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碗 黄袍加身

北京这个名字对王钰来说很熟悉。因为他生活的那个国都也叫这个名字。但国人许多都不知道东京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隋朝杨坚称帝以后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大宋开国都汴梁也称东京或者汴京。在宣布国家施行五京制以后汴京正式定名为东京今后朝廷行文一律以这个名字。

皇叔父摄政王赵的服毒自尽并没有引起骚动东京城内一片安宁。民间虽然也在议论但仅限于老百姓茶余饭后聊作谈资而已。在内外矛盾逐步剪除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情况下民心思定没有谁想挑起动乱。

虽然东京不再是大宋的都但至少也是五京之一朝廷并没有打算要放弃什么。不管是普通百姓也好赵氏的遗老遗少也好都没有任何激烈的反应。

东京城内仍然一片繁荣的情景。街市上游人众多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这个当世第一大都市拥有一百余万人口从东走到西要两个时辰。哪怕是在东京生活了七八十年的老人家也不敢夸口说他把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走遍了。

“闪开!”一阵呼喝百姓们纷纷侧目军队怎么进城了?眼看着一队队排列整齐全副武装的军队跑步进城百姓们颇感讶异。士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依次进城百姓们闪到街边看着稀奇。这支部队看来人数众多前部已经奔到街尾后面仍然一眼看不到头。

“哪支部队?怎么进城了?”有人小声议论着。

“好像是京师卫徐大人的部队吧。莫不是又要打仗了?”另一个人回应道。

他身边的同伴摇了摇头:“不可能党项女真俱灭蒙古远在关外谁还跟咱们打?可能是普通的换防吧。”

半个时辰之后。部队终于全部通过了百姓们不再停留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他们或许不知道。这支部队进城预示着改朝换代开始上演了。徐宁是京师卫地最高军事长官整个东京城防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南府九将中徐宁是唯一没有离开过王钰身边的高级将领。

他的角色有些类似于三国时期地赵云虽然名声大却从来没有指挥过对外作战一直扮演着侍卫的角色。可这个角色恰恰是霸主们最为倚重的。

此番王上对赵家动手一切顺利。如今福王赵已经身败名裂王上称帝指日可待。他曾经建议这段时期东京戒严以免引起不必要地麻烦。但王钰没有点头。不知道为何徐宁竟然敢冒擅自调动军队进京城的危险。把部队开进了国家的政治心脏。

徐宁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班军官最后进城。刚过城门。他就被一人拦住定睛一看原来是加亮先生府上地管家。

“大人我家老爷请您安排完毕之后立即到府上一聚。”

“好本官马上就去。你们去主持一下布防千万留心些。”徐宁说完一提缰绳投吴用官邸而去。这一年来原本退居二线赋闲在家的吴用为了王钰的大业抱病忙碌。许多事情都是由他牵头来办王钰隐居于幕后坐阵指挥。

刚到幽国公府徐宁就望见吴用和林冲呼延灼萧充尚同良韩臣忠几人出府门而来。翻身上马奔上前去与各位同僚一一见礼。他与林冲等人在梁山期间交情就不错只是这几位一直在边关镇守此时见面免不了拉几句家常。

“好了这些话留着以后再说现在人到齐了走吧。”吴用真的是老了须皆白老态龙钟面容枯黄惟独那一双深邃的眼睛昭示着这个人的精明。他追随王钰近二十年两人之间关系融洽感情深厚王钰从来不直呼他的名字而尊称先生或大人。

文官坐轿武将骑马几名当朝重臣浩浩荡荡的向靖王府开去。吴用坐于轿中闭目养神他地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他比谁都明白自己时日不多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管替王上完成未竟之大业。

他怀中抱着一个锦盒不时的用手抚摸着盒盖。等了几十年终于还是等来今天了皇天不负有心人啊。以王上之英才必能带领国家开创盛世。自己生逢其时得遇明主何尝不是大幸?如今油尽灯枯若能一睹盛举也不枉此生了。

轿子停了下来靖王府到了。吴用睁开眼睛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待轿帘掀开他紧紧抱着锦盒下了轿。

林冲等人6续上来吴用抬头望了望靖王府心中不胜感慨。良久扭头对林冲呼延灼二人说道:“稍后王上现身公等当依计行事。”

