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去马市交易场 (2)

张红没有去过新疆,但她对那片土地很向往。她知道那里与江南不一样,那里蛮荒、苍凉、凝重。据说曾经有北大一女生到了那里,跪下来对着土地、对着苍天放声大哭。哭完说要在那里生一群孩子,世世代代扎根下来。张红想如果她去了那片土地,能有这样的震憾吗?

张红趁丈夫还住在医院里,在QQ上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姚欣宝聊着天。当她看见姚欣宝在对话框里写道:“我走在沙漠深处,我认识了那只鹰,是那只鹰救了我。”她便觉得这男人挺富有诗意,至少比他丈夫富有诗意。他丈夫说不出这样的话。于是本来想下网的张红,又看他描述了下去。原来十多年前,他的母亲死了,他的女朋友不幸遇难。他几乎失去了支撑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他选择了自杀。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朝着无边无际的戈壁走去,想让野兽吃了自己。然而不知什么时候,那只鹰与他同行了。那只鹰在天空飞旋,姿态十分傲岸。它是那么孤独、那么神秘又那么自由自在,让他顿生崇敬之情。

戈壁滩上特别安静。姚欣宝望望鹰又继续向前走,不知不觉村庄已经没有了踪影。他心里一阵凉嗖嗖的。他知道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而此刻他正走在通向天国的路。他想到自己将不久与人世,流泪了。时光一点点地走向傍晚,他又干渴又饥饿,他害怕了。他想呼喊:“救命。”可是他已经嗓子嘶哑得发不出声音。四处野茫茫,他想那只鹰时刻都可以冲向他,把他撕得粉碎。然而那鹰没有伤害他,倒是最后还救了他。当他还没有搞清楚发生什么时,那鹰突然闪电般腾空而下,翅膀忽扇得如金属的飕飕之声。半晌,它从戈壁滩上叼起一只狼,半空中血腥的惨叫让他毛骨悚然。他抬头望望鹰,那鹰也正用锐利、凶悍的目光注视着他。他完全被绝望与恐惧震慑住,头一晕便倒下了。等他醒来,他已经被人抬回村庄。

张红看完姚欣宝写在对话框里的那一段话,觉得他是体验过死亡的人。也许体验过死亡的人,才能对生活充满热情。张红下网后,那只鹰,那个吓晕的男人还在她眼前盘旋。她想人最终还是害怕死亡的。

周来发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回家后他没有马上去上班。他推说自己血压高,把公司的事情全交给了张红。其实他只是想等马买好了再上班,买马对他来说是一件大事。他要在明年的赛马节上出人头地,就必须有一匹好马。在他居住的这座城市,参加赛马的人已经不少,而平时每天骑马训练的则更多。周来发在没有买好马前,骑的都是俱乐部里的教学马。他已经骑了五年的教学马了。他觉得光骑教学马,很难参加赛马。在他骑马的朋友中,有不少已经买了马。当然买马的,尤其是买好马的,都是有钱的老板。

周来发想买马,一是为了赛马,二是为了面子。他觉得不能落后圈子里的其他老板,怎么着也要买一匹好马为自己争争光。他知道这个有钱人的圈子,靠的就是甩派头。谁也不知谁的家底。但如果你派头十足,没人不相信你是家贯万富的。周来发打开电脑,他要在古狗上搜索一下马。他要比较一下什么马跑得最快,什么马的品种是最名贵的。他就要买那种既跑得快又最名贵的马。这样他在骑马族中的身份,便会一标而高。

现在周来发最先看到的是对安达鲁西亚马的介绍。安达鲁西亚马是西班牙后代,它与阿拉伯马和柏布马对于全世界的马有最深渊的影响。19世纪,西班牙马成为欧洲第一马,是文艺复兴学院古典马术使用的马。维也纳的西班牙骑术学校,就是以西班牙马命名的。最著名的白色利皮扎马,就是16世纪由西班牙出到利皮卡的马,直接演化而来的。西班牙马曾经对所有各类型的马有主要影响,并且现在还是美洲大多数马的血统基础。周来发看过安达鲁西亚马的介绍,又看阿拉伯马。阿拉伯马被认为是世界所有马的品种起源。众所周知,它是纯血马主要的基本血统,是马类种族中最古老和最纯粹的后代。

周来发看了这两种马的介绍,他想这种洋马在马市交易场能买到吗?他想要么不买,要买就要买洋马,买阿拉伯血种的马。周来发仿佛心里有了一点谱,不过他还想继续再古狗一下。他看到了汉诺威马,汉诺威马是德国竞赛的领先者,它是跳跃表演马,也是有名的花式骑术表演马。周来发想他不要表演,他要速度最快的马。他继续古狗,他终于看到了他最理想的马:纯血马。纯血马,产于英国,是目前世界上速力最快的品种。十九世纪末以后,帝俄建筑中东铁路时,带来一部分纯血马至我国东北。周来发看了这个消息嘿嘿一笑,他想东北有就不怕买不到纯血马了。

