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七章 祸不单行

“这小子是不是疯了?救他不出去,反到把主动把自己送进去,多好的机会,居然……”

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某处会客厅内,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神色冷厉的发着火,厚重的嘴唇如磨刀石般,将吐出的每个字都磨砺的锋芒毕露,听之令人有种刀斧林立的压迫感,特别是最后的那句欲言又止的停顿,宛如山岳,令得场间顿时沉重起来。

静静站在一旁的赵芳华被这种无形的压迫弄得有些喘不过气,原以为柏毅会很配合,毕竟没有人喜欢吃牢饭,却没想到在关键时刻柏毅却主动跳上苏联内务部的军车,如同凯旋的将军,笑嘻嘻的扬长而去。

骤然的变故,让赵芳华很是错愕,但之后便是出离的愤怒,为了这次的营救行动,赵芳华带领她的行动组不眠不休熬了三天三夜才制定出如此完备的计划,以至于连苏联高层的反应都涵盖其中。

怎成想千算万算却没算到柏毅这个被救之人的突然变故,如今面对通盘计划的完全打乱,赵芳华也不顾淑女形象,当场就骂了娘,可骂娘归骂娘,她还是回过头向上级为柏毅说了不少好话。

但问题是,面对被打乱的通盘计划,这些好话在这位头花发白,正装笔挺的中年人面前根本无济于事。

“这就是这几年你们培养的好苗子,不顾大局,肆意妄为,我看都被你们给惯坏了,可你们还要为他说好话,什么有他自己的道理?我看就是瞎胡闹,你们一样也是瞎胡闹……”

“我说张德林,你说谁把柏毅给惯坏了?啊,敢情除了你,我们都不是好人?全天下就一个大好人?哪有这个道理!”

就在张德林气得将领口解开,准备继续骂一通时,一直没说话的武云哲铁青着脸看着他,一字一顿的话音直接将张德林这位自抗战时便叱咤我党秘密战线的猛将呛得一愣一愣的,因为他没成想在自己发脾气的时候会有人出言反驳。

只是张德林忘了,平日里发脾气时,都是面对他的下属,明知他的脾气不好谁还敢在气头上找虐,但问题是武云哲可不是他下属,而且在行政级别上还比他这个隐秘人士还高半级,再加上又是同一门下出来的师兄弟,别人做不得但武云哲却敢。

“这不是谁好人的问题,是原则问题,是纪律问题!”一看是武云哲,正在气头上的张德林一反往日的敬重,大声怒道:“我们的无坐力火炮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还要被拉过来,能出现状况,出现什么状况全都是未知数,这样的状况下怎么跟苏联的同类装备做比试?别跟我说什么信心,信心这东西是实打实的展现出来的,可不是说出来的,更何况我还是那句话,你有多大把握?只要有五成,我就放手不管!”

看着张德林那张严肃沉郁的脸,武云哲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总后首长的确是向斯大林提出双方进行军事技术交流以便增进两国及两军的关系,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中苏两国单兵火箭筒的打靶交流活动。

说是交流,其实就是比试,要知道打靶可不是单纯的击发弹药那么简单,两国火箭筒的性能,毁伤的效果,官兵的基本素质等等都能从打靶上了解的一清二楚,总而言之是一场军工综合水平的全面抗衡,也正因为如此,虽没有比试之名,但却又较量之实。

更何况,这次打靶交流活动中方还有更为深入的政治军事考量,其后面还有一连串相关的配套计划牵扯其中,却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中苏两国敲定下周进行双方单兵火箭筒打靶交流活动之际。

中国代表团却接到国内的加急电报:刚刚研制完成的“二号无坐力火炮”的击发装置存在严重缺陷,本来100%的击发率,却因为这个缺陷下降到不足60%,如果遇到恶劣环境估计连50%都不到。

也就是说,中国的“二号无坐力火炮”在苏联的冰天雪地里,打两发弹,就有一发是哑弹。

这个消息对中国代表团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至于负责整个打靶交流的武云哲当时就急火攻心晕了过去,要知道这次打靶背后牵扯的事情太多,太大,否则神经如钢筋般坚硬的武云哲也不会如此。

正因为如此,正在苏联访问的总后首长当机立断,当即调整原本计划,先把关键的灵魂人物柏毅给弄出来,至于其他全部延后,否则一旦出现问题,极有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要知道凭着苏联人的能力,他们的这点障眼法根本瞒不了多久。

所以才有了对柏毅的营救计划,却没想到,柏毅却跟“二号无坐力火炮”一样,关键时刻出了问题,导致最后的补救计划也失败了,要不然也不会令隐于幕后的张德林几乎发疯,一个意外也就算了,接连来了两个,而且还都是不可抗力,任谁遇到都会发疯。

