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节 729结晶效应

方先生是严谨治学的人,这在他的工作上很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返回省城后的方先生依然兴冲冲地研究南山课题,在他的全力斡旋和奔走下,南山的课题终于跃然于纸上。为了显示隆重和对方先生的尊敬,张里和纪国华二人接到通知,便齐齐赶赴省城,从方先生的手里拿过了这份沉甸甸的思想结晶,这里面事关南山七十万百姓未来的幸福生活,是未来南山农村经济发展走向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理论依据,由不得二人重视!

在纪国华的示意下,随去的财政局长递上了一个厚厚的信封,这时候纪国华说方老,我知道这些俗物有碍您的清名,但是您一定要收下,这是我们南山七十万百姓对您的一片感激之情,是一片心意!

方老哈哈大笑,指指信封说你们这些当领导的都是语言表达的专家,送酬劳也说得这么动听感人,那我也告诉你,为老百姓做点事不单单是你们官员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这些搞研究的人的份内之事!学以致用,不用还学他干什么?拿回去吧,百姓口袋里的钱我是一份都不会要的,要给你就给他们减点负担吧!

纪国华就有些脸红起来,因为根据那些随行工作人员汇报,在一些乡镇搞调研时有些群众说了很难听话,一些基层干部也大倒苦水,说财政赤字乡镇经济发展落后云云,当然后者是出于一种惯性思维讲的,他们想着办法为当地多筹点钱。但是前者就不同了,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社会问题,那就是干群关系问题,政府与普通群众的对立茅盾问题,这两种性质不一样,后果的严重性前者要大得多!

张里只好出来拉圆场,幸好他多准备了一手,听说方老喜欢南山的雨山茶、板栗等特产,他特地准备了一些山货土产,不好所料,方老对这些欣然笑纳,还大提自己的课题研究中专门有这一项,就是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较高经济价值的作手,农产品特色化、产业化将是南山未来可选的一条很好路子。

出门离开后,纪国华就感叹说高风亮节啊,古君子遗风啊,这样的老先生真不多了!这样一来我们真的很惭愧,张书记你要想想办法,我们得做点表示,不然这一辈子都觉得心里不安的!要是南山老百姓知道了也会骂娘的,人不能忘恩负义不是?

财政局长紧跟后面察言观色也附合说,是啊是啊,我听说方老在县里时一天到晚都在下面跑,不说别的,这么大年龄整天价风吹日晒的,我们也不能不尊敬老人,应该表示心意!

张里心下也有些感动,虽然早有预料,但是真正事实摆在面前时那种触动很真实。想了想他才说算了,没办法,方老就是这样的人,淡泊名利,我们还是依他的吧!以后记住,逢年过节的多来看看他,有空就接他到南山来好好疗养疗养,如果我们能有这样的专家权威坐镇,南山的发展会少走很多弯路的!

对,应该这样!这个事应该立即落实下去,我只要在南山一天就要坚决做到,而且要记到史料办公室去,我们不能忘记这样一个无私的老人!纪国华立即表态说。

看着两位领导都神情意动,财政局就凑上来笑说方老高风亮节令人感动,我看不如这样,他的那个课题组不是还有其他人吗,当初这些人到南山来回车马奔波的,总要点车马费吧?我看就跟他们联系上,这点费用我们一定要给,不给说不过去的!

张里和纪国华一听,都觉得有理,张里只点了下头,纪国华早就开口说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老刘你去办,先说好了,办不好你就提前退二线吧!财政局长老刘脸上立马就苦了起来,看看无视状的张里,只好张了张嘴把话咽下。

方老的调研很扎实,有关南山的基础现比县里拿出的材料还要详细科学,有些新情况张里是以前在材料上都没有看过的,这些误差他也明白,是体制的固有习惯无法改变。规划文件上从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评价了南山,并就当前的一些基础现状展开了科学分析和论证,有理论依据有现实参照,真实地尖锐地指出了南山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有关发展方向上主要提出了几点,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化种植,这在方老家中时提到过,根据南山的地理地貌自然条件,结合农业生态特点,方老给出了这一剂良方,丘陵旱地要多种植经济作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玉米大豆等,要种植南山特色经济作手,板栗、茶叶、银杏、中药材等,这些在当前种植作物中附加值较高,需要从技术到规模上进行大力发展。

