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内举不避子

今日这朝堂之上,可谓是风云变幻,暗流汹涌。

薛仁贵的强势回归带来了军队格局的重大改变,从此大唐安置在北方的军队算是有了一个新的统帅。针对这位重新崛起的老将,皇帝李治对他展开了公开的拉拢,薛仁贵本人也表达出了强烈的忠君报恩之意。但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薛仁贵的复出实际上是天后与裴炎的安排。皇帝想要多卖一点人情出去,都不那么容易。这也就意味着,就算薛仁贵心甘情愿的要站在皇帝这一方,但他的实际行动仍然受到天后与裴炎的严密掌控。否则,薛仁贵也就不会当廷示弱,主动推掉了皇帝的一番美意要派他的两个儿子与他一同出征。

换句话说,临阵磨枪的皇帝李治实际上出手太晚了,薛仁贵的崛起恐怕只是一个外表美丽的汽泡。既然天后和裴炎能让薛仁贵一飞冲天,也就有那个能耐让他一跌倒底。

认清了事实的李治,已经无法指望薛仁贵太多了。如果这员老将能在古稀暮年尽到他的本份给大唐守好几年国门,对李治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安慰与收获。

立竿见影的猛药没了指望,无奈的李治只剩最后一个办法,立足长远埋下一个重要的伏笔,把希望寄托到年轻人的身上。这一回他采取了迂回的办法,先是借由裴炎之口引出了程务挺,然后再诱导程务挺当众说了一通薛绍远征的故事。

姑且不论程务挺是真的不懂政治还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总之,他的一番精彩演说淋漓尽致的达到了皇帝想要的效果。

薛绍参与北伐的事迹与功勋,终于是完全的公开化了。再联想到李治当初的那一番话,说是朕不希望有任何的赏罚不公之事发生,以免寒了众将士之心,李治的用意就已是相当明显他要重新给薛绍给定封赏

裴炎用制度否决了皇帝李治的用人方略,斩断了皇帝对薛仁贵的拉拢,同时也就等于是加强了自己对薛仁贵的控制,并阻止了河东薛氏在朝廷控制薄弱的边疆地带形成暗藏威胁的军事集团;李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马上利用制度进行了一个反击,要求朝大唐的朝廷对薛绍赏罚公允

不管当时武则天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没有给予薛绍合理的提拔与赏赐,李治现在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完全符合制度的,因此绝对无可厚非,任何的私心隐情与阴谋都无法在现在这个时候站到台面上来,对李治的意见进行驳斥。

这就是阳谋的霸道之处

程务挺的话说完,珠帘后的武则天沉默了;站在朝班前列的裴炎,也沉默了。

憋屈了大半天的李治,终于是扬眉吐气了

吏部尚书何在气一顺,李治的声音都硬气高亢了许多。

臣在吏部尚书魏玄同连忙出班启奏。

告诉朕,你们吏部是如何参评与厘定薛绍的功勋等级的为何他出征前就是五品郎将,打完仗立了大功回来,反倒成了六品文官李治义正辞严,薛绍立下的这些功劳,难道军功薄上都没有记载吗朝廷的四善二十七最考校办法,你们都孰视无睹了吗

魏玄同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他总不至于把责任推到裴炎与天后的身上,因此慌忙跪倒下来惶惶称罪,微臣失职,请陛下降罪

朕命你重办此事李治拍了一记龙案,声色俱厉,如此赏罚不明,谁还愿意出生入死保疆卫国岂不寒了众将士之心

臣知罪臣马上着手,重办此事魏玄同以头贴地的跪着,惶惶应诺。

还不退下李治这回当真是威风了一把,口气极硬。

是代为受过的魏玄同憋了一肚子鸟气,灰头土脸的退下了。

武则天与裴炎一声不吭。虽然李治给足了他们面子只是拎出了魏玄同来狠狠鞭鞑了一顿,但李治那些声色俱厉的话语就像是一记记耳光那样,直接抽打到了他们的脸上

薛绍站在朝班之中,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但心里却是惊涛骇浪的在翻滚。他心想,怪不得李治私下强调一定要我今天来上朝,原来他的心里早就有了这样一个成熟的阳谋现在我总算明白了,薛讷和薛楚玉或许都只是李治抛出的过河小卒,就等着裴炎出手来吃掉,然后他将自己摆在一个受欺负的弱者位置,既麻痹了对方又吸引了众多大臣的同情他真正的逆袭,正是眼下针对我的这一出啊

此时此刻薛绍的心里不由得惊叹起来,或许李治相比起李世民和武则天这样的千古强人来说,是显得比较的软弱和无能。但好歹他也是当了几十年皇帝的人了,真要玩起权术来那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再者,众所周知程务挺是天后和裴炎的人,但正是程务挺的一番话,直接帮助李治完成了他对天后与裴炎的逆袭。

由此可见,李治对程务挺的性格和立场的把握,当真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帝王的必修课之一识人之能,李治学得可是半点不差

一时间,薛绍甚至对李治有些刮目相看了怪不得,历史上的武则天再如何强势和揽权,但她在李治的有生之年也从未流露出任何的称帝之意,残害李唐宗室和豢养面首这样的事情,更是连影儿都没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武则天这样的人做三十年夫妻,李治再无能也肯定是他的过人之处的

