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第304章 波澜

第304章 波澜

镇国公府的年酒宴结束时,归夫人的名字就已经在宾客中传开了。

关于她的遭遇,她的女儿,她对侄儿的态度,还有吴家人曾经遭受过的灾难,全都成了热议的话题。其中,吴家三名幸存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今后的生活安排,被议论得最多。归夫人年轻时力保侄儿的做法给她加了不少分,但她如今对侄儿的态度,又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归夫人待吴珂太过冷漠苛刻了,吴珂才是吴家唯一幸存的男丁,将来要顶门立户的。吴琼出嫁后,他还要给归夫人这位伯娘养老。归夫人应该把他当亲生儿子一般看待才是。吴家出事时,吴珂还只是个奶娃娃,什么都不知道,运气好才逃过了一劫。归夫人即使伤心夫婿儿子的惨死,也没理由迁怒到他身上吧?她这些年就算过得不好,那也不是吴珂害的呀!

也有人觉得,没必要对归夫人太过苛刻。她这些年确实过得很惨,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儿子,又被逼与娘家至亲分离,连亲爹亲娘去世,都不能见最后一面,在宫里也没办法披麻戴孝哭丧祭拜,还和女儿一块儿住在小小的院子里,无法外出。她只不过是有点小怨气罢了,又不曾真的苛待过侄儿吴珂,也让他正常读书受教育了,衣食无缺,温饱不愁的,换了别人也不可能做得更好了。有错的是孙家奸臣,对受害的吴家人还是多一份宽容的好。不管怎么说,她也是老姑太太吴周氏的嫡亲儿媳妇,又抚育老姑太太的一双孙儿孙女,是有功劳的呀!

还有人觉得,归夫人对侄儿的态度刻薄尚在其次,她总在外人面前抱怨这些年过得不好,是个什么意思?

周太后将他一家三口藏在慈宁宫里,自己封宫不出,连娘家亲人都不见,就是为了保护他们,她却因为自己被困在小小的院子中,不能与娘家亲人相聚,不能送父母最后一面,不能为父母戴孝、祭拜,女儿也见不到外头的世界,就生出怨言来么?

承恩侯府收留他们,同样是冒着风险的,府里几年都不敢设宴待客,承恩侯夫人与世子夫人也不敢收留娘家亲眷在家里借宿,承恩侯父子还要亲自教导吴珂文武功课,结果归夫人只知道埋怨自己母女被困府中,不得自由,想把女儿嫁给承恩侯府嫡长孙又被拒绝。她怎么不想想,自己母女在京中的身份是见不得光的,承恩侯府娶她闺女做孙媳,难道还要藏着掖着?一旦消息传开了,她不怕孙家加害,承恩侯府还想保住两个孩子的性命呢!

许多人觉得,归夫人似乎有些不知好歹。受了太后与周家的庇护,却不知感恩,只知道挑剔自己生活中的不顺心之处。她这态度也未免太理直气壮了些。她凭什么觉得,周家就该答应她的任何请求,否则便是苛待了吴家的遗孤呢?

很多人都还记得逝世多年的吴周氏。当年镇国公之父周老太爷英年阵亡,家族的领头羊换成了三房的老太爷,长房一家子孤儿寡母的,失了顶梁柱,日子过得艰难。太夫人没撑两年就病倒了,是身为长女的吴周氏站出来支撑起了家业,带大了几个弟妹。她自然是无可挑剔的好女儿、好姐姐,只可惜嫁到京城书香门第的吴家之后,便再也没回过长安。吴周氏去世的时候只有五十多岁,远不如弟妹们长寿,生前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就是因为年轻时吃了太多苦的缘故。

长安的人们很是怀念她,惋惜她死得太早,但又庆幸她死得够早,不用遭遇焚府的大火,也不知道她的儿女后代都遇到了什么惨事。她的孙辈有人能存活下来,大家都很高兴,对吴珂吴琼也颇为包容。别说他们目前还没显露出什么缺点,就算他们有缺点,只要不是要紧的大毛病,都不算什么,能平安长大就很好了。

可是,如果归夫人仗着是两个孩子的长辈,仗着周家对老姑太太吴周氏的感情,总是提出过分的要求,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人们因周家而怀念老姑太太,可老姑太太的儿媳与孙辈,绝对不可能越过周家去!

散席的时候,宾客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在镇国公府的见闻,也把归夫人的消息带回了自己家,带到了长安的市井街巷之中。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寄居在镇国公府中的三个吴家人的生活与言行。他们仔细地观察着这三位京城来客,暗暗在心中揣度着,吴家幸存者会给长安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海棠随着祖父母、哥哥与谢、曹、陆三位长辈一道回了自己的家。路上,祖母马氏还在马车里对丈夫海西崖小声评论着归夫人的所作所为:“……太心急了!额昨儿就听你们说起过她的事,没想到她比额想的还要蠢!想跟周家议亲也没啥,周家那么多哥儿咧,哪个都是人才出众、文武双全的。她住下来,慢慢挑,慢慢跟人家爹娘套近乎,只要混熟了,说亲便是水到渠成,她做甚要闹得沸沸扬扬的,是想逼周家今儿就应下来?!”

