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御门听政2

(各位,票不能停!本站说见!)

此话一出,在场大小官员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儿。

以往大朝会时,也会有督察院的人启奏,但一般都佥都御史及以下的官员,很少有眼前这样副都御使起头的情况。

更何况,还是在朝会要结束的节骨眼上,这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眼前这样的情况,稍稍有些政治头脑的人,都知道将有大事要发生,于是众人纷纷仔细静听起来。

而站在靠远一些的陈啸庭,见了朝臣们如此模样,也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见到是督察院的言官,皇帝朱瑜隽的心情就不美丽了,言官给他的感觉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缉查不法的正事没干多少,喷皇帝喷内阁的事却没少干,偏偏还以此来标榜自己清高。

现场安静了好几秒后,便听朱瑜隽道:“讲!”

王廉再次向皇帝叩首,然后道:”启禀圣上,微臣要弹劾……靖安军节度使郑绍钧!”

这话一出,不光是朝臣们几乎要咋开了锅,就连皇帝本人也都坐直了甚至。

而作为内阁首辅的黄玉成,此时眼中更是浮现寒芒,但随即又隐于眉间。

站在他身侧的次辅秦延文,却跟个没事人一样,云淡风轻无动于衷。

“继续说……”皇帝语气已然变冷。

对此王廉视若无睹,接着说道:“启奏皇上,东南倭患已有十数年,朝廷将剿倭列为国策,遂专设靖安军事剿倭之职!”

“历时十余年,耗费国库巨额饷银,倭寇却如杂草一般剿之不绝……”

“臣初略算了一下,东南剿倭前后花费饷银已近三千万之巨,然东南海防仍然不靖……”

说道这里,王廉深吸一口气后,抬头道:“故臣请罢免郑绍钧靖安军节度使职,另由朝廷指派得力将领前往指挥,以期彻底剿除倭患!“

说完这话,王廉整个人跪伏于地道:“伏唯皇上圣裁!”

此时,广场上变得很安静,所有人都知道有好戏看了。

那郑绍钧是谁?稍微有点儿见识的人都知道,那是首辅黄阁老的得意门生。

虽然王廉是在弹劾郑绍钧,但谁都会联想到黄玉成,毕竟朝廷上“倒黄派”本就势大。

基于此,郑绍钧本人是否有失职,反倒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这已经牵涉到了党争。

朝臣之间这些弯弯绕,陈啸庭此时还看不明白,但他却对郑绍钧有些了解。

这位靖安军节度使,典型的投笔从戎之人,多年来一直都在东南抗击倭寇。

虽然也如王廉所说那般,并未能将倭寇完全剿除,但却不代表郑绍钧没有功劳。

在靖安军成立之前,倭寇之患可比现在严重多了,最恶劣时甚至攻占了江南省十几个县。

再看如今,在郑绍钧的多年来经营之下,倭寇被重伤了元气,根本不可能再有当初的凶危。

虽仍有登岸劫掠之举,但都会被迅速击溃,实在是算不得太大隐患。

需要说明的是,郑绍钧所掌靖安军人手仅不到两万,却要防守一千多里的海防,本身就具有极大苦难。

就在陈啸庭脑海中想着这些之时,却见朝班中有人占了出来道:“臣附议!”

此人是兵部侍郎高沛,身为兵部官员,他站出来附议更增强了王廉所言效力。

高沛话音落下之后,朝臣们的目光都转向了他身前那名二品大员,此人便是现任兵部尚书王思海。

果然不出众人预料,只见王思海站了出来,瞥了一眼自己下属之后,才对御座躬身道:“启奏圣上,王廉高沛二人所言,微臣实在不敢苟同!”

有兵部尚书出来给郑绍钧站台,局势又被引往了另一个方向。

“王卿,你有什么说法!”朱瑜隽淡然道。

王思海得到允准,才接着道:“众所周知,自靖安军设立到如今,倭寇之患实已大消,这难道不是郑绍钧之功劳?”

“王廉所言东南不靖,是说现在近两三千人的海寇吗?这和当初的几万倭寇想比,孰强孰弱?这亦是郑绍钧之功!”

在王思海话音落下后,便听到朱瑜隽道:“王卿所言甚是,郑绍钧自然是有功的!”

说道这里,朱瑜隽却对站在最前面的二人道:“对此,两位阁老怎么看?”

这时候怎么看?还能怎么看?

首辅黄玉成自然要维护自己门生,次辅秦延文要“倒黄”只能支持王廉,朱瑜隽这是明知故问。

在两位阁臣未来得及回答时,朱瑜隽又看向秦延文道:“秦阁老,此时你怎么看?”

