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357【送君一程莫彷徨】

第359章 357【送君一程莫彷徨】

从古至今的王朝,君臣之间的权力争斗便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一般而言,只要不是王朝末期,君王大多能占据一定的上风,这是皇权至上的基本体现,也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运转规则。

大齐经历元嘉之变以后,皇权不可避免地遭受较为严重的打击,李端只能选择放低身段和江南世族合作,并且让渡出一部分权柄,以此保证大齐国祚的延续。

这就是京军被江南世族掌控的缘由。

便如那天在观云台上李端对陆沉所说,他十来年如履薄冰并不夸张。

诚然,江南世族不是铁板一块,其中分为好多股泾渭分明的势力,李端可以利用他们相互制衡,从而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

但是历朝历代,哪位君王可以容忍京军长期握于他人之手?

细究起来,李端这次对京军将帅的调整不算过分,毕竟大部分军权还会握在那些人手中。

陆沉携收复大片故土之功,以国侯之爵晋升大将军,也不过是暂领三军、不到四万人而已。

但是对于百官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若是这一步直接退让,后续会更加麻烦。

满朝重臣悉数跪地劝谏,仿若李端做出一个无比荒唐的决定,以至于他们只能选择这种激烈的态度。

至于实情究竟为何,两边心里都非常清楚。

一片跪地的大臣中间,依旧站着的陆沉显得十分惹眼。

他对这个局面有所预料,然而此刻亲眼目睹仍旧感到震惊,以及不由自主地对天子生出一抹同情。

可他又能怎么做呢?

当日在观云台上他便劝过天子徐徐图之,针对那些中下级将官的调换或许会遭遇一些曲折,但不至于引发集体性的反对。

如果天子见好就收,想必今天这场议政会很顺利,但他急切想要改变京军的上层格局,这毫无疑问会激起这些重臣的抗拒。

陆沉心里泛起一阵无力感,他的根基在边军,即便功劳再大也无法扭转这种强大的群体意志,总不能在文德殿上演全武行,用武力逼迫这么多重臣低头。

朝堂是讲究规则的地方,今日他不讲规矩,他日旁人自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他。

除非陆沉拥有凌驾所有人之上的强悍实力。

重臣们依然在劝谏,似乎天子不收回成命他们就不会起身。

陆沉不禁看向那位坐在圆凳上的老人。

此时纵然薛南亭出面支持天子,对于逆转局势也无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唯有执江南世族牛耳的左相李道彦才有这个能力。

至少他可以改变一部分文臣尤其是几位尚书的态度。

李道彦似有感应,他扭头望着陆沉,给了这位年轻国侯一个晦涩难明的眼神。

便在这时,一位内监的声音在殿门外响起。

“启奏陛下,荆国公求见!”

短短一句话九个字便压制住殿内重臣的声音。

李端心中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道:“宣。”

片刻过后,一位老态龙钟的武勋在一名中年男人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进文德殿。

李端和李道彦几乎同时起身。

天子往前走出两步旋即停下,转而对陆沉说道:“山阳侯,替朕搀扶荆国公。”

陆沉应下,快步走到那位满头稀疏白发的老人跟前,搀起他的左臂。

老人看了一眼陆沉,微微一笑。

他便是荆国公韩灵符,时年七十七岁,是大齐朝如今仅有的两位国公之一。

在萧望之因功晋升之前,韩灵符是唯一凭借扶保江山之功加封国公的武勋。

陆沉对这位老人的履历很了解。

十五年前河洛失陷之时,韩灵符身为江南道行军总管,第一时间拥护李端登基即位,他麾下的七万多厢军也成为如今大齐京军的前身与骨架。

简而言之,韩灵符是京军南北两衙的奠基人。

只不过这位老人因为身体抱恙,多年前便退出朝堂,很久不曾过问朝政。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因为自身的资历就对朝廷军务指手画脚,亦不许家中子弟从军,只准他们参加科举谋个一官半职。

也是因为这种种高义之举,韩灵符在京军将士心中的地位很崇高。

看到这位老人出现后,郭从义和王晏等人后背忽地泛起细密的汗珠。

“老臣参见陛下。”

韩灵符颤颤巍巍地躬身行礼,李端连忙开口阻止。

韩灵符却坚持行礼,缓缓道:“陛下,老臣怕是没有多少时日,今日若不行礼,或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

李端面上不由得浮现伤感的神情。

韩灵符又看向满面感慨的李道彦,微笑道:“明达公,近来可好?”

