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第471章 改主意的皇帝

镇国公的表情有些复杂。

他原本确实对许贤妃是已婚妇人二嫁之事感到不满,不理解太后为何会允许这样的妇人成为皇帝的嫔妃,但听完老宫人素芳的叙述后,已经完全能明白,有些事是没办法选择的。许贤妃再不好,也是太后与七皇子信任的自己人,总比不知底细的外人强些。况且圣意如此,太后与许贤妃也没法拒绝。

许贤妃是已婚妇人进宫,确实很可惜,但她在封妃之前,已经与前夫和离,而且前夫更是早就停妻再娶了,不存在什么君夺臣妻的丑闻,那似乎也没那么难以接受。镇国公认为自己身为臣下,没什么指责君王的理由,顶多只是觉得,八皇子的生母有这个不足之处,恐怕会被朝臣挑剔,被孙家攻击。八皇子立储之事,也会更不顺利。因此,皇帝还是尽量别让人知道许贤妃身世的好。

镇国公认为皇帝为皇嗣挑选这样一位生母,固然有他的考量,但也过于任性了。可许贤妃由皇子乳母一跃成为宫妃,甚至很有可能成为新君之母,一国太后,简直就是上辈子烧了高香,幸运至极。素芳竟然认为许贤妃受了大委屈?这个说法也未免太夸张了吧?!

老宫人素芳认为自己一点儿都没夸张:“许娘娘在宫中多年来一直盼着出宫与丈夫儿子团聚。她原不知道前夫另娶之事,还以为夫家顶多只是为金举人纳妾而已。太后娘娘本来许诺,等七殿下平安出宫,到了承恩侯府,有人照料了,便放许娘娘回家乡去。万万没想到,七殿下未能出宫,而皇上却又在这时候病倒,太后必须要将七殿下之事告知皇上。

“许娘娘精心侍疾,盼着皇上痊愈后能让七殿下回归本来身份,册立为储君,谁知却因此被皇上看中,要她做妃子。许娘娘本来不肯,可皇上却派人找到了金举人,打听得金举人另娶,以及后妻苛待原配所出长子等消息,还让金举人写了和离书。许娘娘心痛不已,却又担心皇上会对她长子不利,更舍不得七殿下受苦,只能应太后与皇上所请,成为皇上的嫔妃……”

等到八皇子出世,许贤妃就更是彻底没有了与长子团圆的可能。皇帝答应会关照她的儿子,但不许她暴露自己二婚的身份,还要虚构出她是金举人原配之妹的假象,要求她与亲生儿子以姨甥相称,终身不得相认……

老宫人告诉镇国公夫妇:“国公爷往京中送密信之前,皇上就已经派人前往许娘娘的家乡遵化州,趁着知州更迭之机,改了百姓户籍文书的记载,给许家添了一个女儿,又记载此女幼时走失。若非许娘娘坚持,只怕皇上会直接给她换一个出身,叫她连父母祖宗都换了。饶是如此,她与亲子也终生无法相认。将来金嘉树若科举有成,进京赶考,母子或许有相见之日,但也只能当作寻常亲戚相处了。”

皇帝一向是很小心眼的。

镇国公忍不住再次皱起了眉头:“可七殿下不是自幼体弱么?他就算成为了储君,又能撑几年呢?”

老宫人点头:“这是皇上的密旨。许娘娘曾经求过皇上开恩,但皇上不许。八殿下迟迟未能立储,皇上心焦不已。若是再叫人知道许娘娘出身,只怕朝臣更要挑剔了。在这个节骨眼上,皇上绝不容许有任何差迟。太后娘娘劝许娘娘想开些,许娘娘也只能受了这些委屈。”

镇国公只觉得有无数的话想吐槽,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罢了,他虽然看不惯,但也没必要当着宫中来人的面说皇帝的不是。虽然素芳是镇国公府的家生子,可也毕竟入宫多年,不再是周家侍婢。他何必说些令人不安的话,叫三姐周太后知道了,也跟着操心呢?

他只是问素芳:“皇上与太后一直瞒着我这些事,其实不说也不打紧。我既然决定了要支持八殿下,那无论八殿下的生母是何身份,我都不会改变主意。况且金家小哥从未透露过这些内情——兴许他本人也不知道内情,平日与我们相处时,不曾露过半点口风。太后又何必派你来传话,让我们夫妻知道这一切呢?叫皇上知道了,只怕又要多心。”

老宫人叹了口气。

若许贤妃本身并不想做宫妃,那她一路走来,还真是无妄之灾。先是被夫家长辈与丈夫逼迫,丢下襁褓中的儿子入宫做乳母,忽遭宫变,只能抱着刚出生的七皇子逃入慈宁宫。她隐姓埋名做了宫人,与丈夫儿子分离,几年后好不容易有机会出宫了,又被皇帝看中。她不肯做妃子,皇帝就派人去找了她前夫要和离书,赏下的黄金多少有些买人的意思了,她儿子更是有可能成为皇帝掌控中的人质。她无奈之下,答应了成为宫妃,结果生下八皇子后,皇帝连她的出身都要伪造一番,禁止她与亲生儿子相认……

镇国公听得直皱眉头:“这是皇上的意思?”

