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节礼

慕容泠懂得人情练达,晓得女儿如此写些与平日风格迥然不同的家书,必定有她的道理。

果不出陈如峻父女所料,通过五百里加急往返的信件,大部分都被扬州郡守截留窥探过。那些以火漆封好的信件被手艺高超的匠人打开,待郡守过目后再次封得完好如初,重新来回传递。

生怕信中牵涉到江阴帮的利益,上头已然严令密切注视陈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动向,若有风吹草动,必须及早采取行动。

与当朝的阁老对上,扬州郡守与夫人都深知此举是在刀尖上舔血。却是已然上了贼船,不得不遵从命令。

一来二去的次数多了,陈欣华的信总是些内宅琐事,间或还夸赞粘亦纤几句,顺带赞赏郡守夫人对她的提携。

瞧着陈欣华的家书还算上路,又频频提及扬州郡守夫妇的好处,郡守夫人一颗心落在实处。只料作自己一番怀柔之策起了作用,与那江阴太守夫人粘氏说起,两人都是心满意足。

岂不知这种雕虫小技哪里是陈如峻父女的对手,陈如峻接了女儿封封报着平安的家书,却不是按着正常的顺序来读。

陈欣华幼时随着父亲学习周易,更懂些九宫八卦。父女二人之间,原本就有些旁人不知道的联系方式。

那信里闲话家常是真,却总藏着父亲需要的东西。陈如峻从信中挑挑捡捡,依着九宫八卦的格式比对,找出女儿真正想要传递的情况。

生怕母亲担心,陈欣华次次都嘱咐父亲不要将实情说出。

江阴的局势越来越不稳,陈如峻也越来越担心女儿与外甥的安危。只是崇明帝这盘棋下得够大,如今还不到收网的时候,唯有委屈女儿与虎谋皮。

每次妻子给女儿回信,陈如峻都提醒她写上叫女儿注意身体,照顾好幼子的安危。实则提醒女儿谨小慎微,保护好自己。

慕容泠虽读不懂女儿言下的真实之意,却从一封又一封频繁的家书,和陈如峻比平日更添了严峻的目光里,渐渐窥探到了不同。

家中的小佛堂里,三圣像前早供了长明灯。慕容泠如今初一、十五茹素,早晚各三柱香,祈求家人的福寿安康。

忧能伤身,纵然寄情诗书琴画打发着时间,不知不觉间,慕容泠青丝间又添了几行银发。晨起梳妆,更有衣带渐宽之势。

少夫人柳氏虽然也为丈夫担忧,却颇识大体,带着一双儿子时时前来宽解。唯有怀抱才几个月大的小孙子,听着懵懂无知的孩童牙牙学语,慕容泠才会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

听得下人来报,女儿打发来送节礼的车马已然到了门前,慕容泠一向牵挂的心如何能不焦虑?

耳听为虚,眼见才为实。做母亲的心有七窍,晓得那封封报着平安的家书里,多半有女儿无法写进去的东西,江阴的情形究竟如何,她急着要问问来人。

门房护着那几辆载着大包小包礼物的马车长驱直入,直接驶向垂花门的方向。正房的丫头婆子们早在垂花门前侯着,乌压压一大片,赶着去接人。

慕容泠瞧着仪态端庄,只稳坐在正房,等着女儿泒来的婆子请安问好。眼角的余光却不时瞥向外头,耳朵也用心听着芜廊下的动静。

梅妈妈陪在身侧,从主子那端着茶盏微微颤抖的手上,便能窥见她的紧张。

生怕主子等得心焦,梅妈妈便轻轻福身,直接掀了帘子出去,迎在院中那尊用做遮屏的太石假山石旁。只望着一瞧见来人,便立时领回夫人旁中。

待瞧见远远的由两个丫头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身子佝偻瘦小的老妪徐徐行来,梅妈妈似是不相信自己所见。又揉了揉眼睛,这才忙不迭地迎上前去,一把挽住了老妪的胳膊:“费嬷嬷,怎么惊动了您老?”

被称做费嬷嬷的老妪身着深赭色宽边帔子,下系墨绿的马面裙,银发梳得一丝不苟,鬓边插着支足金的唐草纹细簪,显见得有几分体面。

面对梅妈妈的问候,费嬷嬷只是笑了笑,说道:“许久不见,阿梅你身子骨还是这么朗健,先带我去拜见夫人吧。

行走间有些吃力,梅妈妈便减缓了脚步,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怠慢。走至正房门口,要小丫头去通报,自己亲手打起帘子,迎了费嬷嬷入内。

望见来人苍老的容貌,慕容泠也不觉大吃了一惊,赶紧起座迎上前去,问的话与梅妈妈如出一辙:“费嬷嬷,怎么惊动了您老?”