周来发看完马的介绍本想下网,但他看到随着电脑的打开,那个QQ聊天网一直开在那里。平时他不与人在网上聊天,都是女儿与妻子在聊。当然他们聊什么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现在他无意间看到妻子与姚欣宝的谈话记录,忽然一惊,他们怎么认识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周来发总是这样安慰自己。那天他出院回家很想请一桌酒,让父母兄妹都来喝上一杯。然而那个电话筒,始终沉重得拎不起来。他仍然害怕父母兄妹不理解他,不原谅他。这些年他仿佛是家里的一个敌人,被他们视作不肯帮忙,没有良心的仇人。周来发想倘若他这次出车祸死了,那么恩怨也就一了百了。然而他偏偏没死,没死的他在他的生命中已经死过一回了。所以他想要回亲情,要回亲属的理解。但他又不想委屈自己的规章制度,也不想成为家属企业。他觉得只有秉公办事,做对企业有利的事情,企业才能正常运转。他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照顾亲属就业。

周来发知道自己的原则不能动摇。然而没有父母手足亲情的日子,又使他增添了一桩心事。有时候他感到人活在世界上很残酷。不干企业的人,哪里会知道生意人其实就是热锅上的蚂蚁。成功了,亲戚们谁不想粘光。失败了,只有自己饱尝苦果。想当年他的生意一落千丈,除了妻子张红与他风雨同舟,别人连一句安慰话也没有。周来发心里酸酸的。但几年不回母亲家,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他没有忘记孔老夫子倡导的“仁爱与仁慈”。这些年他连“孝道”都没有尽,想起来不免觉得惭愧。

这会儿周来发终于鼓起勇气,拨通了父母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母亲“喂喂”几声后,听出是小儿子的声音说:“你还知道打电话回来?我以为你都忘了呢?”母亲的抱怨,倒是让周来发立马就想回家去。回家去的心事,在他心里已经搁了好几年了。今天他必须回去。他似乎觉得一刻也不能拖延了。于是他到车库开出宝马车,宝马车与他的额头一样多了一道伤疤。这是让他必须永远记住的教训。

一路上,周来发把车开得格外小心翼翼。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他到了父母家。父母家门口的环境有了不少变化。从前是小路的,如今拓宽成大马路了。从前灰暗的楼群,也因为拓宽了马路粉刷一新。一切看起来心里亮堂堂的,周来发想着给父母的房子装修一下。

周来发“咚咚咚”地上了六楼,他觉得有点气喘吁吁。父母住在六楼,没有电梯。他们都是70多岁的老人,每天登楼虽说也是一种锻炼,但终归是住得太高,对老人生活不方便。周来发从前想让父母住他的别墅去,可父母不愿意。父母说:“金屋银屋不如自己家里的草屋。”

现在周来发按响了父母家的门铃。两年多没来了,他心跳得厉害,不知见了面会怎么样?他几乎是屏住呼吸在等那一刻。门“哗”地打开了。他发现母亲明显老多了。她白发苍苍,背也驼了不少。周来发喊了一声“妈”,眼泪也出来了。母亲见他流泪,鼻子一酸也流泪了。母亲说:“手背手心都是肉,妈总想你们兄妹每一个都过得好。”母亲话音刚落,父亲就从里屋颤颤抖抖地走出来。父亲是比从前越发颤抖得厉害了。他的帕金森病,让他每天愁眉苦脸。周来发看到父母老成这样,心里很难过。他想岁月真是不绕人,眨眼人老珠黄不值钱了。

父亲比从前更不爱讲话,即使讲声音也很轻。周来发根本没有听清楚父亲在讲什么,听不清楚他也不再问,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兄妹都不在家。他们也不常回父母家。母亲说:“你大哥去年得胃癌了,做了胃切除手术,现在好多了。你二哥么,还是炒股,亏得一塌糊涂还炒。你小妹在社区管传达室,每月挣700元。”母亲如数家常地把她的另外三个孩子叙述一遍。周来发听了这样的消息,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想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母亲说完话,就去做家务。母亲特别爱清洁,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做家务上了。周来发曾经要给母亲雇个保姆,母亲不要,说自己做自己称心。周来发觉得母亲不会享福。他们这一辈人的观念,很难改变了。周来发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出车祸的事情,也没有在母亲家吃饭。他走时塞给母亲五千元钱,但母亲坚决不要。母亲说:“你赚钱也不容易,不要乱花,存一点放到银行里。”母亲知道他会赚钱,也会花钱,过的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周来发告别父母后,没有去看他的哥哥与妹妹。不是他不想去,而是去了怕真的没有话说。他知道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不同,亲兄妹的距离会比朋友还远。现在他们已经老死不相往来两年多了,这样的局面在兄妹间很难改变。毕竟兄妹不同于父母,只有在同一层面上才能相互理解与沟通。当然不去看兄妹,周来发又好像觉得对不起他们,尤其是大哥得了癌症。他想来想去,想得心里很烦。他想还是想想骑马与赛马,只有马才能让他真正快乐起来,让他向更高的生活领域攀登。