“老大人放心我等期盼多年焉敢不尽心?”林冲点头道。吴用这才撩起衣摆林冲慌忙上前搀扶一行人直入靖王府而去。

钰正在府中逗儿子玩王战一岁多了开始呀呀学语拿着一把竹棍正教儿子数数。

“这是几根?”抽出三根竹棍在儿子面前晃了晃王钰问道。

王战看了看两只小手动了半天却分辨不出那是几王钰不由得有些郁闷嘀咕道:“你这小子怎么这么笨?老子一岁的时候……”可仔细一想自己一岁地时候在干什么好像已经不记得了。而且自己从小到大似乎从来没有被长辈们称赞过聪明。

靖王府大总管出现在门外小声说道:“王上吴用林冲等几位大人有要事求见。”

“嗯知道了。”王钰站起身来对站在一旁的丫头说道:“把公子带到四夫人处让三夫人教他识数别把他娇纵坏了。”王战虽然是赵出云亲生。但这个当娘地太溺爱儿子王钰怕王战日后成为纨绔子弟不成气候所以在王战满一岁之后。便时常让楚红秀来带。

来到花厅之上见自己的心腹大臣们突然之间聚在一堂了。自己好像没有召见他们吧?怎么一下子全来了?刚一看到他心里便有所猜测。

“今天是怎么了?各位怎么全到了?”王钰一边笑着。一边坐了下来。

吴用与众人对视一眼独自上前将那个锦盒放在地上。而后自己也跪倒于地。王钰正在喝茶看到吴用下跪忙放下茶杯起身欲上前搀扶嘴里念道:“哎呀老大人年事已高本王早就说过除非在朝堂之上。否则不必大礼相见。”

吴用却是不肯起身正色道:“自政和年间我王踏入仕途以来复幽云兴军备。平叛逆扫群夷。如今群凶已灭。四海升平。臣追随我王多年有一言不吐不快。”

王钰听到这话心里大概猜到些什么。直起腰问道:“老大人此话何意?”

吴用不再多说从容打开锦盒那盒里装的是一件衣袍。所不同地是这件衣袍是杏黄色的这是一件皇袍。

“我王有再造神州之恩德天下臣民莫不感念在心。今赵宋气数已尽天将终臣恳请我王以江山社稷为重即皇帝位君临天下。若如此则国家甚幸民族甚幸!”吴用双手取出黄袍高举过头顶。

王钰颇感意外一时沉吟不语。下面林冲呼延灼二将一见互相交换一个眼色同时上前接过黄袍也不管王钰同意不同意直接披在他的身上。

“你们……”王钰还没有反应过来下面的大臣们突然齐唰唰跪倒一片。

“请我王即皇帝位君临天下!”

王钰这时候才明白大臣们是要效仿当年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看皇袍穿在自己身上大臣们跪在下面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与此同时禁宫。

童贯孟昭刘三石等一班文武官员直闯宫门径直来到皇帝寝宫。那宫门侍卫本是王钰地内卫禁军自然是不加阻拦。童贯领着一班大臣入得宫内却意外的现朱太后正与皇帝赵允同在一起。

朱太后见大臣们贸然闯宫似乎并不意外将赵允同揽入怀中平静的问道:“太师闯宫意欲何为?”

童贯到底是受赵氏厚恩之人倒也不忍心逼之太甚遂上前拜道:“臣童贯有要事禀奏陛下及太后。”

朱太后见大臣们身后强兵林立遂责问道:“既是有事要奏何故带兵进宫?”

童贯无言以对只得回头道:“所有将士退出宫门之外候命。”

待兵丁退尽他才上奏道:“陛下太后自靖王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群凶毕灭四海臣服虽古之唐虞无以过此。群臣会议言宋已终望陛下效仿尧舜之道禅位于靖王。上顺天意下合民心则陛下与太后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百姓幸甚!”

朱太后一时默然无语良久问道:“公乃宋臣受赵氏之恩高官厚禄坐享富贵今日武力逼宫篡位犯上是何道理?”

童贯满面惭色不能回答此时一人高声喝道:“赵氏篡位于柴氏坐了江山百余年来国家积弱不堪屡受外辱!割地赔款委曲求全!我王英明神武扫平四海万邦来朝。虽赵氏之家国实由我王再造!君临天下合情合理太后以为如何?”

众人惊视之乃枢密院都承旨郑僮郑大人是也。

朱太后目视郑僮片刻之后又问道:“若我不准又当如何?”

