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走出去的陈家庄(7)

这次陈实的脚步来到了天朝的南方,彩云之南。这次陈实寻求的是一种叫做松露的菌类。

松露是一种多生长在松树、栎树、橡树下的一年生天然真菌。其栉松风、沐晨露而长,故日语名曰西洋松露,又称“地菌”、“块菰”、“块菌”。因其是被猪从地下拱出,国人称“猪拱菌”、“拱菌”,亦称“无根藤果”。松露与肥鹅肝、鱼子酱合称为“世界三大美食珍品”,年消费量为草菇的两倍。松露子实体块状,小者如核桃,大者如拳头。幼时内部白色,质地均匀,成熟后变成深黑色,具有色泽较浅的大脑状纹理。多生长在栎树下深达30厘米的钙质土壤中,腐生性。常共生在树根上形成菌根。子囊具1~4枚孢子,形大。

法国植物学家图尔纳福尔于1701年首次观察到松露的子囊孢子。

子囊果球形、椭圆形,棕色或褐色,有的小如豆,也有大如富士苹果,表面具有多角形疣状物,反射出红色的光泽,顶端有凹陷;其肉(产孢子组织)初为白色,后呈棕色或灰色,成熟时会变为黑色;切面呈褐色,具有大理石样纹,散发出森林般潮湿气味,并带有干果香气,借以引诱小动物前来觅物,将孢子带到他处进行繁殖。闻起来像天然气,味道像大蒜。

松露的种类迄今发现约有30多种,其中白松露、黑松露是最美味的。

由于松露对于生长环境非常挑剔,只要阳光、水量或土壤的酸碱值稍有变化就无法生长,这也是为何松露如此稀有的缘故。到底松露有多贵,种植松露数十年的穆索•亨利(说,世界品质最好的松露是产自意大利阿尔巴的白松露,一公斤曾叫价3.5万美元,再者就是产自法国佩利哥的黑松露,至少也要500美元。

“可以吃的白色‘钻石’”,“尝起来好像泥土、大蒜,闻起来像是天然气,有些像奶酪,有些像洋葱,可是又不像,有土腥味,吃起来像洋白菜的感觉…”;“天堂的味道”……这些都是用来形容白色松露的气味与味道的词汇。白松露,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食物之一。如果说黑松露的价钱与同重量的黄金相仿的话,那么能与白松露的价钱一试高低的可能只有钻石了。

白松露比法国的黑松露与佩里戈尔的松露更加稀有,也因此更加昂贵,并且只生长在意大利及克罗地亚的北部。这种白松露被称为松露中的大公爵。而白松露中的佼佼者,只能在意大利的皮德蒙特地区找到,尤其是艾尔马镇的附近。白松露只于每年的10月中到12月底生长。要找到它们非常的困难,因为它们生长在树根附近的土壤中。松露猎人通常使用经过训练的猎狗来把它们嗅出来。松露不能被人工养殖,这也是它这么昂贵的原因之一。白松露的价格每年都有浮动,但是通常在每磅(453克)800到1500美元之间。

松露与鱼子酱、香槟、牡蛎、鹅肝都标志着食物中最昂贵的奢侈。

它们的价格与味道一样也是吸引众食客的原因之一。对松露来说,它传说中壮阳的作用也为白松露更添魔幻色彩。

白松露经常被称为白钻石。原因之一就是它与钻石一样,在雕琢加工之前看起来平平常常,甚至有些丑陋。在刚被挖出来的时候,白松露看起来好像粗笨、布满灰尘的土豆一样。但是一旦切开,它就会展露出它大理石一般的纹路、象牙色的花纹以及它那醉人的香气。白松露天堂一般的味道主要来自它的香气,所以它一般是不加热的。最常见的吃法是将其切成非常薄的片,与新鲜的鸡蛋宽面一起盛盘然后配上调好的意大利汁,这样的美味还是可以想象的。

2004年美国举办了一场以松露为终极食品的“松露竞标会”,举办方利用以网络视频与纽约及洛杉矶的大餐馆联机,让分属两大城的饕客们出价竞标。在这次拍卖会上共有三颗珍贵的奥巴松露参与拍卖,最抢眼的当属一块产自意大利北部艾尔巴、重达一公斤的白松露,而通常的松露重量仅有其十分之一,所以无比珍贵。经过美国热门电视节目“富贵生活”的主持人推波助澜,这块原先标价为8000美元的白松露身价立刻被东西两岸大厨加码至30000美元。最终,著名影视名导演、洛杉矶巴斯提德餐厅老板皮特卡以35000美元的天价击败对手,该餐厅负责人波托向欧洲日报记者表示:“重达一公斤白松露,35000美元是值得为其付出的价码。”有趣的是,发现这颗大松露的9岁猎狗—根舍四世,也由其主人代表参与了本次竞标。

法国的松露品种属于黑松露,产量占全球第二,仅次于意大利(属白松露)。这种生长在橡树根部下的天然蕈种,对阳光、水量、土壤酸碱值要求相当严格,如果不是丰年,一般1公斤可以卖到1500欧元。

不过要论贵重,无疑要属白松露了,它的售价几乎是法国品种的10倍之多。纽约一家饭店的老板以4.1万美元的高价在国际松露拍卖大会上购得了一块2.3公斤重的意大利白松露,差不多折合人民币每公斤要14万。一种叫白钻石的白松露,动辄也要17万人民币一公斤。古希腊人认为松露是秋雨伴着雷电而生的植物,古罗马人则认为热、雨和雷电引起土地生病长茧而产生出松露,直到18世纪欧洲人才知道松露其实只是一种菌菇。松露图片