先是同时问两位阁臣,然后又先问秦延文的意思,皇帝的意思也是耐人寻味。

皇帝本人赞同郑绍钧有功,他希望秦延文照这意思说……陈啸庭心中推测道。

但事情却没和他预料一样,只听秦延文躬身道:“吾皇圣明烛照,伏唯皇上圣裁!”

秦延文这就有些不给面子了,但朱瑜隽却没有额外表情,转而问黄玉成道:“黄卿,此事你怎么看?”

称秦延文为“秦阁老”,把黄玉成叫做“黄卿”,可见皇帝本人和黄玉成更亲厚些。

可以说,这次朝会让陈啸庭见识到了许多事,让他在大事上容易看得更明白。

被皇帝点到,官阶最高的黄玉成大礼参拜后,才缓缓开口道:“皇上,王廉说郑绍钧失职,要找人换掉他……”

“臣且不论郑绍钧是否失职,臣只想问问王御史,朝中可派何人去江南接任靖安军节度使?”

“谁人又自认能比郑绍钧做得更好?可保东南海防无虞,可将倭寇完全剿除?”

黄玉成不愧是文官之首,这番话问下来,用堂堂正正的方式,将王廉所述驳斥得体无完肤。

朝中谁敢自认比郑绍钧做得更好?或许有,但那只能在心里想想。

因为一旦站出来,就得背负黄玉成最后的一句话,此人必须要将倭寇完全剿除。

倭寇的事情很复杂,并不是仅仅是剿寇那么简单,里面还牵涉到广大的江南士绅。

而江南士绅,又和两江之地……甚至和东南各地士绅有瓜葛,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所以黄玉成一番话后,根本无人出来反驳。

而通过这番话,黄玉成不但维护了自己门生,更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地位。

东南不可一日无郑绍钧,郑绍钧又是黄玉成提拔,郑绍钧稳他黄玉成就稳了。

更何况,如今坐镇东南的两江总督吴国瑞,也是他黄玉成的门生。

正是吴国瑞和郑绍钧同心协力,才能将十数年前猖狂的倭寇狠狠打压,才保证了东南赋税重地稳定。

可以说,吴国瑞和郑绍钧,就是黄玉成首稳固地位的基础。

也正是因为这样,“倒黄派”才会把主要攻击目标放在这两人身上,所以不管是皇帝还是朝臣对王廉今日之举都不会奇怪。

“诸卿,可有合适之人举荐?”朱瑜隽沉声问道。

良久之后,满朝臣工无一人出列举荐。

虽然是这是朱瑜隽引导的走向,但此时他也感到一丝悲凉,难道朝中大将就真无人可用?

“既然如此,郑绍钧仍居靖安军节度使一职!”朱瑜隽扫视群臣道。

此时,无论派系如何,众臣皆山呼道:“皇上圣明!”

第892章 立太子诏第251章 汇报第449章 情况汇报第36章 开堂第608章 御门听政2第497章 为什么第648章 胡来第109章 撇干净第18章 百户衙门来人第394章 衣锦第602章 参见千户大人第498章 老对手第821章 解决之法第79章 我说不许动手第753章 大舅哥登门第859章 接盘第31章 府衙大狱第320章 涨价第361章 危局1第33章 张二铁受袭第355章 搜一搜第626章 高级别议事第489章 正面交锋第499章 去卢阳第469章 谢宴第497章 为什么第4章 回衙第274章 林府第365章 分工第868章 不到最后时刻第184章 低头第891章 宫门对峙第37章 惊变第790章 联谊第666章 惑愈多第119章 上元夜3第307章 外国人第68章 雨夜行2第705章 布置第371章 再入转运使衙门第160章 章家第781章 一叙之变第616章 辩论第294章 还是你五爷第480章 安排第484章 硬点子第218章 敲打第840章 慎之又慎第360章 如影第144章 要我陈某卖你面子?第660章 这帮废物第602章 参见千户大人第287章 淡薄太难第635章 劫囚车第745章 复出第593章 忍一时之痛第801章 初问第330章 这里没有你的位置第766章 谈谈第858章 混乱第722章 圣旨下第708章 卢阳夜色第483章 来客第629章 清剿第738章 传沈岳第882章 清晨来客第729章 催问第664章 讨公道第166章 不请自来第443章 是杀是留第764章 总督府第290章 镇抚司行文第352章 忽延牧场第132章 押回去第230章 出大事了第19章 让人羡慕的坐堂生活第227章 如草一般第346章 出发第229章 府试第673章 新进展第660章 这帮废物第693章 黑衣人第757章 相迎第494章 付大成第835章 多事第699章 大当家第91章 小旗官 陈啸庭第789章 监斩第421章 暗箭伤人第551章 追捕第84章 陈府第307章 外国人第135章 泰西卫指挥使司第665章 要粮第212章 雍西镇守太监行辕第96章 发现第647章 话搬家第597章 重开西厂第103章 跑不了1第93章 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