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简约至极的新枪方案(上)(4\5)

待柏毅将自己的方案说完之后,周围的人不由得为之一静,无不睁大眼睛看着已经被柏毅写满字迹的笔记本,直到好一会儿,窃窃的议论声便响了起来,没办法,柏毅的刚才所说的方案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特别是它所采用的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在他们的记忆中不是没有,可大部分都是应用于轻机枪以上的重型枪械之中,比如说当下敌我双方普遍应用的zb—26轻机枪,便是一款典型的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

结构是很简单,只需要两块完整的金属工件,便可加工完成,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机构,却有着复杂的配套。

比如说枪机框,比如说机匣,还有长长的导气管,是以在漫长的议论后,终于有个人忍不住开了口:“柏科长,你方案中的枪机跟捷克的zb—26轻机枪原理一样,结构是比回转闭锁式简单。

可问题是那只是简单在枪机上,机框和机匣上非但没有简化,反而更加复杂,我曾经就仿制过zb—26轻机枪,所需要的机加工工时相当大,特别是机匣的加工,那可是用一块完整的金属工件用机床整体切削而成,耗时耗力不说,废品率也相当高……”

说话之人在抗战时曾在国民政府的兵工厂担任过班组长,而他另一个身份则是该厂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不过由于叛徒出卖,身份暴露,不得已返回根据地,抗战胜利后与大军一同开赴东北。

因为曾经在敌方兵工厂内学了一手技术,因此在白云厂被我军夺取后,作为技术骨干被派往白云厂,全自动枪械正式上马之后,也随之加入进来参与研制,正因为如此,当他看到柏毅方案中的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在熟悉之余也不免有些担心,因为他很清楚这种结构在加工过程中的复杂性。

与其有相似经历的在场还有几人,无不点着头便是赞同,就连一项为柏毅马首是瞻的陈耀阳和王德化等人也不禁皱了皱眉头,没办法,堪称经典的zb—26轻机枪实在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特别是他们这种懂技术的人来说,那种用一整块金属,直接切削的机匣,简直就是生产当中的梦魇,没办法其精细度和操作性实在要求太高,也正因为如此,当年国民政府虽然手上有着全套图纸,再生产上也卯足了劲儿,但其产量依旧上不来,其根源就在此处。

柏毅自然是清楚zb—26轻机枪的优缺点,不可否认,利用偏移式闭锁机构的zb—26轻机枪其可靠性好的令人发指,无论任何环境都可以毫无阻滞的进行射击,对士兵来说的确是个战场上的好伙伴。

不过这款战场上的优秀枪械却因为初始设计原因导致生产加工方面异常繁琐,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家捷克虽然国家不大,可怎么说也算是个技术发达的工业国,这点机加工程度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可对工业落后的中国来说却是相当大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在抗战中后期,由于仿制的zb—26轻机枪产量跟不上巨大的消耗,国民政府只能通过盟国之间的租界条约,从加拿大购得一批zb—26轻机枪,这才勉强支撑到抗战胜利。

曾经在前世的课堂上,将zb—26轻机枪拆了装,装了拆无数遍的柏毅对这一点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正因为如此,他不可能走zb—26轻机枪的老路,因为他还有着更简便,更效率的办法,要不然他也不会将这个方案公之于众!

“zb—26轻机枪的导气管是在下方,进而从下方推动枪机框运动,实现开闭锁,为了保证枪机框的有效运动,机匣的内的凹槽设计的确繁琐了些,而这也是该枪的加工难点,而我的方案是……”

面对场间众人的不解目光,柏毅再次拿起笔记本,随后用铅笔在先前的草图上快速画了几笔,紧接着在一处地方画了个圆圈,而后用笔点了点:“导气管不沿用捷克或者美国枪械惯用的方式,设在枪管下方,而是放在枪管上方。

由此带来两个好处,即机匣内的运动装置可以大为简化,其次也是最重要一点,枪机框移到上方之后,将与瞄准基线持平,如此只需在几下内设置几个简单的凹槽和一个枪机阻铁,便可实现稳定而有持续的开闭锁结构。

当然我敢这么做,也是基于咱们在弹药方面的进步,要知道zb—26轻机枪可是使用7.92mm全威力弹,而咱们的新枪准备使用可是由全新的中间型威力弹,在这方面咱们可是成绩斐然。

特别是最新研发的6.5*42mm枪弹,无论在可靠性、射程、精度还是威力上,都比之前利用美制m1普通弹蛋壳改装的6.5mm弹药要好得多,说实话,若是没有这款弹药的出现,我也是不敢搞这样的自动步枪的!”

