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人有悲欢离合

参合殿前依旧是吵吵闹闹,众人以胡家兴为首,一直在质问侍卫长为何不救皇帝陛下,以及为何太子迟迟不归?

侍卫长简直要被问得崩溃了,根本无言以答。

锦灵赶到时看到这个情况,便分众而出,问道:“太子现在去了哪里你不知道,那谁跟着去保护太子的,你也不知道吗?”

“太子临走时调走了飞箭营的几十名兄弟。”侍卫长总算找到了自己说话的嘴巴。

锦灵着急道:“太子这是要和谁打架去吗?带着飞箭营的人出门干什么?”她求救地看着胡家兴,“胡将军,眼下当务之急是必须立刻找到太子啊!”

“是,微臣也是这么想的。”胡家兴抱拳躬身道,“如今后宫中情势如此之乱,要请公主殿下坐镇安排了。这参合殿中不知道是什么人被太子派人这样严密保护着,微臣想……该不会这里住的人才是陛下吧?”

锦灵一惊:“可是……不是说父皇是在月暖阁吗?”

“会不会是太子知道有什么强敌要入侵金碧皇宫,所以先放话出去让人以为陛下在月暖阁,而实际上陛下是在参合殿呢?”胡家兴故意装作深沉思考的样子。

锦灵很配合地露出惊喜之色:“很有这个可能!那这里的人没准就是我父皇了?”

众臣听了也鼓噪起来,纷纷说道:“那我们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侍卫长吓一跳,说道:“这可不行,太子说了不许任何人擅闯参合殿!”

锦灵抬手就是一巴掌,打得那人的脸颊立刻红肿起来,她杏眼圆睁,怒气冲冲道:“都什么时候了,太子若是在这里,月暖阁能烧成那个样子吗?就是有你这种不知变通的东西,才会让皇宫变成现在这样!是不是要我们都被烧死在皇宫里,你才高兴?”

侍卫长今天真是满肚子委屈,先后被胡家兴和锦灵痛斥得抬不起头。所谓法不责众,既然所有的文武群臣都吵嚷着要入殿去找陛下,又有锦灵公主和胡家兴领头,他也就不再阻拦,任凭众人闯关而过,冲入参合殿内。

参合殿中的那间正殿门口守着几十名侍卫。锦灵一马当先走到跟前,问道:“殿内的人是谁?”

一名侍卫回禀道:“小人等不知,是太子要看守的人。”

“看守?”锦灵回头向众人看了一眼,故作惊讶,又问道:“不是陛下么?”

“不是。是个大约三十岁的男子。”

锦灵困惑道:“三十岁的男子?那太子为什么要关他?”

“小人不知。”

锦灵昂首道:“让开,我要进去看看。”

“公主殿下,太子有令……”

那侍卫还没说完,锦灵不耐烦地从旁边一名侍卫的腰上抽出长剑,压在那侍卫的脖子上,喝道:“我再说一遍:让开!”

那侍卫身后的殿门一响,从里面走出一名众人都不认得的男子,华服锦衣,神色阴郁而冰冷地看着众人,问道:“这么多人一起来,怎么?南隐要杀我还要这么多人围观行刑吗?”

锦灵皱眉道:“你就是被我太子哥哥重兵保护的人?你是谁?”

那人冷笑一声:“他强行将我软禁于此,还说什么重兵保护?我是谁你们金碧人会不知道吗?褚雁德!鸿蒙太子!”

众人全都惊呆住了。褚雁德入京之事南隐没有向任何人声张,将褚雁德软禁在这里之后也没有告知任何人,连守卫的侍卫都不知道自己看管的是谁,更别说这些文武百官了。

锦灵皱眉看着胡家兴,胡家兴心领神会,蹙眉道:“鸿蒙太子?鸿蒙太子怎么会在这里?”

褚雁德被软禁在这里之后许久都不得与外界说话,除了正常吃喝拉撒,没有任何人理睬他,他随行的那些人也都被南隐单独关押起来。每天他都是活在懊恼和担心之中,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是什么。今晚听到外面喧哗声四起,虽然听不出在说什么,也知道就在参合殿外。想着定然是南隐终于决定杀自己的。说不定鸿蒙已经被金碧的大军攻破了?他越想越心灰意冷,越想恐惧,直到这些人来到殿门口时,他想着:“豁出去了,大不了就是一死罢了!死也死得有骨气,不能让人看扁了他这个鸿蒙太子!”