李道彦连声道:“好,好,有劳国公记挂。”

韩灵符看了一眼仍旧跪在地上的重臣们,轻叹一声道:“诸位大人,老朽自从七年前乞骸骨,便打定主意不再涉足朝堂。老朽亦知,诸位皆是忠心耿耿的重臣,论理不该老朽来多嘴朝中大事。只不过……陛下,能否先让他们起来说话?”

李端颔首道:“韩公开口,自无不可。众位爱卿都平身吧。”

“谢陛下。”

枢密使郭从义第一个站起来,其他人纷纷起身。 韩灵符扶着陆沉的手臂,往侧前方走了两步,来到郭从义身前。

堂堂枢密使躬身垂首,见礼道:“末将拜见国公爷!”

当年郭从义能从一介厢军都指挥使进入大齐军方中枢,除了他本身是江南大族出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韩灵符的提携。

其实不光他一人如此,王晏、刘守光和李景达等军方大人物,或多或少都受过韩灵符的恩惠。

时光倥偬,当年的晚辈已经成为大齐的中流砥柱,在军中各有一大批拥趸,而曾经和李道彦并称江南双壁的韩灵符垂垂老矣,除了家中那点亲兵之外,在军中再无嫡系势力。

当年的恩情还有多少人记得?

韩灵符望着面前恭敬的枢密使,缓缓道:“郭枢密,老朽乃是将死之人,有些话可能没什么道理,你且姑妄听之。”

郭从义汗颜道:“国公爷此言让末将无地自容,还请国公爷直言吩咐。”

韩灵符苍老的面庞上浮现一抹浅淡的笑意,道:“关于京军改制一事,陛下前几日派人相问,老朽仔细想过,其实这是一件好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道理相信你们都能明白,一味故步自封只会造成沉疴痼疾的结果。”

郭从义颔首道:“国公爷所言极是。”

韩灵符又看向王晏说道:“上将军,老朽明白你的顾虑,但是你也该替陛下考虑一番。不光这两年的北伐之战,在过去那些年的边疆冲突当中,京军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如今陛下有这样的规划,又有边军将士入京的契机,不妨稍作调整以观后效。”

王晏心中一叹,垂首道:“是。”

其实韩灵符说的这些道理不重要,关键在于他今天拖着老迈的身躯入宫,用他积攒了大半辈子的香火情帮天子说项。

无论郭从义还是王晏,他们当然可以继续坚持硬顶,但是这件事传出去之后,他们在京军将士心目中的威望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从古至今,忘恩负义之辈自然会被人戳脊梁骨。

今日之后,如果韩灵符再向他们提出过分的要求,他们便有理由拒绝。

但是今天不行。

实际上在李端请动韩灵符入宫的时候,京军改制便已成为定局。

殿内重臣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郭从义和王晏低头之后,其他人便没有继续做无用功。

韩灵符又看向李道彦说道:“明达公意下如何?”

在韩灵符入宫之前,李道彦一直在思考天子的决策。

陆沉先前所提之中下级军官调换,这对京军的未来的确有长远的影响,但这是一门水磨工夫,短时间内不会造成特别明显的变动。

然而天子的决策更加直接,他将北衙一分为二,让刘守光分拆王晏的军权,紧接着将南衙一分为三,侯玉和郭从义各领其一,第三位大将军却委任陆沉,可以想象这项任命会引起多大的风波。

李道彦犹豫了很长时间,此刻看向韩灵符的双眼,他竟从对方眼中看出几分恳求之意。

满殿寂静,连天子都在等待这位执江南世族牛耳的左相的决断。

面对韩灵符复杂的目光,李道彦心中喟叹一声,颔首道:“国公言之有理。”

他转身对天子行礼道:“老臣支持陛下的决议。”

至此,尘埃落定。

韩灵符忽地抬手轻拍陆沉的手背,满含深意地看了一眼这个从边疆杀入京城、一步步走进大齐权力中枢的年轻人,然后往前走了一步。

他面朝御阶上站着的天子,费力地躬身一礼,口中恳切地说道:“陛下,老臣累受皇恩,一日不敢或忘,唯有忠君报国之念。只恨残躯乏力,不能在朝尽忠。今日再得一见,老臣心愿已了。老臣身死之后,不必厚赏加封,不必荫封子弟。”

“老臣惟愿,陛下福泽绵长,大齐千秋万代!”

“老臣,跪辞陛下!”

