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飘洋过海

番外一 飘洋过海

隆盛十二年春,京城仁清巷张府一片哀恸,往日花红柳绿乍然失了颜色。原文渊阁大学士张清和故去,皇上追封其为文华殿大学士,太傅,谥号“文成”。

能得起谥者,必有大功于朝廷,使得朝臣看着眼红,尤其文臣重名声,历朝历代文臣中得谥者不过凡几,本朝更是不足十人,怎不让人羡妒!于此朝臣们在私下里琢磨:张家的荣宠经久不衰!

本来张家四代列侯,到张致远这一代虽无爵位,但文臣做官坐到太傅,首辅,可算是位极人臣。到如今,长子娶顺忠郡王—新皇继位加恩,原顺忠郡王世子原位袭爵—嫡长女,官运亨通,彼时已经是户部左侍郎兼任内阁侍读。

次子娶工部尚书嫡次女,也是温润如玉的文物,彼时在翰林院侍读学士,文成雅致,极得翰林院掌院学士喜爱。

至于三子,赫赫有名的前锋小将,隆盛帝手腕强硬,几次与北方和西边的那对越朝虎视眈眈、性情暴戾的游牧民族的交锋中崭露头角,立下赫赫战功。

有意思的是,老臣见到这景瑜时,倒抽一口凉气。张致远虽是冷厉,常是面无表情,但也无景瑜浑身肃杀之气,再加上那有九成像的相貌,老臣们都觉得背后冷飕飕的,口上赞道虎父无犬子什么的,暗地里牙疼的很。

走了个冰快,来了个冰剑。

听说张大人还有位四公子,众人也只听说是顽劣不堪,也没在科考上听闻过。知之甚少。众人只说是人无完人,虽说是‘听说’,但大家都默认了,不能所有儿子都前程锦绣、有所作为什么的。这样的想法让大家多少有点平衡。

景曜和景佑带着家眷扶灵回姑苏,折腾月余。虽说几人皆知其中真相,但为不使露出马脚。热孝过后,女眷和稚子先回都城,几人留于姑苏“守灵”。

景曜揉了揉眉心,换下丧服,穿了件深青紫点白色花纹半袖长衣,素净大方,衬得越发英挺俊朗。喃喃自语:“素来知母亲不平凡,哪里想到母亲竟是胆大到这地步,其中必是父亲多纵容的缘故。”

景佑进来,但见他一身云白软绸阔袖滚回子纹兰花长衣,卸去悲痛。眉宇间浑然天成的风雅,恰好听到景曜的喃喃自语,笑道:“明知故说,你还能不了解母亲,这事怕是父亲的主意。”

景曜挑眉,旋即道:“也是……”忽然想到一件事,“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景佑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脸色一变:“你是说……”

还不等景佑将话说完。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门被推开,但见来人穿了件青莲团花滚边半袖上衣,里面着白色正袍,藕荷小衣,脚蹬青缎粉底小朝靴。越发显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再看相貌,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好一个烁烁生辉的公子!

这小哥儿如一阵风似的过来,拿过案上的茶盏,咕咚咕咚的喝光,不甚优雅的抹抹嘴,大呼:“活过来了。”抬头见景曜和景佑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来人浑不在意的举起手晃了晃,“曜哥,佑哥,好啊~”

好你妹啊好,景曜和景佑眉角抽搐,对这个幺弟先是恨铁不成钢,再来是无可奈何,索性眼不见为净。

景琳见状耸了耸肩,带了几分活泼和俏皮,“哥哥们刚才打什么哑谜呢?说话也只说半截,你们这些个读书人就是这样,要说不说,说了还七扯八扯,绕了半天弯子才到正题上去。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你们说的不嫌累,我听着都觉得替你们累啊。”

景曜和景佑斜睨他,景琳立马止住,一本正经道:“其实娘让你们过去。”说完,又如一阵风的飘走了。

——别的功夫他可能学了个半桶水,可这轻功和藏匿敛息的功法可是一等一的,熟能生巧。在与安宁‘逃—追—藏—找—罚’的循环中,磨练出来的,十年磨一剑啊!

景曜和景佑心里边儿还有些激动,自从张致远辞官,几人回扬州后,在扬州住了没半年,就云游去了。这十年中,他们也很少回来,见面次数寥寥,说不想念那都是假的。

到了地方,是一座精致小院,在前厅见到沉默的景瑜,罕见正襟危坐的景琳,景曜诧异道:“父亲和母亲呢?”

景琳望天,“不知道呢。”

景瑜依旧沉默。

景佑笑得文雅,也不见刚才的紧张。

景曜无奈,觉得自己这个长兄真心不容易,几个弟弟吧,一个表里不一的狐狸,一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闷骚,还有一个顽劣不上进的多动症顽童……

实际情况是——

“你那是什么穿着?”张致远看到从里间出来的安宁,怒斥道。

安宁撇撇嘴,她可是花费了好长时间才穿上的呢,看大老爷怒不可斥的模样儿,玩心大起,拎着裙摆走到坐在椅子上的大老爷跟前,俯下身来,吐气如兰:“不好看么?”

——宣武帝在位时支持海上贸易,开海禁,又因为改漕运为海运为主,漕运为辅,临海的海上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再加上隆盛三年倭寇再度来袭时,被一举剿灭,荡平四周海盗,到彼时靠海的城市已经多年不曾经过倭寇之患了。海氛廓清,加之朝廷对于海贸的限制放宽松,使得海上贸易日渐繁盛。原本在宣武年间少见的海外洋人,在这时临海城市已经见怪不怪了,西洋物事也渐渐流入越朝,不像最开始时连个八音盒也是稀罕的不行,千金难买的。安宁身上穿的这件正是欧洲宫廷长裙,露出胸前一抹白,纤腰一束,恨不得把腰肢束成杨柳。在现代时安宁什么没见识过,对这宫廷长裙也是新奇,只不过对于保守的大老爷来说,那可是不得了了。

妻子特有的馨香铺面而来,张致远心神一缓,“难不成你要这样出去见人?像什么话!蛮夷就是蛮夷,没开化!”

