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第298章 走出西北

第298章 走出西北

海棠与彭玉琪齐齐扭头看向周怡君:“什么?有这样的传闻吗?!”

海棠之前曾经听到过祖父海西崖与表叔公谢文载的谈话,知道皇帝确实有意把西北边军的人跟隔壁山西都司的人进行互换,却不晓得外界还有周四将军会成为长安前卫指挥使的说法。

她直觉这种传闻不大对劲:“不是说,周四将军只是暂时代理,等新任长安前卫指挥使定下来后,他就会回陕西都司了吗?他本是从二品的都指挥同知,完全没必要去做正三品的卫指挥使吧?”

周怡君看向周文君,周文君叹道:“我们当然知道这种说法很荒谬,可外头就是有很多傻子愿意相信呀!说真的,长安前卫比都司差远了好么?四叔好好地做着都指挥同知,只等资历到了,上峰告老,便是稳稳当当的都指挥使,又何必自降身份去长安前卫呢?天知道是什么人编造出来的谎言,怕是想浑水摸鱼吧?”

彭玉琪叹道:“我们知道这种说法很荒谬,可周二夫人……看起来信了呀!”

周文君顿时沉默了。她也觉得这事儿很荒唐,不知道二婶娘到底是发了什么疯。

周怡君则小声说:“大概是因为……传闻说皇上要调人,是从各卫所调指挥使?四伯父在都司固然做得挺好的,但都指挥同知似乎并不在调遣之列。二伯娘大约是误会四伯父想借长安前卫做跳板,调到京城去吧?”

海棠道:“如果是这样,她又有什么好生气的?周四将军若只想借长安前卫做跳板,调到京城去,那就不会待太长时间。等他调进京城,长安前卫指挥使的位置还是会空出来,周二夫人的兄弟依然还有一争之力呀?”

周怡君道:“到得那时,延安卫指挥使的任期就该满了吧?也更有把握调过来了。”

海棠眨了眨眼:“若延安卫指挥使想调动,现在就可以调。朝廷又没有规定,一个官员必须任期满了,才能调职或升职。只要上头有命令下来,他还能说自己三年任期未满,不肯走吗?不用多等这几个月,眼下延安卫指挥使与岷州卫指挥使也是长安前卫指挥使最有力的候选人。周二夫人的兄弟早该知道谁会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还用得着为此生气?”

周文君沉下了脸:“是因为……唐家人忽然觉得,京城的官职比长安前卫指挥使之位更有吸引力吧?”

唐家一直很想进京。

早年唐家家主也曾经在京中任职,在禁军里做个不大不小的将领,在皇帝立储登基的过程中,也曾出过大力,可惜后来没能争过颍川侯,未能成为禁军统领,而后不久就被调离,在十几年前以参战的名义调回到长安来,打完仗后就一直留在老家,再也没有离开过。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在他之后,唐家也没有子弟离开过西北边军的势力范围。就算本人再出色,立再多的军功,官升到了都指挥使的位置,也始终居于镇国公周老元帅之下。 唐家是周家的姻亲,周文君自小与他家的人打交道,互相颇为了解。她听过唐家一些人私下的议论,都觉得以自家最出众的几个族人的资质,若不是被困在西北,与周家一同受朝廷打压,成就绝对不会比镇国公差的。他们不是对镇国公有所不满,只是觉得,若是他们能离开西北,换一个地方,出个元帅也不出奇,兴许还有封国公的一日呢!那就能与周家平起平坐了。而不是象如今这般,始终被困在西北,屈居人下,再出众的子弟,也只能在人才济济的边军将领队列中,占得一席之地,却不可能有独占鳌头的一天。

唐家为了能冲出西北,试过许多法子,包括结交外地将领、派旁支子弟进京经商、资助本地学子读书科举进京考试等等,只可惜全都失败了。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孙家打压西北的缘故,便换了思路,特地从京城请来两位教养嬷嬷,将家中女儿照着京城闺秀的规矩培养,还让镇国公夫人去求周太后,盼着能借周太后的路子,将女儿嫁到京城去。

当年周淑仪嫁进了京城的颍川侯府,虽说嫁的是二房旁支,却也是个极好的前例。唐家只惋惜自家女儿品貌不够出色,没能在二十年前与周淑仪一批进京,否则定能争取到更好的联姻……

周文君从前并没有把唐家的想法放在心上,如今却不能再忽视下去了。无论唐家有什么打算,只要他们不伤害西北边军的利益,周家是不会干涉的。可这一回,唐家明显是想把承恩侯府的嫡长孙当成跳板,打算借着唐蕙与周衡君的婚事,帮助唐家往京城发展了。为此他们甚至不惜伤害镇国公府的体面。这一点,周文君就没办法容忍了。

如果唐家好好跟周家人说自己的想法,看在两代姻亲份上,周家人也不是不能帮他们一把。可他们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自作主张,企图一女二嫁,对象还是周家两个房头的嫡长孙,一不小心就会引发两房矛盾,他们到底把周家当成什么人了呀?!

