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于我们的文明我们的种族

作品相关 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 忧于我们的文明、我们的种族

返回绝对本源之零点风暴书目

??余秋雨先生的书我只读过一本,就是刚刚读的这本《千年一叹》。他过去的那本如雷贯耳的《文化苦旅》却是没读过。究其原因,倒不是因为心里存了另一位余先生纠缠的什么“忏悔”问题,主要是因为80年代关于“文化”这个大题目的书和文章太多了。那些书和文章,表面上上下五千年,东方西方,博大精深,实则见识浅薄、缺乏智慧,表面上悲天悯人,“人文关怀”,实则全无对于国家、民族的真正情怀。这些东西在余秋雨先生的书之前,已败坏了“文化”书的名声,余秋雨先生的书题为“文化”而且“苦旅”,窃以为太酸,故此不看。

这次有所不同,四万公里走过来,吃了这么多苦,花了这么多时间,用了这么多人,砸了这么多银子,我想必有可看之处(窃以为“千年一叹”这个名字还是有点酸)。一读,果真还是有些东西。

《千年一叹》提供给我们的是对于那些古老文明的直接肉眼观察——也许仅仅是走车观花的观察。这样的观察也许不如统计数字的客观和全面,但就其揭露一个文明,一个社会的真实状况而言,有时也可以更为入木三分。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余秋雨先生的眼光还是挺深邃的。

我们早就知道,那些和中国同辈,或者比中国更古老的文明,都混得不好。但到底不好到什么程度,说实话,我们都不太知道。我们中国人关心和了解得多一些的,都是这几百年的热闹,即西方现代文明。余秋雨先生替我们去看了,告诉我们他看到了什么。他告诉我们的故事非常生动,我认为编是编不出来的。

只剩下麻木等死了

我从余秋雨先生的故事中看到的最清楚的一点,就是几乎所有的那些古老文明都濒死了,它们绝无康复的希望,现在仅仅是躺在床上等死而已,留给后代儿孙的只是一个卑贱、凄惨、麻木(这倒不是一件坏事,麻木了就不痛苦了,既然没救了,麻木就比痛苦好)如虫豸般的生活。让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几段精彩的记述和评论。

“密密麻麻的人群的基本构成情况大概是:三成摆摊,一成乞讨,九成闲站着。让人感到拥挤的,首先是这九成闲站着的人,哪里出了点小事就往哪里涌,使人口的重量因运动而夯得更加密实;其次是摆摊的人,完全不讲秩序,就像一个书架倒地,猛一看增加了十倍的书。”

“不管哪种文明,等到黑压压的人赤着脚、光着身子奔涌过来,什么都不是了。”

但最可怕的还不是人多和赤贫,最可怕的是你完全看不到任何改变现状的意愿,看不到任何协同的有序,人们甚至不再抱怨了,不再骂街了,人们就把闲站着等死当作生活的必然。仅就这一点说,我们中国确实还没有到这个地步。这一个半世纪以来,我们的文明从高度辉煌跌到了近现代的惨状,但我们中国人还在奋斗,还在力图改变现状,至少还在骂,还在抱怨。余秋雨先生说:“对于贫困我并不孤陋寡闻,中国西北和西南最贫困的地区我也曾一再深入。但那种贫困,至少有辛勤的身影、奋斗的意图、管理的痕迹、救助的信号,但这一切在这里很难发现。因此,惊人的并不是贫困本身。”

我认为印度是没希望的。中国有些人很看好印度(如果是想鞭策中国自己,那意愿是好的),也有人说印度有两亿中产阶级等等。我不太相信印度有两亿中产阶级这种说法,如果真有,那恰恰说明情况更糟:你有两亿中产阶级,还解决不了身边的这些如此无法忍受的问题,那可真是病入膏肓了。当然,印度是个核大国,折腾起来还是够别人喝一壶的,但也仅此而已。印度还有个不错的软件业。可这救得了印度吗?软件业能救几个印度人?会写软件、英语好,移民到美国?这么多年移了还不到一百万,能移走五千万吗?不,这些都救不了印度。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也救不了印度。这也是个躺在床上等死的文明,什么也救不了它了。除了极少数几个人,自己能在西方国家当个有钱的贱民。其他那些古老文明也是大致如此。

