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真正男神

薛绍将道理一摆清,立马获得了四御刀的认可与追随。人在官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能够快速升迁,对四御刀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薛绍并非信口开河。摆在眼前的事实是,薛绍是眼看着要当驸马的人底气足后台硬。再加上讲武院又是裴行俭挂帅主持,其实四御刀早就心里明白了一多半,讲武院就是要傍着裴行俭求腾达的地方。今日薛绍把话一挑破,他们立马就拍板决定誓死追随了。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出身官宦世家的子弟都是极有上进心嗅觉也是相当之敏锐的。

五个人聊得正火热,外出公干的薛楚玉风尘朴朴的赶了回来。四御刀见他二人有事要说刚准备回避,薛绍说不用,就让薛楚玉当众把话说开。

薛楚玉说,周季童的伤已经痊愈现在已经返回了卫府,并在卫府里当众宣布,要发起千牛讲武挑战李仙童

这话一说出来,四御刀都意外的吃了一惊千牛二童比武争锋,这种事情还真是没有发生过

四位兄弟都这样惊讶,可以想见卫府里的人听到这消息,有多震惊了。薛绍说道,上次我初来乍道的时候,周季童请示陛下准许了中郎将也参与千牛讲武。现在有好戏看了,千牛二童究竟谁更厉害呢

四御刀全都心中有数,这件事情必然是薛绍在背后鼓动的。否则,千牛二童没理由这样硬碰硬,拼个你死我活。他二人共事十年一直齐名,在卫府里也一向是平分秋色各有所长,周季童重威望李仙童收人心,两人齐头并进很多年一直不分伯仲。

表面上看是为了一把千牛御刀是正常的讲武,但是现在到了竟争将军一职的非常时期,他二人终于要一决雌雄当众比个高低了

这李仙童当了将军,咱们的日子可不好过哇程伯献好似自言自语的嘀咕,却故意说得其他人都听到了。

是啊程齐之附合道,周季童虽然脾气大了一点,但对谁都是一视同仁也没什么坏心眼,是一条耿直的汉子。

同意。刘冕言简意赅的道,如果薛公子不争这将军之位,我倒希望是周季童当将军

崔贺俭眨了眨眼睛道:反正不能是李仙童哪怕是牛大兄也行啊

牛大

独自一人就能遮住一整个窗户的牛高马大兄喽

众人一起大笑。

程伯献怒道:你消谴我薛将军都不当这将军,俺老程当个屁

薛绍点了点头,我也同意周季童当将军

薛绍这一表态,等于就是拍了个板让大家都心里有了底。

四人果然一同出声表态,同意

好,既然达成了共识,只要明日千牛讲武会上周季童胜了,我们就力挺周季童担任将军之职薛绍说道。

慢着程伯献忙道,万一是李仙童赢了呢

有可能。程齐之道,这二人谁的身手更好,还真是难说

薛绍笑了一笑,那就容后再议呗反正李仙童没有我们五个人的支持,是当不上这将军的

那是必然四个人齐声说道,都有一点扬眉吐气之感我们在卫府里还是有头有脸有地位的

刘冕又道:可是,万一上头不提起此事,不把明日的讲武会当回事呢

不可能。薛绍微然一笑,说道,你们可别忽略了李梁公。千牛二童要讲武,他怎么可能坐视不理我敢断言明天的千牛讲武会,会比我那一次的更加盛大。虽然不会摆明了说,但实际上就是将军之位的争夺。你们想,输了的一方必然在卫府里威望大失。带兵之人丢了威望,别说是跟赢了的一方继续争夺将军之位了,就是以后在卫府里的日子都不好过。如果周季童胜,再加上我们五人的力挺,李仙童还拿什么跟他争

那关键是周季童能赢吗程伯献仍是提心这个问题。

薛绍微然一笑,说道,周季童已经输过一次了,绝对再输不起第二次。他是背水一战,李仙童是被迫应战。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个心有杂念患得患失。如果他二人真的实力相近周季童的赢面极大

言之有理

薛绍笑了一笑,说道:如果我们力挺周季童当上了将军,那我们讲武院要的弓马肯定能够马上到位

哈哈,这点好处来得最是爽快四人都一起大笑。

薛绍轻吁了一口气,达成共识,再无异议

李尚旦与李仙童这对父子,不仅是武则天的绊脚石眼中钉,也是我仕途上的拦路虎。这一次我想带人去校场骑马射箭,他们都敢从中作梗阻拦而且一点面子也不给我留,以后他们肯定还会给我下更大的绊子

那么,就算一时除不掉他们,也绝对不能再让他们再壮大下去了

聊了一阵后,四御刀走了。

薛绍轻吁了一口气,叫薛楚玉关上了门。

将军,原来左奉宸卫的内部争斗也这么激烈,而且是越来越激烈了。薛楚玉一边帮着收拾茶具等物,一边说道。

薛绍点了点头,说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啊

说到内部争斗当年家父如果不是因为内部争斗,也就不会有大非川之败,从而大唐不会丢了吐谷浑与西域大片领土,家父也就不会被贬到象州,至今未归了。薛楚玉说道。

薛绍皱了皱眉头,你是说郭待封吧

是的。

薛楚玉收拾完了茶具,薛绍让他坐下来聊一聊,就聊大非川之战。

薛楚玉说道:当年那一战,我父亲是主将,郭待封是副将。郭待封是大唐名将郭孝恪之子,名臣之后将门虎子一向心高气傲,而家父起于微末白身,郭待封不甘屈居家父之后。大非川一役的开初,家父轻兵突进杀了吐蕃人一个猝不及防人仰马翻,破敌数万。可是后方押运粮草的郭待封却急于贪功未能守好粮草,导致粮草辎重尽落吐蕃人之手。三军因此断了补给,大非川一役唐军大败。回朝之后,家父和郭待封一同被贬为庶民。后来家父曾经短暂复出,仍被郭待封的族亲排挤暗算,再度被贬到象州做了一个八品的小县官,至今未归。

