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519【如风】

“大景皇帝制曰:朕闻雍丘之陷,燕国鼎沸,势愈危殆。汝为大军之主,不可令此势长,宜速复雍丘,破齐军,安人心,不可缓也。钦此。”

正堂之上,大景主奏司提领田珏沉稳的声音响起。

他望着面前躬身行礼的庆聿恭,见对方迟迟没有接旨的动作,眼中不由得飘起一抹复杂的情绪。

自古以来便有大将在外自决军务的道理,景帝连续两次直接插手前线决策确实不太妥当,但是田珏知道天子这样做事出有因。

先前那次是因为庆聿恭不知齐帝垂危,有可能会错误判断厉天润的战略意图,这次则是雍丘失陷极大影响到燕地的安稳,无论庆聿恭有怎样的顾虑,他都不能继续观望下去。

然而庆聿恭终究不是普通武勋,即便他此刻的反应不太妥当,田珏也没有趁势发作。

身为景帝的心腹股肱,田珏很清楚面前这位常山郡王在大景军中的地位和名望,除非他自己行差踏错,否则就连景帝也只能用大义名分来压他。

后面那些景军大将望着庆聿恭的背影,神情略显紧张。

他们自然不知道,此刻庆聿恭脑海中浮现的是厉天润的回信。

“十天之内一定会接到催促的圣旨。”

虽然庆聿恭没有听过“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这句话,但此刻他心中的感觉大抵类似,厉天润对大景内部的情况显然有着很深的研究。

庆聿恭按下心中思绪,朗声道:“臣遵旨!”

田珏松了口气,将圣旨交到庆聿恭的手中,低声道:“王爷,陛下十分挂念南方战局。雍丘失陷对于燕国臣民打击太大,倘若不能尽快夺回这座重镇,必然会导致江北人心动荡不安。届时齐军声威更盛,难保燕国不会有人三心二意。”

这算是他替景帝的圣旨稍作解释。

庆聿恭平静地说道:“还请田大人转呈陛下,臣对雍丘失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眼下已经在调兵遣将,必将尽快夺回雍丘,还请陛下宽心。”

“如此甚好。王爷亲自出手,夺回雍丘易如反掌。”

田珏有些罕见地拍了一记马屁,继而道:“好教王爷知晓,陛下已经派出忠义军和长胜军各一万精骑,不日即将抵达此地。届时这两万精骑由王爷统一指挥,助王爷围剿齐军步卒。”

当年大景九军之所以纵横天下,皆因骑兵所向披靡。

凭借北方多处养马胜地,景朝的骑兵规模常年维持在十万有余,这其中又分为三大主力。

其一是北院元帅撒改麾下的长胜军,这支由辉罗氏子弟组建的军队拥有两万精骑,尤擅骑射之术,神箭手数不胜数。

其二是庆聿恭麾下的夏山军,拥有三万精锐骑兵,眼下有一万兵力留在定州战场,余者都在北燕沫阳路境内。

其三便是直接听命于景帝的忠义军,这也是景朝九军之中唯一的全骑兵军队,兵力足有五万。

如今景帝派出两万精骑南下支援,意味着庆聿恭在沫阳路除了十四万步卒之外,还有四万骑兵可以调动。

堂内其他武将不由得面露喜色。

他们都知道己方面临的局势,强攻雍丘乃是必然,唯一要担心的是被靖州军施行反包围,如今有这四万骑兵完全可以隔绝战场。

庆聿恭自然明白这支援兵到来的意义,但他的表情依然很平静,拱手道:“陛下隆恩,臣不胜感激。请田大人回禀陛下,臣将在五天内发兵雍丘,一个月内夺回此城。”

从他口中听到这个确切的时间,田珏脸上浮现笑意,道:“王爷向来一言九鼎,下官静候佳音。陛下在等着回报,下官便告辞了。”

“慢走。”

庆聿恭让人送他离去,然后独自返回后院。

“父王。”

一身俏丽长裙的庆聿怀瑾迎了上来。

庆聿恭边走边说道:“大军不日即将南下,你先回河洛吧。”

庆聿怀瑾道:“是,父王。”

庆聿恭道:“你带一千骑兵回去。”

庆聿怀瑾微微一怔。

当初雷泽大败之后,她就认清自己在兵事上的稚嫩,打定主意不再插手军务,如果父亲因此想让她返回河洛很正常,带着一千骑兵回去却很不正常。

“有两件事要交给你去办。”