武云哲自然明白其中的关节,正因为如此,才在张德林的逼问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击发率只有50%的成功率,他怎么可能有五成把握?至于抓紧时间排除障碍,武云哲不是没想过,可接到国内回复后,他终于死心了。

因为研制团队给出的结果是至少三个月,没办法,这支年轻的研制团队实在是没什么经验,能给出三个月的时间已经算是快的,可问题距离两国的打靶测试已经不足三天的时间,想解决……

武云哲有些不敢想下去,仰着头,一双无神的双眼怔怔的看着天花板,旁边的张德林见此不禁深深的叹了口气:“估计这回我们是无力回天了,真要是不行,就先把那边人撤了,等下次吧……”

闻言,武云哲的喉结动了一下,似有反驳之意,可几番激动之下却随着那因无奈而双闭合的双眼一起,归于不甘的平静……

第两百二十三章 “双引”工程第一百一十章 突如其来的军令(1\5)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棱军刺(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没良心炮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一代美国坦克之争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切从无坐力火炮开始(二合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倒霉的苏联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战士方姚章(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三棱军刺(中)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学仪器分厂第五百六十二章 从法国人身上讨便宜第五百一十九章 柏毅的意见第三百一十三章 坑神的自我修养(上)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学仪器分厂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降神火第两百零九章 突如其来的调职令第三百六十一章 “佩刀”出鞘:凶猛的F—86第三百二十九章 生猛的军备首长第三十一章 要造就造中国自己的(求收藏和推荐)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制VS原装(上)第两百零四章 真正的大师第两百零五章 无与伦比的轻质材料第三百六十八章 青山不老,忠魂常在(第四更)第八十八章 钳工雷师傅(为各位打赏的大大们加更)第三百零四章 史上价值最高的厕纸第一百八十章 志在必得的美军第两百九十四章 如获至宝的苏联人第八十九章 “积木式”机床(为打赏的大大们加更2)第九十三章 终于有基础了(四更求订阅)第三百九十三章 覆灭:全歼英国皇家坦克营第三百零三章 令人震惊的条件第五百零二章 打不坏的枪管(上)第两百二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新式武器第四百八十七章 无奈的选择第四百五十六章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中)第两百九十一章 标配与顶配,你选那一个?(1\4)第两百零九章 突如其来的调职令第一百零七章 枪管镀铬工艺(上)(3\5)第四百零六章 被包围的重火力连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了老葛的遗愿第四百六十二章 铁在烧第三百一十六章 白云军工学院(上)第两百九十五章 苏联天才的判断第三百八十一章 有底气的英联邦第六营(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铁血阻击第三百五十八章 红外夜视系统第二十七章 娴熟工艺(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九十八章 迫击炮与无坐力火炮第四百六十九章 无动力滑翔伞第四百一十一章 代差第两百一十六章 乌拉草换喀秋莎(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副总工程师第三百三十三章 米格—15维修站(中)第二十七章 娴熟工艺(求收藏和推荐)第两百六十三章 变故来的就是这么突然(下)第四十七章 柏毅的胃口(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棱军刺(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改膛第八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生产任务(二更)第九十九章 全自动枪械项目(第五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这还是土共吗?(补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枪族(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红眼睛的苏联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发了疯的美国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上)(2\4)第四百一十八章 愈战愈强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怕死的中国人太可怕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棱军刺(上)第八十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求收藏和推荐)第四百五十二章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上)第四百零八章 中国的装甲部队第三百零八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第八十一章 难测的“意思”(求收藏和推荐)第四百九十三章 冷锻工艺第五十一章 想法被毙了(求收藏和推荐)第两百四十章 工业之魂第四百五十八章 H—19直升机第两百三十章 自动榴弹发射器第四百八十八章 意外之喜(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无与伦比的火力配置(第四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35mm转轮式榴弹发射器(3\4)第五百四十三章 生死存亡第一百八十九章 为了老葛的遗愿第五百四十二章 反狙击战术第四十四章 “串糖葫芦”(求收藏和推荐)第三百九十五章 坦克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第一百零六章 枪管难题(2\5)第一百二十一章 军人的职责(2\5)第一百三十六章 二战以来最好笑的笑话(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三章 滚柱闭锁机构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双向稳定系统(下)第九十五章 用心良苦(为周打赏破一百加更一)第两百五十八章 双基发射药第四百三十一章 危矣,志愿军主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技术培训费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义美式坦克标准(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滚柱闭锁机构第两百一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身藏功与名第一百零四章 简约至极的新枪方案(下)(第五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为他们,我看到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