他拂开袍袖,艰难地跪了下去。

李端怔怔地望着这位风烛残年的荆国公,没有让人制止他的举动,唯有微微躬身。

还以天子之礼。

满殿肃穆,群臣莫不动容。

李道彦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当年的很多故事。

那时候天下大乱,王朝几近倾覆,二十多岁的李端惶然南奔,他和韩灵符一文一武,替那位年轻的天子撑起大齐的天空。

一晃十五载,岁月匆匆流逝。

故人终将老去,终将逝去。

陆沉和那位中年男人连忙将韩灵符搀扶起来。

李端眼中波光粼粼,缓缓道:“山阳侯,代朕送荆国公归府。”

“臣遵旨。”

陆沉应下,旋即便搀扶着身边的老人走出文德殿。

来到宫前广场上,韩灵符忽地扭头,最后看了一眼巍峨庄严的殿宇。

这时老人又轻轻拍了一下陆沉的手背,和蔼地说道:“你很好,希望你未来能更好。”

陆沉望着老人慈祥又满含深意的目光,认真地答道:“国公爷的嘱咐,末将必定谨记在心!”

韩灵符笑了笑,缓缓朝宫外走去。

背影清瘦,却有松柏之风姿。

第419章 417【秋风萧瑟】第36章 036【画角声中】第466章 464【江山多娇】第295章 293【兵临城下】129.第129章 128【不是不报】第25章 025【刀斩不平意】121.第121章 120【万事开头难】第52章 052【群雄】第435章 433【厉冰雪的心愿】第281章 279【最后的疯狂】148.第148章 147【此去经年】133.第133章 132【阴魂不散】第364章 362【翻脸】第18章 018【意如何】169.第169章 168【命运的纠葛】第486章 484【草生宫阙何萧萧】90.第90章 089【少年自负凌云笔】第289章 287【报答平生未展眉】137.第137章 136【从别后】255.第255章 253【金戈铁马】第20章 020【铁马冰河】第541章 539【大风起兮云飞扬】(十)第529章 527【白马】第52章 052【群雄】第553章 551【安得猛士守四方】(十)第23章 023【风雨如晦】181.第181章 180【啸西风】第561章 559【朝天阙】(六)第383章 381【开端】130.第130章 129【如此君臣】151.第151章 150【淮州多锐士】第519章 517【一路向北】第361章 359【来者不善】第428章 426【浮云遮望眼】273.第273章 271【还看今朝】105.第105章 104【君心谁知】118.第118章 117【明知山有虎】91.第91章 090【真真假假】230.第230章 228【潜龙蛰方醒】273.第273章 271【还看今朝】第508章 506【帝心】第452章 450【天下熙攘】第338章 336【把酒祝东风】第313章 311【龙蛇起陆】197.第197章 196【火树银花】167.第167章 166【一步一算】189.第189章 188【军心】第277章 275【分歧】第363章 361【反击】第501章 499【巍巍乎】113.第113章 112【不速之客】121.第121章 120【万事开头难】84.第84章 083【一个皇帝的死亡】91.第91章 090【真真假假】第38章 038【烽火照淮州】115.第115章 114【江南有佳人】第296章 294【以身入局】第517章 515【千古兴亡】第40章 040【谋算】第445章 443【请君入瓮】第318章 316【公侯相继】第418章 416【射天狼】第37章 037【老陆家的道理】第292章 290【回首】(为盟主就是来看看呀加209.第209章 207【一眼万年】第280章 278【入彀】第503章 501【守株待兔】第381章 379【诛心之火】第44章 044【破局之道】第479章 477【鸿雁】195.第195章 194【天下第一军】第358章 356【何人可为压舱石】第446章 444【伏兵万里】第301章 299【天崩】220.第220章 218【南风知我意】233.第233章 231【古来几人还】238.第238章 236【再相见】第469章 467【一箭定终身】第487章 485【地如棋局】232.第232章 230【雄师入东南】第343章 341【云胡不瘳】第314章 312【圣天子】第47章 047【一步之差】107.第107章 106【夜夜流光相皎洁】125.第125章 124【此间岁月静好】第324章 322【观心】第447章 445【不入虎穴】第353章 351【单刀直入】第433章 431【千古多少事】213.第213章 211【逐鹿之心】239.第239章 237【一步之遥】第363章 361【反击】270.第270章 268【孤高比云月】第430章 428【浩气诛奸邪】(为盟主cease加169.第169章 168【命运的纠葛】190.第190章 189【长驱直入】148.第148章 147【此去经年】第464章 462【谁倚东风】123.第123章 122【千金买马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