费嬷嬷停了脚步,轻轻捶了捶有些僵硬的腰,笑道:“瞧瞧,瞧瞧,果真有其主必有其仆,难道便不许老婆子活动一下筋骨?”

忙止了费嬷嬷做势要下拜的身躯,慕容泠皱着眉头道:“底下人不晓得轻得,梅妈妈你该替费嬷嬷传顶轿子才是。”

梅妈妈笑着辩解道:“奴婢是在大门口才瞧见费嬷嬷,果真是疏忽了。”

慕容洽顾不得寒暄,赶紧吩咐人替费嬷嬷打水净面,又命梅妈妈亲手去泡茶,自己这才挽了费嬷嬷的手,将她往炕上让。

来的这位费嬷嬷自然并不是普通奴婢,她今年已经七十有一,早已脱了府中奴籍,连陈如峻见了都要尊她一声嬷嬷。

费嬷嬷年轻时原是陈如峻母亲的陪嫁丫头,年纪轻轻便进了陈府。

陈母身体不好,从里到外都赖费嬷嬷替她打点。陈如峻兄弟几人的饮食起居、娶妻生子,几乎全是费嬷嬷一手照应。

自打慕容泠带着弟弟嫁入陈家,又是费嬷嬷替她撑起整个陈府中馈,并对年纪幼小的崇明帝悉心照应,令慕容泠感激涕零。

陈母去世之后,费嬷嬷本该荣养,她却不愿出府,就在陈府后院辟了小小三间房,自己种些豌豆丝瓜,全当强身健体。

陈如峻年前调任京城,费嬷嬷一则难离故土,二则老人家惧怕舟车劳顿,并没有随行,而是主动提出便留在陈府老宅。陈如峻夫妇遵从她的意愿,依旧将她留在老家,又吩咐二子焕忠早晚孝敬。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争执第二百零四章 突兀第四十一章 不寐第八十五章 于飞第五百四十三章 欺骗第五百五十四章 对立第二十七章 焦尾第六十四章 母女第一百一十三章 隔世第三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五百三十一章 相看第七百二十九章 弑君第三百一十八章 圣旨第六百六十一章 听佛第六百三十一章 孤灯第一百一十八章 归祖第四十二章 幽梦第四百八十八章 归府第五百九十六章 拈花第四百九十四章 撺掇第一百七十二章 阔斧第二百八十九章 家常第八十八章 日恒第四百四十四章 沧海第五百章 前夜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辞第二百五十六章 后浪第六百三十四章 汤府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五百七十六章 弥留第四百三十章 银库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帐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息第六百八十八章 迭起第四百四十九章 佛堂第四百五十七章 惊心第五百四十章 买醉第二十章 子持第三百五十七章 幡然第三百零八章 品茗第一百一十四章 北望第四百六十九章 水花第五百一十六章 归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决绝第三百零六章 尽瘁第七百零二章 家宴第四百一十九章 绮梦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凰第八十二章 情谊第六十四章 母女第一百四十六章 敷衍第七百二十六章 冰窖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顾第七百五十章 纸鸢第六百四十章 花灯第五百八十六章 覆灭第四百三十一章 捉肘第四十二章 幽梦第七百一十八章 帷幕第六百八十八章 迭起第五百四十三章 欺骗第二百七十九章 纹样第三百五十五章 净植第五十八章 共享第七百四十一章 出阁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来第六百九十六章 仓皇第四百一十五章 琼浆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离第一百六十七章 崔家第五百三十四章 钻营第四百七十章 规劝第一百九十七章 执念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伦第七百二十七章 谋定第五十一章 对饮第一百五十八章 烈焰第二百二十二章 盛况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君第四百二十九章 心悸第六百零五章 团圆第三百五十八章 郁郁第二百五十一章 生机第一百一十六章 怨恨第三百一十章 新绿第十五章 双姝第五十六章 野趣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炬第六百九十九章 两隔第二百七十七章 十里第六百六十章 送别第一百三十四章 谈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断臂第一百三十七章 琼华第五百七十七章 举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沧海第二百六十章 杏帘第一百一十二章 昂扬第四百六十一章 下榻第三百三十六章 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