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工业发力,商业银行的建立!
长途跋涉之后,所有的粮食终于被运输到了潮州城,从潮州城开始向下分发。
这就结束了吗?
当然还没有!
粮食已经运输到潮州城了,那么应当由谁来主持粮食的分发?
到底怎么样才能够确保真正的公平公正,怎么样才能确保在这个分发粮食的过程当中,有人能够不中饱私囊,能够全心全意并且高效率的完成这些事情?
会不会在中途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人数一旦变多,管理起来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效率也会同时降低。
在这个时候,他是真正考验大玄动员能力的时候。
在后世的华夏,能够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将全国的物资全部调动起来,但现在的大玄肯定是不行的。
若不是李长安这两个月以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大胆的任用官员,恐怕现在燕境被敌军攻陷之后,朝廷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被攻陷,却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虽然说大玄的组织动员能力没有办法和后世相比,但至少在皇城,和皇城周围的城市以及西凉,肯定会全力的配合起来。
意思就是民间商人一天能够生产一百多块香皂,但是皇家制造局一天可以生产十万块香皂!
据张守正说,在密州城也有不少。
他相信工业化才刚刚开始,制造厂的崛起也才刚刚开始,尽管现在每一处制造厂已经养了一万名员工,但生产依旧吃力,跟不上销售需求的增长。
这样一来,国库就自然而然的富裕了。
这个时代不是没有过银钞,但奈何国家没有相关制度的管控,导致钞票贬值的厉害,这个现代化的雏形便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为什么?
因为薄利多销一定要有一个基础条件,那就是产能强大!
比如在南方,已经有几十个富商开始做香皂的生意,尤其以江南最多。
所以在这之前,他要做的就是招纳人才、广设学堂!
金融和实业是分不开的,李长安想的是要通过实业的发展,来加速金融的发展速度,从而在大玄内部将钞票给推行下去。
就在这一个月之间,在大玄诞生了一大批贩卖这种新商品的商人。
张守正现在在哪里?
而且不仅收到了张守正的奏折,还收到了一品巡抚赵旭的奏折。
你卖二两银子一块,那么成本是五百文,利润就是一千五百文,尽管是卖出去一百个,赚到手的也不过是一百五十两银子。
农户确确实实是交了五十斤的粮食,那么说五十斤的粮食运到皇城的国库内,是不是还能剩下五十斤呢?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产量暴增,而且材料的成本也降低下来,虽然说售价变低了,但是成本也少,而且销量更高。
其次,如果李长安要在大玄内推动工业革命,能势必要先推动商业革命,进行国家的原始资金积累。
只有当国家能够调整全国经济的时候,大玄的商业结构才算是彻底构建完毕,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工业革命的效果。
二,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技术不成熟,银钞的仿造成本极低,从根本上限制了钞票无法大规模试用。
当然不是!
因为钞票方便运输,无论怎么折损,该是一百元的,运到国库内还是一百元。
无论在什么时候,只有开放才是真正的大道!
李长安的心里早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现在的民间,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意识到了这种新商品恐怖的利润,所以大家都加入进来了。
所以明面上,农户今年应该交五十斤粮食,但实际上要交七十斤甚至八十斤,因为中间有进一半的折损都是要由他们来承担的。
十二月三十日,大雪纷飞。
每一个正在售卖这种特产的商人名字,都被张守正和赵旭记载到了奏折当中。
谁的奏折?写了些什么?
江南省总督闫耀祖,十分委婉的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够关闭制造厂,停止制造香皂和卫生室等商品,因为那是在与民争利。
毕竟这牵扯到各个党派之间的利益。
关停制造厂一事,闫耀祖也仅仅是提了一下,并没有再敢多说。
他给张守政和赵旭分别回信,让他们在江南和明州两地好好调查。
毕竟陛下没有回复他们的奏折,而且这事关着大玄的利益,谁都不敢主动触这个眉头。
但是皇家只卖一两银子一个,因为制造局有一块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采集,工厂的流水线都是十分完备的。
这叫做什么?
这就是产业链完善所带来的成本优势!
什么才叫真正的发展工业?
二,朝廷应该将银钞作为唯一的流通货币。
用不上几年的时间,大玄的所有老百姓都可以用上香皂,用上卫生纸,这种日用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后只能会变得越来越便宜。
三,一定要提高钞票的制作技术和制作成本。
但是李长安现在本就花钱如流水,要是真的把生意都开放出去,岂不是在作死?
如果李长安真的脑子一抽,把大玄制造厂给关掉,把香皂和卫生纸这些日常用品全部交给民间商人去生产贩卖,那么其中受益的人是谁?
是江南那些官商勾结的大臣!
如果在国家内推行纸币,那么商品交易中的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那么中途运损的这一部分粮食,应该由谁来承担呢?
答案是由老百姓来承担。
这才是发展工业!
当然,现在大玄只是有着一个工业化的雏形,目前做的这些远远不够。
一天之后,江南那边又传来了一封奏折。
最后如果一旦在国内推行了纸币,那么李长安所掌管的国家商业银行,就可以通过印刷钞票来调整经济,在宏观层面来引导整个国家的动向。
银钞的印刷和发放,事关着整个大玄的根基,必须要建立起相关的货币监管部门。
最重要的是,它不可再生,这已经限制了商品的流动速率。
在李长安看来,要想在这个时代将钞票这种便携货币推行下去,必须要具备几点条件:
一,朝廷要有着足够的白银储备量,唯有这样,才能够增强民众们的信心,增强市场的信心。
而一方获益,另一方必然受损!
