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共进午餐

共进午餐,这是西洋式的社交礼节,往往是声名显赫,重量级大人物召见贵宾的一种方式。

张之洞这是洋为中用。

跟某某长共进午餐,我跟某某首富共进午餐,这在后世,是许多人炫耀的话题。

在清末,能跟总督大人张之洞共进午餐,这是个什么时候概念,哪是许多人求之不得,何等荣耀!

这传扬出去,此人身价立马涨上十倍。

怪不得这位清瘦幕僚的口气,特别的高傲,多少还含点酸味。

听其口吻,陈天华敏感到这位幕僚的位置,应该是张之洞身边五大幕僚之一。

来时听大叔李经方专门介绍,清末政坛一直流传着张之洞有五大幕僚,辜鸿铭,赵凤昌,吴殿英…等五人。

他们各自帮主公张之洞主抓一块。

辜鸿铭主抓的洋务实业,以及与海外各国的外交关系。

赵凤昌主抓国内政务,近几年转为张之洞的咨情工作。

吴殿英主抓教育,主张西式教学,开办大学堂,西为中用。

这三大部分,是张之洞最重要的核心事务。

陈天华估计面前此人,应该是这三大幕僚中的一位,最有可能的就是辜鸿铭和赵凤昌。

因为吴殿英主抓教育,跟陈天华不太相关。

但令人诧异的是,据说这二人年龄差不多,一岁上下,而且外貌身材都属于清瘦型,喜欢戴顶瓜皮帽,下巴留长胡须。

陈天华脑袋瓜子马上开动起来。

开口认错人或是张冠李戴,这在外交场合是很尴尬还不礼貌,给人第一印象很不好。

尤其是张之洞身边的贴身幕僚,个个都是历史人物,声名显赫,无论是自尊还是颜面,比普通人要讲究百倍。

你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他,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忽然,陈天华想到了辜鸿铭是混血儿,听李经方说辜最大的外貌特征,就是他那与众不同的‘黄鼠辫’。

就是说辜鸿铭继承母亲基因遗传,主要体现在头发上,是黄色的。

刚入幕时有人背后喊他黄毛,他就整天戴瓜皮帽,跟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可此人也戴着顶瓜皮帽,遮掩住了头发,但后脑勺拖着的那根辫子,却是黑色的。

他不是幕僚长辜鸿铭。

嗯,既然不是辜鸿铭,十之八九那就是赵凤昌。

这个赵凤昌可是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清末民初杰出的政治活动家。

在辜鸿铭没冒尖出来之前,他曾是张之洞的首席幕僚,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戏语:湖广总督张之洞,一品夫人赵凤昌。

说明他们几乎形影不离,足见赵凤昌对张之洞的重要性。

他任首席幕僚时,帮张之洞处理辖区内政务,考察下属官吏,在提拔任用人事上,他有相当的话语权,相当于后世的组织部长,权力相当于副总督。

这几年,在跟辜鸿铭的首席竞争中他落败了,被迫让出首席幕僚,幕僚长之位后,他在张之洞身边时间就没以前多了。

他现在有一半时间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咨情机构,专门收集国内外政治、军事情报,然后进行分析整理,供张之洞决策之用。

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政策研究室,但不完全是,他还有情报采集采编分析,建档等。

所以,他脸容表情阴冷,跟他职业有关,喜欢琢磨人。

哎哟,让曾经的首席幕僚亲自来跑上一趟禀告,那可不得了呵。

只见陈天华脸容一敛,双手一拱沉声道:“竹君先生,晚生适才冒昧多有得罪,请前辈见谅。”

此人正是老资格的大幕僚赵凤昌,他刚才奉张之洞亲命,只身前来通告陈天华一声,顺便先观察观察这位江湖传奇人物。

“呵呵,本职没自报家门,不算冒犯,嘿嘿…大少爷,现在可以跟本职走了吗?”他半调侃式回复,好似轻描淡写,实则心里犯嘀咕。

这个陈天华果然名不虚传,不简单呵,年纪轻轻的头一次踏入总督府,首次接触张香帅身边的人,怎么就仅凭刚才自己下意识的一句话,他就判断出自己就是赵凤昌,而不是其他幕僚?还记得自己的字号。”

神了,难道说他的眼睛能透视?

