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三帝国的起源

“保卢斯上尉,你往头上抹了多少油!有你这样的老兵吗?赶紧去洗掉,用冷水洗!”

赫斯曼正在冲一个长得非常英俊,脸刮得很干净,头发上抹了油,向后梳得非常整齐的“老兵”在大吼大叫。这个“老兵”是个从南线的某个德军办事机关撤回来的办公桌军官,名叫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卢斯。他是拿着海军军官学校的毕业文凭进入陆军的,战前就和赫斯曼认识——两人一起在第111步兵团当过候补军官。不过仅仅是认识而已,赫斯曼和他完全是两类人,因此没有多少话好讲。

“是,中校!”被打扮成老兵的保卢斯有些郁闷的向赫斯曼行了军礼,然后飞奔到国会大厦里面,找冷水洗头去了——他的官运说实在真是很好了,没有正经的陆军军官学校文凭,又没立过什么功劳,居然可以晋升到上尉,在德国陆军里面绝对是奇迹。可是他却没想到,在柏林遇上了比他更神奇的赫斯曼中校!不仅当了中校,还有蓝色马克斯勋章,听说皇帝跑路的时候还专门从马车上下来和他说话……

赫斯曼望着保卢斯高挑细长的背影,心里想到的却是他后来向布尔什维克投降的场面。然后轻轻叹了口气,又把目光转向在他面前站成一排的“木马革命者”——这些“木马”是施莱彻尔刚刚召集来派给他指挥的,没有经过培训,很多人的打扮也不得体,不是太干净,就是挂了不应该挂的高级勋章。

11月9日临近中午的时候,施莱彻尔又分派给赫斯曼一个新的任务,带领一个由格罗斯利希费尔德军官学校的士官生和在大总参的年轻军官们组成的“革命队伍”去占领国会大厦——原来的计划,国会大厦由支持社会民主党的工人来占领。

不过到了8日下午,艾伯特和谢德曼又变了挂,他们召集来的工人们高呼起了“共和国万岁”的口号,但艾伯特竭力想要挽救帝制。

威廉二世肯定是要下台的,但是皇帝要换个人来当,同时还要实行君主立宪,就像英国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团结容克军官,让他们成为国家稳定的支持力量——在历史上,由于没有了皇上,容克军官们大多敌视魏玛共和国和社会民主党这样温和的中间派。

而社民党原本的支持者工人阶级,又因为战后德国经济的萧条而陷入赤贫,纷纷转向立场极端的纳粹党和布尔什维克党。没有容克支持的中间派政治力量,自然没有力量压制J右和J左的无产阶级,所以德国只剩下了布尔什维克和纳粹两个选择。

所以德国未来的选择权就在现在的协约国手中。如果他们要彻底清算德国的战争责任,毁灭容克军官阶级,那么德国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苏维埃国家——容克军官将不得不和布尔什维克合作!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会在1919年1月爆发。德国(包括奥地利)、匈牙利、苏俄将会站在一起,对抗英国、法国和美国。

如果协约国在打击和限制容克(但是不毁灭),那么德国就会变成纳粹的天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会在二十年后爆发。

而唯一可以长期保持和平的方法,就是轻饶了德国。让皇帝和容克继续保持力量,以便镇压德国国内的极端力量。这样就会有一个稳定的,厌恶战争的大德意志国家。而且这个国家会在1919年毁灭苏俄,恢复俄罗斯帝国。从而让欧洲在未来继续保持均势。而且德国民众会在战后拥有更大的政治权力,德国会变成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德国内部就会有足够的抑制战争的力量。

对此,艾伯特看得非常清楚,因此不到最后时刻,他都不愿意放弃帝制。

但是决定未来前途命运的权力不在艾伯特手中,也不在赫斯曼手中。而在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他们三人手中。

时间一点点流逝,好消息却迟迟没有从比利时的德军总部传来——只要有“无条件停战”的消息,起义不用一枪一弹就会被平息。

但是直到9日中午,仍然没有好消息传来。而声势浩大的起义队伍,已经逼近了王城官邸和国会大厦。

“路德维希,你的人准备好了吗?”兴登堡的副官舒伦堡中校从国会大厦里面飞奔出来,脸色铁青。

“没有好消息?”赫斯曼早就知道答案了,但还是这样发问。

“没有,”舒伦堡叹了口气。“艾伯特先生要求我们立即起义,占领国会大厦……希望能够再拖延点时间。希望协约国看到柏林落入革命者之手,会改变一点主意。”

当然会改变主意的。赫斯曼心说,从原来彻底镇压容克贵族,转变为严重削弱容克,只是削弱,不是消灭。因为英美法也不敢面对一场新的世界大战。

但是这种改变依旧会造成容克失去维持德国稳定的力量。同时,容克还会敌视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并且终结帝制的社会民主党。这样,协约国就为纳粹党的上台铺平了道路!

