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鬼市

闹钟响了---

林逸非常麻利地从床上起来。

洗脸,刷牙,然后穿好厚实的羽绒服。

当他走出去的时候,贺大宝早已经等候在外面,正在和黄教头两人抽烟。昨晚一番斗酒,让着两个男人成了朋友。黄教头话不多,贺大宝就这边说,他听。倒也很有默契。

见林逸出来,贺大宝急忙上前让出一根香烟,林逸摆摆手说不用。然后问老曹怎么还没出来。

贺大宝就说自己已经打了好几个电话,估计是在睡懒觉。林逸正要再打电话过去,这头就见曹光头打着哈欠,黑着眼圈从酒店晃悠出来。

天气有些冷,他缩了缩脖子,看见林逸他们就嘟囔:“这鬼天气,真冷啊,快点上车!”

……

车内,暖气开着。

黄教头开车,林逸精神抖擞,贺大宝习惯了早起,老曹却哈欠连天,昏昏欲睡。

一路径直到了潘家园附近,大冷天的,真的不想从车内出来,可是林逸惦记着那“鬼市”,也顾不得冷风嗖嗖,直接下车。

身后其他人也下来了,此时才凌晨三点多,可是看那潘家园却已经鬼火熠熠,神秘的北京潘家园“鬼市”早已被淘宝人的喧嚣占据。

“借过借过”的叫喊声不断响起,偶尔驶过的车,照亮了路边或倚着或拉着板车的模糊脸孔,一明一灭之间,宛若鬼影。

说起潘家园的“鬼市”,还要从清末民初说起,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整日人心惶惶,就连慈禧太后都跑得屁滚尿流,何况普通百姓。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沦落的皇宫贵族,以及朝廷的一些当官的,为了养家糊口,就不得不把家里祖传的宝贝拿出来变卖。

卖倒是容易,但是这些老爷们过去可都是有头有脸的啊,怎么能拿着宝贝随意在市场上卖呢?这是很丢面子的!

为了避免碰到熟人,于是这些曾经的财主老爷,名流达官们乘着天蒙蒙亮,光线稍暗的时候,拿上古玩字画,亲自摆摊到街边叫卖,这样既保住了面子又做成了买卖。

偌大的北京,皇亲国戚无数,达官显贵遍地,朝廷一沦亡,自然“破产”的人就非常多,于是久而久之,天亮之前到街边卖古董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习惯,成就了鬼市。想当年,“鬼市”上还脱手些来路不明的物件,因为都有着不可言说的秘密,大多只能贱价出售。“鬼市出好货”的传闻也就传开了。

事实上,对于潘家园“鬼市”的由来,还有一种很迷信的说法。

据说,潘家园鬼市是在阴阳交错的时候开市,此时,世界被罩在一片隐隐绰绰的光影中,谁也看不清谁。这个时候,不但活人要来逛市场,而且死去的魂魄也喜欢来这里。

在这种说法中最有趣的是一段与慈禧有关的传说。

慈禧过六十大寿的时候,恰逢国难当头,但这个老家伙贪心很足,非要让小太监们给她准备一件狐皮大衣。当时,北京都快成空城了,去哪儿找狐皮大衣呢?

眼看慈禧过寿的时间快到了,小太监愁得要死,只好拜佛烧香,隐隐中听到佛主让他去潘家园。

小太监来到潘家园后,果然买到了一件非常好的狐皮大衣,交易完成之后,卖家忽然一溜烟不见了。小太监一摸,这狐皮大衣居然还是热的,他这才发现原来卖家是狐仙,脱下皮救了他的小命。

关于潘家园鬼市是怎么形成,说法非常多,可信度到底有多高无关紧要,关键这些传说都给潘家园的鬼市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使得潘家园的鬼市更有味道,更像个“鬼市”了!

……

如今,躲躲藏藏、掩人耳目的缘由已不复存在,但凌晨4点半到潘家园摆摊淘货成了一种传统,更是一门生意经。天上就算要掉馅饼,也只有早到的人能分杯羹。晚来一步的商户只能排队等候有人撤摊,尽管这里寸土寸金---10块砖就要三五百元,仍然十分抢手。能赶着这个点来淘货的,不是行家也绝对是收藏成痴的人,多年的习惯让他们手电、布袋不离身。他们先是拿着小手电细细研究相中的物品,有的人一驻足就是二三十分钟,然后是一番不紧不慢的砍价,若成交则迅速将“宝贝”塞进随身携带的布袋里。

像林逸这样外来淘宝的人不在少数,像他们这样打扮---头戴探灯,手戴手套,后面拉着简易小车的更是络绎不绝。

可以说,潘家园就是一个能够寻梦的地方,是一个能给收藏家带来乐趣和财富的地方,这里的故事和潘家园旧货市场上卖的货品一样,亦真亦假,让人琢磨不透。据说,有一位老者只花了几十元便购得一件带有铭文的元代景德镇釉上彩高足杯;更有人说,潘家园曾惊现一块重达百公斤的猛犸头骨化石,专家鉴定其市场价在500万元。这样的故事口口相传,不问出处,也没人否定,大家都将信将疑。但这一信一疑,悲欢交错,恰恰成就了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独有魅力。

……

在向导贺大宝的带领下,林逸终于踏入了梦中的潘家园。

放眼看去,整个“鬼市”黑灯瞎火,鬼影重重,林逸的眼睛经过灵气的滋润,要比一般人强上很多,即使不靠脑袋上的探灯,也能把周围看得清清楚楚。

只见偌大个“鬼市”摆满了各种物品: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玛瑙玉器、中外钱币、皮影脸谱、宗教信物、民族服饰、“文-革”遗物甚至生活用品。