柏毅最后的这句话一点也没有夸张,在枪械研制领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有什么弹,造什么枪,而白云厂自从柏毅提出中间型威力弹这个全新概念之后,便在这个领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特别是以陈耀阳和王德化为核心的技术小组,一直没有停止对中间型威力弹的研究,再加上柏毅时不时的从旁指导,这个弹药技术小组的成果可谓是不小,即利用日本6.5*50mm全威力弹弹头,结合美国点30m1普通弹弹壳结合而成的简易中间型威力弹之后。

这个小组又陆续提出几款不同口径的中间型威力弹方案,最后出于简化后勤,便于立即投入生产,这个小组选择了国内工艺早已成熟的三八大盖所使用的6.5*50mm尖头弹的魔改方案:

即选用6.5mm尖头弹弹头,并将原有弹壳截取一段,重新组装后,便形成柏毅所说的6.5*42mm中间型威力弹……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下)(五更完毕)第两百一十八章 斯大林的“病”第两百四十六章 水太深第一百五十八章 柏毅的条件第八十六章 挑战(第五更求订阅)第两百二十一章 胜利的耻辱第三百零五章 再补一刀第五百零三章 打不坏的枪管(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什么是好装备第五百四十章 一枪爆头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降神火第一百零八章 枪管镀铬工艺(下)(4\5)第两百二十四章 打杂的德国人第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求收藏,求推荐)第七章 是败类,就一枪毙了(求收藏,求推荐票)第十四章 凶悍的溃匪(求收藏,求推荐票)第四百九十四章 绝对的天才第五百二十一章 改膛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进型T—34坦克的价值第四百二十四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八十章 进攻!第四百五十六章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中)第二十八章 军管会的震动(求收藏和推荐)第三百零七章 喷气式发动机的选择:离心式与轴流式(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对撞(第二更)第十二章 一纸任命(求收藏和推荐票)第两百五十三章 我们有更好的第五百四十六章 经费是个大问题第四百八十八章 意外之喜(上)第两百四十七章 双基发射药生产线第两百二十七章 话不投机就是军训第一百章 立足于现实的枪械(1\5)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式手榴弹(下)(五更完毕)第四百三十二章 德械重炮第一百八十一章 暴怒的子弹第一百六十五章 换装德械(中)第两百五十三章 我们有更好的第四百二十二章 铁甲雄风(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佩刀”出鞘:凶猛的F—86第四百七十九章 抽风的首长第五百二十二章 具有德国品质的高精准度步枪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实战为准绳(下)第三十章 中间型威力弹(求收藏,求推荐)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上)(4\5)第五百六十一章 甘愿奉献的一代(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老牌贵族第三百七十一章 野战压缩干粮(一万字大章)第四十三章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求收藏和推荐)第三百三十章 小铆钉,大问题第四百七十四章 枪族(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处处开花的中国手榴弹(2\5)第九十四章 当局者迷(五更求订阅)第四十七章 柏毅的胃口(求收藏和推荐)第两百八十六章 一发击毁?抱歉,我真不是故意的!第四十七章 柏毅的胃口(求收藏和推荐)第五百三十六章 这工艺,真是没谁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可忽视的差距第四百零八章 中国的装甲部队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言不合,尸体满车(3\4)第四百二十七章重新定义美式坦克标准(上)第三百零九章 肉里藏刀第两百八十七章 关键的小装置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综合研制规划(2\4)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义美式坦克标准(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换装德械(上)第三十五章 痴狂陈耀阳(求推荐,求收藏)第两百三十五章 异想天开的中国人第五百一十章 军备首长燃了第两百九十九章 匕首变屠刀第一百六十三章 斯大林的态度(昨日第四更)第五百四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一百二十五章 为了华东子弟兵(1\5)第五十九章 全自动VS半自动(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打靶开始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怕死的中国人太可怕第五十三章 魔改M1卡宾枪(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四十二章 谜一样的中国“炮群”(下)(昨日第五更)第四百七十章 白云厂的冒进风第四百零九章 我们根本挡不住第四十八章 越快越好(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欢而散第十二章 一纸任命(求收藏和推荐票)第两百八十九章 大佬来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注定失败的方案(第二更)第两百二十二章 工业化还得靠自己第四百二十三章 铁甲雄风(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战士方姚章(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军人的职责(2\5)第一百四十九章 注定失败的方案(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九章 无动力滑翔伞第六十四章 惊变第一百零三章 简约至极的新枪方案(上)(4\5)第两百七十六章 就怎么简单(2\5)第两百九十六章 图穷匕见(上)第两百一十三章 军火贸易(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副总工程师第三十二章 不服输的人(求收藏和推荐)第十一章 想低调都不行(为盟主天帝风暴大大加更2)第两百六十一章 变故来的就是这么突然(上)第两百二十四章 打杂的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