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目标!印度洋!

目标!印度洋!

(0838)

泰昌八年的春天,很快就到来南洋。(_《》)

一阵阵柔和的海风拂过海面,泛起层层的涟漪。

南洋各个港口,这时候却好像是夏天一样,到处都是一片的火热。大量的商船排队进入港口卸货,而从港口里面驶出的商船,则是将水线压得很低很低,可想而知装载了多少的货物。然而,商船上的水手,都显得非常乐观,一点都不担心船只会沉没。

对于广大的商船主来说,大自然的风暴,其实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乃是敌人的军舰,还有海盗的袭击。但是现在,这两样最危险的事物,都已经不存在了。所有的武装商船,都将大炮之类的武装拆除了,目的就是为了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

白衣军在成功的驱逐了荷兰人以后,南洋海面,重新恢复了平静。整个南洋海面,除了偶尔会出现巡逻的白衣军海军军舰之外,海盗是绝对看不到了。其他国家的战舰,同样看不到了。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必要,白衣军海军的战舰,也很少出现。

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法国人,都识趣的将他们的战舰,全部调回去了本国。白衣军海军在南洋,已经是无敌的存在,他们的战舰,继续留在南洋,没有丝毫的意义。与其留下战舰,让白衣军感觉有芥蒂,还不如自动自觉的消除这份芥蒂。

现在的南洋,是完全的自由贸易港。所有的港口,都向合法的商船主开放。白衣军在南洋的策略核心,就是自由贸易,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力和义务。只要遵守白衣军的相关法律,不管是哪国的商船,都可以自由的行驶自己的权力。

具体的来说,就是任何商船的合法贸易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保护。不管是明帝国的商船,又或者是其他国家的商船,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都可以向白衣军海军求救。白衣军海军将一视同仁。当然,反过来说,任何违法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良好的贸易环境,有效的促进了南洋地区的海洋贸易。原来的南洋地区,几个列强各自为政,互相敌视,互相遏制,严重的破坏贸易环境。又有各国背后支持的海盗闹事,导致来往的商船,战战兢兢,风险极大。这一切,都严重的限制了南洋地区的海洋贸易发展。现在,白衣军扫除了一切风险,海上贸易立刻井喷。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南洋地区的海上贸易额,就比原来翻了一番。从南洋各个港口出发的商船,大量的前往明帝国、台湾、日本、朝鲜等地,在往返之间,创造了大量的利润。通过一群群的商船队,南洋地区成功的和明帝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还有部分的远洋商船,顺着黑潮航线,前往美洲大陆。根据明帝国和西班牙达成的协议,西班牙商船在南洋海面,享受和明帝国商船一样的权力。作为交换条件,在美洲大陆,明帝国商船也能够享受和西班牙商船一样的条件。这一切,都给明帝国的商船进入美洲大陆,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那些超大型的商船,往返于太平洋东西岸,赚取到的利润就更多了。当然,他们遭遇到的风险也大。

幸好,白衣军从来都是善解人意的。对于前往美洲大陆的明帝国商船,可以遭遇到的风险,白衣军做了充分的准备。那些淘汰下来的日月铳,都被廉价的卖给各个商船主,作为登陆美洲大陆的助力。甚至,很多时候,白衣军干脆就白送日月铳和配套弹药,让那些武装商船主,在美洲大陆到处煽风点火,站稳脚跟。

相对于南洋海面这个小小的脚盆,美洲大陆才是真正的财富集中地。虽然说美洲大陆已经被西洋列强捷足先登,抢先划分了势力范围。但是,白衣军的出现,让美洲大陆的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毫无疑问,白衣军是绝对要在美洲大陆谋取相应利益的。

当时的西洋列强,主要控制区域,就是美洲大陆的东面。西面区域,暂时还没有力量控制到。白衣军控制下的武装商船,就是在美洲大陆的西部各个港口,都建立据点。所有的据点连接在一起,几乎等于是整个太平洋,都成了白衣军的内海。

