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七)伟大领袖
(一千一百六十七)伟大领袖
尽管美国人的“三步走”设想很好。但麦克阿瑟知道,现在的情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对美国来说,以前的设想需要作出重大的调整。
影响深远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德国战败,英国和法国精疲力竭,俄国还没有从崩溃当中恢复过来,这些国家现在都不可能威胁到美国的安全,而唯独大洋彼岸世界上唯一的黄种人强国中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也得到了很大加强。尤其是中国得到了原来属于德国殖民地的马绍尔、马里亚纳及加罗林等南方诸群岛,更是成为了美国海军西进道路上的重大障碍。
而一旦中美之间爆发战争,美国军队能否在一开始守住菲律宾并能坚持到援兵到来变得至关重要,为此一些美国陆军将领曾经设想在菲律宾建设一系列拥有重炮和坚固要塞的防御工事,但由于华盛顿条约的签订,加上美国政府担心此举会加剧恶化本来已经很紧张的中美关系,建设菲律宾防御工事的方案最终流产。
为了加强菲律宾的防务,美国陆军参谋团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来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美国帮助菲律宾人训练军队,将菲律宾军队置于美国军队的统辖之下,一旦菲律宾面临中国军队的入侵。菲律宾军队可以同美军一道对敌,大大减轻美军的压力。而且由于是保卫自己的土地,菲律宾人会表现出极高的战斗意志和热情,即使美菲联军最终不敌中国军队而战败,也必然会将中国军队拖入菲律宾的战争泥沼,这样一来,中国军队将无法做到完全控制菲律宾,这样就能够为美国本土援兵的到来争取时间和创造有利的条件。
对于这个设想,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而面对咄咄逼人的中国,罗斯福深知美国人在美菲战争中灭亡“菲律宾第一共和国”的行动在感情上给菲律宾人造成的伤害。在陆军参谋团提出来了这个将菲律宾军队纳入美军防务体系的设想之后,罗斯福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走得更远的设想,那就是允许现在是美国殖民地的菲律宾“自治”,即成立“菲律宾自治邦”,以下放一部分权力给菲律宾人为诱饵,换回菲律宾人对美国的信任,使菲律宾和美国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成为美国在亚洲的坚固堡垒。
对于建立“菲律宾自治邦”的设想,曾经担任过马尼拉军区司令的麦克阿瑟非常赞同,在他看来,这无疑是美国加强菲律宾防务的一个最为现实和可行的办法。
而他这一次到菲律宾视察,目的就是评估驻守菲律宾的美国陆军的战斗力,以及帮助“改革”菲律宾“保安队”的可行性。当然,对于为了军事事业不受干扰而毅然离婚的麦克阿瑟来说,海军的情况,他当然也是不会放过的。
而事实上,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薪水比美国陆军略高的美国海军的情况也一样糟糕。
麦克阿瑟正在那里浮想联翩,一位海军军官向雷恩斯上校的报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将他拉回到了现实中来。
“‘狐狸一号’发来了信号,说发现了一支中国舰队。”这位海军军官有些紧张地说道。
“什么?”雷恩斯听了报告后不由得大吃一惊。
“噢?”麦克阿瑟的眉毛微微一扬,“都由哪些军舰组成?”
“两艘战列舰,一艘大型运输舰,四艘轻巡洋舰,还有多艘驱逐舰。”海军军官答道。
“他们是来访问的。”麦克阿瑟听了海军军官的回答,笑了笑,冲面色苍白的海军同行们点了点头,“不用那么紧张,他们来之前已经通知了我们。”
雷恩斯听了麦克阿瑟的话,长吁了一口气,神情立时变得放松下来。
“送我回去吧。”麦克阿瑟说道,“我得好好同他们聊聊。”
当中国海军龙旗大洋舰队的旗舰“龙岚”号战列舰和姊妹舰“龙泰”号缓缓驶入马尼拉港时,尽管身为陆军将领的麦克阿瑟已经不是头一次亲眼见到超无畏战列舰了,但此时他在近距离看到“龙岚”号战列舰之后,还是有一种从发自心底的震撼的感觉。
和他有一样感觉的美国军人,并不止一个。
麦克阿瑟好容易将目光从这艘巍峨壮美的巨舰身上收了回来,此时,远处的岸上。密密麻麻如蚁而聚的菲律宾华侨们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让在场所有的美国人的心里都是一震。
