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忠诚

当初嘉靖年出了宁波争贡的事,夏言上本,加强海禁,于是倭寇之患从此猖獗起来。乃至闹到荼毒东南,糜烂数省,大明膏腴之地,尽为倭寇所侵扰。甚至有真倭一路辗转到南京城外,闹的天翻地覆。

直到后来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谭纶等人整兵剿倭。前后折腾了十几年,糜费军饷数百万,才算是把倭寇基本敉平,俞龙戚虎谭二华的名声,都是那时候,拿倭寇刷出来的。

扬州既是大明一等富庶之地,倭寇怎么可能不动手?乃至扬州的外城,以及灶勇,都是为了备倭准备的。当初倭寇几次进犯扬州,与灶勇及守备营兵,开过几战,内中不光是假倭,也有些真倭混杂其中。交战之中,夺了不少倭寇的甲兵,后来这些甲兵几经倒手,就落到了盐商手里。

这些盐商买倭寇甲兵,自有其用意。毕竟八大盐商之外,还有不少小盐商,也奔着两淮盐而来。有的是投靠大盐商,指望分点结余,便也能小赚一笔。也有的则仗着有气力,有人马铤而走险,直接跑到淮上盐滩,与盐丁灶户直接交易。

这时候两淮盐的产能,是要超出盐引所标定产能的,盐丁们手里多有余盐,日子又过的苦就指望通过贩私,来改善生活。这私盐生意,对于双方算是各取所需。只是八大纲商是天下最大的盐枭,海沙帮这等门派,不过是他们的下游产业。他们既要垄断私盐贸易。对于这种未经私盐魁首允许,就敢贸然进行私盐贸易的私自从业者。当然要给予最严厉的制裁。

那些私自贩盐的盐商,十有八九都在回程路上,遇到了早已经消失多年的倭寇,连人带船,全都被吞了个干净。可以说这些倭寇的盔甲、旗帜,为维护大明朝私盐行业秩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打击非法私盐贸易的强力保障。

孙秀乃是八大纲商之一。家中藏的甲兵不少,还有几十杆火枪。这位总管当年是与孙秀同吃同睡的人物,在家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想调拨这些物资,倒也十分方便。等到调齐了盔甲兵器之后,他却发现火枪一杆也不见,不由怒道:“是哪个混帐东西。把火器偷着卖了?”

下人回道:“前几天东厂祝掌刑到了,各家的火器,说都要集中给东厂的番子使用,咱家的火枪,也都给收了上去。剩下的几杆,也都折在了梅庄。家中只剩两杆鸟枪。今天盐帮与漕帮又起了冲突,盐帮来人,把那两杆枪借走撑台面去了。”

这时,那名请来的真倭,挤到管家面前。十分恭敬道:“您放心,有没有铁炮。我们都能完成任务。您的手下,十分得力,我大内高绶体内,流淌着高贵的名门血脉,天生就是指挥作战的天才。即使是防备森严的要塞,我们也能攻陷,何况只是个小小的别墅?不必动用枪弹,交给我们就好了。”

这人的汉话说的流畅,官话里还带着苏州味,是这时候天下一等时髦的口音。管家点点头,“大内高绶是吧?你放心,只要把我们的事办好了,你借钱的事,就好商量。老夫给你批个条子,你也能借出几万银子来,再给你介绍几支人马,就足够你回家夺基业了。”

“阁下放心,我以大内氏的名义发誓,一定会救回贵家少主,以证明我大内氏对孙氏一族的忠诚。”

看这倭人说的郑重,总管的心里也安定了不少。当年倭乱之时,据说几十真倭,能敌上千大明官健。今日自己这边动员了一百多个护院,一个真倭带队,只求劫牢反狱,万无不成之理。自己的骨肉,总算是能保住了。

梅庄内,郑国宝看着跪在眼前的真倭,勃然大怒“大胆倭寇,当年把你们杀的看来还是不够狠,居然还敢在我大明出没,当真可杀不可留。更可恶的是,你们这等贼人,居然连点信用都不讲了。你不是答应了孙家的管家,要劫狱的么?怎么不劫了?你要不劫狱,我怎么好把谋反的罪名,加到孙家头上?”

那位大内高绶跪在堂下,磕头不止。“尊贵的天朝钦差饶命。我大内高绶是大内氏目前唯一的合法继承人,我代表着大内家的未来和希望,怎么能在这种地方,就把自己搭进去?我是尊贵的武士,一向注重承诺,可是比承诺更重要的,是大内家的复兴。再说,我即使不来投诚,我的那些部下,也会把我抓起来,然后再来投诚。与其那样,还不如我自己来更痛快一点。”

用一个真倭,带领一群江湖豪杰,这种安排充分说明了,管家只能做一个管家,而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想当年即使倭寇最盛的时候,也是假倭做首领,真倭当炮灰,哪有反过来玩的道理?那些各大门派出来的护院,对这个头领能服气才有鬼。