可别以为我是在这里幸灾乐祸、沾沾自喜,不,恰恰相反,我是从印度文明和其他古老文明的濒死状况看到中国文明如果走到这一步的可怕。我们中国今天还没有到这一步,但这一步只是很小的一步,如果我们的文明不能迈出向前的一大步,那是很容易退后这一小步的。而只要退后这一小步,那就是一个绝不可逆的、万劫不复的地狱。那时,我们就只能祈求上苍赶紧让我们麻木了。在我们的文明还没有落入深渊之前,赶紧迈出向前的一大步吧!

独裁者的罪恶和美英的凶残

另外我想说说的是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提到的伊拉克的状况。伊拉克的统治者显然是世界上最糟糕的统治者,这一点余秋雨先生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感受得到。在我看来这一点也是十分明显的:既不愿战,也不能战,又何不早降,免得本国生灵涂炭。可它偏不,就在那里耗着,自己却还在那里花天酒地。而它的人民居然也就允许它这么耗着,既不愤怒,也不抱怨,真是人贱不若草木啊!

另一方面,美国和英国的残酷令人发指。难道你们不知道你们“惩罚”的都是那些无辜的妇女和孩子吗?有能耐你们用巡航导弹把独裁者一弹毙了,为何把这么多无辜的妇女和孩子活活困死,却动不到独裁者的一根毫毛?人道在哪?良知在哪?怜悯在哪?从这里我更认识到了一个民族绝不能指望另一个民族的人道、良知和怜悯,只有自己救自己。只可惜我们的许多知识分子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是指望“文明的”西方人的人道、良知和怜悯。

关于文明的论述只能是为关于现实的思想做包装

《千年一叹》对于实况的记述十分有价值,但余秋雨先生对于文明兴衰的一些评论我却认为不具备太多的价值。按余秋雨先生说,其他古老文明都无一例外的衰落了,而中华文明还没有败亡,其原因在于其他文明往往搞军事远征,杀的昏天黑地,中华文明则是和平自守。但这里有个太明显、太让人挥之不去的反例,那就是西方的近现代文明。西方的近现代文明可没有少军事远征,它远征得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其他文明都厉害得多,到头来是把其他文明消灭了,把人家种族都灭绝了,并没有看到余秋雨先生说的那种“两败俱伤”,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到。我想,像文明这么大的东西,实际上是什么都有,很难下一个论断的。你要找尚武不利、崇文有利的例子,有的是;但别忘了,别人要找尚武有利、崇文不利的例子也有的是。中国文人总是找到尚武不利、崇文有利的例子,无非是他们自己不喜尚武,并非尚武真的一定会断送一个文明。再举一例,余秋雨先生讲佛教在印度的衰落,认为原因在于佛教是一种智者的文明,难见容于周围的群氓,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出于余秋雨先生这样一个中国文人的自身处境、自身情感的结论。我记得曾读过一本英国人写的《印度佛教史》,那个英国人认为佛教在印度的败亡恰恰是在于它太缺乏尚武精神,因而在伊斯兰的武力面前,无法以它的教义组织起反抗,而印度教在这一点上比佛教强,因此印度人抛弃了佛教,而印度教却在印度生存了下来。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是80年代的“三百年殖民地论”。据说中国要是当它个三百年殖民地就好了,就富了,就发达了,就自由了,就文明了。论者确实也能找到不少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于是大学生们,小知识分子们,一个个激动得咩咩乱叫,恨不能当场把时钟拨回去,去请三百年前的西洋人来中国殖民。然而,他们就没想想印第安人被灭了种的例子,也没想想余秋雨先生这一路所见所闻的例子。