二是林渔业方面,围绕南山旅游的全面开发,这是第三产业兴起的火车头作用,南山应该大力提倡和引导进行林业生产,木材行业前景广阔需要大力拓展,不是单纯的林业种植,还要进行木材的初加工,甚至有条件进行深加工,以补足产业裢的完善。渔业养殖方面要依托罗湖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渔业的养殖,如银鱼、龙虾等,特有的水域条件将会在市场上占据牢固优势。

第三方面很重要,那就是结合南山现在的情况,工业经济在快速增长,城市建设脚步加快以及旅游业的兴起,这种情况下南山的第三产业必须大力繁荣发展,第三产业的繁荣将会紧跟一、二产业的脚步,做好配套服务,同时加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市场经济繁荣将会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完善产业结构、科学布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

等等。

这份

张里自省城回到南山,全力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讨论研究方先生递交的规划文件,他没有采用敝帚自珍的恶习,而是在第一时间小范围传阅,然后便直接印发到各职能部门,发改、经济、科技、农业、粮食、统计等县局部门,均全文看到了这份材料,张里高调宣布,这是事关南山发展的重要文献,各部门不但要看懂看透,还要研究出其精髓,领会贯彻其□□,而且各部站要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为下面的工作展做足思想准备!

南山再一次被调动起来,热火朝天的投入到这一活动中,真学也好假学也罢,南山的官员之间谈论的最多的话题均是此物,这让外来的人看得有些纳闷,南山的官员都很务实啊,水平都很高!

这边热火朝天,还有一个地方也有点热!

第34节 14新工作(1)第36节 15上省城(1)第270节 75丝海(2)第871节 638巧第58节 22下乡了解情况(2)第436节 203异常第571节 338聪明人办聪明事第525节 292凸显第191节 56奠基典礼(1)第686节 452醉翁之意第595节 362雨露均沾第881节 648安全第62节 24黄票风波(2)第358节 125似是昨日第171节 52私人宴请(1)第472节 239重任在肩第753节 519把握尺度第602节 369官员的代沟第30节 12单独召见(3)第220节 62难得优厚的条件(3)第827节 594方式的转变第266节 74作由头(2)第947节 714结合?第946节 713周旋第597节 364诉苦第268节 74作由头(4)第665节 431爆第189节 55难端的一碗水(6)第345节 112来头更大的人第461节 228巧妇第508节 275考问第888节 655我要看看第21节 8局长出事(2)第505节 272意思第858节 625运筹第394节 161担忧变成现实第651节 418势同水火第65节 25擦屁股(2)第38节 16拜访(1)第242节 68上门(1)第830节 597魔鬼的诱惑第469节 236又见徐村长第509节 276汗颜第126节 41好事成双(3)第41节 17接待(1)第17节 7回家过年(1)第680节 446情结第738节 504两种可能第821节 588再见 春江第117节 39缘份来了(4)第31节 13抽调(1)第946节 713周旋第16节 6调查报告(3)第361节 128打铁还需自身硬第571节 338聪明人办聪明事第226节 64意外的通知(1)第498节 265非正式汇报第801节 568陪衬的孩子第858节 625运筹第479节 246扎堆第749节 515走亲戚第760节 526墨宝诫勉第518节 285透露第894节 661处理第776节 542第141节 45走马上任(2)第704节 470酒池第799节 566秋风乍起第511节 278青眼施人第834节 601插班生第216节 61求名不求利(4)第151节 47逼上梁山(1)第942节 709群策群力第299节 85朝中有人好办事(2)第42节 17接待(2)第585节 35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949节 716如约而来第188节 55难端的一碗水(5)第146节 45走马上任(7)第181节 54新家新年(3)第875节 642雨山茶话第144节 45走马上任(5)第159节 49调查拆迁黑幕(1)第595节 362雨露均沾第537节 304财神再来第661节 428人倒霉喝凉水也塞牙第539节 306轩然大波第936节 703不一样的赞赏第344节 111不为所动第396节 163来者不善第971节 738事事岂能如人意?第596节 363饭局第695节 461副市级待遇第885节 652意味第302节 86大家都有份(2)第485节 252鱼太大第789节 556太极第134节 43民心如镜(2)第577节 344一如所料第53节 20入主双庄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