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再见永无期

立秋之日,司马藉与李方唯藏身在出扬州城的粮船中,徐徐而出城中南边水门。

这是司马藉在意识到扬州即将被战火所累后的第二天夜晚,在船舱内,司马藉拥着已经沉睡的焕儿,听着很细的水声,其实在心中他也对扬州有略微的不舍。

他在扬州一共停留了将近七个月时间,以他的智计和谋略,完全可以将扬州的防务打造的更好,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他被扬州太守隋化软禁,到最后要以偷天换日的方式逃出扬州,令他也有无奈。这已非他第一次远走,上次从金陵城出来北上,最后却在扬州城内被李山野给阻截住,这次他却有些无所适从,连南来北去心里都没个准确的打算。

“先生,这一路上不会有什么危险吧?”李方唯躲在黑暗的角落里,船舱内没有一丝的光亮,只能听到彼此的声音。

司马藉道:“只要出城,我们就会安全,但出城之后如何渡江南下,仍旧是问题。扬州周边已不再安全,若我所料不错,临江王的人马将会在三五天内随时的时间杀到扬州城下。”

李方唯轻轻叹道:“怎会成了这般光景,回金陵后,到底如何面呈陛下,再见惠王?”

李山野曾是徐定太守,山高皇帝远可以做他的土皇帝,至少一辈子生活无虞,等他死后甚至可以把徐定作为家业来传给他的子嗣。但他心中有野心,他不甘心总窝在徐定这种小地方,他选择了投靠司马藉,在短时间内他的确是取得了成功,司马藉将他举荐给萧旃,但回过头看。他不禁后悔莫及。

“过两天,会有一批人马北上,若你觉得回不去。不妨与我一同北上。”司马藉突然说了一句。

李方唯在漆黑中沉思着,他不甘心就这么失败。他的家眷还都在徐定,若真的随司马藉北上到魏朝,那他就是叛臣,恐怕他背后的家族都要跟着遭殃。但若这么南下回金陵城,他无法在女皇和惠王府之间立处,他同样要面临的是灭顶之灾。

“先生,还是容我再思量。”李方唯没有答应司马藉,他说要考虑。其实是不想放弃在南朝所得到的一切。他期冀着可以回到徐定,让惠王忌惮于他在地方上的势力,让他继续做徐定太守,尽管他知道这条回去的路会很遥远。

船只终于出了水门,甲板上传来一些声音,司马藉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船只是南朝朝廷运粮的船,司马藉曾在惠王府的时候,结识了一些对他很敬佩的谋士,这些人虽然现如今都已经被打压,但还是会有一点小小的权力。惠王府安排他们做的事,无非是为朝廷押送粮草,这次司马藉就是通过他在南朝的这些私人关系。藏身粮船离开扬州。

司马藉在扬州江北军务衙门里留下了几个“替身”,也是这些曾经的同僚帮他找的人,平日里他的闭门不出给他的逃走带来了便利,在他混出那囚笼之后,只要这两天内隋化不会亲自去拜访,司马藉相信他逃走的事就暂时不会有人察觉。

“咚咚咚!”三声不太均匀的木板敲击声。

司马藉松开焕儿的身子,站起身打开头顶上的船舱,这时候外面的几名运粮的士兵过来接应,光亮从外面传进来。也仅仅是很微弱的烛光。时间尚且是晚上,船舱里本来就没多少光线。

“先生。水门的防备已过去,您可以放心了。”负责押送粮船的是司马藉在南朝结识的旧友马业敬。此时的马业敬不过是惠王手底下不起眼的运粮官,但此人是很有见识和报复的人,可惜只有司马藉赏识他,但在司马藉失势之后,马业敬的地位也就跟着一落千丈。

司马藉从黑暗的船舱夹缝中出来,见到些微光亮,他的心境也能跟着平和一些,至少不用再缩在里面忧心忡忡。

“难为你了。”司马藉有些歉意,一旦被惠王府的人知道马业敬吃里扒外帮助司马藉离开扬州,他将遭来杀身之祸。

“先生说的哪里话,当初我们一班人,若非得先生赏识,也无法为惠王效命。如今能报答先生,是我等的福分。”马业敬说这话的时候也带着几分感慨,“不知先生如今即将往何处去?”

司马藉微微摇头,很多事连他自己都没做出决定,他叹息道:“若然北上,怕也漫漫无期,可惜这扬州城即将遭受战祸,连金陵城或者也不能幸免。”

马业敬惊讶道:“先生何出此言?难道贼人攻占扬州,尚且要染指金陵?”

