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77章 一些前世旧瓜(二)

第77章 一些前世旧瓜(二)

海礁一脸无语地看着妹妹:“我怎么会知道?我连太后是哪一天死的都不记得!”

海棠笑嘻嘻地挽着他的手臂哄他:“哥哥在锦衣卫干了这么多年,还跟神鞭张三这种消息灵通的人交好,多少会听到些风声吧?你就好好想一想嘛。”

她见海礁皱眉,便又继续劝说:“这事儿挺重要的。哥哥不是很想搭上陶岳陶大人吗?你还指望他能提前发力,阻止孙阁老再风光下去呢。可爷爷和表叔公眼下都是指望周家庇护,才能安然无恙了许多年。如果想跟陶大人拉近关系,咱们就得留心周家的想法,总不能还没攀上陶大人,就先把周家这个靠山给得罪了吧?可他们两家要是能和解,联起手来,又有圣眷又有兵权,就不是孙阁老轻易能对付得了的。而陶大人与周家之间最大的矛盾,估计就在追封陶慧太嫔这件事上了。我当然要打听清楚,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

妹妹这话倒是说得有理。

海礁还真的认真回忆了起来。

重生回来之后,他为了自己将来能过好,顺利救下恩人,仕途前程还能一帆风顺,可没少回忆上辈子经历过、听说过的事,好从中寻找能为自己所用的情报。锦衣卫麾下的那些熟人,自然是他最大的情报来源之一,正有助于他了解未来二十年的官场动向。经过将近一年的回忆与整理,他心里基本有数了,如今稍一回想,就忆起了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

他师父有一回抓住了锦衣卫要的人,带着他和师兄一块儿将人押送去了诏狱,恰好在那里遇上了熟人,便相约一道去附近的酒楼用餐。

那熟人据说是宫里出来的内监,是刑求高手,在周太后去世前得了恩典被放出皇宫。只是他孤身一人,无处可去,锦衣卫里有人知道他的本事,便重金请了他入诏狱坐镇。

当时是海礁的师兄在雅间里侍候两位长辈,海礁站在门边负责送菜送酒,所以他只听到了那位“辛爷爷”与自家师父的部分对话:“……常贵妃看着是个体面人,纪王也聪明,没想到常家竟是这等家风,底子果然不干净,怪不得太后娘娘生前厌恶他家,总想着要抓他家的把柄,还迁怒到了陶慧太嫔身上。也不知孝明太子之死是否与他家有关系……”

海棠听得双眼圆睁:“这句话……是啥意思?常贵妃是谁?纪王是谁?孝明太子又是谁?”

海礁便解释道:“常贵妃是先帝的贵妃,她生的儿子封了纪王。孝明太子则是周太后的亲生儿子,很早就死了。”

先帝末年诸皇子夺嫡,争斗得十分激烈。最早死的就是正宫周皇后嫡出的孝明太子。他死之后,呼声最高的是宠妃常贵妃所生的纪王,但同时还有另一位张德妃所生的安王圣眷在身,其他皇子也时不时有个出彩表现,搏得先帝欢心,很难说哪位皇子更占上风。

德光皇帝那时候只是个不起眼的皇子,根本就不被有心争储的兄弟们放在眼里。他能胜出,是因为认了嫡母周皇后为母,并在对方支持下立了功劳,才会抢在兄弟们前面入主东宫。

不久之后先帝就驾崩了,新太子在周太后与周家支持下继位登基。诸皇子就算原本打算将新太子拉下马来,也来不及操作,只能认命。

周太后与常贵妃一向不和,还怀疑她与自己儿子的死有关,坚决反对纪王立储。可她刚执掌大权,没来得及抓人审问,常贵妃就干脆利落地殉了先帝,而且还是当着宗亲、百官与诰命们的面,哭着述说了自己的深情与不舍后,服毒自尽的。周太后不但没办法问罪于她,还要为她风光大葬。纪王也因为哭灵时太过悲伤当众晕了过去,事后大病一场,在公众面前赢得了孝顺的美名。周太后与新继位的德光皇帝碍于物议,根本没办法对他做什么。

纪王养病期间很利索地解散了自己的班底,连纪王妃的祖父被新君清洗出朝堂也坐视不理。他不插手朝政,拿着先帝赏赐与常贵妃留下来的大笔财富,安心在王府里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养了一帮清客,每天讨论些诗词歌赋、风花雪月。他如此老实,堪称宗室典范。皇帝不但不能报复他,逢年过节还要加恩封赏,以示自己的仁爱友悌。 海礁道:“纪王风风光光几十年,比皇帝老儿还命长呢!常家虽然不得志,但除了一个能干的子侄被贬官以外,也没受什么大罪,在京中名声还可以,家底也厚。若不是辛爷爷提起,我还真不知道他家底子不干净。也不知他们到底干了什么坏事,常贵妃若是真与孝明太子之死有关,就怪不得太后一直怨恨她了。”

海棠问:“可这事儿跟陶慧太嫔有什么关系?”