安宁哭笑不得,站起身来,故意掐起腰来,满意的看到大老爷嘴角轻抿的样子,撇嘴道:“我可是特意穿给你看的,老顽固。”再看大老爷眼神不善,表示不跟他一般见识,施施然的行了个礼,回到里间换下来。

偷笑,大老爷吃瘪的样子真可爱。

见到几个孩子,毕竟这些年不曾朝夕相处,不说安宁,就是一向将情绪内敛的张致远也有几分动容。

景曜和景佑年龄最长,再加上为官数年,心思也深了些,至于景瑜,心思内敛,天然黑,他们几个对父母的事儿虽嘴上不说,心里也有谱。至于景琳,大家都一致把他给忽略了。

一家子在一块儿和和美美的吃了一顿饭,安宁亲自下厨,几个孩子看到张致远下厨也有些吃惊,听景琳在信上说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一回事。

安宁想着日后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再见着,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掉,那是从自个肚子里掉出来的肉,他们小时候哪个不都是安宁天天带在跟前的,眼看着长大的。反正就是舍不得,不得不说这些年安宁被大老爷宠坏了,尤其是这十年,老夫疼少妻,有时候就跟多养了个女儿似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前年安夫人在睡梦中悄然而去,没什么痛苦。安夫人这一辈子,前半辈子清苦些,却是有后福的,亲生的几个孩子都成家孝顺,孙子辈的也有出息,安煦的长子也会甜甜的叫‘太奶奶’了,四代同堂,算是极有福气的了。安老爷去的早,安煦的长子出生那年走的,安夫人为此大病一场,往那精气神才不大好的。

虽说安老爷有诸多缺点,但少来夫妻老来伴,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就是铁石做的心肠,也有几分软和,更何况人心都是肉长的。

安夫人去世的时候,安宁着实低落了一阵子,张致远多了解她,将几个孩子拎过去,促膝长谈。兄弟几人各有各的想法,但在安宁跟前也没敢说什么离别伤怀的话。在姑苏呆了几日,除了景琳几兄弟也辞别了,毕竟张致远已经‘去世’了,‘守灵’也结束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安宁紧着时间将一些东西收整起来,留给孩子的。早先那几年,安宁的私房该卖的卖,该整合的整合,不整理没发现,等林林总总汇合到一块儿,也是一大块儿大金砖。也没留,差不多的都留给了几兄弟。等到东西送到张府时,景曜和景佑在书房里偷偷哭了一场,景瑜也没在京城做官,孝期一过,就往边关去带兵了。

等到来年春天,万物回春,花开春暖,张致远和安宁从泉州坐船出海了。那天碧空澄澈,艳阳当空,一望无际蔚蓝的大海,夫妻俩并肩站在甲板上看碧海蓝天,云卷云舒,虽未牵手,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原本精力旺盛的景琳,这会子正趴在船舱里蔫儿吧唧,他……晕船。

飘洋过海,海的那边是新的天地。RS

第二百三一章 娥下凤台第三百三六章 笼络难为第320章 绵里藏针第二百一三章 都城变故第二百四九章 卧冰求鲤第370章 大结局(中)第330章 安婉难为第一百二八章 献美事件上第一百四一章 又抽抽了第二百九四章 无辜纯良第三百二三章 凤凰乌鸦第一百七二章 空间进化上第一百三九章 舌灿莲花第一百九一章 风寒来袭第81章 醉翁之意第80章 童子尿也第306章 相煎何急第二百二六章 一枝独秀第一百一三章 双喜临门第十章第96章 波涛暗涌第三百二八章 直言难为第一百二一章 未雨绸缪第十九章第二百三二章 内里藏奸第二十五章第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四章 送俩小走第77章 也要生了第三百六六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六七章 入京赶考第360章 这不公平第108章 授意作乱第一百九四章 食之不死第一百七一章 知府夫人第302章 报国之心第二百四四章 以身作则第一百四四章 摩拳擦掌第98章 心魔梦靥第四十一章第三十八章第86章 圣眷如何第一百二二章 回娘家去第六十四章第一百六二章 半盘托出第四十五章第五十八章第二百九五章 捉妻在床第五十三章第二百七二章 以德报怨第360章 这不公平第73章 风霜刀剑第三百五七章 赏梅难为第91章 策反内讧第二十九章第303章 呆萌小孩第十四章第三百五六章 吃酒难为第201章 置办铺子第一百九一章 风寒来袭第二十三章第二百三二章 内里藏奸第311章 弟弟妹妹第七章第三百三六章 笼络难为第280章 张瑶产子第三百五八章 直白婉转第370章 大结局(中)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九章第二十四章第92章 冒充亲戚第五十章第二百六七章 别有隐情第二百三八章 尿床记事Ⅱ第二百五三章 母上威武第307章 一哭二闹第二百六五章 两小无猜第一百五一章 偷鸡不成第三十六章第三百四八章 听说难为第二百七八章 枯木逢春第二百一四章 趋之若鹜第一百一六章 闺房之乐第一百四六章 奇异园林第77章 也要生了第330章 安婉难为第309章 惹人遐想第330章 安婉难为第三十四章第三百一六章 外强中干第三十九章第101章 花开三朵第二十七章第二百六五章 两小无猜第二百四三章 来龙去脉第三十三章第二十六章第四十八章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