林逸是玩书的,对于这些东西大多不感兴趣,所以就直接朝那些旧书摊奔去。

那些来鬼市卖书的,基本上都是外地人,只见不远处地上一字摆开的书摊,一个接着一个,满地都是书。有的店主为了吸引前来淘宝的顾客,操着外地口音大声吆喝:“2元一本,2元一本。”更有甚者5元三本。不要以为是什么薄薄的小本或者杂志,非也!书不论厚薄,都是一个价。当然有些有历史价值的书是超过原价出售的,毕竟买卖旧书的都不傻子。

面对如此价钱诱惑,许多逛鬼市书摊的人是hold不住的,因此很多嗜书如命的读书人,还有淘宝人全都行动起来,我买,我买,买,买!!!有的人甚至买到四只手都抱不住啦!只恨自己少生两只手……!

环顾周围,有备而来的买家都是和林逸一样,拉着小推车,拎着环保袋,头戴探灯,或者拿了手电筒,正在聚精会神地搜索自己中意的旧书。

林逸不断地在各个书摊前浏览,这时就见一个操着四川口音的大姐把一三轮车的旧书哗啦全部倒在地上,大声吆喝:“图书馆收来的旧书---2元一本全部处理!想要捡漏的快来!”

一听图书馆藏书处理,立马就吸引了很多淘客,只见手电筒乱晃,很多人像黑夜中的鲨鱼一样,游弋过去。

林逸也凑了过去,只见一个老大爷已经抓了一大堆的书,紧紧抱在怀里挑选,不要的就丢下,要的就夹在胳肢窝下面,动作麻利熟练。

林逸见他夹着的大都是养生的、健康的书,收藏价值不大。另外一个汉子,穿着破了的棉大衣,也在地上扒捡,林逸看去,他挑选的全部都是“文-革”时期有精美封面的书籍,看起来是个行家,因为这些书大多数不会再版,现在都是白菜价,日后定会升值。

让林逸诧异的是,在这旧书摊上抢书的竟然还有一位老外,看他模样挑拣的书籍全都是俄文版本的旧书,有文学方面的,还有建筑科学方面的;林逸猜测,也许这位是俄罗斯人,毕竟能看懂这类书籍的人不多。而这位老外也算是林逸在潘家园“鬼市”见到的第一只“鬼”!

第二百四十二章.《射雕三部曲》第三百二十七章.巫医第三百四十一章.只看《故事会》第四百九十七章.好老师,坏老师第一百七十七章.奇迹第二百五十四章.妙手第三百三十五章.《授时通考校注》第二百三十三章.奇遇第五百二十八章.京城第四百三十九章.藏中宝第六百一十二章.争夺第二百七十五章.赌石第二百四十二章.《射雕三部曲》第二百零三章.隐秘第三章.海南版《女神的圣斗士》第三百九十三章.揭穿第二十五章.真的汉子第二百五十二章.惊险第二百六十六章.出名第三百九十九章.逆转第一百八十八章.再见《金瓶梅》第三百一十七章.撞到宝第四十一章.我要做大亨第四百二十九章.银针第三百六十二章.五车书(一)第六百一十四章.赴约第六百二十三章.执念第六百一十一章.珍本第五百二十九章.三巨头第四百八十七章.盗墓第六百零六章.底细第一百六十八章.霸道第五百八十章.震撼京城第一百三十三章.淘书第一弹第八章.宝贝一箩筐第七十二章.一个打十个第三十三章.你就是财神爷第二百五十二章.江湖险恶第三十六章.我是土匪我怕谁第五百三十七章.结缘第二百零八章.淘书大战第四十三章.我来捡漏第四百九十章.陪葬品第三百六十五章.插一腿第二百二十九章.《鲁迅全集》的版本第三百五十章.临时工第六百一十四章.赴约第一百九十二章.知识就是力量第四十五章.我的境界,你们永远不懂第四百二十九章.银针第二百三十九章.传说中的“网格本”第六百四十二章,疯狂淘第三十章.《童话大王》创刊号第六百三十章.大佬中的大佬第三百四十七章.惊喜第二百一十一章.淘到宝第一百零六章.捡了宝(求首订)第六十二章.洗心第六百三十章.大佬中的大佬第一百一十三章.汪曾祺《菰蒲深处》第二百四十六章.险恶第三百二十六章.晕倒第三百一十七章.撞到宝第六百三十七章,惊喜第三百八十八章.书林大会第九章.吊你胃口第一百七十章.出谋划策第四百一十五章.一笑泯恩仇第五百三十六章.一步登天第六百三十九章,鉴定功力第四百八十一章.再回首第四百八十七章.盗墓第一百五十七章,闯关第五百五十七章.好运不断第二百一十三章.天才徒弟第一百四十七章.这算不算走红第五百二十二章.秘密第四百四十六章.侠者第一百零九章.********第九章.吊你胃口第一百一十章.传说中的“九孔塞”第三百三十八章.高手第五百一十三章.神仙眷侣第一百三十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第四百九十四章.你是好人第三十章.《童话大王》创刊号第三百九十二章.高手第三百四十三章.淘尽金陵第四百二十三章.大马猴第三百一十章.真相第四百八十八章.防盗第五百七十五章.一锤定音第一百一十章.传说中的“九孔塞”第二百二十八章.抛砖引玉第六十五章.骑虎难下第五百五十三章.倒霉第二百二十四章.刘罗锅第六百五十五章,英雄凯旋第四百四十章.技高一筹第二百四十五章.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