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千呼万唤才出山

“哎哟喂摄政王,此一时彼一时也,咱们也不必计较这些,只要能保住大清江山,什么皇室颜面,都可以暂不考虑,古人云,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奕劻安慰道。

“那好吧王叔,我听您老人家的,明日让徐世昌即刻起程,

前往洹上村洽谈,让袁宫保出山吧。”载沣羞愧难当,低着头说道。

“遵命。”奕劻拱手领命,快速退出殿堂,前去安排事宜。

虽说奕劻平时较为贪财,敛财无数,但在大清江山摇摇

欲坠之时,作为爱新觉罗家族一员,他拖着病体,还是竭尽全力地在支撑。

……

“卜五兄,别来无恙啊!”袁宫保听说徐世昌到来,他非常高兴,安排长子袁克定到袁家车站,代表他隆重迎接,自己则破天荒步行至村口,也就是大宅院大门口相迎。

“哎呀,我的中堂大人,您腿脚不方便,竟还亲临村口,卜五实不敢当啊!”徐世昌连忙上前施礼,有点受宠若惊之感。

徐世昌跟袁宫保同为河南老乡,他早年中举人,后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这在外人看来,那可谓是仕途一片光明啊!

可他是个很有才华,却又书生气十足的文人雅士,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颇有造诣,在京城做官,他又不善于变通,被人嫉妒而遭受排挤。

袁宫保仕途曲折,连续二次考举人未中,后面被迫从军,却能出人头地,在天津小站练兵,徐世昌被派往那里当差,从大鱼池里甩到小溪沟,却被袁看中并深得器重,出任陆军营务处总办,逐渐成为袁的盟友,互为同道。

后袁继承李鸿章的一切职务,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将徐世昌推荐进军机处当行走,五年之后曾任军机大臣,巡警部尚书。

宣统元年进入内阁,成为内阁协理大臣,相当于副总理,帮着庆亲王奕劻处理朝政。

“那能啊,卜五兄从京城远道而来,袁某岂有不迎之礼啊,哈哈…请请…”袁宫保显得特别兴奋,他知道是朝廷派徐世昌来当说客,正中他的下怀。

俩人携手走进洹上村养寿园,在东书院宾主落座。

“中堂大人,这次徐某奉了朝廷的上谕,让大人出任钦差大臣,接替铁良之职,督师湖北,剿灭乱军。”说着,徐世昌起立,从怀里掏出诏书。

袁宫保愣了一愣,还是双膝下跪、双手接过金烂烂的诏书,“臣接旨谢恩!”

这个仪式完毕,徐世昌屏退左右,随袁宫保进入书院内廷,俩人喝着茶聊些贴己的话题。

从去年底至今,外人一直看不懂这一出戏,那就是袁宫保被载沣一道谕旨开缺回家,从此做了钓鱼翁,满清皇族的少壮派成了庙堂的主宰,而袁的北洋系被不断清洗,但偏偏北洋系元老徐世昌,却进入内阁,不降反升,成为内阁协理大臣,朝政之重臣。

从此,朝堂之上的一切动向,袁宫保足不出户,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因为明面上有徐世昌在,袁通过电报,在暗中操纵着北洋系的一切。

这表面是载沣的失策,没有斩草除根,实际是庆亲王奕劻的竭力阻止,因为他相中的是徐世昌的智慧和能力,他内阁大臣中能人不多,全是八旗子弟,汉臣中只有徐一人,总得要保住体面吧,否则,太伤那些君主立宪派的心了呀。

武汉起事之后,载沣开出的价码是让袁宫保做湖广总督,可诏书未到,徐的电报先到了,这明显不是北洋系所期望的。

这次,徐世昌亲自来了,俩人品着茶共同商议袁出山的条件,而核心要素只有一个,那就是怎样使袁宫保出山,能使北洋系利益最大化。

“中堂大人,这可是最佳时期,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咱们必须好好把握呀!”徐世昌说道。

他一直沿用以前的尊称,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袁宫保是当代唯一能力挽狂澜的总理人选。

“卜五兄说得是,袁某没想到奕劻会让你来洹上村当说客。”袁宫保抚着八字胡笑言道。

“他也是被逼无奈,内阁现在是内外交困,外面是东西方列强们的咄咄逼人,日俄以武汉叛乱为借口,想乘机武装入侵,英美法德则是希望有能人上台,力挽狂澜,奕劻年事已高,这种烂摊子他无力也无心收拾,他是巴不得让出位子,由你来接任。”徐世昌说道。

