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棋子

自己的妹子是什么性格,秦邦屏比谁都清楚。这么个假小子,在忠州是出了名的待不住,带着亲兵队到处乱晃,认识她的人不在少数。自己的堂妹顶着秦良玉的名字嫁了,杨应龙无从辨伪,自然什么都好说。可是妹子回家之后,要是继续带兵出去乱逛,那这冒名顶替的事,穿帮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再说西南地区情况复杂,马家这个宣抚的位置,也有许多人盯着。比如那土官覃氏,乃是西南楚金洞洞主覃碧的夫人。当年覃碧聚众叛乱,没想到自己的夫人带着嫡系部队反了出去,与丈夫对着干。等到覃碧被灭了以后,覃氏反倒袭了丈夫的职,在西南做起了土司。

这女人有些智谋,模样又好,裤腰带也不怎么牢靠。与不少土司,峒主都有好大的交情,在西南也是个强藩。她惦记马家宣抚的位置不是一天两天,又与杨应龙勾搭,若是她知道马家娶的不是真秦良玉,怕是多半就要使什么手段来搅局。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的妹子投奔谁不好,偏和郑国舅混在了一起。虽然根据他观察,自己的妹子还是完璧,但是这又怎么样?她和郑国宝在一起混了这么久,还带着白杆兵破了淮上盐枭的圩子,说两人没关系,也要有人肯信才行。国舅的名声,自己也有所了解。没对妹妹下手,也许是有别的什么原因,自己若是把人领走,怕是国舅对自己家的看法就好不到哪去。那盐票和功名,怎么看怎么是聘礼,自己难道要表示秦家不想攀这门亲?

现在的情况就是,秦良玉的名声,已经算是坏定了,再加上有播州杨家这面的情况,即使带回去,也难以嫁人。相反。若是留在国舅身边,倒是能替家族多争取一些好处。那三千张盐票也好,自己这四品佥事的虚衔也罢,都是实打实的实惠。郑娘娘在宫里是什么地位,这个不用多说,国舅随便就拿出三千张可以传辈的盐票,外加两个功名。这也说明了郑家的能量之大,不是自己家这种地方豪强所能比拟。得罪了国舅,于自己家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秦邦屏的态度就是维持现状,不予修正。自己妹子就留在国舅身边,至于将来如何安置。那就是坐下来谈判的问题。秦家是地方望族,国舅也会给足自己家好处,同时秦良玉此时已经不是名义上的秦家嫡女,给人当侧室,也与家族名声无碍,两下权衡,倒是个最佳选择。

可是秦良玉听了大哥说不带自己回忠州。却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起身道:“大哥,这是你的意思,还是爹的意思?难道我从今以后,就不是秦家的人了?”

“妹子,你当然是秦家的人。可是,眼下的情形,我不说你也清楚。你不太适合回忠州,还是留在国舅身边。你不是喜欢带兵。不是喜欢玩么?正好国舅身边有兵给你练,国舅扫荡魔教,有的是仗给你打,再者天南地北,你想去哪就去哪,你看多好?”

秦良玉猛的一跺脚,二话不说。转头就出了客厅,等到晚饭时也没露面。秦邦屏道:“这丫头从小就是这么个脾气,简直拿她没办法。不过她分的清轻重,知道家里的难处。也不会想不开。等她自己想明白了,也就一切都好。这个妹子没轻没重,做事也有点火暴,还望国舅多多照顾。”

郑国宝有心想分辨下,自己和秦良玉的关系,与秦邦屏的想象不一样。但转念一想,这种解释本身就没什么意义。自己和秦良玉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被人理解成什么样,以及能给秦家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索性不再说什么。

“国舅,实不相瞒,杨应龙,在播州嚣张跋扈,招降纳叛,又与各路土司结交。家父只怕,用不了几年,杨贼就会提兵叛乱,朝廷也得早做准备啊。”秦邦屏借着酒性,将西南的局势讲了出来。秦家父子对于大明朝廷忠心耿耿,对于杨应龙,早就加了提防。只是朝廷素柔远人,对于这些土司势力,多有纵容,四川、贵州的巡抚,对杨家的态度也是以包容为主,纵容其坐大。郑国宝到扬州后,严查私盐,对于播州食盐控制力度加强,这也让秦家看到了一线曙光,因此大着胆子把这事说了出来。

郑国宝先敬了他一杯酒,然后道“秦兄心怀朝廷,乃是国朝的忠良,就冲这,我也得敬你一杯。杨应龙那边,我也给秦兄交个底,四川巡抚,快换人了。播州既在四川治下,闹的这么乌烟瘴气,四川巡抚难辞其咎。至于继任人选,我保举的是,曾省吾”

秦邦屏听了这个名字,大喜道:“怎么?朝廷肯起复恪庵先生?若是曾公出山,小小杨贼,岂堪一击?我大明西南可定,百姓可就有福了。”

曾省吾当年曾做过四川巡抚,与秦家多有交道,对于他的本事,秦邦屏自然知道。尤其这人杀伐决断,当年起用刘显平都掌蛮之乱时,他大胆使用火攻计,将都掌蛮全族皆灭。这在推崇仁义教化,讲究以德服人的大明朝主流官场中,绝对是异类中的异类。

他与四川现任总兵刘铤关系甚好,刘铤甚至要算做曾省吾的子侄辈,连刘铤的字,都取做省吾。四川的各路本土豪强,也对曾省吾十分敬重,而播州的地理位置虽然在贵州省境,但是行政区划,却划在了四川。要是曾省吾复出,重巡四川,杨应龙自然大难临头。

不过曾省吾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是张居正的亲信,属于江陵党的骨干分子。万历十二年时,被抄了家,并且加永不叙用的批语。大明皇帝的信用度一向很差,永不叙用之后,起复原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江陵党这个标签在,谁敢保举他?