海礁回答:“说不上有多深的关系。据说陶慧太嫔死得早,死前不放心身边的宫人,就把人荐给了常贵妃。这当中有个宫人后来成了常贵妃的心腹,常给她出谋划策。若说常贵妃害过孝明太子,这宫人有可能就是帮凶。正巧孝明太子前脚死了,后脚这宫人就暴毙,太后疑心她是被灭了口,便迁怒到荐人的陶慧太嫔身上。”这是辛爷爷亲口说的话。

但周太后能接受陶慧太嫔的儿子为养子,还把人送上了皇位,估计这迁怒也是有限的。她不能接受皇帝追封生母,恐怕更多的是为太后之位的尊荣考虑吧?

海棠好奇:“常贵妃殉了先帝,没办法回答太后的疑问,那她的宫人呢?太后难道不能审问她们吗?”

海礁摇头:“常贵妃死后,她的心腹几乎都殉主了,太后根本没处问去。”

太后憋屈,皇帝也很憋屈。太后教养使然,不会报复无辜之人。皇帝只能拿常家小小出了口气。

不过常家只是小角色,关键的还是纪王。

德光皇帝拿这个富贵悠闲的兄弟没办法,心里憋屈得久了,也想要报复一把。前些年四皇子自请出继宗室的时候,他便以纪王无子为由,将儿子过继给了对方,正好把对方的丰厚身家抢入囊中。

其实纪王不是无子,他只是没有嫡子罢了,庶子庶女却不少。可皇帝非要拿他没有嫡子为由说事儿,他也无可奈何,只能欢天喜地地接了四皇子到家中,第二天就上书请封世子了。

海礁告诉妹妹:“就是这个纪王世子,后来总是闹着要还宗,甚至与孙家勾结在了一起。若非如此,八皇子早就立储了!如今皇帝老儿膝下就只有这一个独苗苗,不立他为储君,还能立谁?当年是四皇子自个儿闹着要出继的,如今又想要回宫做太子了,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若不是有他在,孙阁老早就没了依仗,又怎么可能再风光十来年?!”

这又是海棠没想到的了。

她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呀?皇帝儿子那么少,怎么还有人闹着要出继?这么‘孝顺’的儿子,皇帝没罚他,竟然还给他找了个有钱的爹?!”

(本章完)

92.第92章 传说中的秘药第20章 感激与展望(已修)196.第196章 左右埋伏96.第96章 奖赏172.第172章 三房乱相174.第174章 好心人海礁352.第352章 涂荣其人211.第211章 议论156.第156章 再来一遍?470.第470章 许娘娘很委屈第54章 玻璃匠第44章 一片苦心60.第60章 负面影响568.第568章 六神无主466.第466章 夏日炎炎148.第148章 马家的困境549.第549章 风声143.第143章 野心463.第463章 判定106.第106章 心事181.第181章 请托439.第439章 收获279.第279章 风声173.第173章 内部消息224.第224章 金家的故事358.第358章 私心193.第193章 出气423.第423章 镇国公知道了428.第428章 用意290.第290章 唐家姐妹608.第608章 梅娘子402.第402章 四百章零一 祸事357.第357章 情报233.第233章 谢文载回家458.第458章 秘密351.第351章 归家的黑历史235.第235章 圣旨94.第94章 大鱼落网579.第579章 念头251.第251章 认错518.第518章 馊主意601.第601章 孤单246.第246章 新生活371.第371章 出卖186.第186章 兄妹重逢382.第382章 上任506.第506章 晚归268.第268章 说漏嘴201.第201章 攻心489.第489章 来客第47章 打压102.第102章 甘州见闻189.第189章 倒霉的马家96.第96章 奖赏577.第577章 敲打337.第337章 诱饵360.第360章 漏洞202.第202章 严防死守61.第61章 “初学者”203.第203章 围观吃瓜486.第486章 终局68.第68章 挑拨离间416.第416章 引导255.第255章 三人的夜晚433.第433章 选择364.第364章 入住第33章 一把刀272.第272章 朋友435.第435章 孙家的影子430.第430章 上门192.第192章 猜想82.第82章 惊喜的结果522.第522章 消息259.第259章 浑水477.第477章 逐渐显露425.第425章 不求虚名582.第582章 到家第50章 准备种葡萄了?169.第169章 口信571.第571章 后事525.第525章 礼物353.第353章 计划486.第486章 终局322.第322章 异状497.第497章 疑心第18章 备战(已修)606.第606章 心惊113.第113章 蹊跷168.第168章 惊闻304.第304章 波澜194.第194章 客人285.第285章 怨气第34章 担忧后怕的爷奶449.第449章 报到485.第485章 好心人579.第579章 念头540.第540章 忠良义勇123.第123章 熟悉感318.第318章 断开的线索568.第568章 六神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