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实战为准绳(下)

“这……”

听了柏毅的话,那名技术骨干鼓了鼓腮帮子,还想再说什么,可到了嘴边的话,愣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很清楚柏毅说的没错,自打将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缴获的英国“百夫长”和美国的M48坦克运回国内后,相关部门便展开一系列的对比检验工作。

其中的重要一项便是两款坦克火力打击效果的测试,结果发现,无论是其配备的M52型破甲弹还是M107型动能穿甲弹,都具备相当强的打击能力。

特别是美国装备的M107型90mm动能穿甲弹,得益于极强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以及强有力的钨合金弹头,令这款弹药具备极强的杀伤力,哪怕是加挂附加装甲的改进型T—34坦克,也无法承受这款弹药千米距离的直接轰击。

得到这个结果后,刚刚组建的中国装甲兵首长们不禁暗道庆幸,如果当时英美军队对自己的破甲弹没有盲目自信,而是采用M107型动能穿甲弹,那前去救援重火力连的装甲部队估计连一个回合都不到,就会被英美军队的坦克打成一堆的零件。

这名技术骨干当时作为白云厂的技术工作组成员,当时正好在场,装甲兵首长们的焦虑与庆幸他至今历历在目,也正因为如此,当柏毅的话音在这间简陋的绘图室里回响时,他也只能是哑口无言。

不过这名技术骨干不说话,不代表柏毅就会就此停止,他端起茶杯,撮了两口微冷的茶汤,再次扫视全场:“没有好的钢材,我们连一把枪都做不好,在这点上没有捷径可走,因为残酷的战争是最不讲情面的,它会用战士们的鲜血告诉你,耍小聪明的代价是多么的高昂,更何况,咱们的50式就真的那么好吗?达到真正的好枪境界吗?”

柏毅顿了一下,旋即毫不客气的否决道:“没有!不但没有,而且差得很远,在座的有当年跟我一起搞过50式的,应该知道,这把枪的应急色彩很浓,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弥补我军重火力不足而想出的无奈之举,而且在朝鲜战争初期也的确起到很大的作用……”

听了这番话,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如果说柏毅之前是否定他们不切实际的冒进思想,让人有种愤懑的不可思议,那么这一次柏毅直接将自己的成名做也一并否定了,就真的让人震惊了。

要知道柏毅之所以能够年纪轻轻就站到如今的位置,50式自动步枪可谓功不可没,也正因为如此,柏毅才会获得第二枚一等功奖章,若是换做其他人,这么厚重的功劳簿足足够吃一辈子了。

可没想到的是柏毅今天一句“应急色彩”和“无奈之举”等于说是把自己的功劳簿给撕碎了,如此果决而狠辣的处事风格,如何不令人瞠目,又如何不令人震惊?

“真不愧是当年从塔山死人堆里走出来的人,真狠起来,连自己都否定!”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位白云厂的老技术员,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周围的技术骨干便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方才明白,端坐在黑板前面的那位年轻人,不单单有温文尔雅的外表,思想前卫的技术,还有着一双沾满敌人鲜血的双手。

是的,柏毅杀过人,而且杀过很多人,只是解放后他将重心转向技术,让人不知不觉忘了当年咬着牙死守塔山阵地;流着血满山剿匪的往事,可一旦想起来,众人便有些心悸起来,因为他们已经感觉得到从柏毅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股军人独有的视死如归的铁血与不容置疑的坚持。

“这样的领导不能得罪!”

不知不觉,众人的心里不约而同的产生这么一句共鸣,于是激昂的冒进风渐渐沉寂,一种叫做敬畏的情绪开始逐渐蔓延。

柏毅似乎没有感觉到场内的变化,或者说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变化,依旧认真而严肃说道:“不过到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时,50式就出现很大的问题,由于6.5mm弹药是直接截断日式友板弹的应急货,所以导致枪械的后坐力偏大;

而偏移式枪机之中的固有缺陷,又恰恰将这种不足放大,从而导致50式的连发散布精度过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苏联援助给我们的波波沙冲锋枪精度高,所以,50式与其说是一款自动步枪,还不如说是一把带有连发功能的半自动步枪……”

在场众人已经被今天柏毅的种种言论震惊得有些麻木了,可绕是如此,当他们听到对50式的评价,还是满脸的诧异与不解,抛开基础材料不谈,50式的设计已经算是很优秀了,毕竟放眼整个世界,能拿出如此优秀设计的国家并不多。

摆开手指头数一数还不到一个巴掌,而这其中便又工业基础落后的中国,这本身就是值得自豪的事情,哪怕不把50式捧到天上,也不能如此的贬低。

可柏毅却直接将50式说成是半自动步枪,这已经不是在否定50式了,而是在给50式判死刑呀。

正因为如此,在场不少人将目光投入到陈耀阳和王德化几个曾经参与过50式研制的技术人员身上,想看看他们的反应,毕竟50式自动步枪可不是柏毅一个人搞出来的,而是当年整个团队的结果。

如今柏毅将其否定,甚至宣判死刑,这些人能答应嘛?