麦克阿瑟和美国驻菲律宾的军政要员以及菲律宾商界人士一起前往码头迎接来访的中国海军访问团,麦克阿瑟注意到,前来迎接中国人的菲律宾商界人士当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人是中国人,他的心里不由得又是一动。
在迎接仪式结束之后,美菲政府为中国海军访问团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气氛友好而热烈,随后的几天,双方都组织了互访,中国舰队司令黄钟瑛少将在“龙岚”号上也举行了宴会欢迎美菲当局各方面要人及华侨商界领袖,美国海陆军人员还获准到中国军舰上随意参观。
“这是我见过的最强大的军舰。”站在“龙岚”号战列舰舰尾甲板上的麦克阿瑟望着一个个衣着整齐士气高昂的中国海军战士,对华夏共和国海军航空兵模范团团长夏林琪上校说道,“她的水兵,也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水兵。”
夏林琪微笑着点了点头,尽管他没有对美国海军官兵做出任何置评,但敏锐的麦克阿瑟还是感觉到了他神色当中的轻视之意。
的确,由于“大萧条”的到来,美国政府大量削减海陆军的经费,美国海陆军官兵的待遇都大幅降低,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容士气,现在的驻菲美军,都不能和中国军队相比。
“您和您的同事这次来,除了访问和交流以外,是不是还有别的目的?”麦克阿瑟看着面前的这位中国军官,试探着转移了话题。
“那些是外交官们的事了,”夏林琪笑着用流利的英语答道,“我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问政治。”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我想您知道这句话代表了什么意思。”麦克阿瑟说道,“您,和您所在的这艘强大的战列舰,还有那些外交官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不是吗?”
“身为华夏军人,维护同胞的利益是我们的责任。”夏林琪笑着说道,“我想如果美国朋友处在我们的位置,也是会采取和我们一样的行动的。”
尽管美国一贯标榜“民主”“自由”,而且美国在菲律宾的统治比当年的西班牙在菲律宾施行的政策开明得多,但在歧视华侨移民这一项上,美国人和西班牙人并无二致。只是美国人的手法更为隐蔽一些。美国人所采取的主要手法,一是通过美菲当局禁止华工入境,对已经入境的华人也实行种种带有人身侮辱的检查;二是用立法的方式限制华侨在菲律宾的经济活动,象1921年美菲当局颁布的《商业西文簿记法》,规定在菲律宾的商业活动一概以西文记帐,主要就是用来限制掌握菲律宾经济命脉的华侨社团的商业活动的。
美国在菲律宾对华人的种种歧视政策遭到了广大菲律宾华侨的强烈反对,而中国政府也一直在支持广大菲律宾华侨争取自身权益的正当行动。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避免中美矛盾激化,中国政府对美国人在菲律宾的倒行逆施一直保持着比较克制的态度,而时间到了1933年,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美国正遭受着可怕的经济危机的折磨,形势对中国变得有利,中国政府因此才借海军互访之机,向菲律宾派出了外交使团,准备一举迫使美国全面取消在菲律宾施行的对华人的所有歧视政策。
对于中国这一次派了一整支强大舰队前来的目的,美国人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
当年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那一把冲天大火,美国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其实在几年前,包括麦克阿瑟在内的美菲当局的好多“有识之士”就明白,这样的一天是迟早会到来的。
“我们都是军人,就象您刚刚说的,这些事还是交给外交官们吧。”麦克阿瑟说道。“我想知道的是,如果我们之间真的爆发了战争,您是不是会认为,你们一定会取得胜利?”
“您问了我一个很坦率的问题。”夏林琪笑道,“而我也会给您肯定的答案。”他指了指“龙岚”号上的巨大三联装400毫米主炮说道,“也许用不着我们的陆军出动,我们的海军就能够解决一切。”他看了看麦克阿瑟,“在美国海军到达菲律宾之前。”
“只依靠海军?”麦克阿瑟笑道,“您不会告诉我,你们的这些军舰都会在陆地上跑吧?”