庆聿恭语调淡然,眸光无比沉静。

庆聿怀瑾安静地听着,心情悄然之间激动起来。

……

衡江绵延数千里,风光壮丽如画。

陆沉带着两千余骑从京城出发,一路向北径直穿过忻州,来到水流最平缓的白石渡开始渡江。

忻州刺史府早已得到中书的行文知会,在渡口处准备好大量的船只。

骑兵们牵着骏马登船,横渡辽阔的江面,进入江北淮州广陵府境内。

当双脚踩在地面的那一刻,陆沉心中波澜渐起。

一晃之间,他在江南已经待了整整一年。

这一年里他经历了太多事情,储君之争、京城叛乱和沙州动荡等等,无数勾心斗角,无数波诡云谲,好在他最终没有卷进那些旋涡被撕成碎片,不光在中枢站稳了脚跟,还得到天子的绝对信任。从他现在的官职就能管中窥豹。

山阳侯、军务大臣、京军金吾大营行军主帅、权知江北军务。

虽然他的资历还比不上萧望之和厉天润这两位老将,但在军中的地位已经毫不逊色。

昂然立于江畔,看着麾下将士们下船列队,陆沉的思绪不由得飘到遥远的北方。

从他收到的最新情报来看,西线景军在维持其他区域的压迫态势之下,部分兵力已经开始向雍丘城北边移动,这说明庆聿恭最终还是决定反攻雍丘。

对于陆沉来说,这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进展。

雍丘城的重要性无需赘述,最初庆聿恭也没有想过要将这座重镇拱手相让,从他的视角看来三万燕军不说挫败靖州军,坚守几个月的时间毫无问题,只是他没有料到朱振这个内应的存在。

无论燕国臣民还是景朝皇帝,都无法接受雍丘落入大齐手中的结果,因为雍丘不仅影响北燕沫阳路的安全,更能直接威胁到河洛城。

这不像陆沉在首次北伐袭取河洛,那时候他算是孤军深入,后方没有支撑,后续只能主动退兵。

如果大齐边军牢牢掌控着雍丘,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时进逼河洛,而一旦河洛再失,景朝对江北大地的掌控力度会降到一个非常低的程度。

所以庆聿恭只能调集兵力反攻雍丘。

但是以陆沉对庆聿恭生平的研究,这位景朝名将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处境中,也不会轻易跟着敌人的节奏行事。

眼下他按照齐军将帅的布局来到雍丘城下,说明他肯定有快速破城的手段。

想到这儿,陆沉的眼神变得冷峻起来。

春风绿两岸,波涛永不休。

所有人渡江完毕,叶继堂整兵列阵,旋即再度启程。

将将走出十余里,前方忽然传来一阵闷雷般的马蹄声。

这里是淮州大后方,按理来说肯定不会出现敌军,但是叶继堂没有轻忽大意,立刻下令全军摆出临敌架势。

片刻之后,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定北。

“是自己人!”

前方有骑兵兴奋地喊了出来。

人群之中,少年李公绪看着北方疾驰而来的数千剽悍骑兵,不由得心神激荡。

他对陆沉崛起的故事并不陌生。

广陵之战初露峥嵘,靖州之战奔袭千里,北伐之战大放异彩,这就是陆沉青云直上的赫赫功绩,如今就连京城里的垂髫小儿都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

李公绪身为李道彦最疼爱的孙儿,对详情更加了解。

他知道陆沉发家的本钱就是名动江北的锐士营,而眼前这定北军八千骑兵就是以锐士营为骨架,吸纳淮州都督府各军精锐组成的虎贲之师。

分别一年之后,随陆沉南下的两千骑兵终于和主力重逢,喜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数位武将策马而来,为首者便是当年的陆家护院头领、如今的定北军副指挥使李承恩——都指挥使一职至今仍然挂在陆沉身上。

及至陆沉面前,众将飞身下马,单膝跪地,在李承恩的率领下异口同声地喊道:“末将拜见侯爷!”

陆沉双手挽着缰绳,从左到右逐一看去,望着这些年轻面孔上毫不掩饰的兴奋和崇敬,微笑道:“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众将长身而起,李承恩随即上前,将定州战场的情况和萧望之的嘱托简略说了一遍。

陆沉微微颔首,继而言简意赅地说道:“走吧。”

李承恩回头看了一眼北方,轻声道:“侯爷,要不要回广陵看一眼?”

