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生死劲敌

朔方军出发了,旌旗蔽日连绵百里。

十万男儿都和薛绍一样,把家和思念扔到了身后,奔向了苦寒又凶险的西北战场。

时值秋日,比起寒冬和春时雨季这样的日子来说行军要显得轻松一些。但九月鹰飞之时,也恰是北方游牧人传统的狩猎季节。一整个夏天,丰美的水草已经把他们的牛羊和马匹养到了剽肥体壮,养精蓄锐已是足够。

冬天就快到了,他们得为过冬做准备。

历来,中原的茶叶丝绢和秋收后的粮食是大漠上的胡人最爱,娇艳欲滴的美人儿用来暖被窝则是神仙般的享受。

可是这些,他们自己都没有。

于是,战争对草原上的游牧人来说显得犹为重要,就如同他们一生下来就需要呼吸喝水和吃饭一样必不可少。因此,几乎是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中原的农耕民族与大漠上的游牧人之间的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划地而居的中原人大多依凭城池采取守势,游牧人则是充分利用他们得天独厚的骑兵机动力优势,大多数是采取游击战的策略在边境各地骚扰,以劫掠财货与人口为主。

行军的路上,薛绍一路都在寻思这些。

其中有很多渊源与道理,当世很多人都能了如指掌。但是有一些,是除了薛绍没人知道的。因为他的身体里有着一颗来自千年后的灵魂,他比旁人更加清楚,眼下这一拨突厥人将要给中原大唐带来多大的祸患。

他们发动叛乱的时机,选得实在是太刁钻了

因为高宗皇帝的去世,大唐的君权交替出现了问题,大唐内部因为最高权力的斗争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内部问题尚且没有理清,大唐又何来精力管理附庸和对付外敌呢

此前,大唐还曾经草率而且错误的处斩了伏念,这激起了草原人的义愤和对大唐的不信任,再加上有前两次叛乱打下的群众基础,这便使得叛军更容易凝聚在一起。再者大唐近年来战事频仍,军力和民力都已显露疲态,国库日渐空虚,对突厥人的防范与镇劾之力自然空前减弱。

大唐与突厥的此消彼涨,就像是一个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稍有一点病毒的感染就容易生病,而且是生大病

用一个不太恰当的形容来说,这一次阿史那骨笃禄的叛乱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在战争开始之前,薛绍首先要做的就是认清敌我。在鼓舞麾下将士的时候,他壮气磅礴的宣称要打得突厥人跪地求饶。可是他自己心里非常的清醒,现在的唐军已经不复裴公挂帅时的盛壮与威风。相反的,突厥人的实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起事才不到三个月,他们就已经能够动用十万人围攻丰州一个弹丸之地,为洗劫河陇马场而围城打援了。

以一名统帅的直觉来判断,这肯定不会是他们的全部兵力。至少,他们会留足一半以上的兵力做为后援和备用并且把守老窝。也就是说,保守估计突厥人现在应该有了二十万大军的实力

再者,现在的突厥叛军首领阿史那骨笃禄汲取了前两任先辈的经验和教训,变得极其的谨慎诡诈和狡猾。从他在边疆的一系列军事部署来看,这已经不是以前那一拨只知道放火打劫和愚昧冲杀并且内乱不断的突厥叛军了。他们对大唐边境的虚实了如指掌,他们有了严密的组织和详实的军事计划,他们把围城打援声东击西和调虎离山这些诡奇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还把薛绍曾经用过的奇袭黑沙的战例,现学现用的搬到大唐河陇腹地给用上了,一次就捞足了十八万匹战马的丰厚战利品。

草原上别的没有,会骑马会射箭并且想到战场上捞一把的男人,满地都是。这批战马至少能让阿史那骨笃禄,再武装起十万以上的骑兵

三十万突厥骑兵,这么庞大的敌群是以往裴公都没有遭遇过的。

此前的两次突厥叛乱,裴公挂帅以三十万大军出征讨伐突厥,就像是老子教训未成年的小儿子,直接摁倒在地脱了裤子就打得哇哇大叫泥熟匍和伏念,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抗衡的余地。

