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太后之死

相对于杨慎,大多数参与左顺门事件的大员,就没有这么幸运的下场,对他们的处置,从一开始就是雷厉风行。先是一些人陆续被打死,后来其他人的家里,就开始找关系,或是送钱疏通。

由于这次被捉进来的人太多,很多人的恩师座主,也一起关了进来,搞的家属想要找人,也比较困难,可能好不容易想到的关系,也在诏狱里关着,最后就只好去求勋贵或是厂卫。

都在京师这个圈子里,平日里,彼此之间多少是有些走动,至少是可以说上话,但是一般来说,文臣人家不大喜欢和武人家往来。大家各有各的圈子,除非是武人主动想挤到文人圈子里,提高一下自身的修养和档次,否则文人是不大待见他们的。

可是这回情势颠倒,左顺门事件里,武将没有几个被牵连的,被打死的人,又基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弹劾过郭勋等勋贵武臣,这就不能不让人想到,打死他们,实际是给这些勋臣撑腰。

一时间,这些勋臣家的门前,就多了不少车马轿子,各种关系也被人挖掘出来,上门讲情送礼。杨承祖家里也不例外,九姐的面子大,就走妾室的门路,送首饰、送绸缎、字画,还有的甚至送来了房子和店面。

即便是大族,要想把一个成员捧成京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就这么被搞掉,同样是个不小的损失。对于其家属来讲,就更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或是儿子,被活活打死,所以代价上也就给的格外多些。

当然,还有一些人送的礼物更贵重,乃至于连田地也肯送出来,买的却不是人活,而是指定某个人死。毕竟被捕者中有许多言官,这些人平日弹劾百官,树敌无数,此时落马,自有人出来追杀落水狗。

除了这些经济上的好处,还有一些人,想到的办法是联姻。待字闺中的美娥,就已经有好几户官宦子弟,要娶她做正室。

美娥出身不过是个锦衣千户,后来还是靠长寿的关系,给李雄追封了一个锦衣指挥使,这种身家实在低的不值一提。像是月娥当初要是嫁给张举人的公子,都得算是高攀,这回来提亲的,却是一位侍郎家的正室,为自己的嫡子娶正妻,并且保证绝对不让儿子纳妾,只求早点定亲。

说实话,这种条件,算是给足了面子,月娥都有些动心了,拉着美娥问道:“这两年姐姐不在家,你没有认识什么不该认识的男人吧?你姐夫身边年轻才俊虽然不少,可是能比侍郎公子的,怕是还没有几个,你可要想清楚一些。家里现在姐姐最大,你的终身,我可得为你想着。”

美娥的脸上看不到什么喜悦,似乎侍郎公子于她而言,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低下头去,半晌之后才道:“我要跟着姐姐,哪都不去。再说,家里是娘说了算,不是姐姐说了算。”

“你!”月娥才要急,却被二妹拉住,见玉娥脸色很有些难看,拉着姐姐到屏风后面小声嘀咕着“当初承祖曾戏言过,要美娥长大了,做他的小媳妇,或许这不是戏言了。”

“那……那也不能姐妹三个,都归了他吧?”月娥虽然性子柔软,但终归还是有些市井气。即使是此时,一门姐妹嫁与一人,总归不好听,何况美娥在这个家里,只能混个不出头的妾,怎么也比不上一个正室的位置,心里还是不怎么高兴。

玉娥冷哼一声“怎么不能?你我怎么跟的他,又不是不知道。难道你想美娥也像我们一样?还不如大家都有一点面子,现在把三妹给了他,还能落个好脸。他这几天,不是住在永寿那,就是被娘娘们分去,再不然,就是住到尼姑庵里。三妹要是愿意过来,其实也是好事,我要是没看错,三妹自己也愿意的。”

想想美娥的神情,月娥也得承认,三妹从本心,或许也是愿意过门的。她还是有点不甘“可是……可是这名声,实在是不好听啊。还有,这可是侍郎的公子啊。”

“监狱里的侍郎而已,再说一句,等他出来时,多半就不是侍郎了。”等晚上回到家里,杨承祖听了玉娥没同意婚姻的事,倒是把她着实夸奖了一番。

“他家现在肯点头,就是为了跟我结成亲家,我冲着亲家的面子,就得保住他的前程,看把他美的。这个侍郎,他是当到头了。这人,做事就是没有脑子,到了这一步,还是不肯交出真正的东西。你们看,这鲁侍郎就比他聪明得多,主动交了几百亩田,我现在要的就是田地,再不然就是铺子,店面。区区一个婚约,算的了什么。再说和我家结亲家,他还差点分量。”

