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皇廷更迭(上)

朝廷的文官武将之中,有半数都被韩健拿下。这还不包括一些本身就未落面之人,之前在易蝶暗中去捉拿杨卿乐以及宫中设计刺杀韩健时,韩健也未曾动过这么大的阵仗。无论韩健有多么成熟的理由,能力证这些人是要犯上作乱窃夺洛阳的权柄,但韩健仍旧要背上窃国贼的骂名。一林恪为首的这群人,也被被冠以忠君爱国之士的名头。

随着皇宫杨瑞派出小太监请韩健进宫,韩健也没有马上作出表态,他甚至都无须下马来接杨瑞的御旨。

韩健正要作出表示,突然有东王府的侍卫前来奏禀:“郡王妃请少公子回府一叙。”

在杨瑞派人请韩健进宫的同时,韩松氏派人来让韩健回东王府,意思已经很明显,可以拒不遵诏,韩健若是直接选择回东王府的话,那韩健要逼宫就已是板上钉钉之事。韩松氏也是在逼韩健表态,但若韩健进宫的话,事情仍旧可以有转圜的余地。毕竟此次韩健捉拿的人是不少,但真正斩杀的人却屈指可数,除了那些身先在前去窃夺城防的人被当场格杀,还有一些在捉拿时反抗的人也枭首,更多的是被押解到皇宫之外。若韩健跟杨瑞能商议妥当的话,这些人未必用死。

“回去知会郡王妃,本王先进宫面见陛下。”韩健的话,令在场不少人松口气。

韩健要继承大统,在一些人看来是难以阻止的事。现在整个北方除了豫州之外,已经全然被东王府的兵马所掌控,而东王在东王府中又是一言堂,地位尊崇,连魏朝的女皇都成为他的女人,为他生儿育女。现在又有朝廷中人要谋害他的事变发生,韩健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退让。

韩健下马,他这次虽然选择了进宫,却并非独身进宫。而是带了大批的侍卫和士兵。这些侍卫和士兵都是全副武装,就说他们是进去杀了杨瑞也有人信。

随着韩健踏进宫门,此时在皇宫之外的所有将官和士兵都在等候进一步的消息,或许等韩健出来的时候。魏朝都会国灭,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一个新的王朝。那些被拘押的将官心头还有些期冀,希望能以杨瑞的手腕来换取他们自己和一家老小的平安。若是事情真要计较下去的话,光是这一次的叛乱就要有太多人人头落地,不但包括参与了叛乱的本人。还有他们的家眷,任何朝代只要是叛逆之臣,其家族都要跟着遭殃。

在韩健进宫之后,整个皇宫宫门也只有正门开着,但皇宫正门之外却满是东王府和新军的人马,其中还有韩健从北方调回来的兵马。

韩健进宫,直接往烨安阁,但被告知皇帝并非在烨安阁中等候,而是在自己的寝宫之内。韩健已经有近十天未曾进过皇宫,这十天时间里。杨瑞而已并不知韩健的下落,等她知道韩健原来是身在洛阳中静待朝廷派系的人谋反,她心中也颇为惊讶,这代表着韩健连她都不信任,竟然未对她说明。或者在韩健心中以为是她在暗中调度这些人谋反,但事实上她对叛乱之事也一无所知,而且在她心中,根本就不支持林恪谋反,若她知道的话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到韩健。

没有着急往皇宫寝宫去,韩健还不知杨瑞搞的什么鬼。若说以前他对朝廷派系的打压也仅是处于权力上的排挤。但这次他是要施行一次的大屠杀,杨瑞不可能不知他的立场。上次杨瑞为了保全朝廷派系的官员和将领,甚至不惜在怀孕之时出手自尽,若这次杨瑞再作出什么激烈的举动。他也必须要有所防备。

以韩健的料想,杨瑞要作出的过激举动也无非是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她自己,还可能就是针对与她。

在武功方面,韩健自知远逊于杨瑞,若是从开始杨瑞有心要杀他的话,早就在二人独处的时候对他下手。他活不到今天。但杨瑞就算是与他吵架到井水不犯河水的地步,也未曾对他动过手。可这次情况不同,若杨瑞真要对他出手的话,他也要防备。虽然在韩健心中,他不想去防备自己身边的女人,可毕竟杨瑞也是女皇,也许从开始杨瑞委身于他就有政治层面上的考虑。现在他把事情做绝,也就难免杨瑞会把事情做绝。

“殿下……陛下在寝宫内恭候。”

韩健在烨安阁内迟迟没有动身往皇宫內苑去,也许是杨瑞察觉到什么,这次让人来催则不是让小太监来,而是让她身边最亲近的小宫女卉儿。怎么说卉儿也是她的“自己人”,她甚至在自己怀孕的时候让卉儿来侍奉韩健左右,也足见杨瑞把卉儿当作是闺中姐妹一般来培养着。

“陛下身边还有何人?”韩健问道。

卉儿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道:“陛下只是一个人。”

