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四章 回朝心切

极品逆臣 三百零四章回朝心切

“上次已经说过了,你可以走,德御不能走。”醍醐天皇坚决的语气根本就不允许商量。

楚雨笑了一下,但是转瞬间又严肃起来,“天皇陛下,你是不是忘了你以前说过的,想跟大明朝友好朝贡,难道你不希望得到大明朝的庇护吗?”楚雨冷声的问道,言语之间充满了挑衅。盯着面前发呆的醍醐天皇。

“呵呵,如果说是拿我女儿去换那所谓的庇护的话,那我情愿不要。因为德御对我而言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交换。”醍醐天皇说出了这些话的时候,楚雨的心跳了一下,他不清楚到底醍醐天皇说这些话是在告诉他父女情深呢还是别的意思。

“天皇陛下,我想你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只是这次让德御公主作为一个使臣的身份出使大明王朝,楚雨答应您,在事情完结之后,一定跟着德御公主一同回来。”楚雨具体的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这个计划是相当的有诱惑力,首先,德御公主不会失去,楚雨也不会失去,而且还得到了大明王朝的友好朝贡,得到庇护。但是精明的醍醐天皇可不会就这么被糊弄过去了,因为他有点不相信,万一他们一去不复返了怎么办?

“若是你们一去不复返了如何是好?”醍醐天皇提出了自己疑问。

楚雨笑了,说道:“天皇陛下尽管放心,我楚雨虽然没有多少价值,可是也算是重情重义之人,再说了,你不是还要派得力的将军一起前去吗?只要将军带上你的手谕递呈我皇的话,不论是邦交问题还是两国之间的外交政策,他都会无比的重视,不会因为我一个小小的将军而让两国之间难堪的。”

楚雨说的很在理,到时候只要递交了国书和手谕,在里面阐述清楚自己的目的和担心的结果,大明的皇帝不会坐视不理,任由楚雨拽住德御公主不回朝的,毕竟私人事情绝不可能上升到国际问题上,这可是关乎着两国之间的声誉问题。大明王朝自恃天朝胜国,也是不会因为一个楚雨而拐带了他国的公主而置之不理的。

醍醐天皇稍稍的思量了一下,确实如同楚雨所说,大明皇帝不会这般的不顾国体,既然放心了,而且此去肯定能得到想要的好处,哪有何乐而不为呢?

“好,我答应你的要求,但是请你也履行你的诺言,若是出了差错,那我可跟大明王朝都不会饶了你。”醍醐天皇警告般的对楚雨说道。

楚雨当即下跪行礼,醍醐天皇能同意已经很不错,他不奢求其他的了,“请天皇陛下放心,楚雨一定会履行承诺,好好照顾德御,万万不会耍什么花招,置两国邦交于不顾的。”

“那极好,你下去准备准备吧,我这个女儿这次算是得偿所愿了。楚雨,你要好好照顾她,别到时候给我送回来一个面黄如蜡的女儿回来。”醍醐天皇高兴的笑了说道。

“放心吧,德御是我的妻子,我自然要好生照顾了。”楚雨说道。

醍醐天皇挥挥手,示意楚雨可以下去准备了。

何晶在东瀛国已经来了一段时间了,每日就盼望着这位元帅大人赶快跟自己回去,自己好交差啊,当听到楚雨说可以跟着他回去的时候,何晶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兴奋,脸上流露出了很多泪水,顿时上告天下慰地的,以示自己的喜悦之情。

楚雨随即回去找德御公主去了。推开门之后,德御见到有人进来了,也惶惶不安的坐了起来,看见是楚雨,顿时问道:“情况怎么样?来人跟你说什么了?”这是她目前最想知道的事情,关乎着自己的丈夫去留问题,也关乎着自己以后生活的喜怒哀乐,如何不上心?

楚雨走了过来,坐在她的身边,拉着她的手说道:“我大明皇帝已经下了圣旨,要人找我速速回去,所以、、、”楚雨故意留了一半的话没有说下去。

“所以你要走了,所以你不要我了?”德御哭泣的脸庞顿时如同阴雨天一般的难看,楚雨心中不忍,说道:“别这样了,事实上我已经征求到了你父皇的同意,你我一起不日就要回到中原去了。”

“什么?这是真的?”德御公主一副不肯相信的眼神,自己当时那般的苦求也没有得到同意,楚雨如何能说动他。

楚雨笑着抚摸着她那光洁的脸颊,温声的说道:“怎么?难道你还不信我?相信我。”够了,只要有这句话就足够了,德御高兴的抱住楚雨,不管楚雨用了什么办法,最重要的是她不会离开楚雨了,这就已经够了。

“什么时候启程?”德御公主仰着头望着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欣喜的问道。

“我已经都计划了好了,三日后我们正式起航,回大明看看去。”楚雨很认真的告诉德御公主。眼神中留露出了一种向往的神情,离开中原已经一年多了,是该回去看看了。

醍醐天皇这边也没有消停,毕竟这是一次正式出使行动,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友好邦交,最主要的是,从这次的出使中东瀛国要得到大明王朝的庇护,这才是醍醐天皇的最终目的。

毕竟一统东瀛国之后,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就会被颠覆,到时候找谁都不一定能帮自己,但是如果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属国,就有权利要求大明王朝出兵,帮自己复国或者是镇压叛乱,这对于自己的千秋大梦才是极其重要的手段。