海棠小声道:“只怕昨儿她刚进府,就开始打听镇国公府各房都有哪些少爷年纪合适又还未说亲了,不然也不可能精准地挑中周四将军的儿子。周四将军忙着处理长安前卫的事务,昨儿都没空见吴家人。”

马氏连连点头:“没错没错!额听说周四夫人都被她吓着了,跟娘家人说起的时候,都快哭了咧!”而最让马氏无语的是,归夫人想跟周家结亲,却又在外人面前屡屡抱怨周家,也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正常想要做亲的人家,只有夸未来亲家,说尽好话的。她还真是不怕得罪了周家人。那她到底是真心想跟周家结亲,还是说说而已呢?若是后者,她到处跟人胡吣,就不怕坏了女儿的名声?

海西崖一直听着妻子与孙女的话,沉默不语。快到家时,他才开了口:“不管怎么说,吴家能有两个孩子存活下来,又不曾失了教养,就是好事。如今他们已经到了长安,周家自会照应好他们的,绝不会让孙家人再有机会加害。至于归夫人……她到底有救护、抚育吴家遗孤的功劳,些许抱怨,就随她去吧。她也是个苦命人,何必跟她计较这点小事?”

马氏虽然有些不服气,但还是点了头:“老爷说得也有道理。不过额听人说,吴家兄妹俩的身体都不是很好,也不知道他们在京里是咋过日子的。是不是为了保密,连生病了也不敢请大夫来瞧?如今他们既然已经到长安了,还是尽快休养调理的好。都十几岁大了,再不调理就晚了,万一影响了日后的寿数和子嗣咋办?”

海西崖笑了笑:“你放心,这些事,镇国公夫人自会安排好的。”

马车停了下来,留守家中的海长安已经出门相迎了。海棠连忙跳下马车,转身去扶祖父祖母。

进门的时候,她与兄长海礁对视了一眼,兄妹俩交换了一个眼色。

(本章完)

286.第286章 同伴475.第475章 旧情279.第279章 风声第46章 夜话447.第447章 黄知府不高兴180.第180章 算账239.第239章 表少爷588.第588章 幸运的胡家兄妹266.第266章 厚颜无耻513.第513章 母子相见254.第254章 奇怪的密折157.第157章 许可352.第352章 涂荣其人578.第578章 互惠互利429.第429章 往事123.第123章 熟悉感601.第601章 孤单98.第98章 何百户119.第119章 袍子的秘密554.第554章 用意434.第434章 平静605.第605章 夸奖515.第515章 唏嘘58.第58章 勤奋苦练的海礁203.第203章 围观吃瓜77.第77章 一些前世旧瓜(二)188.第188章 传闻57.第57章 天赋这种事580.第580章 讨主意180.第180章 算账82.第82章 惊喜的结果239.第239章 表少爷508.第508章 墙的另一边444.第444章 马家的新闻214.第214章 提线木偶396.第396章 羡慕589.第589章 不耐444.第444章 马家的新闻516.第516章 闲谈476.第476章 质疑205.第205章 闲话94.第94章 大鱼落网139.第139章 颍川侯府的曾经第42章 事成379.第379章 提醒321.第321章 原委528.第528章 懵了435.第435章 孙家的影子420.第420章 先手180.第180章 算账526.第526章 亲切地笑着说狠话第30章 重生者的禁忌138.第138章 育珍239.第239章 表少爷388.第388章 那个同学91.第91章 和谈结束175.第175章 天真518.第518章 馊主意576.第576章 谎言也会成真508.第508章 墙的另一边513.第513章 母子相见277.第277章 求助154.第154章 屠家与杜家544.第544章 质问202.第202章 严防死守222.第222章 长乐无忧164.第164章 甩袖离开243.第243章 齐心协力198.第198章 落网第5章 哥哥重生了?(已修)425.第425章 不求虚名424.第424章 写信532.第532章 替死鬼138.第138章 育珍409.第409章 四百章零八 冲突380.第380章 嫌弃282.第282章 奇怪的马车第26章 开始练武(已修)122.第122章 身份疑云256.第256章 更进一步422.第422章 疑点174.第174章 好心人海礁385.第385章 母女私谈181.第181章 请托420.第420章 先手149.第149章 血迹427.第427章 提议第54章 玻璃匠第46章 夜话109.第109章 意外受伤279.第279章 风声75.第75章 海礁主动卷起来了291.第291章 传闻333.第333章 婚事作罢556.第556章 早知道第6章 可疑之处(已修)436.第436章 巧遇62.第62章 葡萄新酿400.第400章 气急败坏599.第599章 为什么要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