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娇俏可人

宁原自以为在朝中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却也是在文政上,他就没想过能有一天跑去带兵。兵马韬论他可说是一概不知,若如此韩健还要让他领兵南征的话,只有一个解释,韩健是想把他打发到战场上去送死,从而让他远离洛阳官场。

宁原赶紧起身,行礼道:“回陛下,老臣自知年迈体弱,又不得行军攻城略地要领,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让老臣可以颐养天年。老臣愿早日卸下官职,只求能安享晚年。”

韩健笑了笑道:“宁太师怎的突然说起辞官的事,倒好像朕要逼得你卸任不可。此番朕也是的确无其他带兵人选,就只好委屈宁太师你,若宁太师有困难的话,可以酌情商议。”

韩健只是说乐意“酌情商议”,并未直接收回成命,宁原心中有些着急,再突然一撇见杨瑞脸上似笑不笑的神情,他心中突然警觉,莫非这是杨瑞给他设下的圈套以报复他当初对魏朝旧党的清洗?要知道作为韩健的姨娘,也是东王府曾经的一号人物韩松氏,在肃清事件后,到如今也未得韩健原谅,倒是他可以安安稳稳坐在太师的位子上号令群臣,这已经是不合理的状况,亲疏有别怎么说他也不是跟韩健亲的那个。

这次宁原直接跪地,请旨道:“老臣力不能及,还望陛下开恩。”

韩健没说什么,宁原这么强烈的拒绝带兵,其实也是他所料到的。宁原的主场是在洛阳的官场,一个首辅大臣,下面听他号令的文官不计其数,可若他上了战场,那就什么都不是。就算韩健以宁原的立场来考虑,也不会选择去战场而放弃安逸的大后方。

韩健道:“既然宁太师执意如此,那也就算了吧。不过朕之前曾作出一些安排,都是建立在宁太师可以替朕领兵南下的基础上,就算宁太师此番不愿领兵。朕也决定让宁太师伴驾在侧,与朕一同往江都。战时朕在江都设立的后方衙门,也要宁太师来代为管理。”

宁原心里还是在打怵,在他进宫之前。已是很有把握韩健会留他在洛阳,谁知道还是发生了变数。在他想来,这或许是因为赏赐韩健御驾亲征往北方时,他在后方跟韩松氏暗中勾连去肃清异己,这次韩健就不打算再冒险让他留在后方胡作非为。至于江都的衙门,怎么说也不及洛阳朝廷的大任来的实在。虽说他不愿接受,但韩健提出让他来伴驾,他既然是臣子就没有拒绝的理由,除非真的是辞官不干了,到时韩健只是对外宣布说他因为不想伴驾就辞官的话,他在朝中的声望基本也就一损到底。

“老臣……”宁原面色很无奈道,“遵旨。”

到这时,宁原也知道韩健要下手的并非是苏廷夏,反而是他。毕竟韩健还有两天就要出发往江都去。洛阳作为朝廷的大后方,是韩健最为重视的,苏廷夏的问题要解决,他的问题也要解决。

韩健道:“宁太师起身说话,朕也要传见其他大臣。还有重要的事商议。”

宁原好像苍老了许多,从地上缓慢站起身,立到一旁,随着其余大臣进来,宁原目光也落在这些人身上。虽然当中有很多都是对他唯命是从之辈,但居然敢在弹劾他的奏本上联名上奏。这也是有恃无恐的表现。

宁原心事重重,以至于后面韩健说什么他都没注意去听,只知道商议的是苏廷夏的事。当晚苏廷夏就会连夜进城,对于苏廷夏以及苏廷夏所部的安排。是当晚要商议的唯一之事。到最后,韩健对兵部的官员交待,派人前去洛阳西门去接待苏廷夏进城,同时宣读圣旨,并不许苏廷夏进到城中,而是派苏廷夏领兵直接往豫州防线而去。让苏廷夏暂时负责豫州一地的防务。

苏廷夏本来就是领兵在外的将领,韩健将豫州的军政大权交给苏廷夏,一方面显示韩健对于苏廷夏的重视,更主要的是让苏廷夏远离洛阳这敏感的地区,以安稳洛阳周边形势。若韩健出巡往江都,苏廷夏又陈兵在洛阳,韩健能放心就怪了。

烨安阁的召见持续了不长时间便解散,百官连夜出宫回家,因为对于伴驾的名单尚未公布,朝中大多数大臣到此时还不知道是否会随同圣驾去江都,有的大臣也趁着出宫的时候,想过来到宁原这里来探探口风。

宁原最想质问的是那些联名上奏要谈何他的大臣,可在出宫的时候,他一个都没碰上,这些人好像要故意躲开他。

“宁太师,陛下之前所言,让您伴驾出巡,不知可有此事?”一名老臣走过来,是礼部右侍郎何恕。

宁原打量何恕一眼,道:“何侍郎难道还怕被陛下征召伴驾?”

