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河北危机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战争充满太多的变数,武则天虽然不会带兵打仗,但是这样的道理她懂。对于薛绍给出的谨慎答复,武则天未置可否,只道

不打仗,仍是最好。

这也是臣最期待的。薛绍说道,扬州叛乱,已经给大唐带来了重疮。如果河北再乱,后果不堪设想。大唐连番内战,得益的只会是虎视眈眈的异族敌人。所以臣建议,针对程务挺还是安抚为上。

武则天神情严肃的沉吟了片刻,说道:人心难测。一直以来,本宫都感觉程务挺有些难于捉磨。薛绍,你跟本宫说一句实话如果让你全权代表朝廷出面安抚,你有几成把握稳住程务挺

薛绍缓缓的深吸了一口气,五成。

好武则天双眉紧皱,压低了一点声音,如你所言,大唐现在再也经不起内战的消耗。本宫现在就密授你临机专断之权,全权代表朝廷去往河北处理程务挺一事。但在你出发之前,本宫必须要让你心里清楚,这不仅仅是你和程务挺之间的私事,这是关乎国家安危的军国大事。所以本宫希望你,不要感情用事。

臣,领命薛绍抱拳应诺。

还有一件事情,本宫要提醒你。武则天说道,扬州叛乱朝廷动荡,突厥人一定在伺机而动。程务挺那处,如果突厥人有什么动作,也未可知。

嗯,臣知道了。薛绍的心里紧了一紧,心说武则天还真是和我想到一起去了。现在程务挺坐镇河北是大唐在北面的一道长城,深为突厥所忌惮。如果我是突厥的谋主阿史德元珍,一定不会放过现在这个大唐内乱的好机会,伺机出手铲除程务挺甚至是将他逼反叛国,都有可能

此事机密,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武则天说道,明日,本宫就会出具一道圣令假派你前往并州,暂时代替领兵出征的李孝逸,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一职。另外,原并州大都督府司马柳盛在守卫代州时颇有功劳,本宫已经着令中书门下将其官复原职,仍旧担任并州大都督府司马,也好辅佐于你。至于其他,你看还有什么需求,只管开口来提

有,儿臣有太平公主马上接过话来。

武则天眉头一皱,你想说什么

太平公主嘿嘿的笑,母亲,就让我陪薛郎一同去并州吧

胡闹武则天一口斥道,你身怀六甲,岂能远行再者薛绍此行是去经办军国大事,何来闲暇照管于你好好在长安呆着,哪里也不许去

呜太平公主哭丧起了脸,母亲,你可是答应过我,在我分娩之前,不会让薛郎离开我的

此一时,彼一时。武则天的脸色稍稍和缓了一些,柔声劝道,我儿需得更加懂事一些。薛郎乃是社稷重臣,军国之危重于泰山。

好嘛国家大事,国家大事太平公主碎碎念的道,你们心里都只装着国家大事,就没有我这可怜的大肚子

薛绍在一旁忍俊不禁的暗笑,心说太平公主又在故意耍宝了。她这样在武则天面前提出的埋怨和不平,只是为了更好的衬托我的伟大堂堂的帝国第一公主甘当我的绿叶,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好了太平,你就不要忿忿不平了。武则天毕竟是心疼女儿,只好耐心再劝道,为娘不会亏待你们的。待薛绍解决了河北隐患归来,为娘定会重赏于他。

那我呢我就没有任何补偿嘛太平公主仍是忿忿不平。

薛绍再度笑了,忍不住劝道:殿下,不可得寸进尺

好啦好啦武则天也忍不住摇头而笑,太平,等你诞下麟儿,若是男孩儿就封爵,若是女孩儿就赐封邑这你总能满意了吧

儿臣多谢母后太平公主总算是美滋滋的妥协了。

武则天无可奈何的呵呵直笑,薛绍也是笑而不语。

再度聊了一些家常之后,武则天不顾太平公主的挽留,马上就起驾回宫了。

在后堂躲避多时的刘袆之总算如蒙大赦的又走了出来,有些情急的问薛绍,敢问驸马,太后都和你说了一些什么呢

薛绍笑了一笑,说道:太后她老人家只是前来探望身怀六甲的公主殿下,聊了一些家常而已。

哦刘袆之眨巴了一阵眼睛,不好再行探问下去,于是施礼拜辞而去。

太平公主对刘袆之挺是不屑,说道:我不喜欢这人。两面三刀鬼鬼祟祟。

外加处心积虑野心勃勃。薛绍笑道。

他来找你,一定是想获取你的支持,力挺于他接任中书令一职。但要我说,他还不如裴炎呢太平公主直撇嘴,薛郎,你可不能帮他

放心,我谁也不会帮。薛绍淡淡的道,如今正值朝廷剧烈动荡人事更迭频繁的非常时期,谁也无法保证今日的宰相,会否是明日的阶下之囚。和谁拉帮结派,都不是明智之举。再者,我现在肩负重责要去处理河北危机,离开长安我便再也无暇他顾。

嗯。太平公主深以为然的认可点头,说道,看得出来,母后针对程务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你能将程务挺的事情处理圆满,避免内战的发生和人才的折损,将有大功于社稷。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国家重臣最该做的事情。虽然现在朝堂之上出现了很多肥缺,无数人都在积极的钻营想要谋取自己梦寐以求的官职。但你常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从长远来看,目前解决河北危机远比急于钻营谋求官职,有益得多

