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第132章 继母和继母是不一样的

第132章 继母和继母是不一样的

周马氏的继子想要建作坊,说起来跟海家还有那么一点关系。

海西崖当初在肃州主持建造玻璃作坊,用过的那几个大食玻璃匠人,今年年初就送到长安来了。长安的玻璃作坊才建了短短不到半年,已经回了本,据说利润极丰厚,北方其他边军都听说了消息,纷纷来人打探。

外地的人尚且如此,长安城里的世家大族近水楼台,又怎会不心动呢?有传闻说,玻璃器成本不算高,卖价却不低,目前市场还远未饱和,无论制作出多少产品来,都能很快卖出去,供不应求。若不是工匠数量有限,教新徒弟的速度也快不起来,人手不足限制了产量,长安城里早就建起多个新的玻璃作坊了。

周马氏的夫家是周家三房,算来也曾是嫡支,公公年轻的时候,曾是周家的领头羊,差一点就掌了帅印。只是他青年时征战沙场,留下了不少隐患,续娶了马太夫人这位填房后,便在妻子的劝说下,留在家中休养,很少再领兵出战了,主要是做些后勤、练兵的工作。可老一辈的边军将领们对他依然敬服有加。哪怕后来周老元帅崛起,执掌了边军帅印,成为西北边军的新一代领袖人物,周马氏的公公依然拥有很高的威望。

他老人家如今已经去世,后代子孙却还能得他余荫庇护,在西北地位超然。

周马氏的丈夫周世功,乃是老太爷与原配所出的嫡长子,生母早亡,却给他留下了一笔极丰厚的陪嫁。他从小就是被继母马老夫人抚养长大的,这笔嫁妆一直由继母收着,账目倒也清明,只是到不了他手里。

周世功与原配生下的长子周晋浦,也是同样的待遇。亡母留下的嫁妆由继祖母马老夫人掌控,他本人也是继祖母带大的,因为所有人都信不过他的继母周马氏,全然忘了当初周世功会续娶周马氏,就是为了能找个人来照顾孩子。

马老夫人将这两份嫁妆握在手中,全然不似对儿媳周马氏那样,百般设法克扣。她在账目上从不会让人抓到把柄,在亡夫生前掌控边军后勤时,也没有伸过手。因此周氏全族与军中将领们都觉得,她身家豪富,在金钱上又清白正直,怎么可能打儿媳嫁妆的主意?不过是想让私房丰厚的儿媳多关照一下家中小辈和族里的落魄之人罢了,原是一番好意。是周马氏自己小气,误会了婆婆。

周世功从小体弱,被继母带着读书学文,连带长子周晋浦,也是从小读书,打算走科举之路的。周世功还有几分读书天分,只是年轻时过于气盛,明明文章火候还不足,却在中举后进京探望远嫁的妹妹周淑仪时,忽然跑去参加了会试,最终只考了个同进士。虽说靠着家世,他在官场上倒也顺遂,但还是会被进士们歧视。他索性就辞官回家,靠关系在军中挂了个闲职。

周晋浦比父亲还不如。父亲虽然未能继承父辈在军中的职位,却也在科举上有所成就,能出仕为官。周晋浦却从小就不爱读书。马老夫人也宠溺孙子,由得他荒废学业,如今都快四十岁了,儿子都准备入军中历练了,他还只能在府学混日子。别人念着他年幼失母,不忍多加责备,反倒把他纵得越发纨绔起来。

周世功一直为这个儿子不成器而烦恼,眼看着继室周马氏所出的儿子周晋林老老实实按照家族惯例,入边军任职,还凭军功升到了六品,原配所出的嫡长子周晋浦却连出仕都希望渺茫,心就开始偏了,认为自己应该多为自幼失母的嫡长子着想。

正逢长安城中,玻璃作坊名声大振,周晋浦在府学不知听了同学什么话,回来就跟家里人说,想要开个玻璃作坊,挣些私房钱。哪怕他在府学学不出成果,将来也有望捐个例监,入国子监读书,熬上几年,就可以授官出仕了。有周家在背后支撑,他还怕升不到六品,被同父异母的弟弟给比下去吗?

他还在继祖母马老夫人与父亲周世功面前说,他不用家里花钱帮他捐例监,自己就能挣到这个钱,还能养活妻儿,绝不是别人口中的废物。

马老夫人一味夸他有志气,同时阴阳怪气地说他不是废物,都是有人不怀好意,故意中伤他,说这话的时候还故意拿眼睛去看儿媳周马氏。

周世功也说不出拒绝的话,答应从公中拨银子帮他建作坊,又再私下劝妻子周马氏要对孩子宽容些。什么话都没说过的周马氏憋屈不已。 马老夫人又找人私下接触了长安玻璃作坊的匠人,说动其中一名优秀的学徒答应跳槽过来,为周晋浦主持玻璃作坊事务。

