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薛绍的愤怒

宋璟这一站出来,满朝文武几乎是同时在心里惊叫一声又是他

为什么要说又呢

当年,仅仅只有十七岁虚龄的宋璟一举考中进士并被授为县令,早就惊艳了朝堂扬名于显贵。十七岁的县令,这在古往今来也都是罕见。偏偏这位少年父母官在任上干得还不错,结果被薛仁贵看上选到了身边充作行军管记,也就是首席军师。且不说宋璟是否少年得志,他的才华智慧和德操,确实当世罕有。

前不久,宋璟离开他的恩帅薛仁贵孤身来到长安,以一介白身的身份,胆大如牛的跑到御史台状告炽手可热的兵部尚书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后的亲侄儿武承嗣。在谁看来,这就是鸡蛋碰石头茅坑里点灯笼的举措。但是奇迹偏偏发生了,宋璟居然一举告倒了武承嗣,让他免去官职回家面壁思过去了。

与此同时,宋璟本人还得到了武太后与裴炎的共同赏识,将他再度启用并予以破格提拔,任命他为御史台侍御史。这是一个专门监察朝廷官员与监督朝廷政令的重要官职,凡两京之内上至宰相皇族下到县令小吏,无不受其监管,权力非常大。

刚刚上任为侍御史的宋璟,接的第一个烫手的活儿,就是审问薛绍。当时的形势相当微妙,就连御史大夫韦思谦都心中有数,所谓的审薛绍不过是一个门面功夫,薛绍一定不会被定罪。但是宋璟认死理,他非但不肯轻易放过薛绍,还敢跑到太后面前去求证,让太后给他一个明确的说法。太后都拿他没办法了,只好将早就准备好的一尊假金佛给宋璟看,这样才使得宋璟没有再死死追查下去,薛绍也终于得已无罪脱身。

少年中进士,智囊辅三军,状告武承嗣,严审薛驸马,这一棕棕一件件的,早就让宋璟的大名在长安如雷贯耳。现在正当武太后和裴炎的争斗演变到了生死相决的时刻,满朝堂的公卿宰相文武大臣多半已是噤若寒蝉或是明哲保身,偏偏又是这个宋璟站了出来公然向裴炎发难

人们不由得想道,这家伙究竟是活腻了,还是活腻了,还是活腻了呢

大唐的朝廷是议政的地方,从来就不是任何人单凭自己的一句话说能了算,也不是谁的官职高谁的声音大,就属他说了算。一代圣君太宗皇帝陛下博采众议从谏如流,因此才有了贞观大治。我朝廷续贞观遗风,朝堂之上广开言路,不以言论而治罪,不以言论而显拔。武则天的表现仍是很平静,朗声道

宋璟,说出你的想法。

宋璟大诺了一声,众目睽睽之下站了出来,走到了裴炎的面前。

裴炎看着他,表情很是玩味,仿佛是愤怒又仿佛是懊恼。那表情仿佛是在说宋璟啊宋璟,老夫如此赏识于你,还亲自破格提拔于你,你今日居然当众与老夫作对

宋璟先是对裴炎拱手一拜,说道:裴相公,朝堂之上无私事。下官对事不对人,若有得罪之处,还望裴相公海涵

裴炎别过了脸去,有话,你就说吧

谢裴相公

宋璟拜了一礼然后站直,定了定神清了清嗓。看得出来,他多少还是有一点点的紧张。

薛绍不由得会心一笑,这样的大场面,是人都会紧张。宋璟毕竟也只是一个凡人,还是一个年轻的凡人。

片刻之后,宋璟深呼吸了一口,开始说了

最初,宋璟想请问今日在朝的诸公。没有废话,宋璟单刀直入,扬州李敬业所部,是正义之师吗

当然不是

叛逆也

这又何必问

很多人争先恐后的回答。在这一点上,大家的意见还是很统一的至少在公共场合,是非常统一的。

宋璟微然一笑,转过来对裴炎道:既然李敬业并非是正义之师,那裴相公身为唐朝宰相中书令,为何要为其张目

胡说裴炎怒斥一声,本阁几时为李敬业张目了

裴阁老息怒。下官并非是妄加指责,还请阁老听我说完。宋璟表现淡定,说道:众所周知,李敬业继承了祖上的爵位,官拜刺史。但是他在刺史任上贪赃枉法而被贬官,郁郁之下来到扬州,纠结起一批和他同样犯法被贬的官员,发动了这一次的叛乱。他们打出的旗号是匡复庐陵王,可是庐陵王远在房州,他在扬州。他的起事庐陵王截然不知。再者,他们以匡复为名,纠结起兵马之后却没有向关中挺进,而是转道南下攻取了江南的润州。此举之意图相当明显,他们就是想要占据江南依凭长江之天险,划地而治与朝廷分庭抗礼由此可见,李敬业不过是找了个匡复的借口发动兵变,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发泄被贬的私愤,是为了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狼子野心