见锦灵和胡家兴看到自己的表情都是莫名其妙,甚至还有质疑之意,褚雁德的自尊心骤然被刺痛,他拿出一方自己的随身小印,亮给众人:“此乃鸿蒙太子金印,尔等若是不信,可以金印为凭!我褚雁德纵不怕死,也决不许你们玷污我鸿蒙皇室之名!”

“我可以为金印作证!”夜空中响起一男子之声,紧接着,十几道身影从参合殿宫墙之上飞落,那些原本负责守卫参合殿的侍卫因今晚这场大乱已经松懈了神经,竟未察觉到这十几人是几时潜近左右的。

褚雁德听到那人的声音时,惊喜叫道:“是三弟吗?”

“正是雁翎,特来恭迎太子回国!”

夜色下,褚雁翎一身玄色劲装,衬得人面如冠玉,英姿勃勃,踱步至于近前时,先向褚雁德抱拳行礼,“见到大哥平安无恙,做弟弟的终于可以放心了。”

褚雁德原本对褚雁翎怨结很深,但经历此番事件后再看到褚雁翎真是差点泪奔当场。他激动得一把抓住褚雁翎的手,颤声说道:“好兄弟,真是……太辛苦你了!做哥哥的……以前也错怪你了……”

下边还不明情况的金碧之臣纷纷说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两人真是鸿蒙的太子和皇子?谁能确认?”

“我能?”胡紫衣缓步走出,“我和鸿蒙的三皇子是旧识,与越大人在鸿蒙时也承蒙过太子殿下的照顾。”她看着两人:“只是不知道几时二位竟然到金碧皇宫中来了?”

褚雁德渐渐明白自己被软禁的事情竟是与世隔绝的一个秘密,他顿时振奋起来,环顾四周不见南隐,便大声说道:“贵国太子南隐因越晨曦之死怪罪我鸿蒙,鸿蒙虽然有保护不力之责,但在案情尚未查清之前竟派重兵压境鸿蒙,一副要将鸿蒙国土强取豪夺的架势。我携诚意而来入宫解释,又被软禁至此,请问金碧如此傲慢霸道,如何能令邻国敬服?我鸿蒙这些年为金碧上贡了多少财物粮食?如今是逼得我们与金碧断交吗?”

众臣都惊呆了,半晌面面相觑,都以为是在听天书。

胡家兴皱眉道:“此时太子不在宫中,鸿蒙太子所言之事我们不知真假,尚需等太子回来询问。但无论如何,将一国太子软禁在这里,确实失礼了。公主认为呢……”他看着锦灵,锦灵也点头道:“这里面大概是有什么误会吧?太子哥哥不该是这么不讲理的人啊……”

锦灵的话让一众官员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近日来南隐独揽大权,还禁止众臣探望皇帝病情之事已经让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了,虽然都有怀疑,可谁也不敢公开质疑。而今又出了这样的大事情,竟然在满朝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和鸿蒙开战,软禁鸿蒙太子,万一陛下真的在这场火灾中不幸身亡,南隐还能干什么?不,不对……今日月暖阁这场火来的这么诡异,又恰好南隐不在宫中,该不会是……

众人心中都闪过一个极为可怕又不祥的念头,但是谁也不敢轻易说出口。

锦灵见众人不吭声,便说道:“我觉得这里一定是有误会,这样吧,请鸿蒙三皇子先带鸿蒙太子去驿站休息,等太子回来再对质这软禁之事。”

“公主殿下说得极是。”安静的院子里,一个略显虚弱的声音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是一震,众人震惊地回过头去,就看见一个人从门口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进来,而众人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看鬼一般惊恐,唯有胡紫衣惊呼一声扑了过去,一下子扶住他的腰和手臂,低声嗔怪:“不是说好等我接你?为何竟这么着急地跑回来?”

那人对胡紫衣温柔一笑:“分手时我怎么说的?我们是要在鸿蒙见的。如今我履约了吧?”

锦灵先吃惊地喊了一声:“越晨曦?你……没死吗?”

“侥幸逃出生天。”越晨曦微笑着。

在场多少官员都是已经去越府吊唁过,陪越夫人哭过的,乍然在这半夜三更的皇宫中看到越晨曦出现,都以为是见了鬼了。可见胡紫衣和对方如此亲昵互动,锦灵公主的询问也得到了回应,胡家兴便几步走上前去,哈哈笑道:“吉人自有天相!吉人自有天相!恭喜越大人啊!”