薛绍笑了,安然,你在你母亲面前,怎的就不说这些话

太平公主嘴一撇,反正你们都喜欢把我当作不懂事的糊涂孩儿,那我就索性胡闹一气喽

薛绍禁不住哈哈大笑,心说有个词来形容太平公主最为贴切,叫什么来着扮猪吃虎

三日后,夜半子时,渭水大营。

薛绍带着郭安等斥侯在中军帅帐里,向党金毗和郭大封等将出示了兵部堪发的调兵鱼符和皇帝密旨,征调五万步骑星夜出发开往并州。

党金毗和郭大封都已是薛绍的死忠,毫不犹豫的执行了命令。薛绍让他们严守机密不得向任何将佐泄露此行的目的,另外让他们尽量分批动身,昼伏夜行避开官道绕走小路,一路偃旗息鼓的隐伏急行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开抵并州境内。到了并州再张打起并州大都督府麾下府兵的旗号,对外宣称他们在此集结是为了随时准备增援扬州平叛。

党郭二将领命而去,五万渭水步骑分作几批,陆续开出了营盘望并州而去。

少帅,这能瞒得了程务挺么郭安问道。

怎么可能薛绍苦笑道,程务挺这么老道的兵家,鼻子一皱就能嗅出并州的怪味儿。

那我们岂不是,掩耳盗铃郭安说道。

如果只是为了去打仗,掩耳盗铃的伎俩无疑是蠢到了家。薛绍无奈的摇头笑了一笑,但如果是去处理一场政治危机掩耳盗铃倒显得体面了

郭安顿时就笑了,在下,当真是搞不懂政治

薛绍轻叹了一声,不懂才好我也希望,我屁都不懂

次日清晨,特命钦差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薛绍,骑着拉风帅气的高头大马,带着统一服色的部曲和卫队,浩浩荡荡的从长安出发奔赴并州上任了。

朝廷上下,对于薛绍这时候去往并州,并不是太理解。毕竟他现在已经是一个风云人物,在王师平叛扬州和朝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之时,薛绍突然离开长安,让很多人猜测纷纷。

有人说薛绍是为今后正式接掌并州大都督府做铺垫,也有人说他是有意避开现在的官职竞逐脱身党争之外。这两种猜测占了主流,而且他们一致认为这是薛绍和太后暗中达成的协议太后在朝中主持朝政,薛绍在并州坐领北方并壁江山的军国大事,就如同二圣时代的英国公李勣,充当大唐的北面长城一般。

不管人们怎么猜测,总之薛绍又离开了长安,去了河北。

一路上薛绍走得不快不慢,抵达并州时,司马柳盛已经复职上任,率领大都督府治下的官员将弁都来迎接。另一方党金毗和郭大封二将已经按照薛绍的吩咐,把右卫的五万步骑安置妥当,就驻扎在并州以南的府兵大营里为了最大程度的安抚程务挺,薛绍有意将军队驻扎在朝南的方向,而不是针对防范北方的朔代。

前来迎接薛绍的官将队伍很庞大,多达数百人。薛绍一眼扫过去,不见程务挺。

以程务挺的身份和地位,他理当站在队伍的最前列。

论管职,薛绍这个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是程务挺的顶头上司。论私交,程务挺没理由不来迎一迎薛绍。若说路途遥远,新任云州都督薛讷比程务挺远多了,他都来了。

看来,真要出点事儿了薛绍不由得轻声的暗叹了一声。

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829章 东山再起第599章 麟儿诞生第499章 千骑内鬼第1088章 迷雾重重第626章 一座城,一个人第350章 飞马回京第102章 指天发誓第319章 共处一室第191章 成王败寇第858章 宽容与底线第346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48章 贵族俘虏第672章 少帅的反击第527章 亏欠第23章 捕风捉影第111章 嫡系传人第140章 心有灵犀第1054章 倒八辈子霉第765章 薛子镇国第566章 怒发冲冠第1106章 伟岸如君第776章 万死不辞第727章 福兆隐忧第35章 一吻免死第260章 论功行赏第602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929章 千刀凌迟第569章 别开生面第388章 祭昭陵第389章 公主的脉第398章 帮我起床第1052章 国之栋梁第150章 王室遗胄第1102章 逆鳞第59章 母女连心第325章 貂婵计第689章 谋战扬州第221章 虎口夺食第718章 东施效颦第136章 九指薛侯第12章 天后召见第800章 无常索命第715章 交锋第658章 奋起反击第713章 来意叵测第713章 来意叵测第958章 我来自地狱第178章 公子多情第897章 你的桃源第327章 恶毒与圣洁第610章 明白鬼第401章 风云突变第730章 公子任性第66章 应运而生第1135章 好快的刀第1012章 不该再有战争第914章 血统与神话第939章 一顾倾城,再顾断魂第605章 新仇旧恨第574章 当霸气时且霸气第103章 屈尊折贵第798章 假如清君侧第342章 胜券在握第437章 半壁江山第418章 奇异的讯号第927章 天子杀人第311章 全民偶像第123章 大获全胜第772章 朔方风云第922章 死得很难看第927章 天子杀人第92章 绝对权力第117章 怕他个鸟第789章 来犯者死第621章 天机第451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734章 舍你其谁第991章 下山之猛虎第34章 托塔天王第25章 目的达到第293章 层层剥茧第76章 这是秘方第579章 十万沸腾第535章 隐伏山野第106章 云海仙踪第1014章 归宿第624章 死亦同坟第560章 新君上台第1079章 杀人者,老兵第1034章 大战在即第124章 言出必行第863章 带血的獠牙第149章 天下良心第478章 自投罗网第243章 烈马长枪第1106章 伟岸如君第13章 一官半职第166章 妇人之见第295章 宝贝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