说得好有人大赞了一声,众人扭头一看,是兵部侍郎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岑长倩。

宋璟的信心大受鼓舞,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如此看来,李敬业并非是忠心报国的仁人义士,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逆反贼

众臣一听,宋璟这话有道理。于是很多人点头认可。裴炎也没有出声打断或是驳斥他没理由去驳斥,难道他还能说,李敬业不是叛逆反贼吗

诸公多是饱读诗书。理当知道,自古以来战争的檄文都以声讨敌人煽动人心鼓舞士气为目的。行文力求磅礴激烈,同时也有夸大其辞的特点。宋某不才曾经忝为河北行军管记,时常也应主帅之命作一些战争檄文,因此颇为知情。宋璟平静的说道:李敬业遍发天下的那一篇檄文,下官也看了。它以辱骂武太后为主,然后号召天下之人一同讨伐武太后。前番已表,既然李敬业并非是仁人义士,他的麾下也并非是正义之师,那么他们发出的檄文,又岂能代表天下公道檄文当中所说的话,又岂能被我们的朝廷正朔所采信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裴相公用李敬业檄文当中的观点来攻讦武太后,不是为敌张目,是什么

你裴炎顿时气煞,脸都有点白了胡子也在发抖。

薛绍心中一亮,迂回转折有理有据,干得漂亮

综上所述,臣不能苟同裴相公提出的政议。宋璟大声道:当此之时,朝廷理当以武力平叛为首要。扬州兵变,归根到底不过就是一群野心狂徒打着匡复的旗号,发动的一次为了实现个人野心满足个人私欲的邪恶反叛国难当头,我们身为大唐的臣工,理当抛弃一切成见与私人恩怨,精诚团结合力对外。如果因为贼寇的挑衅而自相攻讦,岂不就是向贼寇示弱妥协今日,李敬业将矛头指向武太后,裴相公就要求武太后归政于皇帝;倘若明日,李敬业又将矛头指向皇帝陛下,裴相公,你当如何

你放肆

裴炎终于是被宋璟的唇枪舌剑刺中了痛处他可以骗过所有人,唯独骗不过自己,所谓的李敬业檄文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他真正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扳倒武太后。否则他也不会七天闭门不出,等着檄文的到来,等着舆论的扩散,等着大家都被这篇檄文和扬州叛乱的威力所感染,从而都将思想斗争的矛头一同指向武太后

来人,将宋璟拿下裴炎头一次的,在朝堂之上勃然大怒并下令拿人

裴炎这一发话,守卫殿中的千牛备身和殿外的背身左右一共十二人,全都气势汹汹的冲进了殿内。

薛绍定睛一看,情况不妙今日上朝的这些千牛备身和备身左右,我居然一个都不认识肯定是裴炎早就做了准备,在奉宸卫当中安插了自己的人,并且利用手中的权力,让他的这些心腹全在今日当值

裴炎大怒,群臣惊骇。随着十二名千牛卫士的涌入,大家不约而同的想道:宋璟完了

这下真的完了

站住武则天大喝一声,这里大唐的朝廷朝堂之上自由政论各抒己见,岂可凭一言而治罪

那十二名千牛卫士一同站住,把眼神投向裴炎。

裴炎表现出与平常截然不同的强硬,大声道:宋璟污蔑宰相妄议国政,煽动人心意图不轨,依我朝法典可按十恶罪论处来人,将宋璟拿下

武则天勃然变色,大胆

本阁依法办事,自然胆大裴炎怒声驳斥,还不拿下

群臣全都傻了眼这一下,裴炎和武太后算是当众撕破脸了

十二名备身冲上前来,张牙舞爪的直奔宋璟。

宋璟毕竟是一介文士,当下有些不知所措,呆呆站着脸都有些白了。

蓦然之间一道人影拦在了千牛卫士面前,站住

众人一看,额头再添一层冷汗薛绍

薛绍,终于出面了

尔等备身,究竟是朝廷的将官,还是裴相公的家奴薛绍抬手指着眼前的十二名备身,怒斥

这十二名备身被薛绍这样当头一记棒喝,当下整齐的站住了,一时间也无言以对。

回答我薛绍大喝一声,杀气四射

十二个人整齐的一愣,竟然被薛绍斗然爆发出来的这股强烈气场给震慑住了。周围有许多大臣也不由自主的感觉心底发寒汗毛立竖,心中油然而升一股强烈的恐惧感。他们惊诧的看向薛绍,心中暗暗惊道:这就是传言中薛人屠的真实面目

我等,自然是朝廷的将官总算是有一个胆大之人答了话,但明显是底气不足声音萎弱。

既然是朝廷的将官,理当知道朝堂的礼仪,知道朝廷的规矩薛绍怒斥道,千牛背身与背身左右,是以护卫皇帝戒备朝堂为己任。如今武太后临朝称制,代替皇帝陛下执掌朝堂。尔等备身居然不听武太后之号令,反而对裴相公言听计从,是何道理