他到底为人老道,一眼便看出胡紫衣和越晨曦之间“有事儿”,便小声对胡紫衣取笑道:“好个大胆的姑娘,这么大事儿也不和伯父说一声?这回你爹不会再为婚事和你吵架了。”

胡紫衣脸一红,抿着嘴没有回答。只向四周寻找着哪里有凳子可以让越晨曦坐下。但越晨曦扶着她的肩膀,努力直起身对众人道:“各位,此次我金碧和鸿蒙的争端因我而起,如今我人在这里,就证明这里的确是有误会。太子待我犹如兄弟手足,一怒之下便想以军力为我报仇,在下感激涕零。但两国百姓无辜,而且终究只是一场误会,等太子回来见我平安无事,与鸿蒙的危机自然就会化解了。”

他向着褚雁德躬身长揖,“让褚太子受惊多日,晨曦实在是羞愧内疚。殿下若不嫌弃,明日我做东在府中摆上百桌华宴,请我们南隐太子与您握手言和如何?”他看着场中群臣,“今日在场的各位大人都是见证,明日请一并到我府中赴宴。”

在场之人原本担心一场大战就要凭空而起,祸降众人,待见到眼前形势急转,突然由剑拔弩张转为春风一片,大家都刚要应和着说好,忽然想起眼前哪有心情吃酒摆宴?皇帝陛下刚刚遭遇火灾,若是确认不幸身亡,明天就是举国吊唁,人人服丧的日子了。

这时候有人悄悄来到褚雁翎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褚雁翎点点头,对众人说道:“刚刚才在下在宫外看到皇宫内有火光冲天,便冒险闯入宫内,在火海中救出一名老者。因当时天黑,未看清那人穿着及相貌,只将他暂时安置在了安全的地方。如今我手下人说那老者貌似穿的绣有九龙盘云的黄色锦缎长衫,不知道是否是……”

“是陛下!”有人惊喜高呼:“一定是陛下!”

锦灵也抓住他的胳膊,惊喜问道:“我父皇?你救了我父皇?他如今人在哪里?”

褚雁翎趴在锦灵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然后才对众人道:“因为贵国陛下身子虚弱,又遭逢火灾,不便这么多人一起看望,我已将陛下所在之处告诉公主,一切由锦灵公主裁夺。”

锦灵点头道:“我信褚殿下的为人,殿下既然亲入火海救我父皇,便是我金碧的恩人了,绝不会骗我。褚殿下说得有礼,我先去确认父皇的情况,天色这么晚了,各位大人一夜没睡也辛苦了,先请回去,明天一早等太子回宫,父皇也安顿好了,我们会给大家一个交待。”

百官中当然有人坚持要跟着锦灵去看望金碧皇帝,也有心眼儿多的人此时将所有事情从头至尾串联着想了一遍:越晨曦未死……鸿蒙太子被软禁……半夜烟花、起火……这一系列的事情一定互有联系。但是眼见鸿蒙皇子和锦灵公主已经是握手言和,不管那把火是谁放的,现在肯定陛下无事就是天下太平了。唯一让人放心不下的,是南隐为何迟迟失踪不知去向。但锦灵和胡家兴都未带头说要去找南隐,倒像是对南隐的去处已经胸有成竹了似的。

皇家秘闻在历朝历代都有,这一回涉及两国国事,不可轻忽莽撞。既然两边都要讲和,下面的人也最好由着这口气说去,以免给自己惹祸上身才是。

此时,有人从外面悄悄闪身出现在胡紫衣的身边,递给胡紫衣一个布包,小声说了几句话。

胡紫衣将那布包打开,托起给众人看,大声道:“太子差人以信物为号,他因有要事无法分身赶回,宫中一切暂由锦灵公主决定!”

众人中有人一眼便认出那是南隐随身佩戴之物,仿佛一切问题终于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了。

于是,便有一多半的人和锦灵嘱咐絮叨了许多话之后便纷纷出宫。还有些死忠之臣不愿离开,锦灵便让他们都留在参合殿外等候。

褚雁翎拉着褚雁德就往参合殿外走,那上千名的弓箭手和侍卫竟无一人敢拦。

一直走出皇宫大门,褚雁德才惊觉背后的冷汗已将衣服湿透。望着前面的夜色茫茫,回头看一眼刚刚离开的殿宇森森,他几乎要放声大哭出来,但又连忙咬着牙,紧跟在褚雁翎的身边,一步都不敢放慢。

褚雁翎侧目看他一眼,多日不见,向来飞扬跋扈的褚雁德就像是受惊过度的小鸟似的,畏首畏尾的样子让他看了也觉得可怜。

他低声道:“父皇很担心大哥,此次回国,大哥务必先向父皇请安谢罪吧。”