“当然,晚生这就随先生走,前辈请。”

这个赵竹君,阴森森的目光,像审囚徒似的。

似乎让他以曾经的首席幕僚这样的身份,的的得得跑一趟,很是委屈了他。

这倒也是,通报一声这种活,只需随便差一衙役过来说一声,何需派幕僚,而且还是五大幕僚,曾经的首席。

真不知这张之洞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可这又不是陈某想如此,搞得像欠了老大的人情债似的。

被如此这般地折腾了老半天,陈天华心里也在犯嘀咕,实际也是很窝火。

他倒并不认为与张之洞共进午餐,是件荣光和轻松之事,相反,有点像赴鸿门宴之感。

他没理睬赵凤昌那略微抱怨的目光,而是挺胸昂头跟着离开侧堂。

路途中赵凤昌不再说话了,他微微躬着身小步在前快走。

石风只好默默跟随那位大幕僚,七拐八弯地往后花园方向走去。

那里是张之洞寝住的地方。

原以为,总督大人高高在上坐着,自己一跪三磕头,高呼几句叩见总督大人之类的话,双方再寒暄一会,剩下的就是幕僚们的事了。

可那知道,接下来,自个还要跟这位江南土皇帝,来个面对面的饮酒细说。

陈天华知道,跟张之洞这样的大人物饮酒,可不是闹着玩儿,他肯定会询问一些开挖煤矿具体之事。

除了煤矿之事,应该还会问一些其他事物,例如东洋人方面的事?

会不会有关英方和日方等敏感问题?

但不知究竟是些什么?

在他面前回答问题,可得要想明白呵。

陈天华虽然口才和反应还算不错,但毕竟第一次在这位土皇帝面前陈述,心里不免有些紧张。

要知道,安徽全境和上海,均属于两江总督的势力范围,而张之洞跟英美法的关系很冷淡。

他是亲日派,跟日方首相伊藤博文关系还很密切。

第496章 高处不胜寒第010章 野钓湖虾第637章 交底交心第616章 三路抄底第536章 营救徐家人第176章 冒出来了东洋人第543章 灭了秃鹰帮第963章 与日谍秘密会唔第525章 赣南剿匪第048章 范家主妇第515章 做个男人不容易第308章 小山坡攻防战第426章 又捡个烫手山芋第892章 欢庆节第377章 来路不明的马队第063章 捣蛋的孪生兄弟第236章 上海南京路第924章 北军大溃败第967章 飞鸽显露功夫第498章 造势第686章 跪求也无用第719章 争论与妥协第528章 山匪归降,绿营挑衅第817章 清兵大败而逃第720章 谈判,继续妥协第869章 调兵遣将第386章 比拚第185章 越来越接近真相第038章 陪嗯嬷去还债第432章 鸾蓉姑娘第040章 陈天华的怨恨第927章 又是铩羽而归第038章 陪嗯嬷去还债第497章 隐身的女主人第860章 城下遭遇战第911章 登滩前的炮击第502章 大少爷的实业版图第932章 司令官身先士卒第708章 重出江湖第196章 东苑书房密谈第264章 拱宸桥,运河东岸码头第043章 难得的亲情第438章 汉阳门码头第212章 天赐良机,一锅端第341章 镇压恶霸地痞第820章 袁宫保的牌局第661章 天罗地网第781章 突访红磡公馆第056章 除夕第567章 秋风扫落叶第181章 又成天神了第160章 路遇检查站第085章 巧遇李淑贞第304章 号称虎师第687章 郊外遇刺第375章 招募医教人才第738章 整装待发第806章 剑拔弩张,先下手为强第436章 社团权利之争第705章 投怀送抱第115章 亡命天涯第006章 勇于担当第625章 章川来访第943章 宋小牛被重罚第680章 义姐解围第947章 骑战史上的奇迹第384章 敌人挖有坑第494章 机构改革第698章 水师提督第288章 内讧的前兆第573章 空前水上炮战第289章 复活的金天龙第757章 开启崇明新篇章第357章 拟定计划,兴修水利第653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374章 梳理,一切照旧第675章 儿媳悄见未来婆婆第669章 终于降了第903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608章 渡江夜袭计划第937章 李品璋的不世野心第852章 舟山荡湖第046章 戏弄第044章 到范府去还债第687章 郊外遇刺第831章 镇江水师基地第070章 我来赌一把第194章 宏伟蓝图第355章 基础设施建设第519章 比试枪法第502章 大少爷的实业版图第448章 新的清剿行动第511章 首脑们忙中议政第392章 激战第358章 风雪中体察民情第314章 穆胡子命丧山丘第163章 矿区保安队第933章 都想上战场立功第548章 东洋人又助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