司马藉苦笑了一下,很多事情他之前没有想通,到现在他似乎都已经明白了。

朱同敬不同于谢汝默,在谢汝默功败身死之后,朱同敬在金陵城周边留下了足以反扑重建基业的力量,这是当初为何惠王能轻易在政权争夺中获胜,因为朱同敬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放了水。

朱同敬或者是看到惠王势力的强大,知道以他的力量无法在谢汝默和萧翎的势力中取胜,所以干脆提前退出了那场政治斗争,坐视惠王势力的最大。或者朱同敬是想看到惠王登基,而他则可以名正言顺发勤王的兵马攻打金陵城,只是他没想到,最后惠王会遵照李山野和司马藉的提议,选择推萧旃上帝位。

若朱同敬有足够自信能逆转全局的话,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当初在皇宫之变后失踪的何太后小皇帝母子,如今仍旧在朱同敬的掌握之下。也就是说,这南朝同时将会出现两个帝王,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司马藉不想隐瞒这个拼死护送他出扬州城的同僚,但他又不能说的太明白,只是叹口气道:“我能说的,是皇权争夺乃是帝王家事,与臣僚或者无关。”

船只终于出了扬州城,司马藉在黑夜中看不到城墙的影子。他只是想尽力眺望远处。想看到金陵城,想看到南朝的古都,但夜色朦胧之下根本是眼前一片漆黑。

江面之上。运粮的船队还在南行,司马藉也到了该作出选择的时候。是上岸从陆路北上,还是继续跟着船队渡江南下。司马藉是决定不会回金陵城的,因为他感觉到,只要朱同敬掌控着何太后母子,那他要染指金陵城并非难事,以如今惠王党内的斗争,还有萧翎本身对于军政之事的不管不问,金陵城在老奸巨猾的朱同敬面前等于是一座不设防的都城。朱同敬有足够多的人脉控制城防,甚至将惠王萧翎活捉在女人的肚皮上而令其懵然未知。

“李兄,看样子,我要跟你过金陵南下。”司马藉刚到甲板上吹了河风,就侧过身对无所适从的李方唯说道。

李方唯惊讶看了司马藉一眼道:“先生说的什么,在下听不太明白。”

司马藉笑了笑道:“若可以的话,我倒宁愿与李太守你回徐定城内,做李太守的幕僚。”

李方唯尴尬一笑道:“先生抬举在下了,先生乃是大才之人,陛下和惠王都缺不得之人。我何德何能?”

司马藉却对着朦胧夜色的河面微微摇头。很多事似乎都是注定的,他到现在已经能猜出,朱同敬的回扑是有北朝的暗中支持。朱同敬跟韩健联手骗了天下人,但还有一件事他怎么都想不透,那就是韩健为何要帮朱同敬这个狼子野心之人。

在司马藉想来,朱同敬的危险性明显要高于萧翎,只要南朝的军政大权在萧翎手上,北朝兵马杀来,南朝各地的军事力量是很难形成阻隔的,但若掌控南朝兵权的是朱同敬,情况将大有不同。朱同敬不但在政治上有敏锐的头脑,在军事上也有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让他来选择。绝不会支持朱同敬,他越来越看不懂韩健的这步棋。

“或者他只是想趁乱出兵。在南朝大局稳定之前,杀个南朝军民一个措手不及。”司马藉只能这么想,似乎也只有这一种解释是合理的,不然韩健为何要帮助曾经的仇敌,而跟之后多有合作的惠王萧翎闹翻?

船只在河面上行驶了两个多时辰,终于快要到江面,过了江水渡江南下,就会到金陵城北城外。

马业敬走过来问道:“先生是要下船?”

“不用,一起渡江就是,等上岸后,我们将不会多做叨扰。若马兄觉得在朝中不得志,也可以与我们一道南下。”司马藉想把马业敬带走,是因为他知道马业敬这趟回去肯定是要被清算的。

马业敬却大大咧咧一笑道:“先生见谅,在下生平乃为惠王所赏识,如今是奉惠王和朝廷的旨意出来办事,若不能归去,实在没有什么颜面。就送先生上岸,再行告辞。”

司马藉心里感慨,多么重情重义之人,当初惠王也不过是听了他的话,把马业敬一干人留在身边当个有名无实的谋士,本身萧翎也听不进去旁人的话,但至少那时候的萧翎会听他的,但到现在,萧翎身边尽是一群功名逐利之人,把萧翎耍的团团转。

司马藉站得累了,就坐在甲板上对着夜色,焕儿撑不住,已经睡在他的腿上,对于焕儿这样本身身世就很漂泊的女子来说,有他在就等于是拥有了全世界,在焕儿的心目中,不会考虑他之外的事情。