十二人同时一怔,竟无一人能够说出一句话来。

谁来告诉我,他们是哪个奉宸卫的人薛绍大声问道。

是右右奉宸卫有人小声回答了。

右奉宸卫将军何在薛绍怒声问道,站出来给我们看看,是一个什么样的将军,调教出了这样的一群属下

没人站出来。裴炎也站着没动,没吭声。十二个背身也没有动弹。

薛绍冷笑一声,怎么,右奉宸卫将军,今日没有来上朝吗

我们将军数日前因公外出了。有一名千牛背身,怯怯的答道。

因公外出干得漂亮薛绍冷笑一声,低声道:我敢打赌,他很快就不会是你们的将军了

十二人整齐一愣,这下真有一点慌了

薛绍斗然提高声调,大声喝道:今日朝会政议国事,须得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谁也别妄想以权压人,更不要妄想凭兵戈谋胜否则,后果自负

后果自负这四个字,就如同四道霹雳一般炸响在了大唐的朝堂之上。

很多大臣悚然变色,包括刘齐贤李祎之和魏玄同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想道了,驻扎在渭水河畔的十万大军

薛绍,你是在公然威胁朝廷裴炎在薛绍背后,怒声大喝道。

你错了。薛绍转过身来面对着裴炎,正色道:恰好相反,薛某是在极力的维护我大唐朝廷的公平与正义。这里是朝堂,是商议与处决天下大事的地方,是代表天下道义与民心公德的地方。他不是任何人的一言堂,他更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任何人的一言堂

裴炎再度被气到脸白,深呼吸

薛绍正对着裴炎的那张气白了的脸,斗然大喝一声,你们,全都给我滚出去

裴炎勃然变色,薛绍,你太放肆了

阁老息怒,我没说你。薛绍微然一笑,不信你看,自然有人正在滚出去。

众臣一同愕然,裴炎也扭过了脸去连连眨着眼睛,神情甚是尴尬。

因为刚刚气势汹汹而来的那十二个背身,正在一轰而散的落荒而逃,像一群打了败仗的残兵,丢盔弃甲的滚出了朝堂

薛绍背对着他们,昂然而立正对裴炎。

裴相公,现在终于到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时候。一切公平,公正,公开。薛绍小声道,那么,就让我们来一起见证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公道自在人心

第774章 塞翁失马第624章 死亦同坟第849章 顿戟一怒,伏尸百万(四)第901章 秘密计划第747章 误打误撞第527章 亏欠第305章 倾城仙子第668章 袍泽弟兄第946章 月光爱人第475章 好戏上演第701章 胆小如鼠第1037章 妖蛾子第364章 不计后果第415章 完美世界第828章 为谁而战,为何而战第852章 兄弟重逢第891章 一将难求第483章 自寻死路第1108章 掘墓人第324章 微变第138章 定时炸弹第411章 我的传奇第1055章 不让人省心第387章 花海云端第1124章 江山美人第275章 以国士报之第578章 福星贵人第702章 袍泽与死敌第148章 公子饶命第215章 以血还血第113章 孺子可教第576章 骄兵悍将第723章 一诺千金第305章 倾城仙子第117章 怕他个鸟第675章 力战群雄第1127章 上梁不正第987章 血的教训第434章 天命神器第1017章 一半与全部第213章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第559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101章 千牛备身第1107章 传承第1096章 虎父犬子第1012章 不该再有战争第785章 摊上大事第1054章 倒八辈子霉第715章 交锋第199章 英雄气短第367章 凤临蓝田第13章 一官半职第953章 飞扬跋扈第818章 突厥入关第873章 唯一第323章 向命运开战第991章 下山之猛虎第250章 问心无愧第807章 人之将死第675章 神!第675章 神!第592章 这是个约会第493章 倾国倾城第75章 达成同盟第739章 乌云盖顶第467章 薛郎请战第458章 天将降大任第1091章 借刀杀人第1019章 如愿以偿第902章 债多不急第327章 恶毒与圣洁第1096章 虎父犬子第797章 入侵者第9章 改写命运第921章 遗忘战神第222章 灭顶之灾第124章 言出必行第370章 信物第128章 一本万利第409章 薛绍的阳谋第36章 这是谎话第363章 猴子请来的救兵第1086章 敌人与朋友第419章 三家气象第611章 绥州蹊跷第579章 十万沸腾第882章 异动第547章 大事不妙第1133章 七杀第814章 天下无双第 278章 死无对证第1104章 恨河第968章 一丝笑容第820章 御前会议第785章 摊上大事第615章 虎穴狼窝第1071章 彷徨第592章 这是个约会第863章 带血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