若是以前,褚雁德必然翻着白眼说“不用你教我”,此时褚雁德却频频点头,连声说道:“应该的,应该的。”然后感慨万千地说:“都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老三,这次真的是有劳你了……大哥以往确实是有许多对不住你的地方……”

这是今晚他第二次对褚雁翎说这样的话,倒说得褚雁翎也不禁感慨感动,拍拍褚雁德的肩膀道:“大哥,你我终是兄弟,你我同心,鸿蒙才屹立不倒啊。”

褚雁德一边点头,一边控制不住地从眼角两边流出长泪,打湿了胸前的衣襟。

南隐迷迷糊糊醒来时,四周还是一片漆黑,黑得仿佛什么都看不到。他觉得自己可能是到了阴间,却看不到忘川河,看不到奈何桥。

“一缕芳魂埋故土,纵使化灰也留香。”

有个女子在他耳边低声吟诵这这句诗,他悚然一惊,“是若涵吗?”

“殿下还记得我……”那女子幽幽叹道,“我以为‘一年光景皆成新,何况他朝与年年。’”

南隐身上的鸡皮疙瘩简直都要起来了。这句诗,亦是当年的若涵所写。他不禁翻身而起,在黑暗中急得四处寻找:“若涵,你在哪儿……”

“殿下忘了您当年答应过我什么吗?”女子的声音忽远忽近的。

“我答应过我会娶你,我们两人会长相厮守……”

“不是,殿下答应过我要做一个好君主的……为了金碧的百年,千年,世世代代都可延绵下去……”

“我答应过吗……”南隐惨笑道:“是的,我答应过……”

“那殿下现在是在履践我们的承诺吗?”

“我……”南隐哽咽住了,“原本的承诺是因为江山有你,如今江山无你,我还要江山做什么?”

“殿下是怕若涵太寂寞孤冷吗?”那女子喃喃说着:“若涵执着徘徊于阴间之中迟迟不肯投胎转世,也是因为放下不下殿下……”

“若涵别怕,我会去陪你的,用不了多久,便会去……”南隐急迫地说道。

那女子却苦笑道:“可我不想要殿下来陪啊……我想看到的是一个深明大义,一心爱国爱民的储君或是新帝,看不到那一天,若涵绝不舍得转世。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便会忘记殿下给若涵的承诺了,那是若涵这一世得到的,最珍贵的东西……以殿下身份之尊贵,若涵之卑微,殿下许给若涵如此重的承诺,若涵至死不忘,铭记至今。殿下,莫辜负了若涵,莫让若涵伤心失望,好吗?”

“好,好……我答应你的肯定不会失信于你,但是在此之前,我必须先让一个人死……”他突然猛地大喝一声:“裘千夜!你给我滚出来!少在这儿装神弄鬼!”

一盏灯在他身侧亮起,隔着一扇窗。他果然是在一间屋子里,只是这屋子除了他睡的床之外空无一物。四周都是漆黑的,是因为窗户和门上都挂满了黑布,将外面仅有的光线也遮挡得严严实实的。他摸到门,用力推了一下,果然,门是锁着的。

他冷笑道:“裘千夜,你妄想用这个小锁就锁住我吗?我知道刚才那个若涵是你找人装的。童濯心是吧?别以为我听不出她的声音!”

裘千夜在窗外笑道:“好耳力,是我家濯心。”

南隐冷笑道:“你以为靠她装我的若涵,我就能幡然悔悟,浪子回头什么的?”

“殿下不觉得奇怪吗?濯心怎么会背若涵的诗?”

南隐的确奇怪,但想着裘千夜老早就知道“一缕”那两句,说不定是他从别的地方想方设法弄到了若涵的其他诗句,便依旧冷笑道:“这有什么奇怪,的若涵当年会写诗词的事情宫中也有不少人知道。传出只字片语的被你这个居心叵测的人打听到,也很正常。”

裘千夜在外面笑道:“隐郎,在这种情势下你居然还是如此思路清醒,思维缜密啊。”

裘千夜的话让南隐似是被人狠狠地捶了头顶一拳,那熟悉的两个字再次听到,已经不是简单的“震惊”二字可以形容了。

“隐郎”……这是当年若涵对他的昵称,因为两人的恋情不便公开,若涵又一再求他不要声张,平时见面她只称呼他为“太子”,只有四下无人时才会叫他一声“隐郎”。

他后来曾经深恨自己这名字取得不好。隐郎……便是说他就应该一辈子隐身,不能见人,是她到死都不能堂而皇之对外公开的相公。只是个影子一般的“隐郎”……

但是这个称呼,除了他们两人之外,不可能有第三人知道的!