薛绍,你自己有何话说李治的一句话打破了薛绍的沉思。

薛绍连忙站了出来,当廷拜道:回陛下,臣一切听从朝廷的安排。升官也好降职也罢,文官也好武将也罢,皆是为朝廷出力为二圣分忧。臣绝无二心绝无他念

你这话不对。李治毫不客气的当场教训起薛绍来,说道,表面看来,你这么做是虚怀若谷高风亮节了,但实际上,你是隐瞒了自己的才干没有充分的报效社稷。再者,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向来是我大唐的原则与法度。你有功未受赏,即埋没了才干委屈了自己又破坏了大唐的原则与法度,于公于私皆是罪过

臣知罪请陛下责罚薛绍连忙乖乖的俯首称罪,心里却是有些想笑:李治的这手明贬暗褒,真是玩得漂亮啊

罚朕当然要罚你了李治一拍龙案看似还挺生气,停顿一下他好像是在思考,转头又道:天后,你认为朕该如何处罚薛绍才好

珠帘后的武则天呵呵一笑,和颜悦色的道:陛下,不如就让你的贤婿与爱将,继续带兵操劳去吧

众人一听这话,心中纷自明了天后顺坡下驴了,识时务是她这些年来修炼出来的最大的能耐之一

这一回合,明显皇帝陛下大获全胜了

薛绍的心里当然是最激动的,武则天终于亲口答应让我重回军旅了,我的豪赌成功了吗

裴子隆,你的意见呢李治仿佛是故意问道。

裴炎站了出来,手握笏板恭敬一拜,说道:臣以为,二圣所言甚是恰当。既然薛驸马是难得的将帅之才,目前国家又正当用人之际,军队若弃薛驸马不用,的确是一大损失

裴炎的话一点也不出乎大家的预料之外了。面对李治的阳谋就连天后都服软了,裴炎的本事再大,还能逆龙鳞而上掀起什么风浪不成

薛绍心里暗暗的长吁了一口气,能够同时战胜天后和裴炎这两位强人,真是不容易啊,不容易病怏怏的空壳子皇帝李治,这次真的是用生命来演绎一出精彩的阳谋

既然如此,朝会散后朕要与天后一同前往政事堂,会同宰相和重臣一同商定此事。李治看着薛绍微笑的点头,子曰,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唐的朝廷永远都是赏罚分明惟才是举

陛下圣明满朝文武,再一次山呼万岁。

退朝了。

薛绍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走出含元殿,又是怎么下了龙尾道的。等他回过神来时,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大明宫的丹凤门外。

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情,对薛绍来说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短短的半天时间,自己经历的事情和大脑里思考的问题真是太多了

薛公子

有人在唤,薛绍循声望去,原来是殿中侍御史魏元忠。

兄弟何事唤我薛绍上前一步问道。

不知公子可否稍移贵步,屈尊前往寒舍一叙魏元忠拱手拜道。

求之不得。薛绍毫不犹豫的拱手回礼,我正愁有一肚子的话,无人叙说呢

魏元忠挺谨慎,小声说道:为免他人闲杂议论,公子不妨先行回府,但在一个时辰之后再行前往城南永安坊。在下会在要道之处,亲自恭迎

怎么搞得像是地下党接头

薛绍笑了一笑,好,一言为定

请大家多多投票

第1030章 皇太女第464章 揠苗助长第518章 临危受命第496章 拔虎须,踢虎臀第990章 他是个谜第208章 快刀斩乱麻第405章 推手第780章 穷极恶毒第270章 如胶似漆第335章 脱颖而出第37章 技术活儿第541章 新的狼王第106章 云海仙踪第11章 官分清浊第682章 引蛇出洞第370章 信物第884章 恶来第985章 国与家的未来第975章 近朱者赤第934章 祖传绝活第293章 层层剥茧第650章 与众不同第32章 并蒂琳琅第972章 奇天下之葩第18章 诡异新居第562章 荒唐新君第364章 不计后果第557章 诛心之刃第283章 千钧一发第251章 躯壳与灵魂第999章 枭雄末路第111章 嫡系传人第330章 血色兵变第351章 我想你第881章 死亡对峙第863章 带血的獠牙第634章 雕虫小技第405章 推手第310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685章 薛绍的愤怒第 302章 不虚此行第85章 不与争吠第604章 天高地厚第223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第1017章 一半与全部第1067章 兽性难驯第44章 肚兜之下第867章 秀色可餐第1097章 父与子第900章 谁的时代第365章 痛打恶狗第170章 镀金深造第671章 铁颈神笔第473章 天兵天将第660章 许我任性第217章 埋在一起第50章 黑山老妖第832章 并肩为战第424章 蒸蒸日上第756章 不许姓薛第647章 佳偶天成第600章 两肋插刀第175章 离心最近第274章 惊天大圈套第864章 无理取闹第1083章 军令状第1056章 打下那片草原第615章 虎穴狼窝第537章 继承衣钵第718章 东施效颦第94章 打狗欺主第144章 太平三请第1096章 虎父犬子第618章 朔方十八将第347章 致命红颜第654章 姜是老的辣第88章 皇族本性第170章 镀金深造第22章 贵族风范第238章 游刃有余第223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第679章 姜是老的辣第304章 忘忧第559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10章 宿世姻缘第838章 听我怒吼第1086章 敌人与朋友第888章 北风之啸第719章 见阎王第20章 墙中之鬼第317章 一山难容二虎第1038章 一条贼船第765章 薛子镇国第568章 凤颜大怒第860章 灵州变故第148章 公子饶命第108章 白衣如雪第463章 成全第448章 三把火第3章 第一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