当然,白衣军要完全控制美洲大陆,还有些困难。以白衣军海军目前的能力,还无法将一个营的陆军兵力整体投放到美洲大陆,并且保证这个营的长久战斗需要。因此,只能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通过民间的方式,不断的向美洲大陆的西海岸渗透了。

事实上,在日月铳的帮助下,来自民间的武装商船,在美洲大陆的发展,相当的迅猛。当地的土著居民,使用弯刀弓箭,自然不是线膛枪的对手。往往一艘大型商船上,装备五百支的日月铳,再携带足够数量的弹药,就能够建立和控制一个小型的据点。即使当地土著不断的发起进攻,都无法将据点清除。

当初,徐兴夏在创建白衣军的时候,对部下允诺的是五年兵役制。在大局基本稳定以后,又将五年兵役制作为法律法规确定了下来。也就是说,只要服役满五年,就有申请退役的权力。到泰昌三年,很多官兵都已经满足了这个条件。因此,有部分的官兵,选择了退役。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役的官兵越来越多。

这些退役的白衣军官兵,在部队的时候,多多少少都积累到了一点财货。如果打仗积极,表现出色的话,积累到的财富,应该会更多一点。基本上,在退役以后的三五年时间里,生计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是,指望使用以前积累的财富,过一辈子,绝对不现实。因此,他们必须另外想办法,寻找谋生的途径。

然而,很多白衣军的官兵,除了打仗杀人之外,其他技能基本都不会。在退役以后,他们能做什么?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去做雇佣兵了。雇佣兵的唯一目的,就是打仗杀人。美洲大陆的开辟,需要大量的武装商船,需要大量的雇佣兵,他们刚好满足这个市场的需要。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很多专业的雇佣兵队伍应运而生。

在泰昌三年到泰昌八年之间,到底有多少退役的白衣军官兵,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加入了雇佣兵?估计徐兴夏都没有办法统计。保守估计,不会少于五万人。这五万雇佣兵,基本上都是活跃在美洲大陆。可想而知,他们会给美洲大陆带去什么。

……

泰昌八年的三月份,巴邻旁港口聚集了大量的军舰。每艘军舰的桅杆上,都悬挂着白衣军海军的军旗。其中,最大型的军舰,排水量接近2000吨。在和荷兰人的战斗结束以后,白衣军海军已经很少集结这么多的军舰了。因此,有些关心时局的人士,都在暗自猜测,白衣军海军到底要干什么。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都内心暗自惴惴不安,以为白衣军海军要和他们翻脸了。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结果。如果白衣军海军将他们驱逐出南洋海面,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幸好,后来,有消息传来,说是白衣军海军只是要组织混合舰队,前往印度洋而已。消息得到再三的确认以后,各方势力的心,才渐渐的放下来。

事实上,白衣军海军的确是要组织混合舰队,前往印度洋。南洋海面已经完全稳定,白衣军海军没有必要长期驻守这里,是应该向更远的大海出发了。经过在南洋海面的锻炼,现在的白衣军海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承担更重的任务了。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以后,泰昌八年的六月六日,白衣军海军混合舰队,正式从巴邻旁港口出发,前往印度洋。这是一支庞大的混合舰队,总共拥有各种军舰三十余艘,各种大型商船三十余艘。经过半个月的连续航行,他们终于进入了印度洋海域。

这是在郑和舰队之后,汉人再次出现在印度洋海面。

负责率领混合舰队的指挥官陈展,亲自在当天的航海日记上,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这次能够率领混合舰队前往印度洋,可是徐兴夏亲自点将的。徐兴夏虽然没有到巴邻旁来亲自送行,却是派人送来了亲笔信,对海军混合舰队前往印度洋,予以充分的鼓励。因此,对于自己的任务,陈展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陈展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总结经验。他的文化底子很好,领悟新鲜事物的速度也很快。他的思想观念,也是相当灵活的,从来都不墨守成规。在陈展的带领下,第四舰队或许战斗力不是最强的,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却是最快的。

这次前往印度洋的白衣军混合舰队,其实就是以第四舰队为核心的。除了三十多艘的军舰之外,还有三十多艘的大型商船。这些大型商船,除了运载必要的航海物资之外,还运载了一个大队的白衣军海军陆战队士兵。他们可是武装到牙齿的。