“好。”韩健点头,这才从烨安阁出来,外面的侍卫和士兵仍旧不少。不过韩健可不准备带这些人马进皇宫內苑。他怎么也要给杨瑞几分面子,他也不用太担心自己在皇宫內苑里的安全,里面还有东王府的侍卫,但都是宫廷侍卫。杨瑞只是一个人的话想杀他也难。

韩健随卉儿一起到皇宫内宫,一路上都有侍卫在罢手。从昨夜开始,皇宫也加强了戒备,韩健最开始是怕乱党趁机会冲击皇宫,对杨瑞的安全不利。但后来在平息了城中的乱党之后,仍旧没有松懈的防备在杨瑞看来就只能是针对于她了。

等韩健到杨瑞的寝宫外,外面巡逻的侍卫也被留下,随时紧盯着杨瑞的寝宫。这些侍卫都是东王府曾经与北王府一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士兵,之后他们作为最高的功勋留在皇宫中驻守,也是整个魏朝中最优厚的差事。虽然他们名义上是宫廷侍卫,但仍旧是听命于东王府,韩健曾也要将皇宫的戍卫归还给杨瑞,但那日杨瑞情绪激动拒绝,自此后皇宫仍旧是东王府的势力范围。

“你在外面候着吧。”韩健对卉儿说了一句,走进殿堂之中,外面仍旧很冷清。一些布置从韩健第一次随杨瑞到这里来时就是如此,杨瑞只是将一处很偏的殿阁改成她的寝宫。因为她说这里是先皇和她母亲结识的地方。韩健从来没怀疑过杨瑞在这件事上骗他,杨瑞之后曾也有意要修缮这里,但因为一些原因最后半途而止。主要原因是朝廷财政捉襟见肘,杨瑞历来节俭。没有在修缮自己住处的地方上无谓去花销银子。

“怎么不进来?”韩健在帘子外面立了一会,但他进来杨瑞怎会听不到他脚步声?

以杨瑞的武功,也能感觉到那是韩健的气息,这股气息对她来说也很熟悉。

韩健掀开布帘到里面,与以往每次来都不同的是。这次的他显得格外的凝重。有很多事他自己也不想,就好像要去弹压朝廷与他对立的势力,那些人终究也是与他一殿为臣,也同样在为北方魏朝的安定作出努力,只是他们的立场永远是效忠于朝廷,或者是为他们自己的目的,而将东王府视作眼中钉。

杨瑞此时安然坐在桌前,手上抱着女儿。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杨瑞却是在亲自为孩子哺乳,杨瑞是帝王。便是东王府里韩曦出生,杨苁儿对儿子甚为疼爱,也未曾亲自喂养。宫里和东王府因为这两年韩健有子嗣出生,已经有不少,接下来是林小夙诞子,后面还有顾欣儿,这几年都不会停下来。而韩健也正值壮年,根本不愁子嗣的问题,不过杨瑞却知道自己不是青春少艾,一直在说可能生了这一胎之后可能就没有了。

“瑞儿。你……”韩健没有往前走,而只是立在帘子后看着一脸母爱的杨瑞。

若是杨瑞很正常与他吵架,甚至是与他白一眼或者哀求他将朝廷那些人放了,韩健都能理解。那毕竟是杨瑞的性格。杨瑞是女中豪杰,她从来都不会认输,除了在他面前之外。杨瑞在他面前才会露出一些小女儿家的态度,而眼前的场面,更让韩健觉得杨瑞有种心灰意冷的感觉。

杨瑞却只是很淡然笑看了韩健一眼,道:“怎么?妾身本就是她的母亲。给自己的女儿喂养,不也正是每个母亲应该做的?可惜我是帝王,生在宫中,我的女儿若是因此而就得不到她母亲的关怀,那妾身将来也会觉得对不起她。”

“嗯。”韩健点头,杨瑞的话倒只能说是杨瑞真情流露。

她没有在这件事上欺瞒什么,杨瑞从开始对这个女儿便有诸多的偏见,甚至在女儿降生之后很长时间都不去看她,也未曾给过她一个“名分”,到现在这个女儿不但只是个皇帝的女儿,连名字都没有,朝廷曾也有意上凑杨瑞请封她为公主,杨瑞也未曾答应过。事情一直被拖着。

但现在,也许是杨瑞都觉得自己亏欠了这个女儿,她心中很过意不去,所以才会亲自喂养来表明她将这个女儿当作掌上明珠。

“看她,吃的多开心?”杨瑞突然笑着说了一句,眼角却滑出泪水,就算韩健之前心头有再多的恨,对杨瑞有过多么紧密的防备,可到杨瑞这般境况,她心头也要软下来。

“瑞儿,怎么了?”韩健走到杨瑞身边,低下头看着杨瑞。杨瑞轻轻擦了把眼泪。

“没什么。只是觉得心里对她很愧疚,我没有当好一个母亲。”杨瑞一叹道,“我出生后,娘亲也曾这么喂过我,因为她说,只有这样自己的孩子能才体会到母亲的存在,能让她更安心,不怕夜晚惊哭,也不怕将来遇到灾难。唉!到现在我才能理解母亲的心,大约当初母亲也是像我这般吧,很想为父皇生下男丁来继承皇位,可到头来生下的却是我。可父皇从来也没有怪她,甚至在母后病逝之后天天来这里怀念她,传位的时候也是直接将皇位传给我,父皇曾说,我身上有母后的影子,若是母后能当皇帝的话,至少也会比我当的称职吧。”