“我们有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夏林琪自信地一笑,指着停泊在不远处的“世昌”号大型运输舰说道,“您要是有兴趣,可以去那条船上看一看。”他随后又指了指“龙岚”号舰尾甲板上性能先进的水上飞机,“我想您能够明白,将来它们将是战场上的主宰。”
麦克阿瑟的眼睛紧紧盯在了水上飞机身上,一时语塞,竟然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1933年12月6日,中国和美菲当局双方在菲律宾首府马尼拉达成了“谅解协议”,美菲当局同意取消包括《限制华工入境法》、《商业西文簿记法》等在内的对在菲律宾的华人的所有歧视性法规,但禁止菲律宾华侨拥有枪械等武器;中国同意限制华工进入菲律宾的人数,保证不在菲律宾进行反美教育宣传。
1934年1月1日清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在晨曦中醒来,从窗外照射进来的冰冷的阳光,没有给他的身心带来丝毫的暖意。
如今在俄罗斯这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所有的人(除了他自己)每天都念着他的名字醒来。他的名字整天挂在广播员的嘴上,鸣响在各种歌曲中,出现在所有的报纸里。他的名字被授予城市、学校、街道和工厂,作为最高的奖赏。在他安排的审判里,受害者高喊着他的名字死去;在遍布全国的集中营里,他驱赶着千百万人,让江河倒流、在寒冷的北极圈内建立城市、在坚硬无比的花岗岩上开掘船坞!在这片辽阔无垠的土地上,现在开始到处树立着他威严的塑像,在一切的重要场合,都悬挂着他的画像。
但对他来说,这些并不能增加他一丝一毫的安全感。
在现在的苏联。斯大林通过政治局这个机构管理着一切,他象一只处于无边蛛网中心的庞大蜘蛛,密切监督着苏联的每一个新动向。他知道自己身上的职责,也明白只有他自己能看见真正的进展,而这些进展会证明,他的人民所付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的政策是正确的。他坚定不移地确信,俄罗斯的“伟大复兴”已经开始。但这一伟大复兴的进程所受到的“威胁”令他寝食难安。根据他一刻也没有停息过的怀疑,他能够肯定,苏共党内正有人在阴谋破坏这个伟大的进程。他将他们看成是一股无比邪恶的反对势力,必须要加以严厉的打击。
斯大林现在主要忧虑的是,已经逃到国外的托洛茨基什么时候会象“不死鸟”一样的从他政治生涯的灰烬当中飞出来,把他辛辛苦苦建立的事业完全推翻。从“红军之父”托洛茨基逃出苏联的时候起,斯大林就一直保持着紧张的宣传运动,不断的向苏联人民灌输“托洛茨基是党和苏维埃政权最可恨、最危险的敌人”这一观念。
从1932年冬天到1933年的春天,到处都弥漫着灾荒,成千上万的人在饥饿中死去。在1932年夏末饥荒席卷整个乌克兰和北高加索,人民处于极度绝望的心情当中的时候,以柳亭为首的反对派集团被揭发出来,柳亭是前莫斯科党委书记,布哈林的支持者。他写了一篇足有200页长的文件,这份文件被称作“柳亭纲领”。柳亭在这份文件中谴责斯大林为“大内奸、党的破坏者、和俄国的掘墓人”,他发誓一定要推翻斯大林在苏联的统治,放缓苏联急功近利的工业化,结束农业集体化,让农民恢复个体农业生产,恢复苏共党内的民主传统。柳亭把他的纲领文件抄件分发到了许多知名党员和包括季维诺也夫和加米涅夫在内的前反对派手中。多亏了“国家保卫政治总局”果断出击,拘捕了柳亭和他的小宗派以及其他许多收到“柳亭纲领”抄件的人。
斯大林对“柳亭纲领”的内容无比震怒,因为“柳亭纲领”是对斯大林认为并相信能够挽救苏联的所有政策措施的直接否定。
从1927年开始,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开始了一场狂热的“工业化运动”,这场运动和以前的很多次运动一样,是按照军事化的作法展开的,政治局充当着这场运动的“最高司令部”,政治局通过党的机器和政府严格掌握着苏联经济的每一个环节。和以前的方式一样,政治局开足马力用接连不断的宣传向工人们狂轰滥炸,“教育”和“督促”他们为这个“英雄的计划”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并命令他们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每一个工厂里,都有说明生产进度的大型板报立在显眼的地方,小组以及个人的产量都登记在上面,没有完成指标的人受到公开的抨击和责备。组织起来的“工人突击队”在各种名目繁多的“劳动竞赛”当中你追我赶。
党员和青年,尤其是青年团员热情地响应党的号召。因为每一个人都想要用行动表明他们对党的忠诚,对“新世界建设者”的使命的忠诚。而这些人的献身精神和忘我的劳动,是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成就的主要因素。
和党团员的表现相反的是,工人群众并没有这种热情。他们对长时间的劳动和不断要求提高产量感到厌烦。成批成批饥饿的农民涌进城镇寻找工作不但加重了粮食的缺乏,也使工人的生活水平大大的下降。宣称“工人是世界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激励,以及宣布“苏联是一个工人阶级的国家”和“工厂属于工人所有”的口号,只能使工人们对现实更加清醒和不抱任何幻想。工人们对他们在工厂地位的变化越来越感到不满,因为在各方面巨大的压力下,他们的工作条件比资本家的工厂更为艰苦。?(一千一百六十七)伟大领袖