镇国公忍不住连连摇头。若这都是皇帝一意孤行,那确实有些过分了。他自己挑中了许贤妃这个有夫之妇,硬逼着人家给自己做妃子,如今却又嫌弃她是二嫁,怕外臣知道了会影响八皇子立储,那当初又何必逼人家点头呢?

老宫人低下头去:“皇上今春又病了一回……孙阁老又在朝上提起储位空悬,求皇上下令纪王世子还宗了。八殿下年纪尚幼,朝臣们担心幼主临朝,易生变故,也都赞同孙阁老的提议。皇上不想答应,便打算将七殿下推出来,堵一堵内阁的嘴。七殿下是中宫嫡出,将满十四岁了,人也聪慧,有他在,何需召回出继的皇子,令皇上失信于宗室?”

皇帝对七皇子这个嫡出的儿子十分苛刻不慈,对于八皇子的生母许贤妃,又何尝不是强取豪夺,非仁君所为?!

镇国公刚刚长叹了一声,便又坐直了身体:“什么意思?不是说皇上不打算让世人知晓七殿下的存在么?怎的如今又改了主意?!”

素芳恭敬低头道:“太后早就想将内情告知国公爷了,只是京城与长安相隔两千多里,无论是写信还是派人传话,都有走漏消息的风险。就连承恩侯府,也只有寥寥数人知道七殿下的存在,以及许娘娘的身世。大多数人都以为许娘娘是在六殿下出事前不久,才由承恩侯夫人送入宫中的。太后如此小心,若不能确保信使可信,又怎敢轻举妄动呢?

“而当日太后送来亲笔书信,托国公爷照应金家人时,曾经隐瞒了金举人与许娘娘过往的婚姻,心中甚感不安。眼下皇上已决定要向朝臣公开七殿下的身份。太后娘娘说,与其让国公爷从旁人处听说消息,知道她骗了亲兄弟,留下心结,还不如派了可信的心腹到长安来,当面将事情原委解释给国公爷听。”

七皇子能撑几年都行,只要能给八皇子多一点成长的时间,能拦住纪王世子还宗之路即可。至于他是否会死在储位上,并不重要。

皇帝对于嫡子,从来都是这么狠心。

541.第541章 用意239.第239章 表少爷第39章 审讯的结果484.第484章 悔恨第14章 《基础武技一》(已修)170.第170章 应邀518.第518章 馊主意203.第203章 围观吃瓜358.第358章 私心126.第126章 直球406.第406章 四百章零五 认命363.第363章 第一场春雨592.第592章 决心143.第143章 野心427.第427章 提议206.第206章 质问232.第232章 无奈的海长安452.第452章 来自巷口的窥视542.第542章 激动147.第147章 周马氏的计划130.第130章 姨奶奶来了581.第581章 置产365.第365章 错过127.第127章 难缠194.第194章 客人196.第196章 左右埋伏215.第215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346.第346章 提亲第49章 重启失败537.第537章 寿宴中317.第317章 不舍460.第460章 一些怀疑125.第125章 不能坐视107.第107章 令人尴尬的金舅舅427.第427章 提议118.第118章 受伤的少年303.第303章 争议513.第513章 母子相见183.第183章 说服296.第296章 传信602.第602章 引以为戒第19章 战后(已修)485.第485章 好心人61.第61章 “初学者”557.第557章 心声576.第576章 谎言也会成真522.第522章 消息263.第263章 给老朋友写封信108.第108章 胸怀大志119.第119章 袍子的秘密445.第445章 遵化州消息320.第320章 姐妹叙话549.第549章 风声440.第440章 迁移305.第305章 交换情报325.第325章 挡箭牌302.第302章 闲话528.第528章 懵了152.第152章 少年第14章 《基础武技一》(已修)第15章 关于三王子的传闻(已修)第39章 审讯的结果510.第510章 惊惧303.第303章 争议230.第230章 准备功夫557.第557章 心声519.第519章 芝兰501.第501章 忧愁123.第123章 熟悉感342.第342章 西北边军的内患537.第537章 寿宴中127.第127章 难缠141.第141章 到家258.第258章 完工318.第318章 断开的线索385.第385章 母女私谈212.第212章 传说的秘药277.第277章 求助524.第524章 新窗137.第137章 老军师211.第211章 议论246.第246章 新生活505.第505章 委屈469.第469章 祸根87.第87章 海西崖出差62.第62章 葡萄新酿427.第427章 提议435.第435章 孙家的影子233.第233章 谢文载回家206.第206章 质问第31章 去撞撞运气吧248.第248章 算账小能手297.第297章 疑惑133.第133章 不要脸167.第167章 推卸373.第373章 平息579.第579章 念头514.第514章 哭嚎503.第503章 多心531.第531章 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