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第180章 算账

第180章 算账

周世功哑口无言。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也不知是破罐破摔了,还是真的存了几分谋求真相的心思,开口问海西崖:“妹夫能保准么?兴许……先父是瞒着身边人做的呢?他老人家也不是存了坏心思,不过是想帮边军一把,却又担心让别人知道了,会叫外人挑剔其他将军们……”

海西崖冷笑了一声:“说实话,当初边军财困最艰难的那一年,朝廷根本不肯拨银子下来,不止一位将军自掏腰包,购买粮草,贴补麾下军士们。没有人故意瞒着,大家都是大大方方的,该入账的也入账了。消息传开后,不但长安的富户商家们纷纷解囊,就是西北大小商队也都出过银子,甚至还有家资不丰的百姓捐钱捐粮,生怕边军的将士们饿坏了,没力气与胡人交战。

“镇国公还把这件事写成了奏折,列出了所有捐资的武将、富户与商家名单,上呈朝廷,让皇上知道,朝廷有人想要饿死大楚的军队,是这些忠君爱国的将军们,还有西北的百姓们,养活了自家的兵!盖因西北边军守土安民有功,将外敌挡在国门之外,京城的权贵们只顾着争权夺利,不在意西北百姓的身家性命,西北百姓却不会坐以待毙!在那之后,朝廷就再也不敢不拨军费下来了,哪怕是打个对折,也至少要让将士们混个半饱,否则再来一次西北大捐,叫朝廷颜面何存?!”

在那之后,皇帝对周家人的态度就更差了,可周家人也醒悟过来,知道不能完全指望朝廷拨钱调粮。倘若哪一日朝廷又中断供给,西北边军再来一次大捐,也不能保证能募到足够的钱粮。况且那一年的粮草虽然还算充足,军械马匹却无力再补充了。军队跟人打仗,又不是只要吃饱喝足就行了,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全都指望朝廷,太被动了。因此周老元帅与另外几位大将军便商量了一番,各自组织人手,建立了商队,利用西北、西域的商道赚取钱财。就算朝廷克扣军费,他们手里也有钱能养活自己人,还有足够的军备去与胡人大军对战。

至于边军赚到钱之后,朝廷会不会因此再克扣军费,他们也顾不得了。当时战场局势正紧张,谁还顾得上揣摩皇帝与内阁大人们的小心思?

海西崖虽然离开长安十几年,但他毕竟在这里度过了整个青年到壮年时期,很清楚当年发生过的事。别看他当时官职低微,可因为做得一手好账,算账又快又好,又擅长帮人出主意开辟新财路,很多卫所都会请他去帮忙。他其实对当时陕西都司辖下大半卫所的经济状况都有一定的了解,只是他嘴很紧,从不会轻易往外泄露罢了。也是因为他在多个卫所基层传出了名声,才会有人将他荐到三房老太爷面前,后来更是在老将军手下做了六年的账。

他把这些往事告诉三房老太爷的嫡长子周世功,就是想让后者知道,将军自掏腰包贴补边军这种事,过去有一段时间并不犯忌讳,很多人都这么做过,老太爷自然也不例外,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只是当时老太爷捐出多少钱,账上都是有数的,与镇国公齐平,都是三千两罢了,已经是西北边军将领中的头一等了。但这个数字,远远未到败光周家三房家产的地步。

而在那之后,西北边军的财困大为缓解,也就没有再发生过需要武将们花钱贴补军队的情况了。三房老太爷当时都不再领兵了,只是专心管后勤,私下贴补钱,又能贴补到哪里去?顶多就是手下的人得益罢了。可三房老太爷手下官员、吏员加亲兵,也没超过百人,能花得多少银子?倘若贴补的钱多了,又能瞒得过谁?

海西崖甚至还帮旧上司干过私活,帮着算过周家三房的账,对二十年前周家三房的产业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家在陕西境内有四五个大庄子,商铺五六十间,作坊五个,还因为三房老太爷生母嫁进周家时,从蜀中陪嫁了几处产业,另有蜀中的盐井与一处小型朱砂矿。这些产业有祖传的,也有历任主母嫁进来时陪送的,可三房已经近百年不曾分过家,因此财富不曾分割过,富有程度超过了长房镇国公府。

三房老太爷的幼弟周十四爷分家出去时,也只分走了一座宅子、一处田庄、几间商铺,以及祖母遗嘱里指明留给他的几件私房首饰而已。十四太太的嫁妆另算,三房的财产大头还在呢。就算踢除掉马老夫人陪嫁与后来继承的部分,剩下的也依然十分可观。统共也就是二十年的时间,天知道周家三房的巨额家产是怎么在这二十年里败光的!