郑僮一听见其他大臣没有举动遂愤然上前以手按刀:“若陛下及太后不顾天意人心逆天而行臣愿冒死相谏!”

赵允同几时见过这等阵仗吓得哇哇大哭一头埋进母后怀中。朱太后也掉下泪来想太祖皇帝创业不易却落到今天这种下场。前日与皇帝生

后商议主动禅位一事。无奈蔡太后执意不肯没想到逆臣居然武力逼宫。

童贯见状。心思王上素来仁义若登帝位必效仿太祖皇帝。厚待前朝遗族还是不要逼之过甚地好。一念至此遂说道:“郑大人不可无礼。太后乃深明大义之人我等不宜逼之太急。”

他是王钰岳父又是百官之郑僮如何敢不听?遂退回原位。

“陛下太后我王仁慈。若陛下肯下诏禅位交出传国玉玺我王必不加害。到时。凡赵氏子孙都可安享富贵请太后明鉴。”童贯是受宋徵宗赵的提携而平步青云的心里多少还念一些往日旧恩所以好言相劝。

朱太后心中暗思。事已至此回天乏术。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再作挣扎于事无补。还不如就此退位或可保得一时平安。

想到此处遂点头道:“罢了命人草诏禅位于靖王吧。希望真如太师所言不加害赵氏子孙。”

童贯见太后允许忙回答道:“我王仁义布于四海岂肯加害?”

当下传来检校太殿当堂拟诏禅让皇位于王钰又命检校太殿奉了传国玉玺并诏书一起往靖王府去请王钰受禅。

靖王府中王钰正批着黄袍一时作难忽闻宫中检校太殿奉诏而来忙脱了皇袍率群臣出迎。

就在那靖王府大厅之前地庭院中王钰俯听诏。

但听检校太殿开诏宣读:“皇帝制曰朕即位以来于江山社稷无尺寸之功赖祖宗恩德坐拥江山。幸得靖王不弃修仁政于国内驱群凶于关外仁德遍布四海大义充塞五湖。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赵氏天数已终行运在乎王氏。遂效古制禅位于靖王王其毋辞!”

吴用等人一听心知太师童贯必在宫中成事如今皇帝已经降诏退位王上当接诏受玺即皇帝大位君临天下。

谁料刚想到此处却听王钰言道:“臣何德何能敢作此妄想?钰受徵钦二帝知遇之恩始有今日。虽则有些微末之功不过尽人臣本分而已焉敢居功自傲?至于受禅云云更是愧不敢当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群臣无不震惊惟吴用心知肚明。王上并非不愿称帝不过是要借推辞以绝天下人之诽谤而已。

那检校太殿一时作难上前问道:“王上这……”

“你将玉玺诏书带回宫中将本王原话悉数告之太后及陛下。”王钰说罢折身就回也不管在场众人。

群臣瞪目结舌林冲呼延灼二人心生不满相顾言道:“我王功高盖世登基称帝谁敢不服?”

吴用及时地劝阻了他们上前对检校太殿言道:“大人将诏书玉玺带回宫中便是无妨。”言毕见他面有疑色又对他低声说了几句什么检校官这才醒悟带了诏书玉玺匆匆而去。吴用又召过徐宁对他耳语几句。徐宁频频点头听罢之后快步离开了靖王府。

却说那检校官回到宫中将王钰的话原原本本呈述给朱太后和皇帝。朱太后听罢对等候在宫内的童贯等人问道:“靖王不肯受禅如之奈何?”

童贯当然了解女婿的心意遂奏道:“当年汉昭烈皇帝三顾茅庐才请得武候出山相助。今陛下有意禅位也当三顾以彰显诚心。”

朱太后此时不免有些顾忌王钰既不肯受禅何不就此作罢?遂迟迟不肯表态。郑僮等官员在下面等得不耐烦又欲逞凶。

就在此时内侍省都知王欢神色慌张地奔进宫里大声呼道:“太后陛下大事不好!”

平地一声雷震得在场所有人都变了脸色朱太后心头一阵狂跳忙问道:“怎么了?”

王欢上气不接下气的喘道:“京师卫的禁军哗变了!”

“你说什么!”朱太后猛然起身大惊失色。那皇帝赵允同更是吓得大哭不止!

“刚刚接报京师卫禁军哗变!部队军队开进京城目前正向禁宫靠拢!负责禁宫卫戍地内卫禁军严阵以待但还是爆了冲突目前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朱太后到底是个女人家一听到军队哗变就没有了主意。其实细想一下不管他京师卫禁军还是内卫禁军不都是王钰的军队?只要他出面弹压谁敢说个不字?