所以,我认为,所谓文明的教训,往往是论者先定观点的产物。自己先把结论定了,然后找些历史上的例子去证明。由于文明往往有极为广阔的实践和空间尺度,对于任何先定的结论,这种例子都是永远找得到的。扯远古文明的教训,无非是为自己对于现实的观点做包装而已。对于远古文明的总结往往是扯淡,比较实在的是对于现状的描述和理解,这是我在80年代“文化热”以来,一直持有的一个观点。我对于余秋雨先生的这本书,也是这么看。当然,中国人非常喜欢总结“历史的教训”,审美趣味也是喜欢沉醉于远古,借古喻今是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手段,人们(包括我自己)不会弃置不用的,只是我们看别人用时,千万别被他们的“博大精深”蒙住。

我们这个民族,或者说全世界的人,实际上恐怕是没有时间去扯远古文明的教训了,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已处在难以预测的巨变的前夜。这是我看下面一本书所感受到的。

整个人类文明已接近“奇点”

我是从美国的《大西洋月刊》上知道这本《Mind,MachinesandtheMultiverse》的。介绍说这是一本极好的书,它阐述了计算机技术与思维,乃至宇宙观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于是我便托苏珊,一个英国女记者,替我去买这本书。她是趁着暑期休假替我从美国买回来的(网上购书并没有吹嘘的那么方便,所以还得人去)。

对于我这样的外行来说,这本书不是很容易懂的。苏珊说她是全然看不懂,故此对于我能看懂这本书表示钦佩。我在年轻时倒是学过一些算法、波函数什么的,但已改行了近20年,现在就要凭那点底子来啃这本书。所幸的是,大致还能看懂。

这本书相当透彻地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的最新进展,从最前沿的理论计算机科学,到量子算法,到实现量子计算机的硬件方式,到已进行过的各种各样有关实验,都做了详尽介绍。这使我对于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具有无比威力的量子计算机有了相对完整的了解。但这本书使我收获更大的,是它引导我去网上看“Singularity”,即“奇点”理论。

“奇点”理论

“奇点”是什么意思呢?它本来是一个数学名词,在这里的意思是,人类的科学技术,人类的文明的进步正在呈加速发展的趋势,速度加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一个点,过了这个点,一切都将以现在不可预测、无法想象的速度和形式发展了,这个点就是“奇点”。这个“奇点”,据一些人说,已经不会太远了,大致也就是距离现在三、四十年的样子。

“奇点”的根据是什么?主要的根据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将在不远的将来超过人类的智能。这一点也许许多人不会同意,他们认为,机器的智慧永远超不过人类。但我想,只要是对“复杂”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对遗传算法的理论和实践有所了解的人,对于机器的智慧可以超过人类的可能性不会完全否定。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有一本容易读懂的书,丹尼尔·希利斯的《通灵芯片》(是《科学大师佳作系列》中的一本),可以参考(还有其他一些书,这方面的书翻译过来的越来越多了,这还真是一个好现象)。丹尼尔·希利斯在书中还举了一个很实在的例子:用模拟进化做出来的排序算法,比人做出来的要快,同时人对于它却无法理解。问题只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有功能足够强大的计算机来“培养”人工智能。

而相关技术就在眼前了:计算机网络,量子计算机,纳米技术,DNA计算机,遗传工程,等等。只要在一个点上突破了,马上会引发全线突破。即使退一万步说,后面的那些全突破不了,仅计算机网络一项,便足以在不久的将来“突现”超过人类的智慧。于是又有人提议,与其搞AI(人工智能),让机器把人类制了,不如搞IA(Intelligence

Amplification,智能放大),用纳米技术、遗传工程什么的,把人类自己搞得更聪明。不管是哪种情况,总之,人类文明正处于转折关头,一过了这个关头,人类社会的一切都会大大改变。过去几千年的科技进步,在超级智能之下,也许只要一、两天就能完成,人类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巨变。于是现在西方又出了“extropy”(据他们自己说与entropy,熵,没什么关系,我不知道该怎么翻译)运动。那些“extropian”们,准备保养好身体,等它个四、五十年,到时用新技术(如纳米技术)替换掉自己的血肉之躯,到更高的“层次”上去长生不老、成佛成仙了。