现在薛绍面临的情况则是大相径庭。那个逆子已经长大ChéngRén正当青壮,而老子则是老态显现而且身患疾病了

情况,非常不容乐观

薛绍越来越觉得,裴炎这次给自己穿的小鞋,实在是有够卑劣。他居然又像上次的伏念**一样,以私废公置军国危机于不顾。

曾经,薛绍对裴炎的印象还没有坏到什么份上,还有过与之和解并合作的经历。但是现在,他已经对裴炎彻底的失望了。于私来说,自己恨不能马上一刀宰了他;于公来说,大唐在这样一位自私浅陋的首席宰相的带领之下,别说走向什么辉煌,不一条道走到黑就不错了

与其让裴炎一心谋私的瞎折腾,还不如让武则天出面执政接管大权

薛绍认为,做为一名政治家来说,武则天的责任心和思想觉悟绝对要高于裴炎。哪怕武则天对自己的政敌再残忍,哪怕她夺权的手段再狠辣,至少她不会拿军国之事当儿戏,她也不会因为私斗而废了国家民族之大事。

这是薛绍现在心中,最明确的想法

大军出发后因为马匹不足,走得并不快。

副将李多祚押运的粮草队伍还能看见长安的城池,吴铭和郭安率领的斥侯已经飞驰到了百里开外。此前丰州与夏州等地送来的战报语蔫不详,并不足以判断敌军虚实。薛绍对斥侯们寄予了厚望,希望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打探到自己需要的一切军事情报。

大军一路北上,五日后已经接近泾州边境,这里是离长安最近的战难灾区,数日前突厥人洗劫了这里的三处马场,劫走数万马匹。

薛绍派出的斥侯终于回报消息,同时也带回了两个薛绍没有想到的人,狄仁杰与赫连孤川

斥侯说,狄公有要事特来向大将军汇报。

薛绍接到狄仁杰,见他一身烟土狼狈不堪人也黑瘦了一圈去,惊讶的问道:狄公何以在此,还弄得如此狼狈

一言难尽狄仁杰苦笑道,至从上次接手大将军行刺一案后,狄某不敢懈怠一直严加追查。幸蒙大将军厚恩许我通关文书,狄某追寻线索一路到了丰州边境。正要有所斩获之时突厥叛军前来犯边,丰州都督崔智辩出师兵败,狄某险些被乱兵所杀。幸有赫连孤川等几位壮士一路拼死保护,狄某才得以退至泾州。不料还没喘上一口气,突厥的叛军居然敢大妄为的杀进了关陇腹地,劫掠了泾州的马场几番兵乱,狄某没能擒获贼首却落得如此狼狈境地,实在惭愧

遭遇此等兵灾狂澜,绝非个人之力所能挽回,狄公大可不必自责。薛绍问道,适才我听狄公说,没有擒获贼首想必,狄公已经知道贼首是谁了

狄仁杰深吸了一口气,这恐怕,是狄某此行唯一的收获了

薛绍轻皱眉头的点了点头,看来,确是与突厥叛军,脱不了干系。

没错。狄仁杰说道,大将军此次奉军北伐,还定会与此人交上手。

他是谁

阿史德元珍。狄仁杰说道,此人曾是单于都督府治下的一名酋长,后来因为犯法被拘。阿史那骨笃禄起事之前第一个就想到他,于是不惜犯险从单于都督府的监牢之中将此人救出,然后拜他为谋主军师,对他言听计众

阿史德元珍薛绍深吸了一口气,我在洛阳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个人的名字

大将军,你一定要小心此人。狄仁杰说道,此人虽是出身突厥阿史德贵族,但从小在中原长大,对中原的一切都是了如指掌。再加上他曾经在单于都护府和一些边境州县为官,对大唐的边防和国政也都相当的熟悉,他甚至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京城官话,令两京人士也难于分辨他的口音。在被阿史那骨笃禄拜为谋主之后他出具的第一条计谋,就是前往关中监视大将军你。大将军若不掌兵,则一直监视;大将军若有掌兵之迹象,则动手行刺大将军总之,元珍将大将军视作突厥的头号劲敌

他倒是看得起我。薛绍笑了一笑,说道,然后呢

狄仁杰说道:那时候突厥叛军的实力还不强,只是窝藏在大漠深处躲躲藏藏,暗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这时朝廷派出使团前往幽州,抚慰招降草原各部族。元珍献谋让骨笃禄诈降幽州保存实力。趁幽州不备,骨笃禄杀将斩关逃往漠北,同时还将数万草原降卒裹挟而去。与此同时他们还劫走了