然而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还没等柏毅的这些话说完,陈耀阳和王德化等人便深以为然的点起了头,看那神情,别说是反对,恨不得直接跑上台大喊我同意。

这下在场的那些幸存冒进的技术人员彻底懵了,有些摸不到这些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老技术员的心思,难不成白云厂不再发展重武器,准备回到研制枪械的老路?

“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把枪械做好!”似乎是为了回答在场众人的疑惑,柏毅直接点出此次会议的宗旨:

“因为朝鲜战争的实战经验告诉我们,50式并不能完全适应残酷的战场,既然如此我们就算保它,也终究会被战争给淘汰,既然如此那我们干脆从头再来,借着你们从德国专家哪里学到的本领,利用苏联技术援助的成果,以实战为准绳,创造出一个属于咱们中国自己的枪族!”

今天开始,加班更新,晚上还有一张,明天保底三更

第四十五章 简单的切口防跳第八十九章 “积木式”机床(为打赏的大大们加更2)第一百五十章 赢定了(昨天补更1)第五百章 仿制VS原装(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H—19直升机第四百三十七章 真正的狠家伙第四十五章 简单的切口防跳第两百四十六章 水太深第四十三章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求收藏和推荐)第九十章 冷焊工艺(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坦克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第两百八十五章 偏离轨迹的剧本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生的狙击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14.5mm高射机枪VSM16四联装防空机枪(1\4)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佳组合:半自由枪机式第三百六十章 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第一百六十章 妥妥的黑科技(上)(1\4)第四百七十五章 铸造车间的隐忧第三十二章 不服输的人(求收藏和推荐)第三百八十六章 精锐的英国皇家坦克营第两百一十四章 军火贸易(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红外夜视系统第五十五章 艰难的枪械制造(求收藏和推荐)第四百三十章 胜出的克莱斯勒公司第一百一十四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下)(五更完毕)第一百二十五章 为了华东子弟兵(1\5)第四十二章 神枪手(求收藏,求推荐)第两百八十七章 关键的小装置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言不合,尸体满车(3\4)第三百零四章 史上价值最高的厕纸第两百五十六章 被摆了一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越南人的“爹”和“妈”第四百六十二章 铁在烧第一百章 立足于现实的枪械(1\5)第三百零九章 肉里藏刀第两百六十七章 祸不单行第一百四十章 中国人的炮火覆盖(3\5)第四百五十九章 红眼睛的苏联人第七十章 真相(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挫败感十足的苏联专家(第二更)第两百二十二章 工业化还得靠自己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怕死的中国人太可怕第五百四十二章 反狙击战术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双向稳定系统(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外籍军团第四百八十七章 无奈的选择第三百五十七章 战力强悍的原因第四百一十四章 坦克炮双向稳定系统(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铁道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毫无效果的攻击第五百四十六章 经费是个大问题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欢而散第五百一十八章 莫辛纳甘还是三八大盖第五百零四章 冷锻机(上)第三百四十章 第五次战役第六十三章 令人心动的枪(求收藏和推荐)第一百六十五章 换装德械(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滚柱闭锁机构第一百八十五章 14.5mm高射机枪VSM16四联装防空机枪(1\4)第五百三十五章 无用的奢侈品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上)(4\5)第两百八十章 装逼高手:老唐(1\5)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实战为准绳(上)第两百一十六章 乌拉草换喀秋莎(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威力十足的瞬爆弹(1\4)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怕死的中国人太可怕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教你打天上的美国鬼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锗单晶第三百二十二章 秘密武器(上)第六十二章 都是你一个人干的?(求收藏和推荐)第十七章 不可思议的逆转(求收藏,求推荐票)第三百二十章 近期目标:通用机枪与轻型火炮第四百七十章 白云厂的冒进风第五百零六章 冷锻机(下)第两百七十七章 病根(补昨日第三章)第三百零二章 不可思议的逆转第五章 直瞄射击(求收藏,求推荐票)第三百三十七章 共赢的方式第两百六十六章 营救第三百零八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上)(4\5)第一百五十五章 还有新装备(2\4)第九十章 冷焊工艺(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抽风的首长第三百一十三章 坑神的自我修养(上)第三百零八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第四百五十四章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下)第三章扭转战局第十七章 不可思议的逆转(求收藏,求推荐票)第三百零四章 史上价值最高的厕纸第一百八十二章 横扫当面:35mm转轮榴弹发射器火力全开第两百二十五章 真是捡到宝了第两百一十四章 军火贸易(下)第七十三章 缘由第一百三十七章 对撞(第二更)第四十六章 造枪(求收藏和推荐)第四百三十八章 打得不是人命,是士气!第三百八十六章 礼拜攻势第三百七十章 火力恐惧症(为四火大大加更)第五百零二章 打不坏的枪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