中国面临的科技差距拉大的危机

上面说的这些像科幻?也许吧,但不完全是科幻。就算达不到那个程度,最近二十年科技在加速发展这一点却是实实在在的。而这种加速的科技发展很可能一下子把在科技方面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一下子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过去几百年中西方人利用科技优势对于其他种族的奴役和灭绝,和这次相比,恐怕也是小巫见大巫了。就拿量子计算机来说,做出能替代掉现在的传统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恐怕还要有些年,但量子加密技术和量子解密算法,却是近在眼前了。仅仅就这一项技术,即可将力量的差距拉得极大极大。试想一下,你的秘密别人全知道,而别人的秘密你却一点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吧。仅此一点,就是一个相当可怕的前景。

如果上述那些美好的场景不能完全实现,对于科技落后的民族只能更糟。“extropian”们的想法是,他们是准备“上层次”了,根本不屑来和“stay-behind”(跟不上趟的)来争资源了,这个地球就留给你们吧,我们是要飞升了,如果我们有兴趣,也许还会像现在人类照顾宠物一样的照顾你们一下。据他们之中的有些人说,人类之所以始终找不到地外智慧,就是因为地外的超级智慧不屑于搭理人类,人家已经“上了层次”,还搭理你干吗?如果真是那样,倒也好,我们就“staybehind”了,慢慢享受着他们留给我们的地球了。问题是如果他们一下子还上不了一个“层次”,只能上半个“层次”,还是要跟“stay-behind”争这个地球的资源怎么办?那时,“stay-behind”恐怕就真遭殃了。

可我们中国人好像对于这些至关重要的发展完全没有感觉。表面上也在讲科技的重要性,但吹牛多而并不做多少实事。如IT业吹嘘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只比美国落后几个月”,其实这是完全混淆了买东西和造东西的区别:一个文盲也可以抱一台电视机回家,你能说他和造电视机的工程师掌握了同样的技术么?如替美国做了1%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就说中国的生物技术如何如何,你先说说有多少现在正在使用的抗菌素是中国搞出来的吧。

最为可笑的是吹嘘所谓的“知识英雄”。一些媒体人士把知识经济等同于互联网经济,把互联网经济又等同于网站经济,把网站经济又等同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站经济,于是一些没有任何科技含量的网站的C什么O被吹成了“知识英雄”,于是举国上下的崇拜,举国上下的欢腾,以为中国已经迈入了先进科技的行列。这恐怕是我们又一次被引上了类似于大跃进“小土群”的邪道,只不过这次领军的不再是不识几个大字的生产队长,而是美国回来的MBA。危险啊,中国!

有些人不是不懂这个差距之大,但也高枕无忧,他们抱定了信仰美国,认为美国的科技进步就是全人类的科技进步,故此他们不着急。然而,就算美国对于中国没有任何恶意,就算美国完全没有遏制中国的打算,就算美国是中国的盟国,我们自己一点不争气,全靠别人帮你,能行么?就算是好朋友,能这么靠在别人身上么?

我绝不是贬低中国科技人员这些年来的辛勤劳动,但我们中国的科技确实是很危险地落在了别人后面,而且看不到出路。主流经济学家给我们开出的药方是“产业化”、“走市场”,但我看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而言,这条路多半走不通,中国的产业界既没有这个力量,也没有这个眼光。回到“两弹一星”式的搞法去?理想主义时代已过。怎么办?大家多想想办法吧!可似乎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想。我总是很奇怪,为什么中国的那些思想界“大师”们,那么崇拜西方文明,却对于西方文明的最主要部分,科学,一贯忽视,甚至厌恶,他们总是说这只是“器物”,并不重要。“大师”们,把你们的超人智慧多用在科学上一些吧!我不是说你们应该去编写程序,或是去穿刺细胞膜,术业有专攻,这些用不着你们去做,但是,多想想科学与文明的关系,多想想科学与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关系,多想想我们中国怎么才能把科学搞上去。