“再次传诏请靖王受禅!”朱太后说罢一下子跌坐在宝座上抱着赵允同失声痛哭。

第六十九碗 两情若是长久时第118碗 王钰开始亮剑了第一百五十二碗 人面不如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出云郡主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两百九十碗 草原大战 赤龙之吼第三百碗 王钰向这个时代所有人告别第115碗 洞房花烛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陈词 攻吐蕃誓保国土第两百六十三碗 耶律大石病重 急召耶律南仙第两百三十三-四碗 幽云动乱第十二碗 遭受牢狱之灾第两百五十一碗 狂风呼啸 黄沙漫天 宋金两军 决战大漠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说第九十四碗 将军难免阵前亡第两百八十二碗 先打越南?第两百五十五碗 林渊枪挑金兀术第两百零七碗 林冲回师救援第一百八十一碗 古今罕见第一百碗 保卫幽云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战居庸关第一百八十六碗 犒赏三军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军万马避白袍第二百八十五碗 吴用病逝 王钰哀悼 铁骑出征 直扑草原第三十六碗 受封为承事郎第七十八碗 一笑倾城第两百零七碗 林冲回师救援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变数的关键人物第两百八十六碗 蒙古军队群体失踪第一百七十三碗 阴险的女真人第139碗 天字第一号大贪官第一百五十三碗 丞相,你作朕的父皇好不好?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两百九十九碗 力保汉王 旗开得胜第十五碗 神秘的猥琐男第二十七碗 鼓动如簧之舌第一百四十六碗 惊天大逆转第两百零九碗 百步穿杨 射杀王钰第一百六十二碗 射雕英雄第九十六碗 王钰“殉职” 举国哀悼第两百二十七碗 宋蒙两军冲突第两百一十六碗 完颜宗僖被俘第三十五碗 童素颜的身份第一百零九碗 一声惊雷震天地第两百六十三碗 耶律大石病重 急召耶律南仙第六十二碗 流氓提砍刀 谁挡谁就翘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宫秘谋第二十四碗 开国侯柴进堂第两百九十六碗 十五年后第一百八十八碗 蒙古第两百一十七碗 全军出击!目标上京!第一百四十一碗 我本将心向明月第两百九十碗 草原大战 赤龙之吼第119碗 赵佶遗嘱第七十二碗 梁山贼寇进京第一百八十碗 人不轻狂妄少年第两百零一碗 丑细阳定奇计第一百五十八碗 杭州城破第112碗 京城商贾联名请愿第两百三十三-四碗 幽云动乱第两百五十碗 艰苦卓绝的追击战第两百九十七碗 恭王初登场 一手绝艺惊四座第两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乱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将 总统全国军队第三百一十八碗 王战的另外一面第四十三碗 宋辽国战开始第两百六十一碗 蒙古两路攻宋第五十碗 圣旨传到监狱第两百二十碗 百年国耻 一朝得雪 韩毅威武 攻破上京第两百三十碗 从今以后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称皇帝第一百四十九碗 王者之风 群雄慑服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轻兵部尚书第八十七碗 王钰潜龙入海第两百七十五碗 舆论大战 利剑出鞘第122碗 政治献金第三百零四碗 王钰病危 群魔乱舞第两百一十四碗 大捷!兀术全军覆没!第两百七十九碗 禅让皇位第六十碗 唇枪舌剑为国争第两百四十六碗 林冲屠杀十万降卒第两百四十一碗 宋代马谡第一百零二章 清除异己第两百三十碗 从今以后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称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碗 欲杀王钰 必先除耶律南仙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钰来历之谜第一百九十碗 王钰的秘密第一百五十碗 称臣 纳贡 裁军 遣太子为质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第124碗 陈桥兵变再度上演?第两百六十六碗 铁木真出世第两百六十五碗 北方激战正酣 南方军队抗灾第一百四十七碗 王钰亲卫第128碗 八贤王领军来归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嘱托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一百六十七碗 蒙古人的野心第两百七十六碗 王钰表态 善待赵家第三百零四碗 王钰病危 群魔乱舞第一百零四碗 国之将亡 必出妖孽第两百六十三碗 耶律大石病重 急召耶律南仙第八十三碗 小王安石?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将 总统全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