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勤王(三)

在场众人,除了宁中则以外,都是朝廷顶层人物的子弟,又或者自身就是顶层人物,对于消息的了解,自是最为准确全面。原来就在嵩山开始五岳并派的阶段,京师之内,也风云变幻,连生事端。先是扬州盐案持续发酵,户部侍郎张养蒙上本提出,既然扬州存在预提盐引案,是否其他几大盐区,也要进行一次重新的筛查,已免朝廷的课税被人侵占。请求派出专使,访查几大盐区的盐课拖欠情况,重新梳理盐引支出与税收,追缴欠课。并请逐步实施改引为票的制度,加强朝廷专营力度,将税收控制在朝廷手中,避免有人偷逃税款。

这本章一上,顿时在朝廷内捅了马蜂窝,一大群科道言官集中轰炸,将张养蒙的祖宗八代都问候了一个遍,说其是包藏祸心,与民争利的奸党。又有人抖出,他是郑党中人,得官不正,在朝内结党营私,盘剥黎民。应该将他驱出朝堂,用不叙用。由此为引子,一场围绕盐业政策以及开海利弊的争论,在朝堂蔓延开来。反对盐业改引为票的文官,顺带也把开海贸易,五口通商一并纳入反对范畴,认为这些夷人,是祸乱之源,如果不早日禁海,必有第二次大规模沿海匪乱。

这场大辩论,后来又演变为新一轮的忠奸之辩。凡是支持改引为票,清查税课的,都被称为奸党,百死不能赎其罪。而称为忠党的那群人,则要求万历尽复旧制。革除新法,连带矿税监,也一并裁撤。由此又牵扯到了国本之争,认为应该早日为大明立储君,选拔贤材对太子进行教育,免得耽误了时辰。

就在这时,有自称“燕山朱东吉”者写了篇名字叫《忧危竑议》的文章,直陈郑娘娘包藏祸心,想要废长立幼,觊觎皇后大位。又与外朝的杨一魁、魏允贞。张养蒙、吕坤等人互相勾结。又有长兄郑国宝在外以为臂助。内外联成一线,早晚必成国朝心腹大患。

这篇文章先是在东直门那照壁上被挂起来,又有一群蓝v出来大肆宣讲,闹到妇孺皆知的地步。大臣的本章里。也多有引用。希望万历能够顺应民心。早立太子,既保证了大明朝廷的稳定,又可打消百姓疑心。郑娘娘的名誉也能得到保全。

按照以往惯例,郑娘娘这个时候应该是选择低头认输,乖乖将朱常洛立为太子,以免真落下包藏祸心,觊觎中宫的罪名。可是没想到郑娘娘不退反进,不但不认输,反倒要求天子,追查妖书的始作俑者,要还自己一个公道。

锦衣卫明查暗访之后,发现此案疑点重重,背后不知牵扯了多少重要角色,不是自己能够追查下去的。又为了给天家及娘娘一个交代,只好把蓝v中跳的最欢,讲的最热闹的那位皦生光抓了顶罪。咱说这皦生光乃是举人功名,这种事或许会害他丢了前程,但不至于丢了性命。没想到的是,后来事件的演变太过激烈,朝中大佬非但不救他,反倒推波助澜,要借他这一条命,彻底把郑家兄妹的名声搞垮,以至于在西四牌楼,把这位蓝v中的翘楚千刀万剐,死的苦不堪言。从那以后,郑家兄妹在京师也算是臭名昭著,与那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几能一争高下。

随后,又有陌生人持木棒进宫,意图不轨。虽然他方一进宫,就被宫中护卫拿了。可是大明宫禁之内,竟被陌生人拿着兵器闯进去,所去的方向,又是朱常洛的寝宫,这就未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真要对殿下下手?再一想到郑家兄妹的名声,以及郑国宝在江湖上名声日高,与各派好手多有往来,这杀手的身份,也就越发可疑。

那杀手被抓到锦衣卫之后,很快李太后就颁下懿旨,由东厂接管此案,将人犯提走,单独审问,明显就是对锦衣卫不信任。那人犯被带走之后,不久即告暴毙,也让这案子里,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郑国宝听到这冷笑道:“这分明是苦肉计!要是我想动手,怎么会让人被拿住?宫中戒备森严不假,可是明卡暗哨,我哪个不知道?要是我们的人要动手,那些护卫早就被调到别处了,不可能人刚一进宫,就被擒住。再说那人手里拿的是根木棒,这也不是行刺的兵器。只是不知道,这条计策是张鲸想的,还是王喜姐想出来的。总不会是王恭妃那个活死人想出来的吧。”

申婉盈道:“这人是谁指使的,确实已经无从调查,连身份都问不出来。朝廷之中,把这案子叫做梃击案,也是京师里一时的话题。可是这人虽然没能刺到大殿下,却还是间接害死了大殿下。”原来这案子发生后,朝野震动,宫中太监宫娥平日里闲极无聊,最是喜欢串这等闲话,没有话题都要去找话题,这么大的事,他们如何能不议论?