一代名将,败于政争薛绍摇了摇头,大非川一役都已经过去十一年了。就算令尊当时是主将要为战败负责,受的惩罚也差不多够了。像令尊这样的盖世虎将千百年才能出得一个,朝廷不应该让他这样的英杰,终老于荒野

薛楚玉神色微变,将军莫非能让家父回来

可以一试。薛绍说道。

薛楚玉抱拳一拜,若是将军能让家父回返,则是楚玉的大恩人家父年迈不堪岭南湿瘴,这些年来定是疾病缠身。我等兄弟都有好几年未曾见到父亲大人了若能让他回返,就算是不为将不当官,我等兄弟也盼着他能颐养天年落叶归根哪

我知道。薛绍点了点头,中国人,谁不盼个落叶归根,谁不想在风烛残年的老父膝前尽孝送终

薛楚玉突然站了起来,对薛绍双膝跪下,磕头。

不必如此,快请起薛绍连忙上前扶他。

将军若能召回家父,则是成全楚玉之孝,是为人伦之大恩薛楚玉跪着不肯起,将军,当受此大礼

好了,快起来。薛绍使了一把暗力将他拉起,说道,你我既是同僚袍泽又是同宗兄弟,你父亲莫不就是我的族伯我的父亲么不必如此多礼

谢将军

薛绍思考了片刻,说道:这件事情,恐怕还得去请天后帮忙。

天后薛楚玉好奇的眨了眨眼睛,将军为何不去请求陛下特赦

薛绍摆了摆手,说道:陛下现在在后宫静养,天后临朝称制。我说句不太好听的,现在令尊只是一个八品的边远外官,凡五品以下官员的调动吏部下文即可。这种小事,显然不足以惊动在后宫养病的皇帝陛下。

有道理。薛楚玉点了点头,那天后会同意吗

薛绍思考了片刻,现在还不好说,我得先去探一探口风。

那就拜托将军了

薛绍微笑道:放心,我会尽力

万谢薛楚玉拜别而去。

薛绍自己想道,如果不出所料,武则天应该不会反对召回薛仁贵。此前,贬了薛仁贵的是皇帝李治,现在她召回薛仁贵,不就是对薛仁贵施恩笼络了么这样的事情,武则天向来是最乐意去干的。

诚然薛仁贵已经离开朝廷太久,没有了什么政治影响力。但是他在军队里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当年的那个白袍战神,可是举世无双啊

至今,在崇拜勇士的蛮夷部落里薛仁贵也仍旧享有崇高无上的尊荣。传闻北方的突厥人和契丹人都把薛仁贵当神来拜,给他立了生祠。每逢出征或是大围猎,他们都要到薛仁贵的生祠里祈祷祭祀。

薛仁贵,那是名副其实的男神啊

武则天向来敬重人才更加需要将军的支持。薛仁贵这样一个神一样的将军,她怎么会同意让他老死在岭南那种地方呢

第1084章 孰不可忍第539章 希望与灵魂第111章 嫡系传人第264章 并州有鬼第473章 天兵天将第932章 棋逢对手第43章 不凡之处第1117章 老狐狸第1053章 无愧第515章 我不活了第889章 杀人见血而已第868章 宝刀赠英雄第860章 灵州变故第916章 三让而后受之第860章 灵州变故第1076章 一点红第519章 草包太子第303章 假想情敌第59章 母女连心第92章 绝对权力第935章 宫中猴戏第1114章 那片海第871章 烽火第41章 巍巍磅礴第253章 英雄归来第424章 蒸蒸日上第591章 上善若水第117章 怕他个鸟第86章 歹人奸计第181章 集体荣誉第324章 微变第1027章 俗人第122章 全盘通杀第647章 佳偶天成第931章 邪风杀止第514章 重大难题第778章 为燃烧而生第7章 歪脖公主第747章 误打误撞第182章 统一战线第45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382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566章 怒发冲冠第1093章 人主五壅第376章 拜访裴炎第110章 锦上添花第316章 没有选择第692章 理想国第35章 一吻免死第470章 大雪满弓刀第687章 狗咬狗第460章 御前红人第1075章 龙抬头第26章 神仙哥哥第706章 人头覆命第218章 兵与匪第628章 狼烟不断第962章 天下风云一指间第195章 神猪将军第1006章 了断第544章 惊!第345章 血之章第368章 新婚贺礼第687章 狗咬狗第342章 胜券在握第915章 薛神鹰第325章 貂婵计第676章 我憋死你第743章 洛阳新贵第69章 尊卑有分第1100章 一言难尽第507章 高门大户第468章 八百虎狼第941章 吃一堑长一智第463章 成全第383章 争芳斗艳第164章 折柳约钓第1079章 杀人者,老兵第958章 我来自地狱第143章 曲线救国第251章 躯壳与灵魂第852章 兄弟重逢第1099章 虎蹲第740章 御用文人第170章 镀金深造第356章 别有情趣第738章 为人姐夫第438章 李治的逆袭第98章 醉翁之意第84章 同仇敌忾第722章 虎落平阳第315章 偶然与必然第786章 洛水幽灵第365章 痛打恶狗第613章 皇帝复出第578章 福星贵人第656章 月下美人第758章 则天门第779章 白色恐怖第1131章 兵行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