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虚实

此时郑和的脸色很严肃的看着楚雨,继续说道,“我已经想好了,这次我亲自出马,去一趟东瀛之地,实地考察一下,如果能找到他们的幕府将军,我想海贼流寇不日就会退去。不知郑兄意下如何?”

郑和终于得到了楚雨说出的目的,果然不出所料,郑和犹豫了一会,虽然他也想尽快清除掉这些神出鬼没的海贼流寇,但是要堂堂的元帅亲自出马,这个恐怕就有点不妥了,不出事情还好,万一出了事情这个责任可担当不起,恐怕这辈子就没有几天能看见日出了。

“元帅,你可要三思啊,你是朝廷钦派的重臣,此去东瀛万一有什么好歹,郑和可怎么跟皇上交代啊。”郑和赶紧跪下抱拳行礼说道。

“郑兄,你过虑了,我楚雨闯荡沙场已经不是一天了,知道轻重缓急,眼下我们虽然能止住还贼流寇的滋扰,但是永远也无法除根啊,待到你我松懈的时候,他们有群起而复生,滋扰我边境臣民,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边境百姓啊,还望郑兄多为天下百姓考虑。”楚雨这次将天下百姓拿来压郑和,就不信他不退让。

“郑和贱命一条,死不足惜,如果元帅执意要去的话,就让郑和去吧,我保证完成任务。”郑和见楚雨这般执着,便率先请命,楚雨不同意的话,刚好也能打消了这个计划。

“这个不行,福建水师这几年一直你郑兄你来掌管,你走了,楚雨本就是粗鲁汉子,哪有郑兄你这般精细之心,能将水师打理的井井有条。郑兄请放心,楚雨此去定当先禀明皇上,决不让你为难。”楚雨抬出了皇上,主要皇上同意了那还由得你郑和同意与否。

郑和眼看着楚雨也是条汉子,不忍心他此去东瀛就这样丢了性命,东瀛在当时明朝人民的心中属于蛮荒之地,民风彪悍,基本上归属于未开化的人类古猿之类。楚雨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这个时候日本已经是有了集成政权,天皇虽说是幕府将军之下的傀儡皇帝,但是在人民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地位。从这点来说,东瀛仅仅落后于中国的只是文化和经济,它的封建体系已经完整的传承了中国的制度,封建制度也还是每一个国家的必经之道,当然除了一些新兴的国家可以直接过渡以外。

郑和见楚雨这般的执着,而且说出那样的话也就是再反对也是没有任何意义了,随即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楚雨的计划。

楚雨走之前可是要做好几项基本工作。

第一,郑和要时刻的主意着边境沿海的还贼流寇情况,找准了老巢的话先给予沉重的一击,让他们先元气大伤了,稍稍的稳定局面,当然了这个工作的主要依靠还是楚雨组织起来的情报网络,详细的情报楚雨已经总结汇总在一起了,等待的只有时机。

第二,飞鸽传书给京城的朱棣,详细的汇报一下这次东去东瀛的计划,获得朱棣的首肯才是最重要的,否则计划便要搁浅了。

第三,趁着这个时候,网络天下英雄豪杰,凡是有能力的人都要网络在一起,将这些有着特定功能的人才聚拢在身边,将来跟着自己东渡东瀛之后作为第一批敢死队。

这三项基本策略的实施期还是比较长的,楚雨的情报网络也是最近才组建起来的,这个情报网络相比起朱棣的有点寒酸,因为人大多是贫民,仅仅是为了生活的好点才干这个事情,但是获得的情报确实最真实最靠谱的。因为他们都是楚雨经过了千挑万选出来的人,各个都有着敏捷的身手,而且不少人还受过楚雨的好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楚雨得到这些人完全是凭着感动他们,比如之前有一人老母亲得了重病,在街头卖身为母亲看病,楚雨觉得此人重孝义,当下就拿出了银两为他老母亲看病,最后还亲自跑到家中看望,这般的感人行径让此人对楚雨是非常的敬佩,随即要跟随楚雨,愿效犬马之劳,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举止,楚雨获得不少人的称赞,更得到了好几个真心实意为自己卖命的心腹,这些人不怎么看重钱,只要能生活即可,当然了楚雨也不会亏待他们,每次行动都会给大量的经费。

当然了不得不提一下锦衣卫这个特殊的特务机关,锦衣卫这个名字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历史概念,但明朝的人们提起这个名字却是谈虎色变。这是一个奇特的机构,它原本只是一支军队,是皇帝的亲军二十六卫之一。这些部队由皇帝本人指挥,各有各的职责。

相比而言,锦衣卫就厉害得多了,它是皇帝的卫队,出行时负责保卫,此外它还是仪仗队,上朝时掌管礼仪。所有锦衣卫的成员服装整齐,穿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正是由于锦衣卫承担着如此重要的职责,且都是皇帝身边的人,他们渐渐的成为了皇帝的耳目,负责打探情报和惩处大臣。

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侦查大臣们的行动,并随时向皇帝报告,他们还掌管着“廷杖”,负责惩处违反皇帝意志的大臣,而在大臣眼中,这是一群极为可怕的人。