在泰昌七年,白衣军海军陆战队就已经正式组成。根据徐兴夏签署的军令,海军陆战队乃是独立的兵种,直接接受徐兴夏的指挥。海军陆战队和海军之间,没有相互隶属的关系。换言之,就是海军陆战队不需要接受海军的指挥,只是和海军一起配合作战而已。

这支新兴的部队,总共编制有三个营,番号分别为鲨鱼营、剑鱼营和飞鱼营。每个营的标准编制,都是八千人左右。加上辅助的部队,总兵力都超过一万人。事实上,由于不同的战斗需要,海军陆战队的编制,将是非常灵活的,随时都有可能更改。

不过,在泰昌八年的年初,除了鲨鱼营基本满员之外,其他的两个营,暂时都只是空架子。不是徐兴夏没有钱,而是没有相应的人才。海军陆战队的组建,比陆军复杂多了。他必须等到鲨鱼营的一批官兵,积累出经验以后,才能有效的扩军。

混合舰队的首航目标,就是锡兰,也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

这是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要冲。只要是正常航行的船只,从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话,都会在锡兰港停靠的。反过来说,这也是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来自太平洋的船只,在进入印度洋以后,也需要在锡兰港停靠,休息水手,补充淡水,检修船只。

这一点,即使在四百年以后,都没有大的改变。在核动力军舰时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来往的军舰,还是会选择在斯里兰卡短暂停留的。例如美国的某些军舰,就经常在斯里兰卡停靠。至于一般的船只,停靠的次数就更多了。

锡兰当时是控制在葡萄牙的手里。

葡萄牙驻锡兰的代表,乃是一个理事级的小人物。

显然,葡萄牙人对于锡兰本身,是不太重视的。主要的原因,是锡兰本身,没有什么值钱的资源。东方世界最值钱的各种“香料”,在锡兰岛根本就不存在。当时的世界,航海的目的就是赚钱。对于没有赚钱项目的地区,肯定不会重视的。

由于本身的海军实力不强,葡萄牙在锡兰实行的,乃是自由开放的政策。锡兰港本身是没有任何防备的,没有军舰,没有炮台,没有守备军,只有极少数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人员。只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所有的船只,包括战舰在内,都可以在锡兰港自由的停靠。水手上岸休息,补充淡水和食物,检修船只,做什么都行。

正是由于实行开放的自由的政策,才没有引来其他列强的攻击。

当时的海权观念,还没有正式形成。即使是西洋列强,也只是意识到,海洋能带来财富。但是对海洋要点的控制权,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准确的来说,他们的脑海里,还没有明确的海洋霸权的观念。如果是在数百年以后,马汉提出《海权论》以后,锡兰港的地位,就炙手可热了,估计各大列强,是要打崩头的。

白衣军海军,刚好抢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将锡兰港有效的控制起来。西洋列强不懂得海权理论,徐兴夏自己则是非常清楚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啊!这对于白衣军海军进出印度洋,陆军攻打莫卧儿王朝,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锡兰岛的北面,就是古印度的莫卧儿王朝。

当时的莫卧儿王朝,还是比较强大的。嗯,准确来说,是在南亚地区中比较强大。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莫卧儿王朝已经完全统治了南亚大陆。它的上一任皇帝,就是阿克巴大帝。这个人,在印度的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在阿克巴死后,继位的乃是贾汉吉尔。这个人的才能不咋样,进取不足,守成还是可以的。

白衣军的基本战略,是先控制莫卧儿王朝的各个港口,进而控制莫卧儿王朝的大部分海岸线。最后,才动用一定规模的陆军,对莫卧儿王朝进行致命的一击。白衣军海军混合舰队肩负的任务,就是寻找一个合适的突破口,将一枚钉子牢牢的打进去。

莫卧儿王朝的港口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卡利亥特。最初,葡萄牙人来到印度沿海地区,一眼就发现了卡利亥特的价值。他们立刻在当地修建了港口,驻扎士兵,修建堡垒,将其变成葡萄牙的据点。但是后来,西班牙人到来,这个据点就被西班牙人控制了。再后来,荷兰人兴起,卡利亥特又被荷兰人控制。