李方唯则显得优柔寡断,尽管司马藉说明要跟他过金陵而不入直接南下,但李方唯还是在盘算,到底是北上好还是南下好。

北上将意味着可以投靠北朝,以司马藉跟北朝皇帝韩健的关系,还有他曾经出使北朝使节的身份,他或者可以被韩健所重用,但他将会把身在徐定的一家老小推向火坑,无论是女皇还是萧翎得知他背叛,都会对他的家人下手。但若就这么与司马藉南下,或者回到徐定后他仍旧可以号令徐定周边的兵马,继续做他的土皇帝,但好日子绝对不会长久,因为先有朱同敬的人马,后有北朝的浩荡之师,都可能将徐定踏平。

李方唯最后只能看着坐在甲板上的司马藉,他思来想去,只有跟司马藉在一起他才是安全的,无论到哪里,无论最后得势的是谁。

终于到黎明时分,天色已经开始逐渐转亮,河风中司马藉卓然而立,他面对的是江水南岸隐约在云雾中可见的金陵城北城。但司马藉已经明言不会回金陵城,这时候他最多是最后再眺望金陵城一眼,坐视千年古都陷于纷繁战火,司马藉想去拯救,但有心无力。

从扬州城水路南下很平顺,还没到中午时,船只已在金陵城西十几里外的渡头停靠下来,河岸上有官兵在巡查,不过这不会涉及到朝廷的运粮船。司马藉身着的是普通的青衫,好像文士一样,等他与李方唯以及焕儿一同踏上河岸,焕儿还有些站不稳,在船上摇晃了一夜,连东西都没吃,焕儿身子有些撑不住的模样。

“怎么了?”司马藉关切问了一句。

“没事。”焕儿脸很红,突然没来由的红,连司马藉这样一向聪慧的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倒是旁边的李方唯看出些端倪,但李方唯也没说什么。最后司马藉只是说上了岸去找大夫瞧瞧,只是他没想到,在南朝飘零了近四年之后,他将要在这南朝扎根,而这一切,竟然是一个在他身边朝夕相处的小丫头。

“先生,就此一别恐无再见之期。”马业敬最后跟司马藉作别,此时的马业敬似乎已经感觉到大限将至,有种很悲壮生离死别的感觉。

司马藉微微一叹,拱手行礼,喉咙中却像是有什么堵住,竟然无言以对。看着一个帮过他的义士,义无反顾去送死,他很不忍心,但他又什么都做不了。

等与马业敬分开,司马藉想尽量找到可以雇到马车的地方,毕竟他要继续南下,光靠两条腿是无法成行的。(。

强烈推荐:

第212章 大隐隐于市(下)第112章 案中案第504章 姊妹第206章 不着饭点的宴席第211章 大隐第607章 里外不能兼顾第9章 初见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451章 父女重逢第747章 暗中相争第584章 眼线第743章 乱事将起第607章 里外不能兼顾第452章 双重间谍第383章 意外的刺杀第627章 有缘无份的鸳鸯第12章 煮鹤焚琴(上)第455章 无声的较量第42章 好买卖第770章 帝王身后的女人第69章 有理无理(下)第667章 宫变(四)第284章 只身犯险第123章 嫡庶有序第137章 郡王府的规矩第176章 不一样的会议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816章 三宫六院(上)第525章 军变(六)第46章 油炸果子第195章 大义与私情第715章 攻城守备战(上)第100章 形势迫人第681章 软的不行来硬的第279章 豫州之乱(上)第155章 诱导第569章 开诚布公(上)第437章 曾经的姐妹第704章 钓鱼交易第620章 佳人当前(上)第915章 长子可为太子?第793章 一招制敌第158章 君臣有隙第194章 郎情妾意第854章 罪臣归来第907章 君王志第747章 暗中相争第251章 一起走第664章 宫变(一)第425章 小荷第742章 过眼浮华第10章 交流拳法第183章 一夜(六)第371章 纵虎第469章 洛阳之战(六)第233章 营救计划第510章 洛阳故人第431章 立场各异第805章 心怀家国事第843章 两耳不闻百姓事第746章 风韵犹存第489章 扫兴而归第595章 仙心第657章 霸道到底第401章 热烈的追求(下)第706章 大雨将至(中)第791章 北关烽火(下)第15章 斯文扫地第32章 两国纠纷第526章 军变(七)第666章 宫变(三)第191章 娇滴滴的落网之鱼第674章 捷足先登第456章 平城之战(上)第160章 小楼绣坊第6章 你好,同学第680章 指定人选第912章 最是无奈美人计第664章 宫变(一)第704章 钓鱼交易第95章 女皇的心思(下)第124章 别打我女儿的主意第264章 问题第26章 事闹大了第675章 花骨朵(上)第766章 皇廷更迭(上)第125章 麻痹敌人第106章 以讹传讹第281章 豫州之乱(下)第4章 反盗版第230章 花船上第483章 贪欢第490章 深闺佳人第541章 假戏真做第597章 十万大军第860章 寿诞第831章 君臣之隙(下)第409章 再见圣驾第661章 布局(上)第631章 替你收着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