他暴怒道:“裘千夜,你到底都知道了什么?”

裘千夜慢条斯理地在窗外念着:“甲辰年十一月初八,初雪,与隐郎踏雪于参合殿外。隐郎言道初雪像我,一尘不染,我却愿初雪像他,志存高洁。乙巳年三月十三,春归。杨柳青青陌上走。与隐郎踏青于南山之上,举目皆世人,愿得一人心。乙巳年五月初五,端午。亲至御膳房为隐郎做肉粽四个,隐郎好甜食,肉粽中另放甜豆沙。吃得香。”

“住口哦!”南隐忍无可忍在屋内断喝道,“裘千夜,你,你这个妖孽,你从哪里找到的这东西?”

裘千夜在外面笑眯眯地问道:“看来这上面写的没有错,字字句句都是你和若涵姑娘的事情吧?”

“我问你从哪里弄来的!”南隐用力地撞着那门,那门板并不结实,锁头也不算大,被他疯了似的撞了几下之后,将让将门锁撞开。他一步卖出,扑向裘千夜,一双手直奔裘千夜的咽喉锁来。裘千夜向旁边一让,跳到一个正跪在地上的人身体背后,手中晃动着许多纸,对南隐说道:“你若认得她,便能猜到我刚才念的是什么了。”

南隐正怒不可遏,低头去看跪在地上的人,第一眼没看出是谁,只觉得是个苍老的妇人,待那妇人叩首,颤颤巍巍地说道:“民妇参见太子殿下……”

南隐才悚然一惊,认出对方:“你是……若涵的母亲……”

“有劳殿下一直惦念,民妇上一次竟不知将若涵诗函送到家中的贵人竟是太子,实在是怠慢了……那一千两银子,民妇始终不敢擅动,想着终有一日可以送还回去,宫中哪位娘娘或陛下,也不可能赏赐这么多……这回越公子差人来说明,我才知道原来是太子赏的……若涵对太子一直不求回报,若地下有知,知道我收了殿下这么一大笔银子,必然会责怪于我的。”

她哆嗦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里三层外三层的打开,里面四四方方折叠整齐着一张已经半旧了的银票,呈过头顶:“请殿下收回,也让若涵泉下有知可以心安。”

南隐瞪着她,又瞪着裘千夜,怒道:“一定是你搞的鬼!”

裘千夜耸耸肩:“我是打听了不少你的事情,不过并无任何杜撰虚构。刚才所念之文字,都是若涵姑娘的家书,她的笔迹你总该认得吧?”

他将手中那叠纸递过去,南隐劈手夺过来,触目所见皆是那早已芳魂渺杳的心上人所写的文字,笔迹是真,口气是真,所言所书句句是真。

若涵,若涵,你人虽不在人世已久,却留有这么多的文字,如魂魄尚存。

那家书中除了对亲人的问候和惦念之外,宫廷生活没有半点的抱怨牢骚,唯有对他这个“隐郎”的种种甜蜜与赞美,还有两人相处细节的点点滴滴。

一张薄薄的纸片,些许娟秀的墨迹,满盛的都是若涵的心,纯如初雪,一尘不染。

“隐郎胸怀天下,志在四方,我天天为他祝祷,愿他心愿得成,愿百姓喜乐,天下安宁。此乃金碧之福,若涵之幸也……”

这是最后一封家书的最后一句话。她对他有着这样简朴又至高无上的期许。他仿佛透过纸背,看到若涵笑吟吟地向他走来,依着他的身子轻轻念着“隐郎”时的娇艳如花,明靥动人……

心,似被一把利刃尖锐地刺痛,然后割裂成两半,一半无限地坠落,坠落,坠落到黄泉之下,与若涵葬在一起。另一半,握在他的手中,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一缕芳魂埋故土,纵使化灰也留香。若涵要做生死留香之人,但殿下现在的所作所为,却玷污了她的清名。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殿下,当自珍重……”

南隐缓缓抬起头,久久凝视着裘千夜的眼,那目光深沉,沉静,与他的暴躁、狂郁真是鲜明的对比。

“隐郎胸怀天下,志在四方,我天天为他祝祷,愿他心愿得成,愿百姓喜乐,天下安宁。此乃金碧之福,若涵之幸也……”