周文君生气地说:“祖母总是偏着唐家人。回头我一定要好好跟祖父说说,让他老人家警醒着些!周家出了个白眼狼女婿,就够丢人的了。倘若连唐家也要在背地里拖我们周家的后腿,这日子还怎么过?!”

见她当真生气了,彭玉琪、周怡君连忙出言安抚:“消消气,事情还没到那份上。”“唐家这不是没能成事吗?堂婶不会上唐家当的。”

海棠也给周文君倒了杯茶,顺便将话题转移开了:“皇帝真个要把边军的将领们往外调吗?不知道会调谁?”

周文君的注意力一时被引开了:“这个就不知道了。我在家里也听说过风声,但这消息是堂婶从京城带回来的,一切还早着呢。等真正定下来,起码也是几个月之后了,估计是朝廷那边直接下令吧?但愿孙家人别又捣鬼,故意将那些最能干的将军调走。万一边境又有战事,西北边军打起仗来就要吃力了。”

海棠不知道承恩侯世子夫人从京城带了这个消息来。她知道这事儿,是因为山西都指挥使赵拙给老朋友庄同知来信,在信里给了暗示。这么看来,皇帝有这个想法很久了,久到隔壁山西都司的都指挥使都听说了消息,可陕西都司这边的人却到正月里才收到风声。

周家在京城的情报工作没做好呀……虽说承恩侯府也不容易,为了护送吴家幸存者与杜祺这个重要证人,还让世子夫人带着孩子在大冬天里千里迢迢赶回长安,但在消息传递的迅捷度方面,明显有所不足。长安在情报上总是滞后,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海棠沉思的时候,彭玉琪与周怡君也在顺着她的思路转移周文君的注意力:“调进京的将军会很艰难吧?人生地不熟的,孙家也肯定会刁难,还不如留下来。”

唐文君道:“话虽如此,但这是西北将领能走出去的大好机会,我祖父觉得,不该放过……”

(本章完)

233.第233章 谢文载回家95.第95章 胡人奸细落网第33章 一把刀479.第479章 致命的把柄357.第357章 情报532.第532章 替死鬼350.第350章 劝告266.第266章 厚颜无耻156.第156章 再来一遍?564.第564章 家常231.第231章 好消息442.第442章 信使对决490.第490章 急报287.第287章 初七370.第370章 周旋570.第570章 条件281.第281章 杜祺的京城历险记442.第442章 信使对决319.第319章 探病的请求274.第274章 别庄之行130.第130章 姨奶奶来了270.第270章 定论141.第141章 到家103.第103章 找到人了278.第278章 轮椅321.第321章 原委553.第553章 察觉209.第209章 怒火中烧476.第476章 质疑466.第466章 夏日炎炎71.第71章 故人的消息513.第513章 母子相见552.第552章 愧疚的吴琼第49章 重启失败318.第318章 断开的线索591.第591章 报恩的方式166.第166章 人设崩塌107.第107章 令人尴尬的金舅舅236.第236章 关于交朋友524.第524章 新窗290.第290章 唐家姐妹105.第105章 艰难的旅程186.第186章 兄妹重逢420.第420章 先手141.第141章 到家134.第134章 怒其不争295.第295章 亲上加亲224.第224章 金家的故事186.第186章 兄妹重逢161.第161章 另辟蹊径290.第290章 唐家姐妹284.第284章 透露395.第395章 谈心171.第171章 镇国公府的态度217.第217章 哥哥的承诺142.第142章 长安故居246.第246章 新生活第48章 成熟的大人544.第544章 质问320.第320章 姐妹叙话195.第195章 冲突600.第600章 为难385.第385章 母女私谈437.第437章 账簿第26章 开始练武(已修)225.第225章 交换情报431.第431章 十四房老太太145.第145章 脑洞119.第119章 袍子的秘密302.第302章 闲话175.第175章 天真212.第212章 传说的秘药467.第467章 京城来客256.第256章 更进一步470.第470章 许娘娘很委屈87.第87章 海西崖出差255.第255章 三人的夜晚324.第324章 计划391.第391章 病愈556.第556章 早知道588.第588章 幸运的胡家兄妹165.第165章 好人设的局限202.第202章 严防死守第53章 练马468.第468章 当年旧事199.第199章 说漏168.第168章 惊闻351.第351章 归家的黑历史241.第241章 歹毒535.第535章 新路子166.第166章 人设崩塌540.第540章 忠良义勇457.第457章 把柄541.第541章 用意第7章 海棠决定支楞起来(已修)438.第438章 新仆旧仆86.第86章 清晨64.第64章 进步448.第448章 择仆282.第282章 奇怪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