“秦兄,曾公的本事,我是知道的。当年兵发九丝山,剿灭都掌蛮,那战打的解气啊。都掌蛮自洪武爷坐江山起,就跟咱们大明来劲,表面臣服,暗中搞割据。还掠夺周围的郡县,没事还说咱们汉人是强盗,践踏了他们的神,提着刀来砍咱的人。一遇到天灾,又腆着脸来要救济,不给就说咱们不拿他们当子民,闹腾着要造反。朝廷里一干没用的老倌,动辄就要讲什么圣人之道,就要讲什么抚夷教化。结果从洪武爷教化到万历二年,根本就没用。还是曾公痛快,到那之后大刀阔斧,一个不留。一路追杀到了云南,将这干玩意杀了个精光。这才算彻底的消停,这样的人不保,我保举谁?”

郑国宝又喝了一口酒,“秦兄,我给你盐票,保你的官职,都是为了让你家更好的练兵。白杆兵的本事我看见了,翻山越岭,绝对是好手。你家要是能多练出白杆兵来,将来破了海龙囤,保你家为播州之主,也不是难事。至于粮饷器械,有什么不足备的地方,只管说。我帮你在朝廷里打点,保证给你把粮械补足,不至于有短缺。”

秦邦屏听了这条件,只觉得有一团火在心里熊熊燃烧起来。朝里无人莫造反,朝里无人莫做官。如果国舅真能给自己秦家当靠山,那么凭郑娘娘的势力,自己家坐镇四川,雄霸一方,还叫事么?只要有了钱,有了粮,还怕不能练出来强兵?

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国舅放心,我秦某回到家中,就动手操练人马,他日但有差遣,刀山火海,再所不辞!”

这一顿酒席吃的畅快,到了掌灯时分,秦邦屏回去休息。郑国宝却三绕两饶来到后花园的演武场内。这两淮衙门里,原本是没有什么演武场。只是自己的几个娘子都是武人,郑国宝就下令,把原本贾端甫养花的地方平整成了武场。只见月下,一个矫健的身影正自耍着掌中的花枪,那条枪被舞的好似出洞怪蟒,又似闹海游龙。郑国宝看了片刻,笑道:“都耍了半天的脾气,还没闹够?”

第340章 翻脸第133章 似是故人来(一)第254章 雅集第372章 并派(二)第477章 灭播(二)第250章 杭州行(三)第301章 忠臣榜第325章 神通第253章 旧恨第98章 剑扫华阴(一)第165章 铜钱选帅第203章 张芙蓉第229章 拜岳父第95章 传剑(三)第394章 安排第80章 一箭双雕(一)第152章 杀人名医第130章 讨债第380章 并派(十)第26章 算盘第359章 圆寂第473章 夺关(十八)第14章 刘府攻防第378章 并派(八)第69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第155章 女生外向第239章 四公子第437章 勤王(七)第283章 请愿第278章 铁门闩第372章 并派(二)第385章 夺帅(四)第141章 重生(三)第415章 佳话第393章 投军第238章 援兵第142章 重生(四)第206章 形象第382章 夺帅(一)第176章 瑞恩斯坦第229章 拜岳父第190章 合作分成第361章 强请第268章 见世面第293章 观礼(上)第476章 灭播(一)第416章 评选(一)第110章 风清扬(二)第326章 神罚第141章 重生(三)第392章 夺帅(十一)第251章 慕容世家第219章 安排第281章 不救第450章 娄山(一)第120章 再进西安第146章 迷之美人第402章 布局(一)第275章 忠诚第360章 吊唁第411章 十强(上)第467章 夺关(十二)第22章 京师来客第418章 评选(三)第407章 盛会第44章 河工宴第390章 夺帅(九)第327章 搅局第365章 守孝第56章 错姻缘第309章 闻香教第437章 勤王(七)第197章 收税第62章 华山之争(三)第1章 雨夜入衡山第153章 大生意第420章 盟主(一)第225章 你瞅啥第435章 勤王(五)第348章 审讯(二)第123章 危难真情第449章 征西第394章 安排第65章 侠义丐帮第320章 叛徒第193章 僧产佛田第58章 华山明月第99章 剑扫华阴(二)第455章 娄山(六)第177章 谈判邀请第271章 魔女归附第474章 夺关(十九)第481章 灭播(六)第380章 并派(十)第271章 魔女归附第275章 忠诚第199章 趟将末日(一)第177章 谈判邀请第214章 营救第186章 折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