

最重要的一份报告,自然是有关粮食播种面积的。宁夏镇的大部分粮食都是两年三熟的,刚刚过去的九月份,就是播种的季节。由于莫日根没有能够到来宁夏镇,宁夏镇的粮食播种,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总的播种面积,几乎达到了历史顶点足足超过一千五百万亩。在大家的努力下,只要是能够开垦的荒地基本上都开垦出来了。

能够有如此惊人的数字,在很大的程度上,要感谢那些来自延绥镇的军户。正是他们的到来,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原本宁夏镇的西南方,好像宁夏中卫等地,都有大量的田地没有来得及开垦的。粗略的估计,不会少于三百万亩。

因为,这块地方和宁夏镇北部一样,经常受到鞑龘子的袭扰。每年,都有零星的鞑龘子,从胜金关南下。面对这样的情况,就算土地再肥沃,都只有丢荒的份了。

白衣军控制宁夏镇以后,刮堵了胜金关的隘口,使得鞑龘子骑兵再也没有机会南下,宁夏中卫等地也就变得安全起来了。这三百万亩的田地,都可以全部开垦出来,播种粮食。加上靖虏卫所属的田地,又有一百多万亩。各种因素综合起来,使得九月份的粮食播种面积,才能超过一千五百万亩。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喜人的数字。即使按照每亩地征收二斗的赋税来计算,白衣军也能征收到超过三百万石的粮食。宁夏镇本地的粮食储备,也会大大的增加。一般的家庭,都有二十亩地左右。他们的粮食出产,是肯定不可能全部吃光的。

当然,对于延绥镇的军户们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宁夏镇的生产条件,的确要比延绥镇好得多。宁夏镇的五亩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粮食总产量基本上能达到一千五百斤以上。搞得好一点的话,能达到两千斤。足够三个大汉消耗了。何况,只要是三尺高的小孩,无论男女,都能分到田地呢。一般的家庭,都有二十亩地以上。

其实,明朝的耕地总面积,还是相当大的。万历三十三年的时候,全国的耕地总面积,超过了1200万顷(大约18亿亩)。而后世的新中国,耕地总面积超过18亿亩。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当时的耕地开发,只有后世的十分之一左右。只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垦荒,不断的提高种植技术,粮食产量还会增长。

比较遗憾的是,当时全国的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极少数大地主的手里。一般的民众,是根本没有田地的。这是很多军户不假思索的放下手里的一切,投靠白衣军的缘故。只要投靠白衣军,就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田地。这样的好事,有几个人会犹豫?特别是西北地区的民众,几乎从永乐时期开始,就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了。

“这又是什么?”徐兴夏拿起一份报告,粗略的看了一遍,没看明白。自言自语的又看了一遍,总算是搞清楚了。

原来,甘肃镇的东南部地区,包括庄浪城、西宁城等辖区,粮食播种面积比较小。当地的田地也相对贫瘠,冬天又特别的干旱酷寒,连小麦都无法种植,只能种植青稞之类的,产量很低。管事会的各位成员,经过研究,都觉得当地的粮食生产,难以自给自足。必须从外地输入粮食,才能保证当地人的需要。

偏偏由于道路上的问题,粮食的运输成本很高,有点得不偿失的样子。对于这些地区,很多委员都建议进行人口迁徙,将当地的汉人都全部迁徙出来。反正,现在的宁夏镇各地,也需要大量的人口,有足够的田地和空间,容纳他们。

“不行!绝对不行!”徐兴夏坚决反对。

从经济角度来说,将这些人迁徙出来,的确有利于减轻白衣军的负担。被迁徙出来的民众,到达宁夏镇以后,也的确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但是,从民圌族融合的角度考虑,如果将汉人从这些地区迁徙出来,那些地区,就变成了纯粹的少数民圌族区域了。说不定,若干年以后,这些地方,都成了化外之地了。