此外锦衣卫还负责收集军事情报、策反敌军高级军官的工作,在战争中锦衣卫表现的相当活跃,收集了大量情报,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这样一个庞大的情报组织,跟楚雨的贫民情报员相比之下可见一斑,一个是靠着皇家的实力做后盾,一个是靠着情意在卖命,在本质上已经存在了区别。

计划已经做好了,现在等待的就是时机,楚雨心中有一种冲动,毕竟如果去了东瀛,那将是另一个场面,一个全新的世界,凭着自己手下搜罗来的奇人异士干一番事业应该不是问题,想想打黑拳打到现在这个地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如果没有这次穿越,也就不会有这么的辉煌的成就,或许将来的历史书上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一个楚雨这个名字,但是只要自己曾经拥有过,留名青史又能做什么呢。

郑和和之前一样,例行着自己军务,派兵操练一天也没有落下,他知道现在的情况在楚雨砍下海德拉的人头的时候已经稳定下来了,自己没有楚雨那般的铁腕,因为朱棣赋予给他的使命就注定了他现在只能是一个不能出名不能露脸的人。或许尽职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现在应该做的,至于楚雨想做什么,只要圣旨一下,跟自己也没有关系了。

果然不出楚雨所料,朱棣果然同意了楚雨的这个计划,而且在信中大加赞赏楚雨有这样的眼光真是不容易,大明朝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谋略,打入敌人的内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朱棣是典型的厚黑学者,而且运用厚黑学的程度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他表面上赞扬楚雨的战略眼光,实际上想将楚雨送至海外,因为他重新赋予了楚雨另一个任务,那就是继续在东瀛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当楚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愣是看了半%%帝是朱棣心中永远的伤,他一刻也没有找到建文帝是不会放弃的。

试想一下也是情有可原的,朱棣本就是顶着一项原则才起兵造反的,对朱棣而言更是如此,自己是藩王,不是贫农,造反的对象是经过律法认可的皇帝,至少也应该是传位的。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自己都是理亏的。所以找一个理由实在是很有必要的,即使骗不了别人,至少可以骗骗自己。

于是朱棣和道衍开始从浩如烟海的大明法条规定中寻找自己的依据,这有点类似今天法庭上开庭的律师翻阅法律条文,寻找法律漏洞。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法律规则的漏洞,让心中久久不能释怀的谋逆变成了顺理成章。

可是朱元璋并非完全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将来有可能会造孙子的反,他制定了一套极为复杂的规定,用来制约藩王,但为了防止所谓奸臣作乱,他又规定藩王在危急时刻可以起兵勤王。即所谓“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但这个规定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需要天子密诏。而在朱棣和道衍看来,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厚黑学的本领,对这一点视而不见,公然宣称朝中有奸臣,要出兵“靖难”,清君侧。

第240章 练剑第238章 战争第252章 虚实第180章 入牢第26章 ,再起风波第476章 嘱托第50章 拒绝2第370章 又闻战事第449章 莫名其妙第469章 联合大军第495章 再起风波第239章 战胜第230章 圈套第35章 救人误会第367章 官复原职第二百0三章 拿我没辙第218章 临断第115章 意外第二百0二章 袁盈2第159章 杨青烟2第447章 十万粮食第223章 火铳第17 章情义第241章 美女来找三百五十二章 突遇战事第40章 结拜为兄第447章 十万粮食第54章 一个小孩第9章 擂台展威第414章 该来的总会来第466章 奸诈第61章 柳暗花明第57章 损友相遇第316章 去见宁王第451章 如何调兵三百七十三章 相互利用罢了第157章 弹琵琶的女孩第347章 粮食问题第300章 倾诉第391章 土著女舍身救雨第328章 再出海第269章 争辩第289章 抉择第224章 大战前夕第90章 大胜第168章 查木第313章 东瀛称臣第72章 嚣张第131章 商议第450章 兵临城下第362章 姐妹情第283章 莫名的话第159章 杨青烟2第463章 截杀第56章 进京第184章 青烟之死第67章 柔情第383章 战前不乱四百四十章 哈奇兰多第7章 扭计报名第484章 久违的朱棣第265章 怪病第396章 异动第两六十七章 光明天皇第17 章情义第384章 神袍手第485章 无奈的投降第两百二十九章第114章 逼供第384章 神袍手第136章 宁王的处境第403章 得见朱允炆第29章 查明真相第284章 以身犯险第407章 刘伯第36章 扭计送信第13章 武斗3第472章 此计可成?第137章 谋划第255章 火铳部队第35章 救人误会第191章 重归于好第130章 天机之说两百九十六章 统一东瀛岛第170章 事由第276章 攻城第57章 损友相遇第341章 进攻第225章 大战前夕2第153章 燕王皇上第87章 就怕你不来第314章 唇枪四百二十章 天下父母心第50章 拒绝2两百九十八章 一路杀第231章 秦天之死两百九十九章 胜者为王第263章 意外第451章 如何调兵第12章 武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