每每想到这些事,我眼前就浮现出余秋雨先生所目击的那种濒死文明的恐怖。但我们毕竟还没有濒死,我们还是有救的。

(作者王小东)

小说7X24小时不间段更新最新小说

第4章 相晤李天王 密议天庭(三)第21章 亲卫展神威 睥睨当世(二)第37章 疯狂副组长第4章 相晤李天王 密议天庭(二)第10章 测评(一)第22章 天平反天庭 仙界战鏖(三)第1章 战争的开始(上)第13章 系统(二)第9章 原子异变(上)第25章 深层秘密第13章 系统(四)第12章 暗中悄布局 惊获秘闻(二)中国红军让世界不可思议zt第54章 预言(完)第38章 - 出手救危难 纵横捭阖(下)第5章 密授震旦诀 石菡之变(完)第41章 怒杀(一)第35章 - 惊魂太空中 弃暗投明(续下)内容提要第22章 天平反天庭 仙界战鏖(一)第13章 四面皆出击 规模初成(三)第6章 一怒为红颜 血战倭岛(一)第18章 神器(三)第16章 牢狱之灾(下)第18章 神器(二)第12章 暗中悄布局 惊获秘闻(完)第1章 宇宙本源说,法器炼制(二)令中国人毛骨悚然的日军地图zt第18章 隔空灭强虏 零点狂飙(一)第51章 各自逞奇谋 勾心斗角(上)第28章 战尸(二)第39章 寒梅花使第46章 魔劫(三)第29章 大漠苦旅第34章 - 惊魂太空中 弃暗投明(下)第42章 圣人不仁第21章 亲卫展神威 睥睨当世(二)第60章 创功(完)第10章 测评(二)第51章 夜探黑龙第32章 逃离(完)第1章 战争的开始(上)第46章 归墟(二)第48章 成果大清算 轩辕令出(上)为什么要偷偷抹煞神舟前传第45章 破敌(一)第24章 见龙在田(上)第53章 直捣黑龙第25章 丹成(三)第58章 突变(三)zt崖山之后已经没有传统中国了第25章 招摇破重骑 仙帝逊位(完)第22章 脱困(三)第32章 逃离(二)第2章 小战星海间,苦心游说(一)第23章 太上破诛仙 血战招摇(二)第23章 太上破诛仙 血战招摇(二)唐朝经营的西域第29章 大漠苦旅第2章 网络斗法(上)到东京去我们要血洗这座城市四中土英雄冉闵第44章 大战三主神 各展神通(上)一篇被禁6年的狂文第50章 恶战(续一)第45章 破敌(三)第45章 破敌(二)第18章 特别部队(下)离心盟评论组招新公告第52章 复活(续二)第39章 阴谋(三)第50章 恶战(续完)第8章 乱像(上)第44章 夜袭(三)第9章 心灯显神威 妙手再造(上)第54章 预言(三)第39章 阴谋(二)汉字人类目前最伟大的文字zt第3章 激扬吐块垒,初登仙界(二)第19章 尘网(二)第35章 - 惊魂太空中 弃暗投明(续上)第56章 时局纷纷扰 大乱将至(上)中国早期文化制度状况考四第11章 重逢旧时师 众人归心(续三)第47章 中华新气象 轩辕再现(下)第36章 - 神界大整合 结盟血族(续上)第55章 重逢(三)第1章 屠龙计划(上)第17章 保镖(完)第17章 十荡乃十决 鬼蜮现形(三)中国早期文化制度状况考一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zt第20章 体用之妙(上)第38章 合作(三)第44章 夜袭(完)第53章 直捣黑龙第55章 脱困之役第32章 逃离(三)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