韩健无奈摇摇头道:“你现在不也是一样?将来可以让她当皇帝,若是将来我们还会有子嗣,也可以等她将皇位传给她的弟弟,就好像你一样。”

“不用了。”杨瑞流着泪摇摇头道,“生女外向,在妾身随夫君你之前,我心中一心想的都是如何来确保杨氏的基业。可到今天,连我的弟弟都背叛了我,那还有什么理由让杨氏的基业再传承下去?帝王之位,本就是有德者居之。夫君你虽然年少,但已可为明君,将来天下在夫君的执掌之下,也必定是国泰民安。连我华夏几百年来南北的分裂,或者也可在夫君的手上完成一统。那妾身,就算做了杨氏的罪人,可却是华夏的功臣。”

韩健一叹,看来杨瑞的确不像以前那样“想不开”,处处都是拿杨氏的基业来做文章。或者杨瑞现在说这番话有糊弄他的意思,但既然都到了这份上,说一些违心之言还有何意义?

“我说过,我不会窃夺你的江山。这江山是杨氏的,仍旧是魏朝的天下。就算将来继位的是太子,我也会支持他。”韩健态度仍旧很坚持道,“我不会违背当初的诺言。”

杨瑞笑了笑道:“夫君有心便可了。这几年,夫君所为,让妾身深信只要妾身在一天,夫君便可为我魏朝基业保驾。可这无用,天下终究还是只认皇室的正统,夫君永远要背上窃国的骂名。但若夫君直接执掌天下,那一切将不同,那时没人会再对夫君有所非议,若是夫君还可一统天下的话,那夫君将是流传千古的明君。”

韩健看着杨瑞,杨瑞的话令他感觉眼前的杨瑞不是他所熟悉那个女皇。

杨瑞以前也不会说会逊位,她当皇帝虽然算不上称职,但至少她稳定了一个近乎支离破碎的王朝近二十年。若是没有杨瑞执掌朝政,也许在她父亲过世之后,魏朝的皇室将会经历一番大的变动,而北方也将不得安宁。

第552章 坏人第654章 帝王有喜第164章 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第633章 男人的累第889章 自掘坟墓第861章 缠绵温柔乡第16章 得而复失第682章 收人收心第44章 有缘?无缘第419章 临将终战第335章 风韵佳人第628章 “旧情复燃”第363章 倾巢而动第16章 得而复失第300章 僵持的战局第731章 争权逐利(上)第200章 强行救人第825章 为臣之道(上)第505章 同欢第658章 无坏不丈夫第182章 一夜(五)第215章 干大事第121章 奈我何?第222章 还不完的人情第464章 洛阳之战(一)第855章 大难前兆第433章 王道第313章 开府议事(下)第64章 发怒的公牛第713章 龙榻的主人第913章 提剑劝诫第178章 一夜(一)第628章 “旧情复燃”第382章 困情第544章 作战决策第425章 小荷第229章 千素栎第263章 困难重重第313章 开府议事(下)第303章 妥协(下)第720章 屠城第380章 师徒第530章 小别胜新婚第349章 音信第45章 艰巨的任务第501章 相吵无好言第894章 朕不能做错事第743章 乱事将起第466章 洛阳之战(三)第784章 流寇之战(上)第832章 特别的赌约第461章 翁婿第918章 权力无父子第194章 郎情妾意第359章 关键一战(三)第74章 狐媚第429章 身边只有你第479章 花前月下第716章 攻城守备战(下)第645章 酒肉宴(上)第64章 发怒的公牛第407章 惧内第472章 主帅在后第650章 女死士第89章 受聘第83章 拜帖第544章 作战决策第208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上)第658章 权力阴谋第347章 赖账第403章 剪除羽翼第546章 大阴谋第452章 双重间谍第677章 选妃风波(上)第67章 过堂第601章 女道第313章 开府议事(下)第774章 宫闱来客第733章 女嗣第503章 新春宴第211章 大隐第49章 科场舞弊与杀人案(上)第523章 军变(四)第378章 期限(中)第2章 偷鸡贼第400章 热烈的追求(中)第307章 朝见第118章 另有内情第207章 风尘有佳人第414章 配合的人质第757章 鸡肋第403章 剪除羽翼第73章 何处不相逢第537章 外交家宴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664章 宫变(一)第597章 十万大军第210章 火场逃生第393章 其乐融融第586章 请汝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