“天皇陛下,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三日后就出发。”楚雨跟德御公主一起来到大殿中,见到一边还在处理事务的醍醐天皇说道。

“好,我已经让人给你们准备好了需要的东西,第一次去中原,面见大明皇帝,可不能失了礼数,虽然我们东瀛国人贫地毛,但是还是应该多准备一些东西,聊表心意。”醍醐天皇放下手中的东西,走过来对两人关切的说道。

虽然醍醐天皇是一个政治家,但是最终还是一个父亲,只见他看着德御公主,眼睛中留露出了一丝伤神的神情,慢慢的拍着楚雨的肩膀说道:“楚雨,你是我朝的驸马,也是德御的丈夫,德御长这么大并没有出去过,加上她一个女流之辈,跟是让我操心,你就多费心了。”

楚雨笑了一下,将德御拉过去,一把抱住:“她可是我的妻子,我怎么舍得让她受苦受难,天皇陛下你就放心吧,楚雨就是再混蛋,也不会让自己的妻子受到什么委屈的。”

醍醐天皇听到楚雨这样说也就放心了,点点头,转过身去,望着自己准备的一些东西,看了一遍后,然后命令道:“来人,将这些东西都送到来使的船上去。”

“是。”一群侍卫就跟着过来了,就东西全部搬走了。

楚雨跟德御来到了外面,看着外面一片大好景色,两个人的心情也好多了,楚雨这时忽然突发奇想,问道:“你想不想去大明的船上看看?”

这个时候的东瀛国,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跟别提那么宏伟的大船了,我大明皇朝财大气粗,什么东西好看就造什么,这次何晶乘坐的就是大明王朝的福船,

此船一是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特别是福船有高昂首部,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吃水又深,可达到四米,适合于作为战船。二是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作为战船用的福船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三是操纵性好,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由于福船具有上述特点,适合于海上航行,可以作为远洋运输船和战船。

当德御真正看到面前这个高大的船只的时候,还是禁不住惊讶,这么大的船从来都没有见过,顶多也就是东瀛岛周边打渔用的小船,那还见过这么宏伟的船,顿时目呆口惊。

当楚雨将德御领导船上的时候,德御就跟小孩子见到喜欢的玩具似的,爱不释手,在福船上面来回跑,先一口气跑到了顶层,站在高高的船舷之上,望着面前一望无垠的大海,海的那一边就是楚雨要去的地方,那个他久违的故乡。

德御公主看见楚雨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知道他又在开始想念了,便走过去,收起了自己的贪玩心情,缩在楚雨的怀里,问道:“你又在想念你的家乡了?”

“呵呵,傻瓜,我在看着海,曾经在这片蔚蓝的海面上发生了一些故事,那么凄美那么的值得人留恋。”楚雨一个人自言自语的,丝毫没有注意到德御公主那疑问的大眼睛在盯着自己。

“什么故事?给我讲讲。”德御问道。关于楚雨的事情,他太想知道了,虽然这个男人有过很多的故事,一直讲也讲不完。

第113章 又见袁盈第80章 重回大宁第353章 深情第289章 抉择四百四十一章 不打不相识第224章 大战前夕第223章 火铳第166章 不怀好意第11章 武斗1第430章 美人恩义第442章 女真族第362章 姐妹情第324章 朱焉的选择第458章 赌徒第355章 如意算盘第421章 安计第42章 知府到访第383章 战前不乱第50章 拒绝2第239章 战胜第27章 再起风波2第335章 突见莫名第110章 定局第383章 战前不乱第329章 朱焉在船上第225章 大战前夕2四百三十九章 好强的白衣女子第118章 朱嫣第271章 春宵第84章 第一场萧杀第501章 进军京城第232章 谋划第390章 皇上派我来杀你第422章 安计2第282章 凯旋而归第252章 虚实第86章 审问第89章 伤亡第391章 土著女舍身救雨第473章 原来是楚雨第97章 战边关4第4章 有女苏雪第405章 玉玺第411章 大婚前夕2第434章 莫名的情第194章 逃走三百三十六章 商议第二百0三章 拿我没辙第两六十四章 一个故事第191章 重归于好第19章 谈判悔婚第两百0九章 整治第176章 迁都之争第458章 赌徒第232章 谋划第254章 海上前行第426章 下定决心第32章 杀机第173章 说服第193章 杀权妃第2章 风流公子三百一十章 朱焉之气第16章 ,武斗再胜第447章 十万粮食第1章 楚家变故三百零八章 宴席第256章 莫名小姐第167章 怪怪的袁盈第47章 吴霸天之死四百零九章 并不意外第99章 草原之歌第279章 神器第4章 有女苏雪第418章 变故两百九十六章 统一东瀛岛第490章 看似祥和九第426章 下定决心两百九十九章 胜者为王第106章 定计第35章 救人误会第101章 大汉之死第497章 形势所逼第241章 美女来找第408章 修成正果第97章 战边关4第371章 朱棣之意第412章 大婚前夕3第26章 ,再起风波第217章 宁王第160章 杨青烟3第31章 反击第141章 方孝孺第369章 父女第400章 雨之落魄第446章 驰骋草原第141章 方孝孺第324章 朱焉的选择第217章 宁王第58章 损友变益友第316章 去见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