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陈家庄的队伍(1)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这边说完陈实,终于把前路的障碍给清理掉后,我们也讲一下陈家庄出门在外的队伍。

陈家庄出门在外的队伍总共有两支,前面也是介绍了的。一支是没有什么劳动能力的人,能走,能开口就行,关键还是要脸皮厚。这支队伍是出去乞讨的,在生存的压力面前什么尊严,什么人格都可以放下,当然陈家庄出来乞讨的都是很合格的,就像古代的丐帮一样,也有了一定的组织,他们把这当成了谋生的手段。

他们基本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通常他们一同来到一个地方,先把落脚的地方找好,然后白天就分头行动,晚上就到集合地聚集。过一段时间就流动到另外一个地方,一般当地的乞讨的人要是看不惯他们,想收拾他们的时候,往往看在他们队伍规模上还是不会轻易动手。而且这只队伍不会在一个地方呆太久,虽然会影响当地乞丐一段时间的收入,不过也是无关紧要了。这只队伍一路走来,小摩擦不断,真正的大的冲突还是没有过的,算是比较顺利,这又一次验证了人多力量大的真理。

不光这帮人能把自己填饱,还能有点剩余的钱留下,这些是要带回陈家庄的,他们还是有成绩的。

这样是不是很不错啊。但是这其中的心酸、泪水有谁知道,有谁了解。要是能够活下去,老百姓怎么会干这样的营生。说出来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的天朝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这样的事实就是存在。存在就是合理,这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陈家庄的人靠自己养活自己,也是合理的。

说到陈家庄乞讨的队伍,都是一些让人觉得难受的事情。那就说说另外一只打工的队伍吧,他们的命运会不会好一点呢。

说起这支队伍,领头羊是陈家庄的村长陈翔。那天他们这些要去打工的聚集在一起,然后经过一番波折,就来到了黄石子乡周围最富裕的县城——横木县。

横木县是榆市的一个下辖县。榆市的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大都是不需要投入太多,就能轻易把这些矿产从地里给刨出来,有“天朝的科威特”的美誉。这里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横木煤田,也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

可以说谁要在这种地方拥有一个矿产,那就准备着在家收钱吧,估计银行印钱的速度,都没有这些人挖的快,这些人在天朝有一个统一的名称——煤老板。这个名字霸气吧,充满了爆发户的气息,这帮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外表,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多相同点的。

一、都很有钱,都喜欢现金支付,这让他们觉得很有派,他们很陶醉用现金砸人的快感,随时在后备箱准备20万现金结账,最好还是20万一元的;二、买东西只卖贵的,不买对的,什么贵买什么,外套是阿玛尼西服,毛衣是普拉达,左手拎一个路易威登,右手挎爱马仕,左手戴劳力士,右手卡地亚,戒指一定是纯金的,一定要大,一只手伸出来起码要四个,项链一定要比狗链粗,这些搭配在一起一定要有犀利哥的风范;三、开车只开排量大的,价格贵的,不是加长悍马以上级别的车,你开出去,别人都觉得你丢脸;四、出门一定要前呼后拥,保镖来个一队,美女左右来两个,车队起码的价值超过千万;五、这些人还特别希望别人认为他们有内涵,经常干附庸风雅的事情,用轩尼诗漱口,觉得还没有自来水好使,买的假文物,更是海了去了,还逢人就讲自己家珍藏着什么唐伯虎的真迹、王羲之的兰亭序啊什么的,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六、看中什么明星、选美皇后,都会这样叫嚣,一百万够不够,不够,那五百万够不够,还是不愿意,那一个亿够不够,就不信用钱砸不死你;七、对自己的手下那更是不当人,挖煤的工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拿的都是血汗钱,还往往要遭受煤老板的克扣。。。。。。

正因为横木的这些煤老板,带动了整个县城的经济飞速发展。外面3块钱一碗的荞面讫铊,这里10块钱一碗;外面2块钱一斤的大米,这里起码5块钱一斤;外面上个厕所最多一块钱,这里起码两块。不然这些衣食住行价格便宜了怎么显示煤老板的有钱,怎么显示他们的高人一等,怎么显示他们心中的优越感。