何恕笑道:“那倒不是,老朽一把老骨头哪经受的起旅途劳顿,陛下体惜应该不会让这把老骨头承受旅途辛苦。只是不能伴驾在侧,难免于心不安,不能常睹圣颜,就请宁太师在路上多提醒陛下要以国家大事为重。”

宁原听了心中的气不打一处来,这何恕是学究派出身,根本就跟他是两条道上的。正要发作,恍然想起他自己原本也是礼部尚书出身,同样是学术派,只是经过这几年朝廷的变化,而他的际遇也跟着起伏,到现在他自己都快忘了过往跟这何恕差不多,只是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而不会做实事。

“多谢何侍郎提醒了。”宁原把气咽下去,尽管脸上还有愠色,也不再理会其他人,改而直路出宫,乘上轿子便回府去。

等人都走了,烨安阁内却是只剩下韩健跟杨瑞二人。韩健把宁原带上一起出巡到江都,从根本上防备了宁原在背后搞鬼,其实也是有替杨瑞撑腰的意思。杨瑞到现在都不肯原谅他,一方面是因为禅位的事本非杨瑞十分情愿,再者就是因为宁原和韩松氏对皇室一族的欺压。

“这样你总满意了?宁原伴驾出巡,洛阳少了他兴风作浪,总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韩健看着杨瑞说道。

杨瑞仍旧坐在那,只是她原本的位子被韩健占了,她所坐的地方,也不过是临时加出来的一个座位。就好像韩健曾经为东王兼摄政王时候的位子差不多,或者说她还不如曾经的韩健,因为她现在逊位后根本无权管辖朝政之事。

杨瑞道:“你把宁老儿带走,洛阳朝廷由谁来负责。莫非还是让你二娘?”

韩健叹道:“怎么可能。我怕宁原兴风作浪,更怕二娘呼风唤雨,相比于宁原,二娘在江都的人脉更为广泛,若让她留守洛阳。只怕朝廷上下都会鸡犬不宁。这次让瑞儿你过来,其实也是想商量一下,我想让康王出来主持朝政,在你和我都在南方时,出来行监国之事。”

杨瑞反应了一下,才想到“康王”说的是已经被废了太子之位而暂时只能居住在洛阳城中王府内的杨曦。等她反应过来,以很不理解的目光打量着韩健道:“这是何意?”

“何意?没什么意思啊,康王嘛,你弟弟,我的小舅子。还是曾经的太子,以前魏朝的储君,以往你总说他缺乏历练,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不是挺好,我会安排一些新晋的官员出来辅佐他,让他可以在洛阳多锻炼一下,等我们回来的时候,说不定就可独当一面了。”

杨瑞盯着韩健的脸,恶狠狠道:“你莫非是想给曦儿使绊,找些人挑唆他造反。好让你斩草除根?”

韩健皱眉道:“这话是怎么说的,我一片好意,从你嘴里说出来,倒好像我是蓄谋已久等着把他杀了。若我要杀他。随便找个由头赐他一杯毒酒,他死了有谁会给他喊冤?”

杨瑞将头别向一边道:“你想的出,就一定能做得到。”

韩健心中有些无奈,眼下的杨瑞脾气不定,大约是她内心已经不自信的缘故。以往杨瑞总觉得他加以亲近是为了皇权,现在皇权旁落之后。杨瑞总是在担心杨氏一族会被灭,主要是因而二人年岁有差距,杨瑞思绪不定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

韩健道:“随你怎么说吧。反正这件事,明日就会下旨,康王擢为亲王,可暂时入住皇宫,兼领洛阳政务之事。大约你也有两个月没见过这弟弟,他的情况比之前要好上许多,之前我见过他一次,至少在卸下太子之位后,他人也开朗了许多。”

杨瑞气鼓鼓的不说话,听到韩健后面的话说的如此坦诚,她也不太相信韩健让杨曦出来监国是要加以陷害,可刚才脾气上来她自己都忍不住,现在让她服软道歉她又拉不下脸来。杨瑞不同于杨苁儿那些宫中的女眷,韩健身边的女人,大多都当韩健是唯一的依靠,无论是从妻为夫纲还是臣为君纲,都对韩健言听计从,唯独只有杨瑞,因为她曾是至高无上的女皇,而韩健也曾是她的臣子,所以她才一直在韩健要保持那本就不应存在的尊严。

韩健道:“差不多也是时候回去休息了。苏廷夏的事,暂时也要告一段落,相信派人去传旨后,以苏廷夏的才智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会再强行闯入城内。后天车驾会准备好,一早就要动身启程,要有什么准备的都准备好,是母女一同启程,还是你单独走,也由你来决定。”

说完,韩健走到门口,摆摆手让小太监进来做最后的清理,同时也让人送杨瑞回寝宫去休息。韩健毕竟当晚是要在顾欣儿处落榻,韩健出来的急,出来之前顾欣儿和雯儿都不明所以担心有什么事发生,他也是时候回去,免得两个女人为他担心。