说到这里,狄仁杰面露难色的嘎然而止。

狄公但说无妨。这里都是我的肝胆兄弟,没什么可隐瞒的。薛绍说道,其实你不说我也大致知道他们杀死了朝廷使团的首领左奉宸卫郎将刘冕,同时还劫走了阿史那艾颜。

没错狄仁杰长叹了一声,说道,幽州都督李文谏一向精明谨慎,没想到这次却被元珍算计了。骨笃禄斩关北逃之后聚集部众在于都今山,用艾颜为旗号开始招降纳叛,短短不到一月就聚集了十余万众。突厥叛军,至此成了气候。这时元珍再度献谋,让骨笃禄不必急于与大唐开战,而是将主力部队深藏漠北让大唐鞭长莫及。然后,他们对漠北九姓铁勒展开了攻势。在元珍的谋划之下,骨笃禄很快就击破了九姓铁勒,非但是了却了后顾之忧,还斩获了无数的牛羊军资并招纳了更多的降卒入伙,突厥叛军空前壮大。而这时,恰逢大唐先帝驾崩的非常时期,完全无暇他顾。骨笃禄与元珍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吞并草原上的各个部族大肆扩张,很快麾下就聚集了将近二十万叛军。然后他们在于都今山建立了突厥伪汗国,骨笃禄诈称可汗,元珍被拜为谋主,并封为阿波达干统率兵马。

随后,他们就发动了对大唐的侵略战争,对吗薛绍说道。

是的。狄仁杰说道,元珍对大唐的边境太熟悉了,他针对我们的兵力布防和朝廷现状,制定了很多刁钻古怪的战术,把我们的边关守将完全迷惑,诱使我们的军队往来救应疲于奔命或是落入埋伏包围,完全只剩挨打的份。三个月之内他们连战十二捷,还洗劫了我们的陇右牧马监,劫走战马十八万匹这个元珍,俨然就是我大唐最危险的心腹之患

薛绍深呼吸了一口缓缓的点头,也将是我薛某人即将遭遇的,生死劲敌

第173章 秋瑟冷宫第1051章 左膀右臂第206章 热血男儿第488章 烽火戏诸侯第305章 倾城仙子第676章 我憋死你第806章 刺客第179章 喜闻乐见第186章 东宫太子第977章 两尊大佛第591章 上善若水第244章 打草惊蛇第10章 宿世姻缘第1104章 恨河第741章 冰冻三尺第296章 桃花泛滥第146章 权术经营第34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462章 敬若神明第988章 猛虎与刺猬第1127章 上梁不正第799章 薛绍的意志第615章 虎穴狼窝第942章 一丝杀气第190章 无可取代第591章 上善若水第466章 非奸即盗第24章 巧舌如簧第293章 层层剥茧第440章 内举不避子第703章 江山如画第844章 生死契约第99章 二圣暗战第997章 最强对决第912章 女皇的新衣第195章 神猪将军第1067章 兽性难驯第687章 狗咬狗第1105章 重蹈覆辄第898章 爱与筹码第358章 飓风过岗第408章 君臣密语第113章 孺子可教第763章 临危受命第140章 心有灵犀第692章 理想国第90章 冰冻风铃第607章 自掘坟墓第199章 英雄气短第744章 敲山震虎第738章 为人姐夫第386章 错综复杂第807章 人之将死第54章 传家之宝第57章 儒将之雄第73章 故地重游第1104章 恨河第191章 成王败寇第392章 银壶第111章 嫡系传人第929章 千刀凌迟第102章 指天发誓第978章 南行第160章 光定公主第876章 高尚与口臭第285章 致命要害第738章 为人姐夫第476章 战斗打响第521章 土豪第911章 未竟之志第1120章 白衣登封第76章 这是秘方第1113章 不要死第196章 战争号角第452章 兵来将挡第16章 公主之病第237章 心迹第324章 微变第365章 痛打恶狗第685章 薛绍的愤怒第1041章 韦陀伏魔第816章 卧榻之侧第1001章 兔死狐悲第526章 心诚则灵第1037章 妖蛾子第562章 荒唐新君第968章 一丝笑容第757章 命里克星第395章 深藏不露第227章 人无信不立第532章 失去第108章 白衣如雪第242章 混帐小尾巴第190章 无可取代第282章 刀兵大阵第839章 傻人有傻福第401章 风云突变第335章 脱颖而出第910章 开国元勋第965章 喜中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