这也造成了另外一些横木县特有的景象:各大国际奢侈品专卖店争相在这个小小的县城落户;各种豪车4S店也是开了一家火一家;这里的房价更是不用说了,有钱人都喜欢买房,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一买就是一栋楼,还不带还价,买完就扔在那,等着落灰。横木县依靠着煤老板,畸形的发展着。

正是由于这些煤老板,带来了消费、餐饮市场的繁荣,带来了房地产开发的热潮。

这些给众多到横木县来找寻生计的人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一技之长可以靠自己的技术吃饭;没有一技之长的,有体力的,可以做工地的建筑工人,再不济也能到矿上去挖煤;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力气的,那就当当保安,守守大门,这样也是可以的。

村长几乎把陈家庄的壮劳力都带来了横木县,上上下下都快接近120、130号人了。这还是陈实的大伯二伯建议的,横木县离家近,家里有什么事情一下子就能赶回去,工作的机会也多,只要肯干,钱也不是很难赚。

这么多人一下涌进横木县,还是给当地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嘿,怎么现在煤老板的气派越来越大,出门要带这么多人,游行啊。”路人甲好像发现了什么稀奇的事情,指着陈家庄的队伍说道。

“小样,少见多怪了吧,叫你小子多读点书,你就是不听,现在的流行趋势就是这样,没有知识真可怕。”路人乙煞有其事的指点着路人甲。

“你说流行人多我暂且同意,那这帮人为什么都穿的破破烂烂,没有穿出我们横木县煤老板的气质来呢。”路人甲不服的问道。

“没知识可怕,没有文化更可怕,没文化还要装有文化简直太可怕了,老兄你简直没救了,现在都流行犀利哥,犀利哥知道不,这才是范,这才是潮流,过两天我也要弄这么一身,不能落在时尚的后面啊。”路人乙教训完路人甲,满脸的陶醉。

“大哥,你太有才了,我落伍了,你一定要帮帮小弟,不能拖了横木县时尚的后腿啊。”路人甲满脸崇敬的看着路人乙。

陈家庄的队伍面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住了。横木县五星级的宾馆不少,四星、三星的也不少,有些会所什么的更是号称能达到六星、七星,但是这些地方是这帮泥腿子来的地方吗。

至于小的旅馆,也不是这帮人能考虑的,100多人的住宿算下来也不是一笔小钱,这些人也不是来横木一日游的,况且横木县的物价也是老霸道了。

还好陈实的大伯、二伯怎么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在横木县还是呆过一段时间,老马识途的找到了横木县西门的一座立交桥。这里是横木县的没有正式挂牌的地下人才交易市场,三教九流,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都能找到。来这里的更多是来横木县讨生活的人,他们或是一个人,或是结伴三两个人,像陈家庄这样一出来就是以连为单位作战的集体是很少见的。

他们一到这个地方,周围的人就被这样庞大的队伍给吸引住了,本来热闹的的人才市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围拢在一起的人群也主动让开了一个位置给这个队伍。

大伯见了,连忙引着村长和陈家庄的老少爷们占据了这块地方,做为他们临时落脚的地方。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差不多快中午了,熙熙攘攘的人才市场上已经见不到几个来招工的人了。这些寻找工作的三三两两围坐成一个一个小圈子,在一起唠嗑打屁。

村长就先安排大家就地休息一下,赶了这么多路,大家伙也不容易,一个两个都是拿不出精神来了。村长这么大的年纪,也是疲惫不堪,不过谁叫他是领头的呢,他有义务和责任把带出来的陈家庄人给安排好。

幸好有陈实大伯、二伯的帮忙,村长的儿子也在他老子的指挥下忙的屁颠屁颠的,经过一番鸡飞狗跳,好不容易把大家安顿好,村长才顾得上休息一下,吃了点自己带来的干粮,享受着冬日的阳光,开始脑袋一点一点,犯起困来。