杨瑞在宫女搀扶下起身,什么都没说走出门口,却好像走的很急险些跌倒,韩健知道杨瑞的身子骨一向不好,就算她习得武功,也因为常年身体虚弱需要进补,在生完女儿后又因为禅位的事,再加上之后被迁居到冷宫,这一连串的事情让杨瑞这冬天都在病和虚弱之间。

韩健亲自上去相扶,直到过了皇宫內苑的门,韩健才让小宫女送杨瑞回去,等目送杨瑞走远了,韩健才回过身往正宫安殿的方向走。这时候已是二更天,皇宫內苑一片静悄悄,连路过的侍卫都没有。

韩健看了旁边举着灯笼的小宫女一眼,那小宫女还有些胆怯,显然是刚进宫不久的秀女。如今宫里宫人调令,整个皇宫內苑的小宫女加起来也不到一百个,其中还有几十人是才进宫不久的秀女。

“引路吧。”韩健对那宫女说道。

那小宫女在前引路,走的很慢,韩健跟在灯光后面,一路上也在想事情,走了半晌,突然觉得这段路好像很长,走了半天也没到头。就在他觉得有些疑问时,那小宫女也停下脚步,私下张望好像她自己也迷路了。

“怎么回事?”韩健打量了一下四周,倒也不是到了偏僻的地方,不远处就是原来跟杨瑞经常幽会的池水间。以前韩健进宫来找杨瑞,二人到池水间里沐浴,韩健也经常偷偷摸摸等杨瑞动身出发后才往那边走。一晃也快有两年的时间,现在连他跟杨瑞的女儿也有一岁多了。

小宫女却吓的有些失魂落魄,把灯笼一扔便下跪磕头,惶恐道:“回陛下……奴婢刚进宫,不识路,还请陛下饶命。”

韩健叹道:“不过是走错路而已,难道你当朕是恶魔,随便就杀人的吗?”

因为韩健在民间的名声就跟杀神差不多,也难怪小宫女见了他害怕。这也跟韩健这几年穷兵黩武以军事树立的威望有关,在很多人形容中,韩健都是五大三粗只认战争而不识别的一名粗人。

“起来吧,认得回去的路?”

小宫女站起身来,连同把灯笼也捡起来,却是怯生生摇摇头,好像仍旧很害怕的样子。

韩健把灯笼拿过来,另只手扶起她的下巴,用灯笼照亮她的脸,却也觉出是个娇俏可人的小妮子,除了害怕,还有种怯生生惹人怜的动人。

“走吧。”韩健笑了笑,“随朕一同回去。”

第610章 义子第846章 温柔窟第677章 选妃风波(上)第273章 长相厮守永无期第358章 关键一战(二)第573章 卖身为奴第301章 过家不回第360章 关键一战(四)第195章 大义与私情第554章 替汝报仇(下)第16章 得而复失第11章 对牛弹琴第311章 开府议事(上)第66章 微服第315章 人才第57章 抽丝剥茧第46章 油炸果子第809章 君臣换位第376章 相思无处第81章 就是他第370章 弄巧成拙第622章 不欢之宴第783章 康州夜战第772章 大礼无节第400章 热烈的追求(中)第59章 幕后真凶(下)第293章 夫妻双双把家还(上)第224章 杀人魔头第419章 意想不到第254章 雪夜祭(上)第674章 捷足先登第232章 情敌第308章 刚柔并施第491章 新年(上)第450章 演技过人第214章 抢地盘第653章 皇宫偷人(下)第67章 过堂第601章 女道第374章 暗中助力第363章 倾巢而动第84章 洛夫人第806章 相见时难第725章 固若金汤第294章 夫妻双双把家还(中)第421章 得益者第543章 短暂的平静第288章 联姻第174章 四道防线第808章 小院暖景第258章 各有所长第486章 和睦为先第367章 酒逢知己第107章 流言蜚语第251章 一起走第91章 宴无好宴第752章 避风港第61章 清雅的外宅第438章 日积月累的隔阂第837章 强龙不压地头蛇(上)第30章 武成殿宴群臣(上)第107章 流言蜚语第265章 感情包袱第714章 诱敌之战第786章 女贼头第112章 案中案第361章 关键一战(五)第372章 落花有意第831章 君臣之隙(下)第506章 长不大的丫头第852章 立储再言亲征第90章 约会第103章 抢戏(上)第173章 大军压境第315章 人才第447章 互诉衷肠第466章 洛阳之战(三)第628章 “旧情复燃”第482章 合卺(下)第755章 天南地北第50章 科场舞弊与杀人案(下)第858章 波澜起潮第183章 一夜(六)第329章 女强人第519章 不一样的夫妻(下)第404章 捉“奸”第357章 关键一战(一)第804章 两代帝王的矛盾第434章 壮士暮年第568章 杨瑞的心结第431章 立场各异第617章 失火与失窃第228章 花船女子第665章 宫变(二)第867章 祭祠堂第57章 抽丝剥茧第159章 大势第342章 落难凤凰第130章 烨安阁内第757章 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