他知道自家少爷已经整整一年没有回过广陵,如今家乡近在眼前,稍作停留亦无妨,至少可以去见陆通一面。

陆沉没有过多思考,摇头道:“靖州局势艰难,等打赢这一仗再回家。传令下去,转道西北,目标望梅古道。”

周遭将领随即了然,定北军将会径直穿过望梅古道进入靖州,然后出现在东线战场之上。

“遵令!”

所有人齐声应下,然后回到各自的位置上。

大军开拔。

刚开始这支八千人的骑兵队形还有些松散,但是随着行进距离的增加,他们很快就将那种松散且陌生的感觉抛之脑后,仿佛又回到当初追随陆沉纵横战场的热血岁月。

他们从广陵城西南方向穿过,一路疾驰奔向双峰山脉望梅古道的入口。

犹如一股汇聚起来的洪流,逐渐形成统一和谐的节奏。

万马奔腾,好似一道席卷天地的旋风,掠过平原,穿过山谷,朝着北方的战场奔袭而去。

第40章 040【谋算】192.第192章 191【螳螂捕蝉】225.第225章 223【蕙质兰心】第518章 516【江山如故】第545章 543【安得猛士守四方】(二)182.第182章 181【路不归】第349章 347【陷阱】第152章 151【北方有变】235.第235章 233【破阵奏凯旋】第341章 339【大齐的皇子们】第32章 032【苏云青的馈赠】第18章 018【意如何】第338章 336【把酒祝东风】第539章 537【大风起兮云飞扬】(八)89.第89章 088【北望中原意纷纷】第509章 507【嫩芽新抽】83.第83章 082【陆通的故事】第448章 446【下马威】第326章 324【酬卿之功】第385章 383【竖子】第294章 292【君命有所不受】第463章 461【万事俱备】130.第130章 129【如此君臣】第62章 062【遥闻鼓角铮鸣声】第34章 034【路不同】第35章 035【偷得浮生半日闲】第315章 313【封侯非我意】第61章 061【人间不见风花月】第448章 446【下马威】264.第264章 262【何以报怨】第343章 341【云胡不瘳】第435章 433【厉冰雪的心愿】170.第170章 169【请公子赴死】235.第235章 233【破阵奏凯旋】第99章 098【当斩】第440章 438【人生只百年】第26章 026【铁与血的开端】第283章 281【底力】第391章 389【老去凭谁说】第448章 446【下马威】第9章 009【清风徐来】148.第148章 147【此去经年】第348章 346【群贤毕至】第504章 502【如山之韧】第439章 437【天地有万古】126.第126章 125【何处暗流涌动】第284章 282【各显神通】第453章 451【红颜一怒】第282章 280【势如破竹】第407章 405【长夜难明】第480章 478【久别不成悲】96.第96章 095【从此天地皆宽】第347章 345【庙堂之高】第516章 514【气吞山河】240.第240章 238【郡主的反击】第489章 487【天发杀机】第363章 361【反击】125.第125章 124【此间岁月静好】171.第171章 170【借刀杀人】第339章 337【且共从容】第18章 018【意如何】171.第171章 170【借刀杀人】第365章 363【再起】第528章 526【一支穿云箭】236.第236章 234【晓看天色暮看云】95.第95章 094【跳出人间一隅】第562章 560【朝天阙】(七)第390章 388【最后的价值】第165章 164【一刀倾城】124.第124章 123【吾谁与归】第43章 043【拂晓之前】93.第93章 092【龙吟】130.第130章 129【如此君臣】第15章 015【引蛇出洞】第429章 427【秋风扫落叶】119.第119章 118【偏向虎山行】215.第215章 213【不胜人生一场醉】第292章 290【回首】(为盟主就是来看看呀加第562章 560【朝天阙】(七)195.第195章 194【天下第一军】第43章 043【拂晓之前】第508章 506【帝心】第483章 481【山中不知岁月长】第117章 116【轻而易举】第46章 046【悚然】75.第75章 074【飒沓如流星】第2章 002【峥嵘】233.第233章 231【古来几人还】168.第168章 167【无关风月】第546章 544【安得猛士守四方】(三)247.第247章 245【守株待兔】73.第73章 上架感言第157章 156【袖中乾坤】65.第65章 065【匣里金刀血未干】267.第267章 265【沉舟侧畔千帆过】174.第174章 173【逼宫】第310章 308【凝噎】第477章 475【托付】179.第179章 178【同林鸟】第404章 402【滚滚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