把松露和热与雷电联想在一起是因为当松露开始进入成熟期时,和松露共生的植物周围会出现烧焦现象,让周围的草全部枯萎。这个奇特的自然现象曾让松露在迷信的中世纪被视为恶魔的化身,长达千年人们避之惟恐不及,直到14世纪法国教皇才又开启吃黑松露的风潮。19世纪是黑松露的极盛期,当时所有正式餐宴上至少都要有一道以黑松露为主的菜。当时松露的产量也大增,在1873年时全国生产160万公斤,20世纪初更达200万公斤。当时法国西南部的佩里哥是最主要的产区,所以佩里哥黑松露成了黑松露的代名词。因为环境的改变,黑松露的产量已经迅速减少。

普罗旺斯是全球最重要的黑松露产地,产量占法国的80%。交易市场里面满布着诡异的气氛,满街的人神秘地交头接耳。看货、讲价、交易全都隐蔽地进行,在这里是看不见松露摊子的。以游客的角度来看,法国的松露市场最值得前往参观,业余买主可以进场采买。松露猎人会将松露放在藤篮内,排成一排在路边的矮凳上陈列,中介商和有兴趣买的人可以看货、闻香,询价购买。

一颗上好的松露应该非常结实、紧凑,入手感很重,不像蘑菇那么松软。行家在购买前一定会仔细辨别松露的气味,这种非常独特且难以形容味道是辨别松露品质的首要标准。幸运的是,珍贵松露只要与它自带的泥土在一起便可长时间储存,也只有这些泥土能使松露留住它迷人的香气。储藏松露应先用纸巾包裹,然后用锡纸再裹一层,再放入冰箱低温冷藏。但要注意储存的时间也不要过长,不然味道会消失得一干二净。更不要像很多菜谱说的那样,把松露放在大米里储存。大米会把松露特有的味道全部吸走,最后只给你留下一颗昂贵的土豆。

第七十章 双喜临门(1)第十八章 除掉怪鱼(4)第三百零二章 其实很简单第三百一十三章 达成所愿(4)第二百三十章 专业人士(3)第二百零一章 收拾小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育苗基地的运行(1)第五章 再探天坑第九十一章 忙碌中第三百章 空间的变化(2)第二十九章 路上(2)第三百零四章 空间的新功能(2)第一百零四章 事业的奠基(2)第一百九十八章驻军的到来第三百一十四章 竹子(1)第二百零八章 缘分无处不在第三百二十七章 前往紫阳(1)第二十五章 当过兵的煤老板第一百零三章 事业的奠基(1)第三百一十三章 达成所愿(4)第八十二章 开垦处女地(6)第一百六十七章 酸枣和骏枣第二百六十八章 开门大吉(1)第一百零六章 内部通气第二百九十三章 窑洞种蘑菇(4)第一百六十一章 各路人马齐回陈家庄第二百八十五章 金秋十月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的项目(3)第二百六十六章 万事俱备第二百九十四章 窑洞种蘑菇(5)第五十一章 关门放狗第九十二章 摸索中前进第二百三十七章 惊喜(2)第五十六章 速度达标第二百四十九章 转机第一百四十六章 黄老板的投资(3)第一百四十四章 黄老板的投资(1)第一百零八章 重回陈家庄第二百八十四章 与母校合作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事物(3)第二百五十二章 除害(2)第六十六章 牛刀小试第一百四十七章 黄老板的投资(4)第六十二章 皮厚是怎么来的(2)第三百三十八章 种茶(5)第一百零二章 对话第三百二十四章 买竹子(5)第二百六十章 留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镇上第一百二十二章过年(2)第二百八十二章 骏枣热(3)第一百二十四章 乌龙事件第二百五十二章 除害(2)第二百零八章 缘分无处不在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麻烦了(2)第三百零二章 其实很简单第三百一十四章 竹子(1)第四十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一百一十三章 迎来送去第二百六十五章 答卷(4)第三百三十七章 种茶(4)第六十五章 再回工地第二百二十五章 新事物(3)第二百七十六章 开门大吉(9)第三百一十六章 竹子(3)第二百六十三章 答卷(2)第四章 天坑之谜第一百九十一章 沟渠事宜第二百五十四章 学车第二百一十三章 老胡的决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云的礼物第二百四十三章 连轴转(2)第七十一章 双喜临门(2)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麻烦了(6)第一百四十八章 黄老板的投资(5)第二百零一章 收拾小的第一百三十八章 有麻烦了(8)第一百六十五章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第四十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一百九十九章小唐的战友第一百二十九章 甘蓝的再次收获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姨妈第二百五十四章 学车第三百三十六章 种茶(3)第三百三十五章 种茶(2)第三百三十六章 种茶(3)第三十二章 干还是不干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事佬第三百四十一章 走出去的陈家庄(2)第四十三章 什么是杯具第一百七十六章 小学的规划第一百五十二章 种子有问题(2)第八十八章 品酒第一百六十章 111号第一百四十八章 黄老板的投资(5)第三百四十八章 走出去的陈家庄(9)第十一章 集市偶遇(1)第十六章 回家(2)第三十一章 来到横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