直到这里,周马氏都一直是坐壁上观。她又不管家,每月靠月钱也能过活,公中要为继子的作坊花多少钱,都与她无关。她只是觉得这么做有撬边军墙角的嫌疑,却也知道凭公公生前的威望,就算事情暴露,军中有怨言,对周家三房而言,也是不痛不痒的。她什么都没做,就要背上恶言中伤继子的黑锅,若真的说了什么,岂不是越发要被人泼污水了?因此她便袖手旁观了。

谁知继婆婆马老夫人根本不打算放过她。

建作坊的钱有了,人手也有了。

马老夫人从前自养母处继承来的庞大遗产中,就有大批经商的人才。虽说这几十年里,马老夫人专心相夫教子,在产业上没怎么费心思,但那些能干的管事们还是维持住了基本盘,直到马老夫人之女周淑仪嫁到京城颍川侯府,带走了大批精英管事做陪嫁为止。如今留在长安的掌柜、管事得用的不多,人口却不少。他们或许没能力再造一个商业帝国,但帮着打理一个作坊还是没问题的。无论是工匠学徒还是材料来源,他们全都能包了,根本不必再往外找人。

作坊如今就只差一块地了。

周晋浦本来是想从母家那边想办法的,他母亲留下的嫁妆中,就有位于长安城近郊的田庄。周世功则倾向于在家中产业里拨几个铺子出来,直接在城中建作坊,减少运输损耗。

可马老夫人不同意。

她认为这个作坊不能建在城中,以免太早被人发现,还未赚到钱就叫边军想办法端了。而且作坊也不能建得太小,太小只会束缚自身的发展,日后难以大量制造玻璃器。这作坊还得尽可能与外界隔绝,免得叫人探听到玻璃制造的秘密。

要满足这些条件,她特地将家中所有产业都清点了一遍,最后选中了儿媳周马氏陪嫁的别庄。离城远、占地大、周边基本没有外人,就算让周家庄子上的老兵发现,他们也会看在老太爷的面上不多嘴。

马老夫人还说,周马氏若是真心关爱继子,就该主动拿出别庄来,到官府过户,而且不该提钱。她多年来没有照看过继子,本就是失职,如今不过是让她为继子的产业出一分力罢了,难道连一个庄子,都不舍得拿出来弥补孩子么?

周马氏万分不情愿,都快急死了。

(本章完)

456.第456章 威胁与反威胁484.第484章 悔恨561.第561章 变化283.第283章 幸存者424.第424章 写信196.第196章 左右埋伏132.第132章 继母和继母是不一样的584.第584章 求助509.第509章 弥补249.第249章 撞破531.第531章 灭口487.第487章 涟漪第55章 跑马186.第186章 兄妹重逢578.第578章 互惠互利206.第206章 质问175.第175章 天真578.第578章 互惠互利557.第557章 心声446.第446章 打算356.第356章 路人525.第525章 礼物404.第404章 四百章零三 心灰意冷377.第377章 我们不一样474.第474章 承认336.第336章 自荐207.第207章 谁是内鬼?478.第478章 锦盒146.第146章 晨起80.第80章 硬骨头不必急着啃375.第375章 分析177.第177章 质疑92.第92章 传说中的秘药280.第280章 归人67.第67章 小道消息259.第259章 浑水546.第546章 恐惧101.第101章 荒野骑行259.第259章 浑水184.第184章 拆台273.第273章 新年246.第246章 新生活522.第522章 消息385.第385章 母女私谈95.第95章 胡人奸细落网548.第548章 仓促459.第459章 落泪116.第116章 天意如此455.第455章 上门482.第482章 胡人老汗王的报复计划190.第190章 新瓜170.第170章 应邀第24章 爷爷的本事(已修)56.第56章 忙碌192.第192章 猜想114.第114章 救治与追踪558.第558章 关于如意郎君的讨论553.第553章 察觉97.第97章 产业兴旺220.第220章 送信360.第360章 漏洞556.第556章 早知道509.第509章 弥补496.第496章 断腿543.第543章 兄妹议事431.第431章 十四房老太太584.第584章 求助136.第136章 新仆424.第424章 写信397.第397章 买房240.第240章 反省454.第454章 相见难468.第468章 当年旧事595.第595章 未来的安排497.第497章 疑心96.第96章 奖赏480.第480章 罪证223.第223章 做客522.第522章 消息527.第527章 自家人第3章 夫妻之间的矛盾(已修)117.第117章 讨论案情83.第83章 贤妃的八卦454.第454章 相见难377.第377章 我们不一样525.第525章 礼物386.第386章 疑惑332.第332章 小动作312.第312章 平息191.第191章 一女两嫁?601.第601章 孤单567.第567章 女牢184.第184章 拆台580.第580章 讨主意第17章 盯梢(已修)第11章 挑明(已修)72.第72章 渣皇帝与狠书生579.第579章 念头121.第121章 证词374.第374章 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