那一句话,又像是千针万剑般的钻心。他放弃的那唾手可得的江山,与裘千夜握在手中的乾坤……似是那么相同,又似是不同……

他移开目光,看着站在裘千夜身后几步外的童濯心,居然也在用担心忧虑的眼神看着自己。这一刻,他真的恍惚觉得,那就是若涵的眼神。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这是他在认识若涵之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今,这话他已经忘记多时了。

经国之志,未能抵过万念俱灰。

四海升平,比不上伊人的嫣然一笑。

一切都不在了。原来天下诗文最让人伤心断肠的,不过是那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而今,他竟连泪都没有了。

忽然间,他仰首向天,朗声大笑,笑声直震九天。

童濯心一惊,急忙奔过来拉住裘千夜就往后扯。裘千夜则环住她的肩膀,将她紧紧护在自己身侧。

两人都盯着南隐,但南隐的眼中却仿佛没有了任何人。

他长笑之声竟如子规泣血,笑声又戛然而止,然后也不管裘千夜是否阻拦,转身便走,将所有人都丢在身后。

裘千夜身边那名黑衣高手刚要去追,裘千夜叫住道:“不用了,让他去吧。”

童濯心担心道:“不怕他一时发狂,又做出什么错事?”

“宫中来信,金碧皇帝和鸿蒙太子都已相继救出,众臣也已知道金碧与鸿蒙之战源起,朝野上下,人心不会向他,纵然他是太子,也已孤掌难鸣,否则不会隐瞒整个朝堂。前线处,胡锦旗应可掌控大局,施成杰不是他的对手。再加上有周襄配合,这场仗,最终打不起来。”

童濯心仰首看天,那原本被乌云遮挡的月亮正缓缓探出皎洁的脸庞,清辉重现,光照人间。

不由得她想起那阙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金碧,到飞雁,从飞雁,到鸿蒙,从鸿蒙,兜兜转转再回金碧。月长留,人长久。所以终能千里共婵娟啊……

第297章 倒霉的邱隐第265章 逼迫第56章 不能看男人身体第377章 裘千夜的心思第362章 流年暗偷换第349章 龙床之人是谁第198章 帝王之家第306章 我心有杀机第138章 倒像是故意第280章 何人指使第31章 被甩耳光第187章 刺客现身第414章 太子的擅自行动第118章 太子殿下第281章 拜佛第229章 过河拆桥第360章 裘千夜的报复第195章 娇娥,青娥第355章 大局平定第175章 人活在世,谁能由着自己的心去过自己的命第279章 遇袭第209章 不要比,也比不了第107章 不愿回老家第299章 遇险第110章 你怎么会在这里第84章 你是讨厌还是喜欢我第85章 一头栽下第16章 落地为兄弟第233章 今生我不会负你第67章 示威第319章 年号飞鸾第403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第392章 告密第192章 一出好戏第63章 别忘了大计第280章 何人指使第410章 情深意浓第343章 一步臭棋第18章 外出借口第155章 争锋相对第424章 人有悲欢离合第205章 雷霆之怒第159章 送他一程第133章 可有为难第360章 裘千夜的报复第400章 那个人到底是谁第147章 离间君臣之情第56章 不能看男人身体第187章 刺客现身第285章 变生肘腋第247章 举杯消愁第334章 阴云密布第69章 联姻之策第22章 禁地传闻第229章 过河拆桥第328章 三个姑娘第230章 三生石上早已写定第338章 可有证据第84章 你是讨厌还是喜欢我第137章 故意还是真相第179章 一条妙计第190章 不解风情第364章 那些不知道的秘密第158章 失望第22章 禁地传闻第298章 邱隐的难处第31章 被甩耳光第147章 离间君臣之情第301章 一团乱象第38章 自缢身亡第307章 撕破脸的一夜第231章 面圣第179章 一条妙计第169章 放下放不下,都不由人第202章 玉玺在哪里第365章 烫手的小瓷瓶第136章 朱孝慈死了第34章 过往第79章 这就是你要她冒险的代价第63章 别忘了大计第203章 抗婚第26章 想要折辱第244章 一起下地狱第89章 探查第209章 不要比,也比不了第125章 当年为何被赶出皇宫第97章 原来,近在咫尺第3章 飞雁国质子第300章 洞察真相第291章 四个人的美食佳宴第171章 难抓刺客第341章 胡紫衣的努力第4章 没有心的人第390章 解药第403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第414章 太子的擅自行动第81章 对他,可没有误会第247章 举杯消愁第98章 敲打之意第244章 一起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