再者,就是孙家牵扯到行刺钦差国舅的大案,听说还有谋反的意思,让这些护院人心惶惶。扬州有八大纲商,自己的命只有一条。若是搀和进谋反的事里,可就有点亏本。前者从梅庄浴血突围出来的几个护院,回了扬州,就死的不明不白,更是寒了这些护院的心。

跟着孙家卖命,看来是没什么意思了。孙富平日里身体就算不上多好,到了锦衣卫手里,把十八道待客茶点品尝一回,恐怕能剩半条人命就不错了。劫牢反狱这一折腾,救回去的,多半也就是个活死人。到时候什么一人一个扬州瘦马,以夫人的脾气,多半是一人一包鹤顶红。怎么盘算,这任务怎么完成不了,这些人从出发时,士气就十分低落。等到了杭州,打探之下知道,人是关在梅庄地牢里,这些人就更想打退堂鼓。

梅庄那地方,号称铜墙铁壁,不是好进的。庄内机关陷阱无数,当初七大剑派联手去攻,还没见到四老的面,就先死了一半。现在梅庄虽然看上去戒备十分松懈,门口没几个兵丁放哨,庄墙上也看不到人往来巡逻,箭塔望楼上没人站岗,似乎是等着人来偷袭一样。可是这些人都是老江湖,眼光毒的很,什么叫虚者实,实者虚,休想瞒的过他们的眼睛。

国舅这一手厉害啊,这招叫开门揖盗,只要人一进去,准变成关门打狗。如今梅庄里有任我行、向问天这等高手,还有营兵、锦衣卫,一枪挑黄山的杨登龙都折了,我们去拼,能有什么好下场?

这些人一番讨论下,想着比起拼了命去救孙富,还要去赌孙大少的生命力是否顽强,锦衣卫下的是不是死手。还是不如捉了大内高绶,捆了这倭子前去投诚,希望国舅给条活路更好一点。

没想到大内高绶这人脑子十分灵活,最大的特长就是爱听壁角,尤其对于说他坏话这事,更是超强的敏感。这些江湖人过于大意,被他听到了计划,结果先行下手,自己到梅庄内来投诚了。

“大内家的遗孤?大内义隆的后代,周防、长门等七国守护,九州探题?你这头衔够多的啊,你来投奔我,是个什么意思?”

“小人不才,情愿追随尊敬的阁下,为您效力。我大内氏还有许多忠心耿耿的武士,能征善战的部队。还有,我大内氏当年靠着海贸,积蓄了大批银钱,都存在个秘密的地方,由忠勇的部下保护。只求您借我一笔银钱,让我作为启动资金和路费,就能恢复大内家的旧日荣光。我以武士的名义宣誓,大内氏只要能够复兴,将是国舅最忠实的部下,为您在日本开疆拓土,冲锋陷阵!”

第292章 跟在身边第237章 各自安排第309章 闻香教第362章 弑师第28章 云腿第85章 一箭双雕(六)第252章 梅庄四老第204章 向问天第4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43章 一字千金第469章 夺关(十四)第470章 夺关(十五)第294章 观礼(中)第11章 风波又起第470章 夺关(十五)第279章 查抄第12章 魔教来袭(上)第128章 圈套第108章 摊牌第301章 忠臣榜第423章 盟主(四)第361章 强请第373章 并派(三)第131章 摧枯拉朽(一)第464章 夺关(九)第188章 大变活人第445章 平叛(二)第101章 剑扫华阴(四)第327章 搅局第114章 风清扬(六)第10章 侠客斗恶霸第434章 勤王(四)第414章 表演第294章 观礼(中)第403章 布局(二)第102章 剑扫华阴(五)第63章 无双无对第385章 夺帅(四)第199章 趟将末日(一)第43章 一字千金第293章 观礼(上)第249章 杭州行(二)第270章 旧日恩尽第484章 尾声第91章 佛道之争第322章 金主第321章 进发第48章 许愿第202章 报信第449章 征西第135章 生擒第313章 指鹿第40章 圣姑第473章 夺关(十八)第406章 布局(五)第169章 投诚(二)第478章 灭播(三)第463章 夺关(八)第78章 谋划宁夏第219章 安排第183章 武林盟主第430章 整肃(四)第25章 暂别第315章 虔诚第477章 灭播(二)第384章 夺帅(三)第280章 风暴第87章 重回华山第216章 神医风范第180章 圣姑之争第157章 名医入毂第337章 重逢(中)第407章 盛会第47章 隐患第151章 邀请第462章 夺关(七)第408章 火并第455章 娄山(六)第274章 营救第362章 弑师第204章 向问天第241章 飘香院第439章 东厂(一)第474章 夺关(十九)第220章 订亲第388章 夺帅(七)第68章 会做官第38章 楚宗登门第136章 欠债第46章 圣姑夜访第194章 同归于尽第304章 棋子第425章 受执(二)第431章 勤王(一)第269章 有刺客第345章 不低头第327章 搅局第82章 一箭双雕(三)第163章 毛遂自荐第405章 布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