周世功听得目瞪口呆。他从小知道家中富有,却从来不曾管过账,也很少过问这些庶务,只知道自己亡母留下来的陪嫁大约有哪些,每年听继母简单报个账罢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家原来有这么多产业。就算是亡父将金银浮财捐了出去,那些土地商铺总还在,每年也能继续带来入息,何至于穷到必须要建玻璃作坊赚钱,才能维持下去了?!

周世功的呼吸急促起来。他扭头看向妻子:“家里的产业,你都没管过么?每年账上有多少钱,你也没问过?!”

周马氏委屈地说:“额刚嫁进来就问过的,被阿家骂说不安分,想夺权,老爷你还帮着他们说话……后来晋林要娶亲,要在军中谋差事,额都问过阿家,公中能拿出多少银子来,全被骂回来了。当时老爷咋说的?还不是怪额多事?说家里总不会亏待了晋林,结果晋林两口子就领着那么几个从小用惯的下人,只带了两千两出门……当初晋浦成亲,老爷可是给了他五千两呢!”

五千两全是从公中出的,周世功只发了话,自己没有多少私房。而一向自称最疼爱周晋浦的马老夫人,一文钱没花,只是催着周世功早点支钱,便让周晋浦对她感激涕零了,恩情全都算在了这个便宜祖母头上,连亲爹都不曾真心谢过一句。周世功还把人当孝顺儿子呢,根本不知道真正孝顺的小儿子受了多少委屈!

周马氏想起儿子,就心疼得不得了,周世功却根本没心思体贴她。

他不停地回忆过去二十年里,家中发生过的大事:“我从来不曾听说过,家里新添过什么产业。孩子们的婚事都是照着旧例办的,就算晋浦多花了几千两银子,也是有数的。父亲的后事办得体面,但账目有族人们盯着,国公爷也曾过问,想来不曾出了格。再来,便是妹妹出嫁时的陪嫁……可嫁妆单子我亲眼看过,就算首饰衣料毛皮古董之类的物件多了些,但那也是因为心疼妹妹远嫁之故……”

这些东西多是继母马老夫人的私房,至于别的,当时父亲还在,若大量支用过公中的银子,肯定要他老人家点头。他老人家没说,想来嫁妆不算过分。

所以,钱到底花到什么地方去了?!

(本章完)

87.第87章 海西崖出差554.第554章 用意561.第561章 变化369.第369章 不速之客211.第211章 议论552.第552章 愧疚的吴琼第49章 重启失败497.第497章 疑心224.第224章 金家的故事428.第428章 用意535.第535章 新路子598.第598章 海礁的计划192.第192章 猜想355.第355章 布局185.第185章 归省591.第591章 报恩的方式385.第385章 母女私谈491.第491章 优柔寡断403.第403章 四百章零二 物证600.第600章 为难497.第497章 疑心532.第532章 替死鬼第17章 盯梢(已修)218.第218章 写信156.第156章 再来一遍?124.第124章 吓人的猜测146.第146章 晨起263.第263章 给老朋友写封信461.第461章 期盼333.第333章 婚事作罢515.第515章 唏嘘563.第563章 艰难的武课528.第528章 懵了463.第463章 判定67.第67章 小道消息363.第363章 第一场春雨295.第295章 亲上加亲187.第187章 意外的线索277.第277章 求助559.第559章 思考226.第226章 封院511.第511章 清晨92.第92章 传说中的秘药599.第599章 为什么要进京?277.第277章 求助516.第516章 闲谈297.第297章 疑惑306.第306章 老牌外戚442.第442章 信使对决536.第536章 寿宴上156.第156章 再来一遍?357.第357章 情报155.第155章 上辈子的八卦251.第251章 认错310.第310章 茶楼偶遇499.第499章 新军师262.第262章 拖人下水100.第100章 告别114.第114章 救治与追踪528.第528章 懵了367.第367章 豁达542.第542章 激动第15章 关于三王子的传闻(已修)211.第211章 议论221.第221章 奔波忙碌的海礁410.第410章 四百章零九 旧信130.第130章 姨奶奶来了127.第127章 难缠366.第366章 采爷445.第445章 遵化州消息216.第216章 秩闻505.第505章 委屈191.第191章 一女两嫁?324.第324章 计划108.第108章 胸怀大志459.第459章 落泪253.第253章 摩拳擦掌371.第371章 出卖448.第448章 择仆73.第73章 海礁跃跃欲试第32章 主角光环140.第140章 又破案了573.第573章 问答420.第420章 先手359.第359章 判决529.第529章 无奈498.第498章 惊喜175.第175章 天真558.第558章 关于如意郎君的讨论148.第148章 马家的困境198.第198章 落网370.第370章 周旋197.第197章 当场叫破590.第590章 强化印象465.第465章 下场246.第246章 新生活267.第267章 许氏之“死”243.第243章 齐心协力64.第64章 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