这时,起义的队伍已经出现在了通往国会大厦的菩提树下大街上面了。人山人海,高举着红旗,高唱着《国际歌》,除了走在最前面的是穿着野地灰色军装的士兵外,大部分人都没有武器。如果有一支装备着机关枪和大炮的军队前来镇压,是可以轻易将他们粉碎的。

但是德皇得不到协约国的原谅,哪怕他手里有个沙皇。所以他调集不到军队,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灭亡就是今天了!而第三帝国的起源,也是今天!

“好吧!”赫斯曼冲着临时分派给他指挥的手下招了下手,他们聚集过来了。“把红旗举起来!带上武器……我们去占领国会大厦!这是为了拯救帝国,让她不至于落入布尔什维克之手!我最后再重申一遍,我们现在是社会民主党的拥护者。没有艾伯特先生和谢德曼先生的命令,任何武装人员都不允许进入!明白了吗?”

“明白了,中校!”

“不,不是中校,从现在开始,任何人不得以军衔相称。”赫斯曼道,“你们应该称我为布劳恩同志!”

“遵命,布劳恩同志!”

“好的,同志们,现在唱起《国际歌》,向国会大厦进军!”

11月9日中午,柏林革命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时刻。一队被社会民主党动员起来的士兵,唱着《国际歌》,高举着红旗,排着好像参加阅兵式一样的队形,大摇大摆占领了无人防守的国会大厦。距离国会大厦仅仅800米的柏林王城官邸也同时落入了起义者之手——是施莱彻尔带人去占领那里的。

——

第1095章 放美国人上岸第634章 观察者戈利科夫第586章 日落(六)第548章 虎!虎!虎(二十八)第938章 犹败(六)第239章 欺骗从苏联开始第374章 法兰西不哭(三十四)第526章 虎!虎!虎(六)第1082章 和平的脚步声第681章 大雷雨(四十五)第433章 广告战(三)第117章 婚礼第464章 大油田第82章 苏维埃德国第154章 领袖你好第455章 先美国,后苏联第746章 GC主义战士去纽约第953章 犹败完了第370章 法兰西不哭(三十)第1295章 大结局(三)第1075章 四面楚歌的罗斯福第57章 古斯塔夫.克虏伯第968章 先拼命,再拼船第545章 虎!虎!虎(二十五)第243章 苏联战列舰第175章 排犹第979章 打出一个南美联邦第171章 我要告你!第805章 丘吉尔之死(十三)第313章 风起大西洋(十一)第1232章 战斗吧,勃兰特和密特朗第601章 强大的苏联第301章 正义(八)第1115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四)第864章 大决战—结合部会战,,第936章 犹败四第43章 强大的红军第1094章 敌在太平洋第5章 列宁和苏俄人民的老朋友第1245章 原子弹(二)第1036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六)第1197章 高奇堡计划——玛格丽特嫁给谁?第1167章 选举和战争(四)第706章 保卫列宁格勒-争分夺秒第1018章 脆弱的坦克第391章 因为美国第1111章 看上去很美第551章 虎!虎!虎(三十一)第167章 四海皆兄弟第1079章 褐色方案第184章 希特勒新政(五)第388章 遏制苏联第1220章 登陆北美洲(十二)第800章 丘吉尔之死(七)第456章 套在美帝脖子上的绞索第629章 放过丘吉尔吧第227章 国联调查团第91章 战争与合作第1234章 一切尽在掌握第663章 大雷雨(二十七)第75章 沙皇在哪儿?第269章 最长的一天(八)第327章 同志加兄弟第498章 胡德的宿命(下)第377章 法兰西不哭(三十七)第615章 本土舰队出动第934章 犹败二第858章 大决战——节能环保的问题第918章 储备船第1140章 罗斯福之死(一)第732章 红海军大西洋舰队第70章 自由军团第486章 英国人的诱饵第559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八)第798章 丘吉尔之死(五)第1170章 选举和战争(七)第768章 夺命5小时第1293章 大结局(一)第898章 红海军去纽约第712章 大包围-德国的坦克海第776章 不可能的条件第528章 虎!虎!虎(八)第695章 德国布尔什维克何在?第920章 十字路口第898章 红海军去纽约第796章 丘吉尔之死(三)第444章 沙漠之虎(四)1273 为了美国工人阶级1274美利坚劳动党第533章 虎!虎!虎(十三)第920章 十字路口第243章 苏联战列舰第584章 日落(四)第1250章 原子弹(七)第1005章 俄国人的战争第977章 还是“小学生”厉害第148章 深化合作第995章 好一场混战第195章 社会主义阵营第382章 国运之赌第1169章 选举和战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