结果这消息传到王恭妃母子耳朵里,娘两个居然全都被活活吓病了。这两母子许是平日里就把郑娘娘当做要命的阎王来看待,一想到她真对自己下手,就觉得没了活路,病的十分严重。有人保举,太医院新来的太医平一指,著作等身,精通医道,或是他来能药到病除。这位平郎中也果有些手段,献上了一种红色丹丸,说是能生死人,肉白骨,保证能救的了殿下和娘娘。

王恭妃先行吃了丹果然病体大愈,急忙给儿子把丹药吃进去。哪知,人一吃了丹,就开始抽搐,抽了不到半个时辰,人就不行了。等到把平一指招来,也只剩了收尸的份。郑国宝道:“那药大人孩子,用量肯定不能一样。平一指没说明白,王恭妃也没问,按着大人的药量,给孩子吃,能不出事?不过那孩子既是浑身抽搐,怕是丹里有毒的成分,这毒量大人受的了,孩子受不了。怪不得说我鸩杀皇子,可是那要说杀,也是平一指杀,跟我有什么关系?”

“谁让平一指是你带到京里的?”张元功道“虽然是说从你船上跑的,后由给事中戴士衡举荐,进了太医院。可是现在一查起来,都说是你与平一指早有勾结,故意放他进太医院,又安排他谋刺大殿下。有张鲸在里面煽风点火,想拿出一份对你不利的口供,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厂卫的手段,国舅你也是清楚的。”

“三案齐发,怪不得把京师闹的这么乱呢。不过我不明白的是,这些事里跟张鲸有什么关系?他跟我是有过节,但是不至于到不死不休的地步吧?再说这事未必就能咬死我,我妹子可饶不了他。”

“张鲸这也是没办法。他收播州贿赂的事发了,被人检举,收了播州一坛瓜子金。天家念旧,招了申相等人,前来训斥。曰:不知改过,负朕恩,先生每可戒谕他。申相奉了皇命,训斥这老阉狗,“圣恩深重,尔宜小心谨慎,奉公守法,不可负恩。没想到,他居然还敢顶嘴。自称小人无罪,只因多口,亦是为皇上圣躬。申相发了恼,告诉他臣事君如子事父,子不可不孝,臣不可不忠。张鲸这才知道不好,磕头谢罪,一溜烟的跑了。他看的出来,自己的圣眷保不住了,就想要投奔到老太后那边。为着戆山和尚的事,天家和太后两下里,矛盾颇深,再有这皇子的事,矛盾更重。据说是为国舅的处置,天家与太后争吵起来,回宫之后忽然晕厥,不能视事。张鲸就彻底动起了坏念头,想要行废立之事。”

第146章 迷之美人第313章 指鹿第466章 夺关(十一)第63章 无双无对第313章 指鹿第204章 向问天第21章 善后第55章 喜相逢(六)第159章 绿林大会第477章 灭播(二)第131章 摧枯拉朽(一)第400章 首尾三百二十八揭穿第344章 一击第228章 朝天阕(二)第295章 观礼(下)第210章 魔头下落第356章 灭口第104章 尘埃初定第295章 观礼(下)第201章 尘埃第77章 丰收第40章 圣姑第149章 金刀无敌第285章 强兵第12章 魔教来袭(上)第101章 剑扫华阴(四)第21章 善后第26章 算盘第363章 赶到第98章 剑扫华阴(一)第241章 飘香院第53章 喜相逢(四)第187章 折服(三)第415章 佳话第458章 夺关(三)第181章 崔少白第82章 一箭双雕(三)第481章 灭播(六)第418章 评选(三)第144章 雨中逃亡客第332章 密使第12章 魔教来袭(上)第471章 夺关(十六)第349章 审讯(三)第452章 娄山(三)第442章 东厂(四)第141章 重生(三)第414章 表演第266章 宝藏第133章 似是故人来(一)第63章 无双无对第274章 营救第444章 平叛(一)第460章 夺关(五)第58章 华山明月第325章 神通第123章 危难真情第435章 勤王(五)第3章 往事如风第449章 征西第365章 守孝第461章 夺关(六)第215章 重见故人第360章 吊唁第436章 勤王(六)第389章 夺帅(八)第281章 不救第260章 声东击西第253章 旧恨第148章 笑红尘第402章 布局(一)第75章 肥羊拱门(上)第80章 一箭双雕(一)第17章 暗流涌动第255章 拍卖第124章 收割(一)第456章 夺关(一)第449章 征西第424章 受执(一)第224章 揭贴第100章 剑扫华阴(三)第58章 华山明月第236章 下江南第203章 张芙蓉第348章 审讯(二)第440章 东厂(二)第169章 投诚(二)第467章 夺关(十二)第6章 登门拜访第449章 征西第199章 趟将末日(一)第185章 折服(一)第400章 首尾第475章 夺关(二十)第207章 变阵第71章 被调系了第406章 布局(五)第150章 平之复仇第106章 甲子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