“这么说来,庆亲王倒还是有自知之明呐!”袁宫保笑言道。

“那是当然,庆亲王这些年该捞的都捞足了,国库穷得叮当响,他这个内阁大臣,说白了对他而言,就是个苦差,他退让了,亲庆王爷还是他,何苦来哉!现在英美德法四国政府,都希望您来组成责任内阁,以我看,这是个你出山的条件之一。”

“那好,今日咱哥俩就把这条件谈妥啰。”袁宫保点了点头说到。

就这样,袁宫保与徐世昌在书院内廷拟定了出山的条件:即成立国会,由袁组织责任内阁,统辖全国陆海军,补足军饷,宽恕革命党人,解散臭名昭著的军咨司等六大条。

徐世昌怀揣这由袁宫保亲笔签名的六点要求,马不停蹄返回京城,跟奕劻亲自面呈载沣。

载沣脸色十分难看,可他也没辙呀,丢权总比亡国强吧,只能全盘接受。

就这样,袁宫保端起架子,走马上任来到信阳,以钦差大臣身份,换掉徒劳无功的铁良,统领北洋军以及湖北、河南、湖南的清军巡防营和绿营,全盘掌控兵权。

铁良呢,被贬为江苏提督,自上谕公布之日起,起程赴任。

明眼人都瞧得明白,江南现在处在革命浪潮中,清王朝在那里的统治是风雪交加,铁良赴任那是往火坑里跳,凶多吉少。

袁宫保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整编大清陆军。

任命冯国璋为武汉平叛前线总指挥,兼第一军总统官,全权指挥原北洋第一军序列,和张彪等其余一万五千多清兵部队,合计四万余清兵扑向汉口。

任命段祺瑞为第二军总统官,率北洋第二军序列,以及从东北、山东调来的巡防营二万余人,共近五万清兵作为第二梯队,及时奔赴湖北,作为增援。

第485章 生死关头第679章 节外生枝第414章 粤汉铁路第729章 惊天阴谋第853章 军火船队失踪了第105章 李府寿宴第259章 爱唠叨的宋小牛第596章 进入突击阵地第194章 宏伟蓝图第643章 泅渡第732章 海湾口保卫战第257章 敢立军令状第584章 特殊的下马威第398章 心里只想复仇第926章 直隶州作战计划第208章 出口气再说第160章 路遇检查站第106章 康乐球第887章 总是有新问题第164章 擒贼先擒王第924章 北军大溃败第433章 明试文采暗较劲第950章 谈判,不如说是宣判第243章 江宁府第136章 突袭湖匪水寨第040章 陈天华的怨恨第434章 竟是场风花雪月第419章 深入基层视察第962章 兄弟间摊牌了第647章 归第383章 兄弟惨死第393章 一切为了营救战友第541章 小水匪上门收税第491章 更加阴险的国策第581章 风雨欲来风满楼第125章 抗拒第898章 年三十的新北城门第333章 夜袭槐坎镇第145章 元霄节夜游西湖第578章 谋事在人第088章 给他们点颜色瞧瞧第229章 吴兴北郊庄园第420章 总督办府邸第711章 官逼民反第840章 最大规模的炮战第468章 战斗结束第706章 想出了主意第125章 抗拒第642章 从城池暗河过去第591章 来者不善第700章 密谈第561章 紧急动员第197章 翁婿交底第360章 救人要紧第195章 时运亨通第052章 巧遇迅哥儿第660章 东瀛忍者第390章 艰难的丛林搜救第509章 年终团拜宴第137章 按擦使官邸第394章 洼地狙击战第693章 只有权利永恒第733章 军事素养-重要性第346章 呕心沥血开创难第587章 达成协定第303章 对峙第385章 跳蛙式进攻第488章 老师,请指点迷津第268章 陪义弟回家乡第450章 有人使绊子第225章 聚众谋逆之罪名第054章 过年,组织做年糕第403章 善后处置第865章 血腥的城池攻防第627章 雪狐出马第730章 大功告成第483章 反制与再反制第665章 武术世家第491章 更加阴险的国策第962章 兄弟间摊牌了第437章 达成一致意见第727章 摊牌第822章 换帅如换刀第238章 婚礼第344章 全面禁大烟第109章 仓促的订婚宴第338章 面呈岳丈大人第903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511章 首脑们忙中议政第594章 公鸡岭第186章 层层剥蚕茧第676章 夫妻密谈第124章 官衙来了第314章 穆胡子命丧山丘第415章 残酷无情的现实第586章 恩威并施第177章 冒险出手第717章 千头万绪第506章 做人做事都不易第886章 镇海号巡洋舰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