难怪西洋列强如此重视卡利亥特,实在是卡利亥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印度洋东部最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重要到什么样的地步呢?不可或缺的地步!如果无法成功的控制卡利亥特港口,商船往来印度洋的难度和成本,都将大大的增加。

在坏血病还没有得到彻底预防的年代,所有的海船,都必须尽可能的沿着陆地行驶,以便随时可以靠岸。一旦航行的时间过长,水手就会沾染坏血病,只有靠岸才能解决。而印度洋的北部,海面辽阔无边,根本就没有多少可以停靠的岛屿。

印度洋北部很宽很大,西部的索科特拉,是一个大海岛。东部的卡利亥特,则是距离索科特拉最近的港口。无论是风向还是洋流,都将两者非常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从索科特拉到卡利亥特,绝对是最方便的,最安全的,成本最低的航线。

要控制印度洋,卡利亥特和索科特拉,就是两个不可缺少的据点。

目前,荷兰人依然在卡利亥特有相当数量的驻军。在荷兰人丢失了南洋地区的利益以后,就将卡利亥特作为维护东方利益的大本营,继续留守。从南洋地区逃出来的荷兰战舰和商船,都在卡利亥特集结。他们当然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还试图以卡利亥特为桥头堡,积蓄力量,准备向白衣军发起反击。

根据白衣军情报部门的估计,荷兰人在卡利亥特,驻扎了超过五千人的军队。单纯从驻扎的武装水手数量来说,卡利亥特和雅加达不相上下。但是,各种战舰的数量,就有些逊色了。荷兰人在卡利亥特集结的战舰,只有区区的十几艘而已。

陈展的手里,有三十艘的大型战舰。能够同时开火的榴弹炮,超过一百五十门左右。如此雄厚的海上力量,足够将卡利亥特攻打下来。但是,陈展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

卡利亥特不是最终目标,莫卧儿王朝才是最终目标。

白衣军在印度洋积蓄力量,目的就是为了攻打莫卧儿王朝。

。对于南亚这片大陆,徐兴夏觊觎已久了。他对这里的土著居民没有兴趣,对这里的各种资源很有兴趣。印度出产的棉花,可是相当有名的。如果白衣军需要一个大的殖民地的话,印度就是最好的选择。印度的棉花产量,完全可以满足整个东方的需要。

尽管由于徐兴夏的出现,工业革命的进程,已经被打破。但是,对于棉花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明帝国的江南地区,纺织行业非常的发达。最大的棉纺厂,已经拥有上千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有员工超过五千人。特别是松江府一带,简直就是纺织业的大本营。而中原大地的棉花产量,显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最新改善的珍妮纺纱机,将纺纱的效率提升了八十倍以上。无论有多少的棉花,都不够珍妮纺纱机消耗的。珍妮纺纱机的大规模应用,除了提升生产效率,还极大的降低了棉布的成本,极大的增加了棉布的产量,加速的棉布的普及。只要有足够的棉花,全国,乃至是全世界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廉价的棉布。

对于白衣军来说,大量的棉布倾销,带来的当然是可观的利润。本来明帝国就是世界的贸易中心,玻璃、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基本上都是暴利商品。如果加上一个棉布,那更不得了。这对于白衣军控制世界各地的市场,是很有帮助的。

……

锡兰港附近,其实还有很多不错的港口。如南部的加勒,就可以扩建为一个巨大的港口。陈展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将加勒港稍微建设一番,就可以有足够的泊位停靠大型战舰和商船。哪怕是再多的商船,都可以在加勒港顺利的靠岸。

陈展仔细的考察了加勒港以后,就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直接送到海军副司令官陈信海的手里。陈信海接报以后,很快又派人将报告送给还在雷州府的徐兴夏。徐兴夏当即批准。