陈家庄的大多数人和村长一样都在做着一样的动作和活动,不过总有几个是精力比较充沛的,比如村长的儿子陈二娃,还有几个就是和陈实、二娃他们同辈和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陈木、陈刚、陈立。他们也是第一次来到这个花花世界,马上就被这里的繁华和灯红酒绿给吸引住了。

反正用眼睛看又不要花钱,这几个人凑在一起,把一路上的见闻都讲出来给大家分享。尤其是说到女孩子的时候,这些小后生更是显得无知。一路上看到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不穿裤子,都丝袜一套就这么出门了。刚开始他们还是偷偷摸摸的打量,还以为只是个别几个女的家里穷得没有裤子穿,但是见多了,就知道不是他们所想的,看到这些女的他们也就不像刚开始那样少见多怪,那样脸红了。

第二百七十一章 开门大吉(4)第二百六十九章 开门大吉(2)第二百六十章 留下第一百三十章 没有硝烟的战场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老板的投资(3)第二百三十二章 生态湖泊养殖经营(1)第三百一十四章 竹子(1)第八十章 开垦处女地(4)第九十七章 市场反响第二百二十二章 嫁接第一百六十八章 苜蓿第二百五十九章 学生穷游队(4)第二百零二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三百一十二章 达成所愿(3)第一百一十七章 沸腾的黄土地(2)第二百五十一章 除害(1)第三百二十三章 买竹子(4)第三百二十一章 买竹子(2)第三百二十六章 原来是姐妹第二百四十章 生活还要继续第八十五章 不辣不是川妹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忙碌的五月、六月第五十一章 关门放狗第二十二章 陈家庄的队伍(2)第一百二十五章 饿第十一章 集市偶遇(1)第一百八十一章 褐马鸡园的成型(3)第一百一十一章 陈家庄游记(3)第三百三十四章 种茶(1)第三百一十七章 竹子(4)第七十九章 开垦处女地(3)第一百零九章 陈家庄游记(1)第三百零四章 空间的新功能(2)第二百五十四章 学车第一百零四章 事业的奠基(2)第九十八章 大丰收第二百一十六章 育苗基地的运行(3)第三百零九章 高速公路(4)第七十八章 开垦处女地(2)第一百六十五章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第三百一十四章 竹子(1)第一百一十二章 陈家庄夜校的开班第三百四十章 走出去的陈家庄(1)第二百七十八章 丰收第十一章 集市偶遇(1)第三百一十六章 竹子(3)第一百七十章 特殊的福利第三十一章 来到横木第三百二十章 买竹子(1)第一百七十一章 归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麻烦第二百二十八章 专业人士(1)第二百四十四章 连轴转(3)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麻烦了(7)第三百三十五章 种茶(2)第一百一十八章 沸腾的黄土地(3)第一百四十八章 黄老板的投资(5)第三百零二章 其实很简单第九十五章 试吃第三十五章 嚣张了又怎么样第二百五十章 捉虫和养虫第三百三十五章 种茶(2)第三百二十五章 买竹子(6)第八十八章 品酒第二百七十四章 开门大吉(7)第八十七章 第一个合作伙伴第一百一十八章 沸腾的黄土地(3)第一百五十三章 种子有问题(3)第二百五十六章 学生穷游队(1)第二百九十八章 桂花婶的烦恼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以吃了第六十四章 不用死了(2)第三百二十九章 前往紫阳(3)第一百八十九章 事情没那么简单第七十五章 无解(1)第二百九十五章 窑洞种蘑菇(6)第一百八十四章 讨论养殖褐马鸡第一百零四章 事业的奠基(2)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喜(3)第一百六十三章 镇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蔬菜的保鲜第一百四十章 有麻烦了(完)第四十三章 什么是杯具第三十六章 再见胖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答卷(4)第五十九章 高手第四十二章 小米式训练第一百三十八章 有麻烦了(8)第十九章 制服怪鱼第二百二十章 准备种枣第六十章 原来是这样第七十一章 双喜临门(2)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干快上(2)第九十四章 收获第七十章 双喜临门(1)第一百九十七章准备工作第二百二十八章 专业人士(1)第九十一章 忙碌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窑洞种蘑菇(3)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麻烦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