毕竟政治是零和游戏,根本没有共赢的可能性。
商业的本质其实就是做买卖,而做买卖就需要用到钱。
实在是有意思啊。
先不用说什么导弹、蒸汽机,按照大玄如今的生产力来看,只要李长安能把前一世的珍妮纺纱机研究出来,那么大玄单靠着卖棉布,就能够赚得盆满钵满,傲视群雄!
而大玄制造局的存在,可以减弱朝廷在这方面的压力。
李长安刚和曹柏杨商议完伐木堡的规划蓝图,就收到了张守正的奏折。
在密州。
虽然张守政忠心为国,但思路毕竟还是狭隘的。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讲,好处都太多了!
看完这些奏折,李长安心中不由得感慨。
除此之外,工人们吃喝拉撒住的费用都是朝廷提供,一年大概还有消耗二十万两白银。
虽然制造厂的开支不小,但是他们为大玄所带来的利润,绝对对得起这份工资!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大玄制造厂的总利润就已经达到了二百万两银子!
将这些数据看完,李长安满意的点了点头。
为什么这么说?
尤其是在江南,这里的商业是非常发达的,虽然在大玄当中,商人的地位非常低,但南方的商业氛围确实无比浓厚。
现在流通货币是白银,但是白银很沉,无论是运输还是携带都十分的不方便,而且很不安全。
再说,现在李长安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大玄每一处的开支都是巨大无比。
什么叫做与民争利?
这些人分明是看到了这其中巨大的利益,想要全部独吞,不想让朝廷来和他们抢肉吃!
如果你真的回了他们的奏折,那么在这件事上就根本扯不清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臣可能参与进来。
之所以导致这个局面,原因有两点。
李长安决定事不宜迟,即刻开始发展大玄的科技!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讲,这五十斤粮食被运到皇城之后,是必定有折损的,说不定到达国库之内只剩下二三十斤了。
无论是放眼目前,还是长久来看,属于大玄的国家企业都是必须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钞票呢?
只有将以上这三点才能做到了,钞票制度才能够在大玄推广下去。
张首张的这些想法确实有道理,但绝对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更不是一个立志发展的国家应该做的。
而李长安是什么态度呢?
当然是要做!
而且还要鼓励商人们做商业!
国家开始出现了商业的发达浪潮。
就连这大玄朝的南方商人,也一个比一个厉害。
但要想发展科技,光凭着李长安一人的力量,那绝对是痴人说梦。
他担心国内的商人把钱都赚走了,导致大玄的国库空虚,不如像私盐那样,把民间全部禁掉,一切商业都由朝廷来做。
所以仅仅从政治的角度来出发,李长安根本就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工业就是一种可以规模化的,可以标准化的,可以进行直接复制的。
但是大玄朝的民间商人们到底能不能实现薄利多销呢?
当然不能。
如果将上交粮食变成上交钞票,那么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
甚至还有人开始做玻璃,开始有人做卫生纸,做香水的生意。
看完了这些奏折之后,李长安将他们全部留了下来,根本没有回复这些奏折。
居然这么快的就抓住了商机。
张守章在奏折里建议,应当禁止这些民间商人做特产类的生意。
而这些快消品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薄利多销!
目前制造厂已经在五座城池设置了工厂,除了之前生产售卖的香皂、卫生纸和玻璃之外,吕工又制造出了洗发水和牙膏等,这些商品全部都已经投入到了生产当中。
所以李长安根本就不担心,毕竟有着皇家的支持,大玄制造局的产业链只会变得越来越完善。
虽然说提议关闭制造厂的奏折已经没有了,但李长安心里有预感,在这件事当中,某些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一,是朝廷没有储备金制度,而且对于银钞一事简直是乱来,没有任何的管控,朝廷印刷无度,而银钞又关乎着商业的命脉,怎么能是想印就印的。
虽然大玄现在连一本关于商法的法律都没有,但是在促进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一定要鼓励商业。
否则,一旦钞票的数量超过一定限制,其数额超过了物品的实际购买价值,到了那个时候,钞票必然会贬值,而一旦钞票开始大幅度的贬值,那么必然会是人人唾弃,推行钞票的想法自然也就是不攻而破了。
而且不仅仅江南省总督闫耀祖上奏了这份奏折,还有十几名地方官员也在自己的奏折当中提到了此事。
尤其是在李长安登基之后,对商业苛以重税,但这不仅没有打击商人们从商的兴趣,反倒是让他们觉得国家开始重视商业,加大赋税是在抬高他们的身价。
毕竟在这种生产力地下的时代,只有科技的进步,才能使一个国家真正的发达起来!
例如某农户今年交粮食税五十斤,县衙门派差役去乡下收回五十斤粮食,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接下来的操作就有很多谜点了。
目前五座制造厂内,各个分厂的人员已经达到了一万人,每人的月俸禄是二两银子,五座工厂加一起每个月开出的封路就是十万两,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万两。
人们开始将这种新产品称为大玄特产。
赵旭呢?
在江南!
在这两个人的奏折当中,说了关于关于南方的各种事情。
首先,现在大玄的税收大部分是用粮食上缴,将粮食作为税物。
大概在三十年前,一两银钞能够兑换一两的银子,但是到了后来,一百两银钞才能兑换一两银子。
无论是香皂还是卫生纸,这些都是民用的快消品。
在皇城传来的奏折当中,李长安得知了这两个多月以来,大玄制造厂的利润。
用这种纸币对大玄有什么好处呢?
在过去的这近一个月时间内,李长安将这一切都写进了一本厚厚的书,变成了一本简单的《货币经济学》。
而直到今日,这本书终于算是完成了。
他向门外挥手,叫来了一名锦衣卫,将手中的这本书和一封奏折交给了他,认真的吩咐道:“朕命你现在率领一只小队,昼夜奔袭至皇城,务必将此书和奏折交给张丞相,不得有半分失误!”
“属下遵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