很快,白衣军海军的多个分舰队,就护送大量的商船到来加勒港。这些商船,运来了大量的水泥和钢筋。加上当地采集的沙土和碎石,钢筋混凝土自然就不成问题了。无数的钢筋混凝土浇灌下去,加勒港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第173章 阴魂不断的鞑子第416章 豁出去了,杀了林丹汗!第699章 “来吧,本贝勒爷玩死你!”第741章 我们上当了!我们中计了!第612章 人心散了第666章 京城,我来了!第359章 私人恩怨?反不成了?第399章 群情激荡!反击!反击!反击!第290章 锦衣卫就是东厂,东厂就是锦衣卫第204章 被射中的会是莫日根吗?第69章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第612章 人心散了第236章 做属下的,要守规矩,你说是不是呢?第432章 谈判?可以啊!但是战斗不能停止!第863章 猛攻马赛和土伦!第470章 这真是冤家路窄啊!第715章 红衣大炮不如迫击炮第235章 战斗力只有三点的左屯卫第808章 危险的西域三国第579章 这次是真的完蛋了……第354章 这个……你们……太积极了吧?第351章 天皇老子也照杀不误!第615章 你放心,我不会嫌弃你的……第744章 天啊,他们是在逃命……第798章 十个狂热者换一个白衣军第97章 到牛角墩来撒野?去死吧!第738章 胜利在望,努尔哈赤要豁出去了!第102章 秘密的雕窝峰,秘密的一群女人第47章 属下斗胆,想修复镇远关第438章 对徐光启有兴趣!第437章 相约,决战归化城!第38章 再次受到刺激的军余们第30章 我也要亲手杀几个鞑子!第861章 万炮齐发,轰平伊斯坦布尔!(上)第611章 一筹莫展的黄克缵第487章 不和谐的谈判(2)第23章 变态的人,变态的战功第730章 辽西枪声紧(下)第170章 目标出现!第804章 铁丝网的作用第640章 我要后膛枪!第591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98章 惹我?这就是下场!第836章 骑在头上拉屎了第850章 继匈奴人和蒙古人之后?第513章 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1)第352章 下定决心,反了!第482章 明王朝的非正统势力第58章 打造质量更好的黑羽箭第455章 磨刀霍霍!扩军一万二千人!第67章 请烫自己一下第200章 大戏,就要正式拉开序幕了第71章 鞑子!又见鞑子!第730章 辽西枪声紧(下)第709章 打不过,只有谈判了第425章 蒙古人的勇将畏惧了第84章 死者已矣,生者要继续奋战第59章 倒是想要一把AK47第405章 破城,清理,杀人魔王!第104章 造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第118章 鞑潚子要来,威镇堡却被抛弃了……第680章 我们要回去辽东!第351章 天皇老子也照杀不误!第25章 让领导很不爽的要求第346章 田尔耕和许显纯来了!第209章 深山又遇熟人?第540章 咱的心意,你不收也得收!第803章 正中下怀的偷袭第81章 战斗来得快,结束也快第590章 这个捷报太吓人了!第695章 天杀的建虏!惨案!第40章 徐福记?徐娘半老?第300章 骂街居然也是战术?第73章 内奸?几乎是肯定的!第126章 谣言,谣言,统统都是谣言!第193章 熊渠军,排队枪毙第413章 蒙古骑兵来了多少?三万!第224章 铁骨铮铮左光斗!第430章 我说,你还敢再卑鄙一点吗?第278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第20章 军户和战兵的矛盾,无处不在第335章 安然回到镇远关第354章 这个……你们……太积极了吧?第697章 这才是最可怕的第432章 谈判?可以啊!但是战斗不能停止!第288章 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第681章 装备,要多少给你多少!第465章 见过极品的,没见过这么极品的!第480章 血腥的夜晚,噩梦再现第737章 “你们都是混蛋,全部都是混蛋!”第833章 卡断航路等于是卡脖子第32章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第433章 为表诚意,你们先送两个妹子再说第857章 西帕希骑兵的末日第239章 一条胳膊,一条大腿第193章 熊渠军,排队枪毙第342章 家里有更加不好的消息……第146章 担当庆王府的护卫?第32章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第286章 这是……有人发烧了吗?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