美娥做小的事,暂时还没好说出来,总要先跟柳氏那里打好招呼,再和九姐说一下,接着才好操办。再者现在京师里,处理官员的事堆的多,杨承祖自己也忙的闲不住,能到李家姐妹这里坐坐,就已经是天大的面子。

一下子捉了那么多官,京师的各大衙门里,空出了那么多岗位,就意味着权力出现了巨大真空,需要人来填充。京师里等候补缺者,进京铨叙者,全都使出了周身解数,全力钻营,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契机。

那些曾经和杨记因为经营理念发生分歧的勋贵,现在也都急着修补关系,郭九姐发现自己成了名人,很多所谓的好姐妹连自己都不怎么记得了,也都主动来请她看戏,或是去打猎。显然,是要走她的路线,把自己家的人推出来。

这种局面,也正是嘉靖需要的,用一批自己可以控制的大臣,拿住京师的衙门,进而掌握住朝政,让大势控制在自己手中。接着,就可以推动下一步的新政,实现自己的理念。

在那之前,这场导致明朝官场大震动的礼议风波,先定出了调子,改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兴献皇帝称皇考、蒋氏称为章圣圣母皇太后、武宗称皇兄、庄肃皇后夏皇后称皇嫂。

这道圣旨下发时间不久,那位二次发病,浑浑噩噩的张太后,就在一次急病中,一睡不起,与世长辞。随着她的死,也预示着,孝宗时代的烙印,已经被嘉靖彻底抹去。

第535章 功高计毒(三)第614章 罗网(上)第761章 食蟹(下)第881章 陷落第242章 图穷匕见(二)第927章 厂卫在手(上)第765章 宝树谢氏(下)第365章 祸根(三)第39章 降僧(四)第641章 君臣对(上)第12章 结拜第995章 金山银海(一)第1033章 太后之死第1075章 兰芳(二)第66章 明查暗访(三)第18章 纳头便拜第417章 冲冠一怒(三)第896章 只羡鸳鸯不羡仙(二)第731章 追杀第809章 深水区第1062章 作茧自缚第692章 三件礼物(中)第95章 运作第759章 消失的武士(下)第395章 攻与防(五)第759章 消失的武士(下)第324章 初抵安陆(六)第215章 了局(二)第368章 手段(一)第1051章 摆明车马(上)第223章 高升第957章 指鹿为马第316章 女儿情(三)第105章 初识严嵩(二)第215章 了局(二)第1099章 虚君第202章 局中局(四)第1041章 哪个虫儿敢做声第705章 教习第49章 闹衙门(三)第751章 忆苦(上)第917章 为君粉身亦无悔(下)第801章 永寿建功(下)第580章 旧时恩·今日难(三)第297章 血夜(三)第336章 讨饷(六)第651章 片纸退兵(上)第732章 与往事干杯(上)第846章 羊入虎口(三)第888章 冤魂索命(一)第552章 低头(下)第715章 小事(下)第964章 隐驸马(上)第457章 寻宝记(六)第821章 私会(二)第590章 名位大过天第117章 嘉印为仲连第257章 找场子(一)第900章 杨氏海盗团(二)第192章 暗访(九)第945章 低头(一)第998章 幸福时光第392章 攻与防(二)第1058章 选教主(下)第106章 初识严嵩(三)第145章 代价(二)第778章 出洞第192章 暗访(九)第353章 一拳开(五)第547章 说客第673章 谋算东南(下)第290章 恶虎(二)第574章 怜香伴(下)第1001章 联结勋贵(上)第886章 搅局(上)第19章 打上门来第985章 山西之变(中)第580章 旧时恩·今日难(三)第814章 亲身赴岛第853章 且待风来(上)第54章 争妻(四)第171章 谁主沉浮(七)第1081章 白莲第543章 童叟无欺第422章 冲冠一怒(八)第522章 龙起安陆(三)第57章 讨银(三)第381章 血雨(三)第156章 绝境第1101章 实相第332章 讨饷(二)第329章 走马上任(三)第779章 破军(上)第965章 隐驸马(下)第440章 刺(二)第281章 生死与共(九)第257章 找场子(一)第439章 刺(一)第940章 算帐(一)第275章 生死与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