这当然不行。徐兴夏绝对不会容许属于自己的疆土,因为这样的原因,被边缘化。他正要开疆拓土呢,怎么可能将本来就属于自己的疆土放弃呢?非但不能这样做,还要不断的往那些地区迁徙汉人。后世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只有汉人的数量,超过当地少数民圌族的人口数量,才能更好的控制这些区域。现在,的确,白衣军暂时没有能力往这些地区迁徙更多的人口。宁夏镇本地的人口,还没有十分的充实呢。但是,即使这样,也绝对不能将当地的汉人全部迁移回来。相反的,在以后,还需要不断的往这些地区迁徙汉人。比如说,从人口密集的关中地区,迁徙部分的汉人,到达西宁城周围,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第688章 海军,是关键中的关键第440章 延绥镇的烽烟(中)第481章 痛苦反思的林丹汗第20章 军户和战兵的矛盾,无处不在第603章 要命的高原反应第811章 木鹿城的枪炮声第483章 大好机会,袭击宁夏镇腹部!第282章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第784章 这个仇,我一定要想办法报回来!第645章 扮猪吃虎的郑贵妃?第181章 不平凡的对手!第646章 政变的背后……第66章 招兵之前,先来个诉苦运动第663章 汉式步枪的第一场实战第856章 拿冲锋枪当狙击步枪用第580章 娜木钟被俘虏了第583章 这些刁民,都应该统统杀掉!第411章 白衣军的方略,方从哲的反应第659章 暴殄天物啊!第77章 当猎物忽然变成猎人……第662章 傻大黑粗的汉式步枪第419章 该死的,又上当了!第158章 到威镇堡来找我麻烦?活该!第115章 东厂和锦衣卫两个庞然大物第470章 这真是冤家路窄啊!第712章 每个人都有小九九第697章 这才是最可怕的第493章 老子还懂得微积分呢……第528章 莫日根想到了好办法第469章 你是千夫长又如何?我们不要俘虏!第132章 强行攻坚,完全是送死啊!第852章 肉搏战?肉搏战你们也不是对手!第539章 打完斋不要和尚?第38章 再次受到刺激的军余们第772章 没有选择的选择第639章 日进斗金,压力很大第90章 想穿白披风,拿鞑子的人头来第835章 白衣军海军,绝对是疯掉了第526章 你要战,便作战!你敢偷袭我的巴彦淖尔草原,我就偷袭你的归化城!第770章 明年这里的土地,一定会比今年更红第490章 给林丹汗装一个大口袋第83章 在那些看不到的地方……第47章 属下斗胆,想修复镇远关第65章 两个选拔条件第861章 万炮齐发,轰平伊斯坦布尔!(上)第625章 万一出几个猛人第116章 上司和下属关系和谐的典范第571章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第809章 跑吧!跑得了多少是多少……第816章 皇太极果断先撤了第447章 左手枪杆子,右手米袋子,腰间钱袋子第156章 我说,你敢再非主流一点吗?第185章 该死的胡扎!第633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210章 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与一母第854章 目标!大马士革!第398章 锦衣卫派遣的女刺客?第814章 西域战事,正式结束!第744章 天啊,他们是在逃命……第236章 做属下的,要守规矩,你说是不是呢?第662章 傻大黑粗的汉式步枪第546章 背水一战!第381章 似乎摸到了目见社的轮廓……第837章 着着实实的被打出屎来了第838章 目标!印度洋!第865章 英国投降!西班牙投降!第725章 咱们也搞一个万人坑第609章 通婚,迁徙,融合,同化第318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再次扩编!第319章 豆腐掉灰里,打不得,拍不得(上)第327章 没错,我是看上你了!第496章 女子卫队的各位姑奶奶第303章 战场上出现了一条“黑狗”第402章 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向宁夏城!第436章 重新打通路上丝绸之路?第317章 郡主,女王,家里使唤的丫头?第437章 相约,决战归化城!第48章 酒醉了……酒醒了……第248章 人民公社!妇女能顶半边天!第81章 战斗来得快,结束也快第854章 目标!大马士革!第568章 问错人了吗?呵呵第646章 政变的背后……第841章 西洋列强的联合会议第776章 我不甘心啊,我真的不甘心!第454章 白衣军的怒火被撩拨出来了第481章 痛苦反思的林丹汗第519章 又有更多的鞑子前来送死第855章 我洗个澡,我容易吗?第686章 缔造白衣军海军!第73章 内奸?几乎是肯定的!第54章 塞上江南,桑基鱼塘第540章 咱的心意,你不收也得收!第629章 刺杀现场第776章 我不甘心啊,我真的不甘心!第375章 爹亲娘亲,不如金银亲啊!第60章 打造武器装备要实名制第701章 白摆牙喇第509章 难怪要吃腰花,太不节制了第594章 北上,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