第二天一早,周来发去俱乐部骑马。骑马场里,已经有不少骑手在策马扬鞭了。周来发下面穿着一条牛仔裤,上面穿着马甲。僵绳一拉,倏一下马就飞奔起来。周来发已经在马背上无数次体验“飞”的感觉了。那“飞”的感觉是他觉得做男人最雄壮、最英武、最飘逸的时光。这时光他往往注意力高度集中,什么烦恼也没有,整个人随着马儿“飞”。

飞翔的感觉真好。

周来发几圈“飞”下来,人都有点飘飘然了。这还不算什么,要是赛马才是刺激。周来发心里想着纯血马,想着他明年赛马场上的威风,便已经把他的兄妹忘到九宵云外了。

周来发知道妻子张红与姚欣宝QQ交流后,心里便生出疑问。但他不发泄出来,像古董一样默默地收藏。他觉得人在学会发泄的同时,还要学会收藏。这是他自从收藏古董后对人生的体悟。他觉得那些经过了岁月淘洗的古董,曾经都有过主人的手汗,曾经也许都溅过主人的唾沫星子。然而物在人亡,生命的短暂与不再性,想破了便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所以周来发一方面是密切注意妻子张红的行动,另一方面就装做什么也不知道。姚欣宝打来电话让他再去相马,他就推说自己血压高暂时去不了。周来发想我都想好买纯血马了,如果没有纯血马就坚决不买。姚欣宝见叫不动周来发,便说那就改日去马市交易场吧!

第11章 九 堡 (5)第25章 手机短信 (1)第57章 筒子间的生活(5)第8章 九 堡 (2)第67章 岁月如梭 (1)第40章 你好,上海 (6)第7章 九 堡 (1)第37章 你好,上海 (3)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38章 你好,上海 (4)第66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2)第9章 九 堡 (3)第40章 你好,上海 (6)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21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4)第45章 如风过耳 (4)第46章 如风过耳 (5)第63章 残 缺 (1)第12章 大杨村 (1)第54章 筒子间的生活(2)第43章 如风过耳 (2)第21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4)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67章 岁月如梭 (1)第59章 苍茫人世 (2)第65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1)第38章 你好,上海 (4)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38章 你好,上海 (4)第37章 你好,上海 (3)第53章 筒子间的生活(1)第46章 如风过耳 (5)第58章 苍茫人世 (1)第46章 如风过耳 (5)第17章 大杨村 (6)第2章 破 碎 (1)第36章 你好,上海 (2)第21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4)第6章 破 碎 (5)第63章 残 缺 (1)第18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1)第10章 九 堡 (4)第19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2)第12章 大杨村 (1)第26章 手机短信 (2)第40章 你好,上海 (6)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34章 职业流行病 (5)第66章 透过岁月的薄纱 (2)第63章 残 缺 (1)第42章 如风过耳 (1)第40章 你好,上海 (6)第33章 职业流行病 (4)第32章 职业流行病 (3)第6章 破 碎 (5)第6章 破 碎 (5)第4章 破 碎 (3)第63章 残 缺 (1)第10章 九 堡 (4)第28章 手机短信 (4)第10章 九 堡 (4)第16章 大杨村 (5)第24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7)第64章 残 缺 (2)第18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1)第44章 如风过耳 (3)第29章 手机短信 (5)第35章 你好,上海 (1)第60章 苍茫人世 (3)第20章 在西篱村的日子 (3)第11章 九 堡 (5)第33章 职业流行病 (4)第10章 九 堡 (4)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16章 大杨村 (5)第2章 破 碎 (1)第47章 如风过耳 (6)第33章 职业流行病 (4)第27章 手机短信 (3)第36章 你好,上海 (2)第36章 你好,上海 (2)第38章 你好,上海 (4)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46章 如风过耳 (5)第6章 破 碎 (5)第61章 失 踪 (1)第27章 手机短信 (3)第3章 破 碎 (2)第55章 筒子间的生活(3)第61章 失 踪 (1)第9章 九 堡 (3)第68章 岁月如梭 (2)第6章 破 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